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理性视角探析微语言超常搭配的语义价值
2021-12-05周芬芬唐灵渊
周芬芬 唐灵渊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引言
微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文化和语言现象,其内涵和外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都在不断地扩大和延伸,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超常搭配在网络交际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构词现象,也是微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词语组合形式。微语言的超常搭配就是词语间打破其传统搭配模式和常规搭配的限制,创造性地组合成一系列新词,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特殊表达和交际效果。微语言超常搭配虽存在许多语言变异,但词语间的搭配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的形成受到语义内容、逻辑范畴和文化理性的制约。
许多学者对微语言和超常搭配分别有着不同角度的分析与研究。周芬芬、戴果从语域三变量理论的三个方面结合实例对微语言的特征进行了分析。[1]周芬芬、张瑶娟从文化理性出发,探究微语言语用 “离格” 形成的表象和原因并提出四点规避微语言语用离格的方法。[2]张懂、白解红从认知角度对古典诗词语言超常搭配形成的理据进行分析,指出超常搭配现象的认知理据主要为隐喻和转喻。[3]冯广艺提出超常搭配的语用价值在于文字表达上的修辞效果。[4]然而,鲜有学者从文化理性视角对微语言超常搭配进行研究。有鉴于此,文章从文化理性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微语言超常搭配语义内部的语义增值和外部的语用扩张,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微语言超常搭配的内涵并合理地使用微语言。
一、前提厘定:相关概念的介绍
(一)超常搭配
纵观搭配历史长河,早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语言观中就提到过 “搭配研究” ,该学派认为词汇搭配的对象主要因词义而异。而 “搭配” 第一次作为一个真正的语言学术语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是由 “搭配研究之父” J.R.Firth[5]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这个概念提出后,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词语搭配进行了研究。国内卫乃兴的《词语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较受关注,他将词语搭配分为一般搭配、修辞性搭配、专业性搭配和惯例化搭配四种类型。[6]
冯广艺先生将超常搭配的概念做出了这样的界定: “言语交际中有这么一种特殊的现象,即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符合语法规则,但又超出了词语之间的语义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常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词语的超常搭配” 。[7]75超常搭配作为一种言语变异手段,目前表现为两类,一类是因搭配而导致的语义转移,另一类是因搭配组合起来所体现的整体特殊语义效果。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对超常搭配的研究一直步履不停。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为王德春和冯广艺两位先生对超常搭配的研究。王德春先生认为超常搭配是指 “超越语义逻辑、惯用法,以及范围” 三种搭配类型。[8]21冯广艺先生从语义、语法、以及语用功能这三个方面对超常搭配进行了较全面性地分析。他指出 “超常搭配是种创新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多层次的意义,其广泛的使用场合和多种表达效果都具有研究价值” 。[9]3作为一种创新的言语表达和构词形式,超常搭配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和魅力。
(二)文化理性
文化理性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文化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一书中提出了自己对实践理性和文化理性这两种范式人类学理论的见解。通过对自然主义实践理性和主观功利主义实践理性的对比分析,萨林斯认为这两种类型的实践理性都漠视了人类的象征化,最终提出了文化理性。而后,何刚在《文化理性的语用学解释》一文中解释分析了作为语境最高形式的文化理性的构成、过程和特征,提到了学术界对文化理性的意识有一个从语境意识到文化语境再到文化理性的逐步演进过程。[10]69简言之,文化理性是法治所特定需要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生态环境,要用理性的态度去认识文化、接受文化、对待文化乃至认同文化,逐渐将文化内化为心理信息中一种固有模式的存在。文化理性亦是一个层级结构, “它包括文化意识形态、语用操作设定和文化基础实事” 。[10]71同时,文化理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交言语行为在社交语境检验的过程中达到合格远远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符合文化合理且合适性原则。
文化理性还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周芬芬,张瑶娟认为 “文化理性包括文化自识、自觉、自知和自律。”[2]109它 “具有工具性、从属性、权威性、可调节性和模式化的特征” 。[10]68总而言之,文化理性就是文化对人们社交言语行为的驱动,具体表现为对有利于社会运行的言语行为进行支持,反之,将对其进行指导、把控和和匡正。文化理性的考察依托于对语境的分析,文化对人们社交言语行为的驱动,是 “有文化意识的社交参与者在文化意识的系统作用下的情境化反应” 。[11]40因而,文化理性 “作为语境信息的最高形式,它可以对具体情景中的言语交际和行为互动进行指导、把控和解释” 。[2]109
二、微语言超常搭配的表象
微语言超常搭配现象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微语言超常搭配因其形象生动、由模因广泛复制带来的千篇一律的表达被视为当今网络社交平台的潮流,在使用过程中给人带来满满的 “自豪” 感、时髦感、洒脱感、幽默感乃至认同感;另一方面,其 “不按套路出牌” 的组合方式和使用方式似乎给汉语言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
(一)语音转喻显谐音
“在网络时代,语音变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利用语音造词是微语言创造新词实现变异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微语言的语音变异即语音造词,具体是指微语言利用不同符号间能指的相同或相近使所指发生转移。”[12]根据Saussure的观点,语言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13]笔者认为微语言超常搭配的语音变异是基于语音相似或相近基础上的语音转喻。微语言超常搭配的语音变异主要是指语码混合谐音和纯英文组合谐音两种形式。
1.语码混合谐音
语码混合谐音是将数字、字母/单词、符号和汉字等组合在一起,利用谐音表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汉字+数字谐音混合。即用数字来表达与其汉语标准读音相近或相似的组合形式。例如:有点饿了,搞点东西778(吃吃吧),这里的 “7” 和 “吃” 谐音, “8” 和 “吧” 谐音。又如,你玩游戏真的666, “6” 对应的是汉语中 “牛/溜” 的意思,溜在作为形容词的时候意为灵活、麻利。这里的 “666” 用来形容某人/物或某人的行为很厉害、很牛、令人折服、膜拜与震惊。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人们表现出超常的能力时,也会用该词来感叹。
(2)汉字+英文字母/英文单词谐音混合。即通过用英文字母或英文单词的读音来仿照并替换与其读音相近或相似的汉语标准普通话的组合形式。例如,吴亦凡在网综《中国新说唱》中带火的口头禅,后被喜欢恶搞的网友们制作成表情包,谐音 “si ge” 。比如 “热skr(死个)人了” “你真skr(是个)小机灵鬼” 。而后, “skr” 华丽升级为了形容词,用来表达夸奖和认同。更多用法还有 “你的表演太skr(精彩)了” “我劝你要skr(适可而止)” “你skr(是个)狼人” “你这s(是)几kr(个)意思?”
(3)数字/符号+英文字母谐音混合。即分别利用数字或符号和英文字母的读音来表达与标准读音相近或相似的汉语或英文单词的组合形式。例如B2B(business to business),该词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类似的还有3X(thanks谢谢)、3Q(thank you谢谢)、B4(before在……之前)、+U(加油)、emmm……(呃)等等。可见,微语言超常搭配中的语码混合谐音的搭配组合方式形式多样,任意性较强。
2.纯英文组合谐音
纯英文组合谐音词是指利用英文单词的读音模拟中国汉字普通话的发音而后将英文单词相结合,使之谐音化。例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国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把新冠肺炎病毒称为 “Chinese Virus” (中国病毒),中国网友非常解气地回应了 “funny mud pee” (以汉语中的普通话为参照,可通过每个英文单词发音的谐音理解为 “放你妈的屁” )。这个短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国人可用来反驳外国政客的一些虚假陈述。然而从老外的角度将这个短语分别拆开来看,funny是 “有趣的” 意思,mud是 “泥” 的意思,pee是 “尿” 的意思。显然,这三个单词放在一起搭配毫无关联,这让老外们百思不得其解,而中国人却能一眼看明白。而后此词条已被牛津词典收入。在汉语中,我们不能仅从字面意思来考虑 “放屁” ,我们还应考虑其上下文,这个词实际上是用来描述某人的言论或行为在言语接受者看来在胡说或者不讲信用,不能为自己的言行买单,说的话如同放屁一样。
(二)词汇分合添新义
词汇分合表现在词语和词汇的词形和词义变化上,主要是指网民在日常网络交际中任意创造新词进行搭配或者赋予旧词一些新意,即词义偏离/变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拆字拼词
拆字拼词,顾名思义,是指随意拆字或拼词。比如,刚过完春节,就有人说:我又月半了,这里 “月半” 就是由 “胖” 拆分构成的。又如 “又” “双” “叒” “叕” 单独列出来没什么特别含义,而组合起来的四个字 “又双叒叕” 则表示强调之前经常出现的某一事物再次出现或经常发生的某一事件再次发生,该词来源于2012年日本新闻中文网微博中的一段话 “我们又双叒叕要换首相了” ,这句话的关键在 “又” 字,四个汉字拆开就是10个 “又” 字,反映了日本频繁换首相的情况;又如火炎焱燚形容火势越来越猛。类似的用法还有水沝淼、土圭垚壵等。
2.旧词新解
旧词新解指原本存在的词,在经历了一些特殊的场合或社会变迁后,又拾得了新的释义(主要在网络领域)。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成语 “别来无恙” 火了,这句重遇时的问候语,被妙解为:只要你(新冠肺炎)别来,我就不会生病。 “南山可移” 意为:钟南山说动,才可以动。又譬如 “秀” 以前是单纯的 “优异、优秀” 的意思,如今与一些微语言搭配起来,通过一些逻辑上的共性从而产生新意,通常是指为某个精彩的回复或是令人窒息的神操作行为点赞的意思,例如 “同九义,汝何秀?” 意思是 “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何你这么优秀?” 又如 “搬砖” ,原意是指搬运砖块,现在往往是指一种工作环境的比喻,形容工作辛苦而且钱不多,但却必须要做等等。
(三)语法超常致偏离
微语言的语法超常搭配是指微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突破传统语法的限制,活用词性或产生了新的句式等。主要表现为:
1.句法搭配偏离
句法搭配偏离中最常见的为词性转换。在汉语语法中,诸如 “很” “非常” “超级” 等程度副词后面一般接形容词,不修饰名词。而在网络交际中, “程度副词+名词” 即 “很+名词” 的用法随处可见。例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网友们时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很中国哦!” 其中, “中国” 本为名词,网友们把 “中国” 这个名词形容词化,说明在疫情期间中国积极回应各国呼声,派出医疗专家组支援多国,并援助物资的行为充分体现大国担当、慷慨、不斤斤计较、做事不失风度等一系列符合中国特征的行为。另有马云公益基金会筹集了100万只口罩支援日本也纷纷让大家感慨 “马云带头了!这很中国!” 类似的说法还有 “这很特朗普” “很淑女” “做人不能太霍顿” 等等。
2.语际交互搭配偏离
语言交互搭配偏离是指不同语言间互相混合搭配使用的现象。主要分为两种:
(1)英汉交互搭配。微语言受外来语种尤其是英语的影响,出现大量的英汉交互搭配结构。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受英语语法时态正在进行时ing和一般过去式ed表达的影响较多,尤其是一些网游在正式进入游戏开始前往往有 “loading” 的字样,渐渐地大家也开始用 “喝茶ing” “打游戏ing” “逛街ed” 和 “学习ed” 等分别表达正在做某事和做了某事。还有很多人所熟悉的 “ETC” 是高速公路上的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细心的网友经过观察发现高速公路上的 “ETC” 会自动抬杠让车辆通过,这样一个现象让网友联想到网络上许多没有缘由就与他人发生争执的人,于是 “ETC” 成了 “网络上喜欢抬杠的、喜欢怼别人的人” 的代称。类似表达还有 “为你打call” (为你加油/我支持你的行为)、 “我对你真是无FUCK说” (我对你真是无话可说)。
(2)方言普通话交互搭配。因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大所体现的语言文化差异亦是不言而喻,难免会有地方腔调的一席之地。而在网络这个 “鱼龙混杂” 的空间里,许多地区的方言由于模因的作用被大量复制,从而出现普通话和方言混合的现象。例如,将 “街” 读作 “gai” 是很多地方的方言习惯,并且这种方言的覆盖面积很广。比如在东北,东北人喜欢将 “上街” 说成上 “gai” , “大街上” 说成 “大gai上” 。而在西部和南部地区,也有不少群体有这类习惯,例如近来流传的一句 “穿上它你就是这条gai最靓的仔” (穿上它你就是这条街最漂亮/引人注目的人)火爆全网。再如广东话中的 “……先” ,可以说 “我走先” “我吃饭先” ;上海话中的 “……哦” ,如 “这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幸福哦” “简直不要太淑女哦” 等等。
三、文化理性视角下微语言超常搭配的语义价值
超常搭配作为语言变异的手段之一,不仅受言语表达者的影响,还受特定交际场合的制约。 “搭配的双方在言语表达者的选择中一旦结合,就赋予了特别的含义,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与表层语义不一致的语义整体。因此,超常搭配的深层语义具有整体性。”[7]75微语言超常搭配的价值就在于这种语义整体性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为言语表达者的创新和突破开辟了新境界。文化理性由语境有效性衍生而来,作为语境信息的最高形式,可以对微语言超常搭配的语义内部增值和语义外部的语用扩张效果进行把控、指导和解释。
(一)语义内部的语义增值
超常搭配作为一种言语表达、交际方式乃至语言文化现象长期存在于网络交际中,首先在于它具有价值,没有语义价值和语用价值的超常搭配只能说是 “不符合语法规则的负偏离” 。因此,语义和语用价值是衡量超常搭配是否具有使用意义的标准。而某一特定言语表达和搭配是否合理,不仅取决于这种言语表达和搭配是否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和使用,还取决于受众所处的某一特定社会共同体所建立或积淀的文化系统设定,即受到文化理性的制约。微语言超常搭配语义内部的语义增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典故模因彰显特殊词义
微语言超常搭配语义内部的语义增值实际上一方面体现的就是超常搭配突破常规、稳定、有限且传统的搭配语义所表达出来的修辞效果。通常来说,言语表达者在正式表达前并不会考虑其选择的词语是否符合常规搭配,而是会考虑是否会带来特殊的表达效果。以 “逗鹅冤” 为例(特指2020年7月1日被骗1642万后还遭全网嘲笑的腾讯),其音同 “窦娥冤” ,出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描写了窦娥因官场的罪恶和社会的不公所受的莫大冤屈,后人常用 “比窦娥还冤” 等说法表达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冤屈。企鹅是腾讯公司开发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的标志性Logo,网友常用企鹅指代腾讯公司。事件起源于2020年6月30号至7月1号,腾讯公司状告老干妈拖欠广告费后,后经警方查明发现是3人伪造证件诈骗腾讯公司。网友因此创造新词——逗鹅冤。 “逗” “鹅” “冤” 这三个词从常规语法搭配的规则和逻辑来看,一般几乎不会用到 “动词+名词+形容词” 的情况,但倘若它们组合搭配在一起即便打破了传统的词语搭配模式并能获得一定的修辞效果也未尝不可。 “逗鹅冤” 就是一种超常搭配,我们说它成立,因为它着实把腾讯在此次事件中的 “傻白甜” 形象表达出来了,甚至达到了令人拍手称赞的效果,修辞效果显而易见。
2.文化规约延伸词义隐喻
文化理性的考察依托于语境, “逗鹅冤” 的广泛宣传推广与应用正处于互联网这个大语境中。 “逗鹅冤” 符合文化意识层设定的下位范畴即文化一般设定,因为 “逗鹅冤” 的原型为 “窦娥冤” ,属于我国古代杂剧文化, “逗鹅冤” 这个超常搭配的使用受到了这一特定文化特征的支撑和推动。从宏观上来讲,人们的文化信念、文化价值和文化态度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方面,文化核心信念对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和体系的建构起着一定的影响或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核心价值体系又进一步影响或决定着它的体内成员对待特定事件的看法、态度、以及回应。从文化理性的从属性特征来看, “逗鹅冤” 既从属于文化核心设定,又从属于网络情景现实的需要,满足了情景合理、合适和有效的基本条件。
由此还衍生出了一系列四个字的词语,例如 “顺‘腾’摸瓜” (顺着腾讯的一张诉状,网民们纷纷开始找瓜吃。)、 “名列‘钱毛’” (腾讯表示我们给你 “老干妈” 的品牌名都列位大半年了,但是这钱吧,毛都没有!)、 “弱不禁‘封’” (老干妈回复腾讯,不要欺负我这种老弱品牌群体,我们可禁不起查封,并告诉腾讯,你们弄错了。)等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由热门话题提供语料支撑的网络语境,由于其传播实效短,频率高且内容有效可靠,一旦被整个文化语用共同体所广泛使用和认同,就会习惯性地内化为个体所拥有的一套合理而有效的文化交流模式,从而成为日常语言交流过程中的一部分,持久性地负责维持言语交际和话语信息的处理。这种内在化的文化信息被个体认同的同时自然就成为了个体的文化理性。
(二)语义外部的语用扩张
微语言之间的超常搭配除了语义内容、语法和逻辑规律等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语用上的要求和效果,即语义外部的语用扩张。前面提到过,微语言超常搭配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把超常搭配说成是特殊表达方式,是因为超常搭配具有搭配项语义特殊和搭配整体语义特殊的特点,超常搭配的修辞效果就是从这里产生的。”[4]67
1.加持语义外显效力
超常搭配所表达的不仅仅是语言意义,更重要的是语用扩张所外显化的效果。一个好的或者说成功的言语交际需要言语表达者和言语接受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即言语表达者所创造超常搭配的可接受性和言语接受者理解能力的强弱。这就依赖于交际互动双方所处的文化语境及言语接受者所认知的社会文化背景。如果二者在交际中能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则说这个言语交际取得了一种理想的语用扩张效果。
以最近网上兴起的三段式谐音梗为例:
“连我都不在意,你在意什么,在意大利吗?”
“连我都不回,你回什么,回家的诱惑么?”
“连我都不爱,你爱什么,爱尔兰么?”
“连我都不抱,你抱什么,爆米花么?”
……
这种类型超常搭配的微语言有两种解读:第一,言语表达者纯粹想要传达的是一种诙谐幽默的趣味,在网络交流中起着调侃的作用;第二,从侧面烘托出言语表达者对事情的在意程度,那种表面上的轻描淡写、诙谐趣味,实际上却又比较在意,想引起言语接受者的注意却又怕说重的担忧,而借用这种超常搭配的句式蜻蜓点水般地把两者兼顾了。其构成方式为: “连我都不……,你……什么,……/(谐音)吗/么。” 可见第一个词跟第二个词为同一个动词,第三个词为名词,可以是地名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名词,具体搭配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交际情景进行选择,但是第三个名词的第一个字得跟第二个动词或与其谐音保持一致,否则达不到朗朗上口的效果。超常搭配的语用效果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产生的。例如,某粉丝因博主很久不翻(回)他因此调侃道: “连我都不翻,你翻什么,番茄吗?” 博主看到时会因此幽默含蓄的表达而心生怜惜最后立马回复了,从而达到了一种积极的语用扩张效果,这种语用意义跟修辞密不可分。言语表达者在使用该句式的过程中完成了向言语接受者传达了 “在意” “回(信息)” “爱” 和 “抱” 的这些指示。在这一过程中,该句式应用于互联网语境,描述的是双方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互动场景;同时该句式本身采用了超常搭配的构词方式,并创造了新的意义。言语表达者在传达本身句义的同时将言外之意与互联网语境相结合并加以延伸,创造了更加广泛更加灵活的使用方式。
2.升华文化概念认同
从文化理性的视角来看这个处于文化语境中的句式,其语用效果发生了新的变化。文化语用行为所关联和对应的文化语境不仅对言语行为提供了一定文化意义上的指导,而且对已发生的言语行为提供了合理解释的文化理据。在微语言交际过程中,言语表达者通过三段式谐音梗这个句式传达了 “在意” “回(信息)” “爱” 和 “抱” 的一般言语行为意义后,这个句式成为了人们联想此类 “调侃&寻求关注” 交际模式的一种代表。所折射出的是一种呼吁人际间的相互关心和在意,从而可以获得一种 “维持人际交往” 的文化解释,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内部成员的交流与关怀。此时这个三段式谐音梗所指代的内容就已经超出了本身的句义,它指代的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涉及进而升华的一种文化概念。
在日常交流中,若是谈到此类 “难以启齿,点到为止” 的表达模式,人们虽无法第一时间反应出较为确切的内容,但如果言语表达者向言语接受者举例三段式谐音梗,那么对方就会恍然大悟。当然,言语接受者可能并不会马上在脑海里反应出关于三段式谐音梗的相关句式,而是得到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理解。在这里,三段式谐音梗这个句式就达成了新的语用扩张效果:升华为一种文化上的概念并指代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同类的文化现象。这就是微语言在基于本身一般的语义价值上达成的新的语用扩张效果,而这一语用效果背后的逻辑支撑就是文化理性。
四、结语
在日常网络交际或阅读中,时常有一些前所未闻的搭配或表达空降式地出现在人们周围,这种搭配所展现出来的特殊表达效果具有独特的魅力,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给网民带来了不少新奇感。微语言超常搭配的流行和发展,一方面是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与发展,另一方面是微语言表达简洁、形式多样的特点以及网民们敢于创造和使用并打破常规搭配模式的樊篱。
而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微语言的超常搭配又受文化理性这个最高文化语境的制约。本文从文化理性出发,通过结合实例分析了一系列微语言超常搭配的现实呈现,主要表现为微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变异。进而探索了微语言超常搭配所带来的语义内部增值和外部语用扩张的效果:在突破常规、稳定、有限且传统搭配语义的同时延伸了词义隐喻意义,即语言内部整体所体现的修辞效果;不仅如此,还加持了语用扩张外显化效果,更进一步升华了言语接受者对文化概念的认同。微语言超常搭配的语义价值就在于这种语义整体性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为言语表达者的创新和突破开辟了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