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稻深两优136在长乐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5

福建稻麦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长乐全生育期大田

王 迪

(福州市长乐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福建福州350200)

福州市长乐区位于闽江口南岸,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暖和湿润,夏长少酷暑,冬短少霜雪,年平均气温19.3℃,一年可以种植两季水稻,常年水稻播种面积5 333 hm2。深两优136是湖南大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不育系深08S与恢复系R136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6030),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2018—2020年长乐区玉田镇琅岐村和文武砂镇八站引进深两优136作中稻示范种植,表现出株高较矮、稻秆韧性好、抗倒伏强、分蘖力强、转色好、产量高、米质较优等优势,适宜在福州市长乐区这样的沿海平原、台风多发、菜后稻高肥水等地区作中晚稻推广种植。

1 种植表现

1.1 产量表现

2018年深两优136在长乐区玉田镇琅岐村作中稻试种0.067 hm2,实割测产验收每667m2产量达620.5 kg,比对照品种甬优15产量598.1 kg,增产3.75%;2019—2020年在长乐区作中稻推广种植333.33 hm2,其中在玉田镇琅岐村和长乐区文武砂镇八站等地示范种植14 hm2,平均每667m2产量645 kg,表现高产稳产,适宜在福州市长乐区推广栽培。

1.2 生育期及农艺性状

深两优136小面积示范种植,于2018年4月12日播种,5月6日机插,7月21日齐穗,8月17日成熟收割,全生育期约137 d;2019年4月17日播种,5月12日机插,7月26日齐穗,8月22日成熟收割,全生育期约133 d;2020年4月15日播种,5月8日机插,7月23日齐穗,8月19日成熟收割,全生育期约136 d。深两优136株高111.8 cm,穗长25 cm,每667m2有效穗数18.9万,每穗平均总粒数185.0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3.6 g。

1.3 稻米品质

深两优136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整精米率62.0%,长宽比3.1,垩白粒率23%,垩白度2.7%,胶稠度64 mm,直链淀粉含量15.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1]。

1.4 抗逆性

深两优136的稻瘟病综合指数2 a分别为5.9和5.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1]。2018—2020年深两优136在福州市长乐区种植过程中,主要虫害为稻飞虱、螟虫,主要病害为白叶枯病、细条病和纹枯病。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播种育秧技术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晒种,用25%咪鲜胺乳油2 500~3 000倍液浸种9~12 h捞起,可有效预防和减轻水稻恶苗病等种传病害,再用清水洗净沥干后放入催芽机内适温催芽。采用机械化育秧流水线在育秧盘(30 cm×60 cm)内播土、播种、洒水、盖土,基质代替营养土,大田每667m2用种量1.25~1.50 kg,整个育秧过程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省时省力,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秧苗生长整个过程在温控大棚中进行,科学地控制和调节秧苗的生长温度、湿度,确保种子的存活率和出芽率,具有不受季节气候限制,秧苗生长整齐均匀,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2.2 培育壮秧

2.2.1 苗床温度管理 播种后到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1叶期棚内适宜温度在25~28℃,大棚育秧温度在25℃左右为宜。

2.2.2 苗床水分管理 在浇透底水的情况下,原则上在2叶前尽量不要浇水,以后浇苗床水要做到适时适量。尽量做到旱育壮苗,水长苗,旱长根,要想秧苗盘根好,必须控制苗床水分。

2.2.3 控制秧苗徒长,矮化促蘖 培育壮苗关键是控制徒长,多效唑具有抑制秧苗伸长,促进分蘖的作用,能提高秧苗叶绿素含量。

2.2.4 送嫁药使用方法 秧苗1叶1心期结合叶面肥每667m2喷施10~20 mL亮盾(3.75%精甲霜灵+2.5%咯菌腈);移栽前施送嫁药,结合叶面肥每667m2喷施10~20 mL瑞苗清(30%甲霜恶霉灵)和20~40 mL亮泰(1.7%阿维菌素+4.3%氯虫苯甲酰胺)。秧龄控制在20~25 d为宜,做到秧苗带肥、带药入大田,抢时移栽,避免发生早孕早穗。

2.3 适时机插

插秧前1 d把大田水层调整至1 cm左右,有利于插秧作业和秧苗成活,田面硬度测试方法是食指插入土层一指大约2 cm左右,软泥呈合拢状态,插秧深度大约0.5 cm左右,3 cm以上会抑制分蘖返青。在秧苗叶龄为3.5叶时开始移栽,在叶龄4.5叶时结束,确保适龄栽培。插植前大田需施足基肥,机插行距30 cm,株距控制在16~18 cm,每667m2插1.2万~1.4万丛,每丛插2~4粒谷秧,保证基本苗3.6万~4.2万,每667m2有效穗数达到20万以上,为促使低节位分蘖,应做到浅插,以多穗夺高产。

2.4 田间管理

2.4.1 配方施肥 一般每667m2施纯氮(N)14~ 16 kg,纯磷(P2O5)5~7 kg,纯钾(K2O)8~10 kg,全生育期N、P2O5、K2O质量比例为2∶(0.8~1)∶(1~1.2)为宜。基肥应在大田机耕时一次性均匀施入,即每667m2施复合肥(N-P2O5-K2O=22-8-10)30 kg;分蘖肥应在插后5~7 d结合中耕除草时施,即每667m2施复合肥(N-P2O5-K2O=26-10-15)20 kg;穗肥一般每667m2施复合肥(N-P2O5-K2O=26-10-15)10 kg。

2.4.2 科学管水 根据苗情生长需要,必须科学管水。基本原则是浅水促进分蘖、苗后适时烤田、拔节适时轻晒、干湿交替促进灌浆成熟。在分蘖期、返青期、施肥期以及抽穗扬花期应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尤其要注重施药后保水以保证药效,其它时期一般以农事操作为准,如果遇到大雨天气,田间蓄水量过多,要及时排水。当每667m2有效茎蘖数达到22万~24万,足苗后要及时烤田,才能控制无效分蘖数。后期灌浆,成熟期要干湿交替直至成熟前4~6 d排干水分,防止断水过早导致营养供应不足以致早衰。

2.5 病虫害防治

示范推广使用高效、低毒符合绿色食品病虫害植保用药目录的新农药,提倡响应减肥减药的病虫害防控技术,积极推广环保高效的药肥。

2.5.1 二化螟 做好二化螟每个虫期的预测,掌握本地虫源二化螟的成虫产卵时间、化蛹时间、孵化时间,根据田间收集成虫数据,参考往年虫情数据精准施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前期防治每667m2喷施亮泰(1.7%阿维菌素+4.3%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 mL或25%喹硫磷200 mL。后期防治每667m2喷施10%氟铃脲100~200 mL和10%阿维菌素200 mL,或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15~20 mL和50%二嗪磷60~100 mL。

2.5.2 稻飞虱 稻飞虱为水稻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防治时间掌握在若虫的孵化高峰期之后,防治效果最佳。前期封行时防治每667m2喷施10%三氟苯嘧啶10 g;后期防治每667m2喷施80%烯啶虫胺·吡蚜酮15 g或70%吡蚜·呋虫胺12~15 g。

2.5.3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上常发性迁飞性害虫,最容易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危害,对产量影响较大。防治每667m2喷施12%甲维·虫螨腈100~200 mL,加800 mL杀虫双可以兼治二化螟。

2.5.4 纹枯病、稻曲病 纹枯病是水稻常见性病害,稻曲病是后期穗部的重要病害之一。防治每667m2喷施阿米妙收(20%嘧菌酯+12.5%苯醚甲环唑)10~30 mL或法砣(7%啶氧菌酯+12%丙环唑)10~15 mL。

2.5.5 细菌性条斑病 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防治每667m2喷施40%春雷·噻唑锌30~40 mL或36%春雷·喹啉酮20~30 mL。

2.6 适时收获

把握收割时天气情况,当深两优136成熟率达90%以上时开展机械收割,及时抢晴收割,晒干入仓,确保稻谷质量,如遇阴雨天气,用谷物烘干机进行烘干,将水分降到13%以内。

猜你喜欢

长乐全生育期大田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长乐姑娘陈佼怡 新晋欧洲华姐冠军
一片冰心育桃李 六秩弦歌谱华章——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简介
一片冰心育桃李 六秩弦歌谱华章——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简介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