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2021-12-05赖文海
赖文海
(蕉岭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广东 蕉岭 514100)
1 流行病学
现阶段,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在各地均有发病案例,无明显季节性特征,发病后会呈地方性流行,可以感染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生猪,其中2~5月龄的猪是易感猪群,且随着猪只月龄的增加患病率明显降低。该病的传染源一般为患病猪或带菌猪,主要有垂直和水平2种传播途径,由母体携带致病菌出生的仔猪属于垂直传播,而水平传播则是通过飞沫经过呼吸道传染。被致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蚊虫叮咬也会传播该病,由此可见,养殖场内饲养管理不当,也会提高该病发病率。
2 临床症状
患病初期,临床症状主要有打喷嚏、流鼻涕等鼻炎症状,流泪增多,咳嗽、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局促不安、摇头拱地,长时间拱地会造成猪只鼻部磨损、流血,随后有大量鼻液流出。随着病情的加重,有浆液性或者脓性鼻液从鼻腔流出,呼吸困难,且呼吸时鼻孔明显张开,伴有鼾声,也造成鼻泪管堵塞,引发结膜炎,导致鼻部的分泌物从眼角流出,在长期湿润左右下眼内角下皮肤呈现月牙状黑斑。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患病猪的鼻甲骨发生明显萎缩,造成猪只面部变形,如果患病猪鼻部两侧同时变化,会形成短鼻猪;如果患病猪鼻部两侧变化不同,则会形成歪鼻猪,这样就会导致患病猪上下颌不能完全咬合。病猪鼻甲骨萎缩后,抵抗力严重下降,致病菌直接进入肺部从而引起肺炎,严重时可能会引发脑炎,个别严重情况会导致病猪死亡。
3 诊断
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分析,还不能完全对该病进行诊断,需进一步通过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
3.1 剖检诊断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通过肉眼观察,发现病死猪的鼻腔及其附件组织,鼻甲骨出现明显萎缩,已经完全失去原有形态,有很高概率该病死猪患有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检查鼻腔黏膜,发现该病死猪的鼻腔黏膜存在黏性脓性渗出物,额窦有明显水肿,肺部也发生了病变,通过剖检该病死猪疑似患有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如需确诊,还需采集病料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和鉴定。
3.2 病料采集
将患病猪鼻盘部位的污染物清理干净,先用酒精棉消毒,然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2~3次即可,将鼻腔内部的病料清洗出来。或用灭菌棉棒将患病猪鼻腔内的病料清理出来放入生理盐水中。
3.3 细菌学检查
将采集的病料,用无菌棉签蘸取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在显微镜下观察致病菌的形态,发现该病菌菌体两极浓染,呈两端钝圆的短杆状,且不存在芽孢,具有荚膜、鞭毛,可判断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由此可见,该患病猪患有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3.4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主要是通过实验猪只的抗原抗体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该病,诊断结果准确率高、特异性较。虽然荧光抗体也能对该病的病原进行诊断,但在特异性方面还有所欠缺,不如血清学诊断方法高。当病猪感染后 2~4周,血清就出现凝集抗体,仔猪则需要3个月以后方可检测出其抗体水平。
4 防治
为有效降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4.1 预防措施
1)加强日常饲养管理。为猪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是降低该病感染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应从这几个方面做好日常饲养管理:①坚持自养自繁,在没有发病的健康养殖场必须坚持自繁自养,对于感染或者疑似患病的母猪产出的后代仔猪,应进行隔离饲养,通过检测确保无感染的仔猪作为种用,如此才能持续建立新的健康猪群。如需引种,在引种时必须到没有发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地区购买种猪,引种后需进行严格的检疫,并对引入种猪隔离观察2~3个月,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混合饲养。②及时淘汰患病猪,加强对猪群的检疫,一旦发现患病猪及时采取淘汰处理,尤其是种猪,对于接触患病猪或疑似病猪的种猪,要进行隔离观察,如有发现及时进行淘汰,对与患病猪同群的生猪应加强检测,淘汰已出现症状的病猪,防止致病菌出现大面积扩散。③保持猪舍干净卫生,定期清理猪舍的杂物和污染物,防止猪舍内细菌滋生,影响猪只健康,确保猪舍有适当的温湿度、光照及通风,为猪只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应禁止家犬和家猫的出入,并定期灭鼠灭虫,切断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率。④科学饲喂,禁止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应合理搭配日粮,饲喂营养全面且均衡的饲料,同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率。⑤合理调控养殖密度,在养殖场中尽量避免饲养密度过高,为猪提供运动场地以增强其免疫力,并且还会降低猪只抢食、殴斗等情况。⑥定期消毒,定期对养殖场内外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对于出现患病猪的猪舍,应采用生石灰乳、氢氧化钠溶液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2次/d,连续1周,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2)免疫预防。购买时严禁从疫区购买,需选择合格的大型仔猪场进行购买,并在购买时向仔猪场索要相关的检疫证明。在规定日龄内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相关的免疫预防工作。当前该病常用的疫苗有猪传染性萎缩性灭活油佐剂苗,仔猪一般在7日龄进行首免,按1 mL/头的量进行注射,断奶前3~5 d再进行第二次免疫,1 mL/头;母猪一般在产前4~6周和2~4周分别注射一次,按2~4 mL/头的量进行注射,可有效预防该病。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母猪在分娩前未进行免疫,产出的仔猪感染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概率要高于分娩已接种母猪产出的仔猪,由此可见,通过免疫接种可有效降低新生仔猪感染率,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4.2 治疗措施
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过程中,除采取上述的预防措施外,还应做好相应的治疗工作,以降低患病猪的死亡率,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进而提升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当发现患病猪,应采用浓度为0.1%高锰酸钾溶液对患病猪的鼻部进行仔细冲洗,尤其是鼻腔流血的患病猪更要及时冲洗。冲洗完毕后,还需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按患病猪的体重每间隔48 h注射20 mg/(kg体重)的氟苯尼考注射液1次,连续用药3 d,每间隔24 h注射0.2 mL/(kg体重)的咳喘双效(主要成分是杏仁、麻黄、甘草、石膏)1次,连续用药2 d,并在患病猪的饮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20 g/100 L,连续使用5 d,为患病猪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加快病愈。对于病情不严重或隐性带菌的猪只,可采用硫酸卡那霉素溶液进行鼻腔喷雾,并对其配合使用氯化异氰尿酸钾进行彻底消毒。
此外,如果母猪所在的猪舍出现患病猪,需在饲喂过程中进行疫病预防,于产前2~3周在其饲料中添加磺胺二甲基嘧啶,剂量为0.5 g/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