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禽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2021-12-05刘跃清翁习琴

畜禽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球虫家禽患病

刘跃清,翁习琴

(1.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农业农村局,江苏 宝应 225800;2.江苏省宝应县望直港镇农业农村局,江苏 宝应 225800)

0 引言

有研究表明,威胁家禽养殖行业的疾病有80余种,其中传染性疾病占比最大,约为75%,主要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随着家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家禽的存栏数越来越多,集约化、规模化家禽饲养场的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也给传染性疾病的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在疾病发生后不能第一时间发现、隔离并进行治疗,很有可能发生家禽的大批量死亡,导致较大的损失。基于此,广大家禽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人员更应当正确认识家禽常见的疾病,及时发现家禽异常,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损失。

1 禽霍乱

1.1 临床症状

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原菌能够感染鸡、鸭、鹅等家禽,也称为禽出血性败血病。最急性型病例往往观察不到症状就突然死亡[1];急性型患病禽表现为精神沉郁,下痢,粪便为灰白色或绿色的稀便,体温升高,有呼吸系统症状,喉部有分泌物,呼吸困难,鸡冠和肉髯呈青紫色,产蛋家禽停止产蛋;急性型病例耐过后会转为慢性病例,出现慢性呼吸道炎、慢性胃肠炎或慢性肺炎,也有的患病鸡出现关节炎病变。剖检患病鸡可见肝脏浆膜面有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心冠脂肪和心外膜出血,肺脏充血、出血,慢性型病例则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有相应的病理变化。

1.2 治疗

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或磺胺类药物都对该病有较好的疗效,患病家禽可将1%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拌料后饲喂,用药3 d左右可以见到明显疗效。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可以使用链霉素和青霉素进行肌肉注射,用药5 d左右大多数病例可以得到控制。对于经常发生禽霍乱的地区应当对3月龄的鸡、鸭进行禽霍乱疫苗的接种,必要时可以进行预防性用药。

2 禽流感

2.1 临床症状

其病原为禽流感病毒,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已被列为国际A类传染病。根据患病家禽的品种、年龄、致病毒株的毒力以及继发感染的情况不同,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差异,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萎靡,咳嗽、流泪、打喷嚏,排绿色稀便或粪便带有血丝,也有部分患病家禽表现出神经症状,该病死亡率可达60%~100%。

2.2 防治

当家禽发生禽流感时应当进行隔离、封锁,并对患病家禽进行扑杀后环境消毒。该病应当以预防为主,积极做好疫苗接种,注意环境消毒,避免从疫区引进家禽。

3 新城疫

3.1 临床症状

其病原为副黏病毒,患病家禽表现为打喷嚏、咳嗽、甩鼻,喉部有“呼噜”声[2],呼吸困难,鸡冠和肉髯变为青紫色甚至边缘变为紫黑色,精神不振,排黄绿色稀便,病程较长,会出现观星状、扭头歪颈等神经症状。该病多危害2~40日龄的家禽,死亡率为80%~100%。

3.2 治疗

临床上新城疫病例多为亚急性病例,可采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高烧不退可以使用安乃近进行退热解毒,同时要预防继发感染,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对于该病来讲,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要定期检测家禽的新城疫抗体水平,对于抗体水平较低的家禽,应进行新城疫疫苗的接种,多数鸡场免疫时使用气雾免疫或饮水免疫的方法,也可以用滴鼻、注射的方法进行免疫。

4 球虫病

4.1 临床症状

患病家禽的采食量急剧减少,精神沉郁,常蜷缩于角落,排血红色或棕红色稀粪,盲肠浮肿,肠道中有血液或凝血块,急性病例往往在7 d内死亡,慢性病例表现为贫血、间歇性下痢。球虫会严重影响家禽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饲料利用率大大降低。

4.2 治疗

患病家禽应食用氯苯胍、莫能菌素等驱虫药物进行治疗,由于球虫容易产生耐药性,对于长期发生球虫的家禽饲养场应当使用2~3种药物交替使用,每次用药应当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按疗程服用,确保治疗彻底。预防禽球虫病可以对易感家禽进行球虫疫苗的免疫,用饮水或拌料的方式使用球虫疫苗后在15 d左右会产生抵抗能力,在使用疫苗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微量元素的补充,提升家禽的免疫力。

5 鸡瘟、鸭瘟

5.1 临床症状

患病鸡、鸭起初精神沉郁,采食量降低或拒绝采食,排出稀软粪便,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部分患病家禽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且有“咚咚”声,病程较长的患病家禽会表现出伸颈症状。

5.2 治疗

该病没有特效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当疾病发生时,往往对家禽进行鸡瘟、鸭瘟疫苗紧急免疫接种,使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同时针对患病家禽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6 白痢

6.1 临床症状

白痢是导致幼禽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主要由于细菌感染导致,年龄较小的患病家禽往往出现死亡,成年家禽感染后症状不明显但可向环境排菌。患病幼禽常表现为排出白色、灰白色的糊状黏粪,粪便在肛门旁的绒毛处结成团状,导致患病幼禽排便困难。

6.2 治疗

呋喃唑酮、四环素、金霉素、氯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对白痢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药物使用时应当根据说明书要求进行拌料或饮水治疗。对于出壳第2天的雏禽可以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0.02%的痢特灵,连续饲喂7 d,有明显的预防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用于预防的药物应当控制添加的比例,幼禽预防用药所需剂量较少,如果药物使用过量容易产生中毒反应[3],7日龄以上的家禽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时可以适当增加用药剂量,但比例不得超过0.2%。

7 常见疾病的防控

减少疾病的发生首先应当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家禽的饲养密度,当饲养密度过大时,家禽的活动受到限制,没有足够的空间能够休息,导致家禽免疫力降低,同时饲养密度过大时,一旦发生传染病,传播速度非常快,往往引起整群家禽的发病,不容易控制和治疗。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环境卫生,及时对圈舍进行清扫,避免粪污堆积而产生细菌,定期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饮水器、饲料槽等生产用具应用酸性消毒液浸泡消毒。在季节交替时,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家禽疾病的发生,所以应当控制圈舍内环境温度和湿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冷引起的家禽应激,必要时可以应用适量的抗应激药物进行疾病的预防。

8 结语

免疫接种是预防家禽常见疾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常见疾病,有针对性的制定免疫程序,做好抗体水平监测工作,保证家禽抗体水平维持在较好水平,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同时,饲养管理人员应当对家禽进行仔细的观察,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尽早进行隔离、确诊和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正确选择药物,药物使用过程应规范并严格遵循药物的休药期,从而降低家禽疾病的发病率,促进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球虫家禽患病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鸡球虫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称家禽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