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风水电工程消防验收相关施工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5杨沛山
杨沛山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7)
0 引言
消防验收是地铁建设工程中极其重要的专项验收,是专家评审前必须完成的7项前置任务(质量监督、消防验收、特种设备、人防验收、卫生评价、环保验收、档案验收)之一。完成消防验收,才能为下一步开展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及开通初期运营奠定基础。消防验收涉及风水电、综合监控系统(ISCS)、火灾报警系统(F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乘客信息系统(PIS)、气体灭火系统、土建、建筑、装修、电梯、站台门等众多专业。具备消防验收条件,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地铁建设机电工程基本完成[1],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风水电工程作为消防验收中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其消防验收施工管理相关文献颇少。笔者基于福州地铁1号线、2号线、6号线风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探讨总结地铁车站风水电工程消防验收施工管理规范做法,以期使风水电工程管理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风水电工程消防验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机制化水平。
1 存在问题
风水电工程包括通风空调、给排水、动力照明3个专业,仅涉及消防验收的设备,就有消防泵、排烟风机、防火阀、环控电控柜、应急照明(EPS)、疏散指示、防火卷帘、防火门、导向照明、配电箱、双电源切换箱、矿物绝缘电缆、防火板、消火栓等多种设备材料,施工时间久、功能接口多、涵盖范围广[2]。同时,目前施工管理人员日益年轻化,管理团队存在年龄断层,管理经验普遍不足,对消防验收相关工作重视有余而认知不足。
1.1 前置条件不清
消防验收具体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具备哪些前置条件摸不清。在风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思路不清晰,分不清轻重缓急,找不到重点难点,造成应优先完成的工作滞后,整体施工安排杂乱无章。
1.2 验收流程不清
消防验收作为专项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报验、对接及组织工作。而一些管理人员因缺乏相关经验,不知从何做起、不懂计划安排、不会资料收集,造成验收工作推进困难重重,进度低效甚至重复。
1.3 工艺细节不清
风水电工程消防相关设备多,设备安装工艺细节好坏,直接影响整改清单多少及复验时间。若工艺质量较差,或违反消防类规范要求,将直接影响消防验收结论,进而影响整个地铁工程工期节点。
2 前置条件
2.1 上下水
上下水是水消防系统的关键。笔者认为,上下水作为地铁车站风水电工程唯一与外对接施工内容,应作为地铁车站风水电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重要性和施工顺序上,上水高于下水,应优先保障。
对于上水,风水电单位需在进场后尽快开展现场实地勘察,对照图纸、标出异同,及时反馈给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必要时,由建设单位组织对接自来水公司。一般情况下,需自来水公司将给水管引至地铁风亭处红线内,若现场无给水管,或对方不同意引入,需及时对接解决。
对于下水,包括雨废水和污水,《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9.2.1和9.2.2条[3]规定,“消防水泵房和消防电梯的井底应采取消防排水措施;室内消防排水宜排入室外雨水管网。”下水接驳往往受制于土建附属结构及地面道路施工。一般情况下,若下水接驳条件不具备,可先考虑临时排水方案,待条件具备,在消防验收前,短期集中力量完成接驳。
需要注意的是,由土建单位新建的自来水管网,自来水公司要求管网冲洗、试压、水质监测、管网图移交等相关工作办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支管引入或接驳施工。因此,风水电单位需及时提醒和跟进土建单位对接情况,以免影响上水接驳。值得探索的是,土建单位施工附属结构时,可连同地面接驳井、管网一并预埋、回填,简化土建与风水电施工界面,避免二次开挖[4]。
2.2 消防泵房
消防泵房是水消防系统的核心。对于消防泵房设备安装,应提前筹划和推进。一要推进泵房具备设备进场条件(如积水清理、渗漏治理、基础浇筑、水沟预留、爬梯预埋等);二要加快消防泵和稳压泵等设备及控制柜安装及接线等;三要加快消防水池蓄水、消防管路冲洗、试压;四要及时安装电子液位计、水位计、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等配套仪器仪表;五要做好管道刷红、防火封堵、悬挂标识等[5]。
需注意的是,风水电进场后,要尽快踏勘消防泵房施工条件,如集水坑、预留孔洞、设备基础、消防水池(渗漏、爬梯、柔性防水套管)等,有问题应及时反馈土建整改。
2.3 防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是风水电工程的重要内容。风水电管理人员首先要深入研究设计施工说明及相关规范,熟悉车站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计布局,掌握车站公共区、设备区、车站轨行区、区间隧道通风排烟系统设计要求。如《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2018)第8.1.5条[6]规定,“站厅公共区和设备管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或建筑结构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站厅公共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 m2,设备管理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750 m2。”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各防烟分区挡烟垂壁设置(安装数量、耐火极限、离地高度等);第8.2.4条[6]规定“当站台发生火灾时,站厅到站台的楼梯或扶梯口处应具有不小于1.5 m/s的向下气流”,第8.3.1条[6]规定“地下区间的排烟采用纵向通风时,区间断面的排烟风速不应小于2 m/s,不得大于11 m/s”,在调试阶段,应用风速仪检测气流速度是否满足该要求,并做好原始记录。
防排烟系统主要与排烟风机、防火阀、电动防烟防火阀、电动排烟阀、隧道排热风机(TEF风机)、防火卷帘、余压探测器等设备相关,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一要优先环控电控柜和设备控制箱的安装放线,尽早完成智能低压层面以下的设备单调;二要注意排风道施工情况,尽快完成防火门安装及卫生清理,为风机排风排烟提供条件;三要依据设计风口风速和总风量,做好风口风量平衡调节,并做好相关测试记录;四要做好防火封堵,避免冷烟测试串烟[7]。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设备区走廊综合支吊架空间有限,各专业交叉施工,常出现防火阀接线或检修空间不足问题,影响防火阀接线、防火阀开闭状态校对、电动排烟阀接线、各类阀体手动复位及故障处理等。因此,在施工前应做好BIM管综优化与空间预留,施工时做好各专业施工配合与接线成端,施工后做好设备位置标记[8]。
2.4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
应急照明需做好EPS控制柜及电池安装调试工作,在车站公共区、自动扶梯、楼梯口、疏散通道、区间、配电室、车控室、消防泵房、防排烟机房及火灾时,仍需运营人员坚持工作的房间要做好应急照明;疏散指示需装修单位做好开孔配合工作。要在车站公共区、设备区走廊、区间、自动扶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处做好疏散指示。
需要注意的是,车站疏散指示灯相比其他消防设备,易被忽视,但数量较多、档次不一。若品质管控不到位,后期更换返工量极大。如是否具备CCCF认证、外壳要求铝合金还是不锈钢、面板是有机塑料还是钢化玻璃等。
2.5 安全疏散通道
安全疏散通道同样是消防验收检查重点,它关系到未来乘客及车站工作人员发生火灾时的人身安全,必需引起重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第7.3.19条[9]规定,“地下车站有人值守的设备和管理用房区域,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其中1个安全出口应为直通地面的消防专用通道。”对不能满足该规定的车站,应组织设计单位及时解决。如6号线某站,车控室所在设备区两端均是公共区,其中一端为新增两个出入口(D出入口和疏散通道甩项,C出入口已完成),建筑布局非常特殊。由于疏散通道甩项,造成车控室运营人员在火灾发生后,只能通向公共区,没有直通地面的消防专用通道。为保障消防验收,与设计多次研究,最终确定利用消防泵房处的疏散通道,在环控机房内改造一条通道,联通车控室设备区走廊,保证车控室运营人员经设备区走廊、环控机房通道、消防泵房处的疏散通道通向地面。
需要注意的是,设备区疏散通道要做到平整无高差,尤其是人防门槛处,应做好与地面瓷砖高差控制,避免人员逃生和消防人员救灾时发生磕绊。
2.6 防火卷帘、防火门
防火卷帘应做好与FAS接口调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第4.6.3和4.6.4条[10],对疏散通道和非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联动控制做了详细说明。设置在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主要用于防烟、人员疏散和防火分隔,需要两步降落方式;设置在非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大多仅用于建筑防火分隔,只需一步降到地面。安装在防火门上的门禁系统,也是消防联动内容之一。因此,防火门应及时到货安装。
2.7 消防联动测试和冷烟测试
在风水电设备安装、单调完成后,即开始与BAS、FAS、ISCS的接口调试;接口调试完成后,即开始各专业联动测试;联动测试合格后,再进行冷烟测试,模拟火灾时各专业、设备是否按照火灾工况正常启动运行,检验防火封堵情况。测试内容主要有:车站公共区排烟风机与FAS联动及风速测试、排烟风机与连锁风阀开启情况及状态反馈、排烟风机状态显示、公共区站厅通往站台楼梯风速测试、防火阀启闭情况、切非命令下达后的应急照明启动情况、防火卷帘半降全降情况等。
需要注意的是,风水电工程要做好排烟风机与防火阀或电动风阀、排烟风机与补风机(如环控机房、设备区走廊)的连锁硬线连接,确保设备连锁开闭。
2.8 消防车道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7.1.8条[11]规定,“消防车道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要求。”有的车站位置特殊、地面需回填硬化,该点容易被忽视。应提醒土建单位提前考虑回填硬化处理,做好消防车道规划预留。
2.9 报验资料
在具备以上消防验收功能要求后,最后一项就是报验资料。管理人员可提前对接主管部门(如市建设局消化处),按照其告知单要求准备报验资料。一般报验资料包括有:特殊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申请表、竣工验收报告、消防设计审查意见书、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查验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竣工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消防产品和材料清单、具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建筑构件、装修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证明文件、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质量自评报告、涉及消防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等。个别地区的主管部门还要求燃烧性能为B级的建筑材料必须提供进场复验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等项目负责人会发生调整,造成施工许可证人员信息与竣工验收报告等实际人员信息不一致,影响消防验收报验。因此,相关人员调整后,应及时办理施工许可证信息变更。
3 验收流程
3.1 报验
验收报验资料准备好后,由建设单位进行报验。消防主管部门受理后,相关人员会查看报验资料,了解被验项目的建筑类别、建筑特征、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等情况。
3.2 初验
与消防验收部门沟通确定好验收日期后,即进入现场查验环节。一方面,验收人员会听取验收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进一步了解验收项目,有针对性地提问;另一方面,会到现场检查,检查依据为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冷烟测试、消防泵房、设备联动等是检查重点。给排水设计和施工技术负责人最好左右陪同检查,做好讲解工作。
3.3 反馈
验收人员在检查现场后,会将发现的问题整体汇总,依据设计图纸、消防审查意见、消防规范等提出现场存在问题和指导意见,反馈参建各方。
3.4 复验
在初验问题整改完成后,一般还要复验,检查存在问题和指导意见,落实整改情况。
3.5 报告
在初验和复验进行完成后,由市建设局出具《特殊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4 工艺细节
风水电工程设备多,工艺细节不可能面面俱到,笔者仅阐述现场出现较多或共性问题。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5.1.17条[3]规定,“消防水泵吸水管宜设置真空表、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避免吸水管产生真空打坏压力表;第5.5.5条[3]规定,“消防水泵房内的架空水管道,不应阻碍通道和跨越电气设备,当必须跨越时,应采取保证通道畅通和保护电气设备的措施。”因消防泵房空间较小,架空水管道安装时,应避开消防控制柜、集水坑水泵控制箱正上方;第12.3.2.8条[3]规定,消防水泵总出水管上的“压力表和缓冲装置之间应安装旋塞”,该旋塞容易漏装;第12.3.21条[3]规定“架空管道每段管道设置的防晃支架不应少于1个,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该防晃支架易容易漏装[12]。第12.3.2.7条规定,消防水泵吸水管水平管段“变径连接时,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件并应采用管顶平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第4.2.3条[13]条文说明图文,详细阐述了该条要求。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5.2.7条[14]规定,“防排烟系统的柔性短管必须采用不燃材料”,条文说明进一步明确“排烟风机软接防排烟系统作为独立系统时,风机与风管应采用直接连接,不应加设柔性短管;只有在排烟与排风共用风管系统,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应加设柔性短管;柔性短管应满足高温280℃持续安全运行30min及以上不燃材料。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实际施工时,专用排烟风机两侧经常加设柔性短管,违反该强条规定,应特别注意。
防火封堵应按设计大样图工艺要求封堵到位。一般要求在孔洞内填塞不燃玻璃棉,在孔洞口填塞防火泥,再在孔洞四周固定防火板,孔洞封堵时效不低于3 h。同时,站台门端头、排风道、离壁沟下部等位置需重点做好防火封堵,防止火灾时烟气串烟。
5 结语
本文仅针对风水电工程消防验收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防通信系统等其他系统和专业未进行探讨。今后可进一步总结经验,对地铁车站消防验收所涉及的所有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同时,因消防验收流程长、内容多、要求高,可提前对接消防验收主管部门做先行指导,及早整改存在问题,共同推进消防验收,保障轨道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