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一从教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
2021-12-05
本刊记者
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张道一先生是我的恩师,先后执教南京艺术学院和东南大学,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名誉院长,更是中国艺术学学科的主要开创者和引领者。先生以山东人的耿直豪爽、学术大家的严谨自律、教师的无私奉献以及充满创造热情和活力的人格魅力,带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几十年来,先生的为师之道、为学之道、为人之道陶冶培养了一批批后生学者,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范,是真正的好老师、“大先生”。
今天,我们举办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研讨会,进行回顾和总结,不只是对先生的感恩,更是对我国的学科建设、对艺术教育、对后生学者的启示和激励。
首先,我们要学习传承先生的“为师之道”。张道一先生师承名家,在陈之佛先生、庞薰琹先生指导下,进入图案学和工艺美术史论的研究领域。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发扬光大陈之佛先生、庞薰琹先生的艺术精神和学术事业。针对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境遇,先生富有远见卓识地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方案和学术观点,全面探索艺术学人才的培养方法,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本科生、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培养了数十位优秀的博士和诸多学界领军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先生重视通过教学与科研基地建设,强化学科建设力度,将学科理论成果应用于高等艺术教育实践。2000年5月,他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聘请仪式上,指出:“衡量一个学校的学生水平和工作能力,固然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要在认知上高于社会,使思想走在社会的前边。”至今读来,适应当下,发人深思。
同时,我们要学习传承先生的“为学之道”。张道一先生治学严谨,著作等身,推动了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对于自己的学术使命和文化职责,先生自己概括为“肩扛艺术学、民艺学和工艺美术三面大旗”。其实,先生耕耘与探索的学术领域还要博大深广,更注重“专、博、正”的协调统一,将严谨扎实与立意创新、广博与专深融会贯通,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近七十年来,先生已经出版学术专著和主编著作近百种,从民艺学到艺术学理论体系建构,从艺术学科理论到高等教育实践,从教育教学探索到求解现实命题,成就了一系列学术典范之作。先生是中国艺术学学科较早的倡导者和主要创建者。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前瞻性,以知识分子的先知先觉,提出和阐述了建立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学术构想,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民艺学科的建设问题。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与同道专家一起,为将“艺术学”上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做出了积极努力和突出贡献。先生的治学实践历程和艺术学科建设思想都与中国现当代艺术与设计发展的时代脉动深度契合,体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人文学科建构发展的内在理路和精神脉络,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我们还要学习和传承先生的“为人之道”。张道一先生为人率真正直,坚守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刚直不阿的品质。他立足中国大地,坚守本土文化,探索学术范式,贯通艺术领域,形成了典型的“张道一风格”。历经九十个春秋,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都处之泰然,乐观面对,荣辱不惊。先生严慈相济、温厉相和的性格,坚忍顽强、凛然不屈的傲骨品格,传承文脉、担当使命的家国情怀,孜孜不倦、执着探索的学术精神,都令我们肃然起敬,激励我们在学术之路上不敢懈怠,不断前行。
孙建君(《民艺》杂志执行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我对张道一先生学术思想和人文情怀的理解与认识,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本元文化”论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对于我国近一百年来的美术史论研究,张道一曾撰文认为,在若干具体问题的探讨上有不少已达到了高水平,问题在对整体结构的认识上,缺乏宏观的和全面的观点。“本元文化”论的提出,不仅可以改变美术史上被颠倒了的发展序列,为艺术分类学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奠定牢固的基础,也会改正19世纪以来一些美学家出于偏见而排斥实用性艺术的误区,更为美术史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开辟了新的认识途径。
二是“美术学”的建设。长期以来,张道一潜心于美术历史及理论的研究,所涉甚广,所得甚丰,在不少方面有所建树。他在运用唯物史观,研究美术及艺术的发展历史与纷繁的历史现象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是民间美术研究。美术冠以“民间”,并非美术的一个门类,而是美术整体中的一个层次,是各种美术发展的基础,因为它来自广大劳动群众,是原发性的,自娱性的,它显现着人民的本质力量和生活的直接需求。张道一认为:我国美术大致分成四条线发展,即贵族的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的文人美术,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宗教美术和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美术。在整个的传统中,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的基础。
四是人文情怀。张道一先生的学术精神,以我的理解就是:道一、德一、诚一与行一。所谓“道一”,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始终如一;“德一”,是育人中注重优良品德的养成,要求徳学同契;“诚一”,是做人要诚实,做学问先学做人,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行一”,即坚持实践,民间美术与民间文化研究,要注重田野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审美水平与能力。
方李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
张道一先生的学术贡献有如下几点:第一,他从图案研究入手,认识到艺术不仅是美的形式,更是一套与人类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文化符号系统,因此,提倡并重视交叉学科。第二,由于他能整体地看待艺术的价值,提倡建立专门的艺术学学科,并在东南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艺术学系。第三,张道一先生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第二、三、四届成员和召集人,他呼吁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将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经过学科评议组几代人十余年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目录的第13个门类。因此,张道一先生是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创始人,即使称其为中国艺术学学科之父也不为过。
张道一重视民间艺术研究,认为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的母型。他在中国率先提倡民艺学,提出建立中国的民艺学,而且主张把它放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上来研究,认为“它带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在它周围,必须与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学、美学和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相联系、相渗透”。
张宜(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第一,先生具有真挚的人文情怀,为中国民艺学和艺术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先生非常重视民间艺术、工艺美术的研究,驳斥视民间艺术为小技的错误思想。他是真正热爱民间文化、民俗民艺的学者,总是满怀激情地去研究民间艺术,令我们敬仰和叹服。他对纷繁复杂的民间美术概念进行了梳理,厘清民间艺术、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三者的关系,为民艺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是教学严谨,不断创新。他是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拓荒者和改革者。他围绕基础课和基础练习的关系,专业课与创作设计的关系,史论课与知识结构的关系等三个方面,为解决工艺美术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精辟的论述。他对师范美术教育、艺术学教育也都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显示出了先生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远见卓识。
第三他是真正把学术人格化的文化学者。先生认为艺术家和设计师要有一颗善待文化的道德良心,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个性。这些观点都显示出先生敏锐的思想和深刻的洞察力。
许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道一先生的艺术学理论建构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民间艺术的人民性特征的思想。他强调民间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源泉和基础,对人民的创造力给予极高的肯定,在这一点上与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的看法既主旨一致又有所不同,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柳宗悦认为,只有民众才能生产出比天才之作更加伟大的工艺。而道一先生强调人的本质力量,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高度看待人民的创造性和创造价值,看待人在制造工具改变世界中的本质力量的显现,这是带有原发性的理论驱动。
关于民间美术所代表的人民性内涵,在张道一先生早期的民艺学思考中已经有相当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他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民间美术,但是他着眼的是整个艺术和人民的关系,传统和未来的关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其实是一个关于艺术学建构的完整构想。
万书元(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22年,俞寄凡将日本理论家黑田鹏信的著作《艺术学纲要》翻译并传入中国。1923年,滕固发表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艺术学上所见文化之起源》,专门介绍艺术学。1928年丰子恺又重新翻译了黑田鹏信的《艺术学纲要》,但是出版的时候名字变成了《艺术概论》,说明在这时艺术学在中国是不太被接受的。真正让艺术学在中国产生一定影响的,是宗白华。他1925年从德国留学回国到东南大学任教。1941年12月21号开始,艺术专修科从专科升为五年制本科的时候,就改名为艺术学系,一直到1952年。这时虽然叫艺术学系,但是艺术学的内容是没有的,没有做艺术学的研究。1994年,张道一先生来到东南大学,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把艺术学做起来。张道一先生创办了全国第一个艺术学系,接续了原来艺术学系的文脉,1996年获批硕士点,1998年获批博士点,都是张老师的巨大贡献。
张老师传承了陈之佛先生的衣钵,不单是图案或者是工艺美术,而是一种精神、思路、方法和情怀的传承,这是张老师把中国艺术学创立起来的重要原因。同时,艺术学的创立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推进者的学术成就,二是他的学术格局和胸怀,三是他的人格魅力,四是有体制上的优势,当然还有时代要求和国家需要等等。
李砚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道一先生的教育思想知识来源之一是陈之佛先生的图案理论与工艺美术史论。关于当时的图案,道一先生说,包括平面图案、基础图案、立体图案。立体图案就是现在的产品模型。实际上陈之佛先生、傅抱石先生包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一些老先生,写的图案著作和教材,上面都有立体图案,这是与当时的设计水平和设计关注点相适应的,绝不是后期图案就是画纹样这个概念。
第二张道一先生的教育思想知识来源之二是庞熏琹先生的设计理论。道一先生说,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是什么关系呢?工艺美术是基础,现代设计是工艺美术的自然延伸。这个思想非常重要。这与他跟随庞熏琹先生以及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我的博士生导师王家树先生一起编《工艺美术参考》杂志是有关系的。
第三是张先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实践产生的广博而又深刻的艺术教育思想。我认为道一先生的教育思想有三个核心点:第一,以民间艺术为根基;第二,以造物艺术论来建构工艺、设计乃至艺术的理论构架和体系,成为艺术学理论的发源地。这是造物艺术论,前面是本元文化论。第三,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高屋建瓴。虽然张先生在艺术学理论体系形成之后,更多地专注于具体的研究,但是宏大的体系构架已经完成了,奠定了艺术学各个门类发展的基础。
胡平(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工艺美术是张先生学术生涯的起点,而建构中国的艺术学学科是他的学术理想。对于张先生而言,“工艺美术”即是他长期研究的对象,也是他从中寻觅综合性“艺术”规律和思考艺术学问题的切入口。具体来说,从工艺文化到造物艺术是其站在“实践理性”和“价值理性”高度形成艺术学思想的两个领域。
“工艺文化本元论”和“造物的艺术论”既是认识工艺和艺术起源的重要理论范畴,也是把握整个艺术史发展包括工艺史发展的内外关系的工具。它是一种综合的研究而不是孤立的研究。张先生研究艺术学的另一个视角则是从民间的价值理性(如“吉祥文化”)入手探索中国人关于真善美的精神特质,因为它是中国艺术论最原初的基因底色。张道一先生通过长期的对民间艺术的性质、作用、特征、品类的研究,认为民间艺术是艺术的母体,是一切艺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原型”。这一观点也是他建立中国式艺术学的思想渊源。
张先生对于艺术学的思考,主要建构于本元工艺文化、民间艺术和造物艺术。他所说的让艺术学研究进入或上升为人文学科特别是中国的人文学科研究层面,是其艺术学主张的核心命题,也是他孜孜以求的艺术学理想,更是留给我们今后的思考坐标和研究空间。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艺术学研究》刊发了张道一先生的文章《应该建立“艺术学”》。1997年《文艺研究》发表了张先生《关于中国艺术学的建立问题》。这两篇文章阐述了张先生关于中国艺术学的特征和学科理论构想。
张先生构建了中国艺术学的框架和学科群,提出了艺术学的九大基础学科,还提出艺术学要和其他的学科交叉,如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为艺术学的发展奠定了学科基础。此外张先生还主编了《艺术学研究丛书》,推动了艺术学的深入研究。
张先生对艺术学的各门类具体研究也很重视,善于把艺术学宏观理论研究和门类具体研究相结合,不做空洞的理论家。他出版了《造物的艺术论》《美术长短录》《中国图案大系》《吉祥图案》《汉画故事》《画像砖鉴赏》等专著,对图案艺术、工艺美术、造物艺术、汉画像砖等都做了深入探讨,体现了张先生博大精深的艺术理论和学术思想。他的一般理论研究和门类艺术及专题研究结合的治学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长北(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张道一先生教学,善于用比喻。我把他的比喻刻在脑子里面,分享给年轻的学子们。一是认准井眼。先生曾经说:“东挖一锹、西挖一铲是出不了油的,认准井眼挖下去,才有希望出现井喷!”他是教我们从身边熟悉的生活里寻找学问。二是夯实根基。先生曾告诫我说,“第一本书最要夯实根基。如果第一本书走捷径东拼西凑,怕下深入调查阅读原始文献的苦功,做人和治学根基歪了,那就一辈子只能是爬虫,不可能成长为建构自身学术体系的学者”。通过跟随张老师治学,我也经常告诫学生不要上网找资料,而是抓住田野调查和阅读原始文献两头。三是出巷子,上飞机。张老师还对我说:“你站在扬州说扬州,是说不准的;要看四边,看全国,还要坐上飞机俯瞰,你才知道扬州的真正面貌,你才能够说准扬州。”认知自己、认知家乡、认知民族、认知祖国乃至“认识你自己”,是一件需要付诸一生调查学习的事情。见识越大,胸襟越宽,看问题才能越准。
夏燕靖(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道一先生是在南京艺术学院提出了图案学、民艺学、本元文化理论以及艺术学的理论构想,具体实践则是在东南大学。
一是提出建构“图案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张道一先生就认为“图案学”应该成为一门学问,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在张先生看来,“图案学”解决的认识问题主要有四点:一是研究构成形式,二是研究材料特性,三是研究工艺手段,四是研究市场与消费。这是张先生对于工艺美术与图案教学与研究的重大推动。
二是提出“本元文化”的探究。“本元文化”的提出,是对工艺美术本质特征给予的最为全面的阐释,是张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关于工艺美术学的重大理论。这一理论是围绕着传统手工文化性质与传续所作的专题阐述。张道一先生提出工艺美术“本元文化”的探究,是以人类文明的文化本质为基点,阐明工艺美术“文化”特征的双重性。
三是奠基民艺学研究。在张道一先生著作中关涉民艺学主题的很多,如《吉祥文化论》《张道一论民艺》《中国民间美术》等数十种著作。张先生在南艺期间开办的中国民艺馆,创办的《中国民间工艺》丛刊,开设“民间工艺文化”系列讲座等等,为民艺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提出“中国艺术学”。张道一早在提出建立“中国艺术学”设想时,就提到“我们应该有所超越,我们应该建立起现代的‘艺术学’,在探讨艺术的共性与个性的同时,展现出中国的特色”。
郑巨欣(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认识张先生还是我在浙江美术学院读研究生的时候,至今已有近30年了。那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每年会召开一次年会,我是随导师参加年会的时候认识张先生的。记得每一次年会张先生都会做一场主旨发言,通常白天难以走近先生。到了晚上,先生的几位研究生总会饶有兴致地聚到先生的房间里聆听先生教诲。张道一先生很健谈,内容大多与民间工艺和图案有关,总是能够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后来再遇到先生,除了去南京专门看望过先生外,多半是在一些学术会议上了。张先生待人亲和,很为他人着想,对于来自他人的关心,时常会用非常朴素的人文的、风趣的、学术的方式给予答复。
桂宇晖(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跟随张先生读书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先生通过简练和深刻这四个字让你感觉很有趣。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一剑封喉、一针见血地找出问题的所在,我觉得这是先生在做学问的过程中给自己设计的一个乐趣。张先生的口头禅我记得很清楚,叫作“何苦来”。我们当时作为研究生有很多杂念,要赚钱,要谋生活,先生说何苦来,是说读书的时间就应该认真学习。年轻人取得一点成绩可能会有些膨胀,先生也说“何苦来”,他要我们注重个人的学术关注点,找准方向深入做下去。
张先生擅长从事物的本质里讲道理,很有说服力,我觉得不是“入木三分”而是“入石三分”。比如先生谈到石狮子,他说石狮子一方面要欢迎好人、朋友,另一方面要震慑坏人。石狮子不是动画,怎么能同时起到两个功能呢?那么好人是从正面进去的,坏人是从侧面进去的,侧面是张牙舞爪凶猛的样子。他的这种思路不拘泥于已有的模式,让人受益匪浅。
刘宗超(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道一先生建构了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学科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融通”艺术思想。一是整合研究。张先生是从人文学科的角度对艺术进行整合研究,即探讨艺术综合性的理论。这是教育部关于新文科的一个构想,张道一先生正是站在整个学科体系的高度,通过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整合性研究,为艺术学科定性、代言。二是建立了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张先生说任何学问和研究都没有尽头,所谓的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只是相对而言。张道一先生在学术研究中一直秉持着用大学科、跨学科、多学科的方法解决艺术理论的问题,开“交叉学科”风气之先。三是张道一先生的辩证思维。张道一先生是一位具有纯真心态的艺术理论大家。他为人善良、一身正气境界深厚博大。他认为“人正派,学问必然正派”,教育学生要胸怀坦荡,敬业如敬身。
李倍雷(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道一先生是中国“艺术学”的学科主要建设者,即今天所说的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张道一先生建构艺术学的初衷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一是先生建构的是西方没有的艺术学,即中国艺术学。这是张先生最早在《应该建立“艺术学”》里面指出来的。先生最近发表的《艺术原理述要(丙编)》里面,又鲜明地提出来要建立中国气派艺术学,就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发扬中国艺术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二是建构的逻辑起点是中国艺术教育的实际状况及其传统艺术物质与文化。现在有一种倾向,只要一谈起“艺术学”就与德索瓦尔的“一般艺术学”勾连,甚至认为我们今天建立的艺术学是在德国美学家提出的“一般艺术学”基础上建立与延续的。实际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美学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开始转向艺术的研究。张道一先生强调的“艺术”是大概念,是一个通称,强调的是“艺术的整合”,关于艺术的理论则是“艺术学”。艺术学就是在大概念“艺术”基础上的宏观、整体和综合的艺术理论。无论是在“艺术”的概念方面还是内涵方面,张道一先生都有自己的思考和逻辑路径,由此产生了艺术的理论——艺术学。三是艺术学的知识体系。“艺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涵盖了所有的不同类型或门类的具体艺术形态。张道一先生依据艺术统称的观念出发,提出了“艺术的整合”问题,认为“‘艺术’是一个大概念,为所有艺术种类的通称。”这为我们认知艺术学体系提出了宽广角度和大视野,也明确了艺术学及其体系的范畴和系统,由此确定了艺术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尹文(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张道一先生在2018年《中国文艺评论》访谈中,率先明确提出建立中国艺术学派,认为在西方各种理论的步步紧逼下,建立中国艺术学问题已往迫在眉睫。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发展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而不是去与西方接轨,被西方误导,甚至被西方同化。
由于哲学的美学跨界,文科的各学科竞相跨界艺术学,造成艺术学学科的边界模糊。各种学科都与艺术学联词建学,有艺术哲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金融学、艺术传播学等。可以说,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学科的介入,模糊了艺术学的边界,中国艺术学的本体与文献则乏人问津。新名词的泛滥,掩盖了学科本体的建设。同时,由对本民族语言古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的不重视,导致本民族艺术文献缺少人才,出现了将中国艺术元素化、碎片化、符号化的倾向,导致国人缺乏建立中国艺术学派的意识与勇气。张道一先生率先提出了建立中国艺术学派的思想,正本清源,必将引导学界回归中国艺术学研究的主体,使中国艺术学研究走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之路。
杭间(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术馆总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张先生与中国现代设计的学术脉络。张道一先生有两位对他产生非常大影响的老师,一是陈之佛先生,一是庞熏琹先生。某种意义上说,张先生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的形成,以及对中国现代设计的研究,跟这两位先生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张道一先生是综合了这两位先生的学术思想,同时沿着张先生自己的道路去发展。
第二,张先生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学术思考,具有脉络性和综合性。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艺美术界正面临着西方现代设计以及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冲击,处在一种混乱、彷徨的状态里。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道一先生提出的造物艺术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在于张先生从造物本质的角度出发,使我们的传统和现代设计思想和具体的实践能够融汇、打通。这是张道一先生对中国现代设计发展非常重要的贡献。
第三,张先生民艺思想的前瞻性。张先生的民艺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是非常超前的。张先生将柳宗悦的民艺思想在中国推行,不仅仅是对柳宗悦民艺思想的延展,而是有自己新的发展。张先生的民艺研究,是建立在他的实践基础上的。可以说,从宏观到微观,张道一先生建构了中国的艺术学、设计学和民艺学的庞大学术体系。
许蚌(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的题目是“张道一艺术思想及时代意义”。第一是不止于教育。首先,张先生从教七十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除了育人之外,先生在艺术学学科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理论层面,发表了两个我国艺术学发展的纲领性文本,《应该建立“艺术学”》和《关于中国艺术学的建立问题》。另一方面是在高等艺术教育实践上,1994年在东南大学创立我国第一个艺术学系,1998年获批我国第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为艺术学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张先生作为中国艺术学科、艺术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这个伟绩将载入我国现代教育史册。第二是不止于民艺。张先生思考民艺的定位问题,思考艺术与人的本质关系,开创性地使用了本元文化这个词汇来解释造物一词的本质属性,由此考察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并上升到哲学和文化层面。在这个意义上,先生应该是一个艺术哲学家。第三是不止于设计。先生学术视野宽阔,学术路径有传统的手工艺,像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美术学等不断地拓展转化,最终在艺术学的纬度上对上述艺术进行整体性的理论思考与探讨。此外,先生还构建了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分为基本学科和交叉学科两大部分。第四是不止于理论。先生格外重视艺术实践,他在不同时期一直用“尝尝味道”的方式广为涉猎。如插图、剪纸、砖雕、木刻、年画等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段都有不同的尝试。先生的作品在今天看来也极具个人风格,保留了传统的元素,且格调高雅。
吴光荣(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年国庆节期间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举办的“民艺地生活——中国民艺方法研究展”,其中很大的一个板块跟张道一先生有关系,展出了许多张老师的书籍以及与之相关的作品,旨在给学生介绍近现代中国民艺的相关活动。
在这个展览上我们把张老师的汉字解开了,把汉字在中国过去日常生活里所发挥的作用从不同角度给展示出来了,给设计学院学习平面设计的同学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和灵感。张老师在文字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包括对文字的收集和整理。此次展览还展出了馆藏的《康熙字典》,从后来日本复刻的这部书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张老师从本土文化出发对此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
钟福民(赣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艺学的学术研究在张道一先生等学者的积极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也积累了丰富的成果。许多学者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中国民艺的研究,或是通过收集整理民艺实物的资料来梳理民艺发展的脉络;或是通过组织地域性和具体门类的民艺调研,撰写相关专题论文或者论著;或是投身于民艺的普查记录,参与民艺的抢救与保护等等。具体来说,在中国民艺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张道一先生作为中国民艺学研究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民艺学研究。他先后出版的一系列著作,如《美在民间》《造物艺术论》《美术长短录》《张道一论民艺》等,为中国民艺学研究开辟了道路,产生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性影响,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民艺学者的学科自觉和问题意识。张先生在专题性、具体门类民艺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吉祥文化论》《老鼠嫁女:鼠民俗及其相关艺术》等,使中国民艺学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可以说,中国的民艺学科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学科构架正逐步形成。但整体而言,中国民艺学的学科积累仍显薄弱,不少方面亟须加强。这些方面,既是下一步中国民艺学建设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国民艺学学科发展的动因。
张犇(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少数民族的关注是张道一先生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一是跛者不踊。在学术研究中不全面,瘸腿的人不能跳,他对少数民族的关注也反映了这个观点。道一先生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一直秉持着大民族观,不仅以中原为中心,还要倾向于周围的边缘地区;不仅以汉族为中心,还要倾向于其他少数民族。张犇先生在做川西北研究的时候,秉持着张道一先生提及的大民族观,不是孤立地研究所针对的民族,而是放到整个中华民族宏观的视野中研究。二是文化原境。张老师讲,在资料的获取时,不要做主观的臆测,要回到整个的文化原境之中来考察。张老师一直强调在获取资料的时候,要回到事物原本的生活环境中观察它造物艺术的发展状况,就是当前说的在地性,张道一先生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提出过相关概念。张老师在学术上的前瞻性令人敬佩。三是“了解之同情”的文献观。“了解之同情”是陈寅恪先生提出来的,张老师提到的文化原境与其是一脉相承的。此外还要通过自己的了解。了解有多种渠道,一个是二重证据法,还有三重证据法等等。张道一先生的大民族观、文献观、证据观可以作为我们今后研究少数民族民艺过程中秉持的宏观思想。张老师对少数民族民艺思想的探讨,也与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形成了一个关联。张道一先生在民艺研究领域中宏观性、前瞻性的视野,奠定了其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发展进程中无与伦比的学术地位。
于向东(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我要谈的是张道一先生对敦煌艺术的见解和他的研究方法。2008年张道一先生为我所著的《敦煌变相与变文研究》作了序言,里面谈到了先生在敦煌考察时的心得。张先生在序言里写道:“我震动了,我感奋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创造如此巨大的艺术呢?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样的艺术呢?”“我做了很多笔记,也摹绘了不少需要的资料。有时候我一个人长跪在洞窟中,祈祷人性的率真与平和,也有时躺在唐代的花砖上久久地仰视藻井,畅想人生的美好。”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性情,以及对待学术的虔诚。先生还写道:“当我站在九层楼下,35米多高的唐代坐佛前,仰望弥勒的面部时,由于前面的护窗距离太近,身在佛像的两腿之间,只能看到他的下颚,顿时觉得一种逼人的气势和敬畏的尊严。”先生认为这是一种巧妙的设计,用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人的追求和理想。
王文杰(南通大学江海纺织品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我发言的题目是“生活世界与公共领域视角下的艺术学”。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全球复杂产业链及其拓展出的劳动关系,促成了劳动者日复一日机械的劳动,随之而来的异化世界亦使得艺术陷入深深的反思。如今跨越国界与民族的虚拟经济日益激发出一种难以遏制的势头,在这个以资本为核心、时尚为旗手的跨国产业链中,艺术亦被裹挟其中。如何立足“生活世界”进入“元宇宙”,让文化自觉成为“时代精神”的号角,张道一先生的“本源文化论”为当今艺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历时与共时性的启迪,为中国艺术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奠定了理论基础。张道一先生的“本元文化论”是建立在充分调研了古今中外的艺术概念形成基础之上,从人本身出发,由人的造物活动切入,推及所有的文化艺术活动而得出的结论。“本元文化论”的时代价值在于它有助于帮助我们分析、判断当代复杂条件下的艺术问题:艺术、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分类、艺术市场、艺术经济等等问题,尤其对艺术专业青年学生的判断力以及事业发展方向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
郭勇健(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道一先生所说的“抓两头带中间”,一个头就是艺术原理,第二个头就是民间艺术学。艺术原理、民艺学这两个基础或两个“头”,一是理论层面,一是实践层面。或者说,一个是知识层面,一个是存在层面:对艺术学学科来说,艺术原理是基础学科;对艺术这种文化形式来说,民间艺术是基础层面。张先生非常强调民间艺术的基础作用。他认为忽略了民间艺术的艺术研究就是无根的学问。他一直强调美学应该下到艺术中来,我的理解是张先生一方面承认艺术研究能够“上天”,就是美学,另一方面希望艺术研究能够“落地”,就是艺术学。有了这两个头或者两个基础,就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艺术学。
以前民间艺术经常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审美性不够,这种唯美主义的观点需要纠正。民间艺术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使艺术不再局限于“美的艺术”或“天才的艺术”,这在事实的层面拓宽了艺术学的广度。民艺学揭示了艺术可以完全脱离美和审美而存在,所以艺术价值就不再被审美价值所局限,这在意义的层面上拓宽了艺术学的广度。民艺学还带来了艺术学的纵深,改变了对中国艺术史的理解,例如抵制将中国画窄化为文人画、突破“书画同源”的古老观念。民艺学的视野与“中国艺术学”的构想有一定的关系,“中国艺术学”首先要放在“艺术学的纵深”视域中加以理解。
梁玖(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道一先生为中国艺术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张道一先生是中国当代艺术学领域的大家,如何走近他、理解他,就涉及学科的历史、专业研究和历史责任的问题。回顾张先生对我国艺术学发展的贡献,可以看到个人与国家、与学科、与民族的学术开创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中国的艺术学由宗白华先生在东南大学开宗,由张道一先生发扬光大,生生不息。我认为张先生是中国艺术学教育之父,是基于宗白华先生中国艺术学之父这一背景的。因为张先生在东南大学开创了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个艺术学的高等教育教学单位——艺术学系,由此让我们这些学生永远持有中国艺术学的思想不断发展,让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世界花团锦簇。
赵忠超(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是做建筑设计的,在2000年前后,也就是我读研之前,作为一个设计师的我,总是感觉自己的设计落不了地,不是不能完成,而是感觉不像我自己的设计。当时我设计的灵感和源头,基本都是从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书里去寻找,甚至可以说整个行业也是这样一种状态,一直在追着别人的脚步。不是我不想改变,而是我不明白应该怎么做。直到后来读了一些张道一先生的书,先生的书里经常提到民族性的问题,我才意识到这是我的设计里缺少的东西,要从传统的造物艺术里寻找答案。其实张先生的书里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怎么在设计中体现民族性,但他的一种方法启示了我,就是由器悟道,就是说想要把握造物规律,要从中国传统的造物艺术中去体悟和总结。这种方法对我后来的艺术创作、设计实践和教学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轶南(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想谈的是张道一先生的治学理念和境界。一是善于联想、类比和推理。张先生提倡在时空接近的形成接近联想,特点相近的形成类似联想,对立关系的形成对比联想,因果关系的形成因果联想等等。在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中,联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先生主张对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排比,专题的、某一问题的进行类比,从中发现雷同和不足。对于造型艺术来说,形式逻辑是研究工作的起点而非终点,其间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是研究造型艺术史时应该注意,防止陷入形似而归类的误区。二是善用比喻与俗谚。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的风云当中,他用比喻方式精辟地指出,尽管“三苏”当中苏轼的成就最高,但不能因此而父子错位,把苏轼放在“老子”的位置,而让苏洵扮演儿子的角色,以此来巧妙说明,不能因文学这一语言的艺术目前取得的成就最高,就统领艺术学这一原本地位为“老子”的学科。三是先生的治学境界。先生教人治学常常强调要向大处、远处看,切忌近视或者规模太小。他深入民间,调研民间手工艺,具有浓厚的平民意识。他的观点也极少掺杂政治功利,心中有大理想,敢于为底层的民间艺术家鼓与呼,批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痛斥所谓的国画危机论、京剧为夕阳艺术、与传统决裂等谬论。
王玲娟(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先生的美术序跋集《书门笺》给学界吹出了一缕清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内容。先生的序跋集,一篇序文实际上就是一篇独立的论文,逻辑成文而为专论。第二是论评结合,导读著述。先生说“图案”与“图按”最早是通用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学习西方,接受了“Design”这个设计思想,用汉字对译,同时出现的还有意匠和设计两个词,连同“图案”至今在英汉辞典中仍然统统译做Design。先生指出只是在具体使用上有一些习惯的用法,多以“图案”作名词,专指器物、建筑等的造型和纹饰,并由此所作的图样和图纸。以“设计”作动词,如某种设计或某人设计。而“意匠”侧重于构思运筹。语言,第三是内容宏阔,识见超迈。先生所序虽谓“美术序跋”,其实探讨对象是非常宽阔的,不仅有“形而下之器”,更有“形而上之道”,不仅针对美术历史而且针对美术理论。概而言之,就是我国的整个美术传统。
李计亮(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文博馆员):
张道一先生是中国民艺学开创者之一,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奠基人。他的民艺教育是变化的教育,并身先士卒为民艺学科的构建奠定基础。1986年,张道一先生在南京艺术学院开设“民艺概论”课程,此作为“民生、美育、民艺”的前端。1988年,发表了《中国民艺学发想》,第一次全面提出民艺学科建设问题,指出民艺教育不只是乡土与文化研究之事,更关乎未来生活。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对象不仅有农民、牧民、渔民,还有一部分手工业者和城市市民,这些都为我们今天研究民艺打下观念之变的基础。今天,我们把民艺“定义”为生活的艺术,以此讨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它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形态,从隐性层面折射民族文化与精神品质。
韩超(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先生在图案学方面的研究是独树一帜的,既有师承陈之佛等先辈大家的理论积淀,又有自身不断完善与精进的独到见解。在为“图案”正名的过程中,先生通过分析“图案”概念的萎缩及其严重后果,不断廓清“图案”的内涵与外延,并由此提出重建现代“图案学”的构想。张先生认为,正确理解图案的概念,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是工艺美术的灵魂和主脑,赋予物品一种美的、合理的形式。在此过程中,他特别强调图案学中的“知己知彼”与“洋为中用”,倡导从国外的优秀图案中汲取养分。与此同时他还秉持辩证的立场,一分为二地对待“古”“洋”问题,为工艺美术学和设计学的相关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
张波(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张道一先生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四点。一是美育救世的人文精神。美育救世在20世纪初期得到很多名家的提倡,张先生集成了这样的精神。先生的很多文献里都可以看出对现实的焦虑,对人文精神高层次提倡的急迫性。张先生认为艺术要直面人生,发挥积极的作用,它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二是踏实躬行的实践精神。美育救世不仅是口头提倡,而是要通过教育、通过实践,多种层次来实施这一个理想。三是系统的大设计思想,尚美、尚实、系统的设计思想。尚美主要体现在这些图案中的造型、美感、构图等等,还有16字的要诀,乱中见重、个中见全、平中求奇、熟中求生。尚实是实践精神,涉及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还有一些具体的技法、技能、基本功。系统性思想表现在他的造物理论,造物艺术论,设计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统一,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四是坚定的文化自信。民间的艺术并不是主流,张先生用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对于民间艺术或者得不到普遍认可的事物都保持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
王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张道一口述历史》共计十章,分别是:家乡故土、辗转求学、学术探索、图案之美、民艺之路、治学之道、艺术学记、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和老骥伏枥。张先生亲自把每一章都装订成册,并且自己做了封面、装帧和插图。非常感谢张先生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每次访谈都要五六个小时的时间,甚至多次都到了凌晨,也非常感谢刘老师和张先生家人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口述历史的学术价值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补阙正史,以人为本与时代记录。口述历史的价值,首要在于其史料价值,特别是私人叙述可以弥补官方修史和文献记载的诸多缺憾。二是记录典型,张先生的口述历史具有不可复制的代表性和个性特征。张先生在中国艺术学学术史和口述历史实践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三是还原细节,注重历史的缝隙和情境的还原,相比于宏大叙事和总论阐述,口述历史的情节更能呈现出历史的真实和鲜活的现场感,从而具体而微地填补历史的缝隙,还原出具体的历史情境,也会引发读者的史观思考。张道一先生和陈之佛先生、庞熏琹先生的日常交往和对话记忆,也还原出生动的历史细节。
倪建林(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天我的身份比较特殊,既是张先生的弟子又是张先生的家属。今天我是代表张先生的家属在这里做最后的发言,首先感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以潘鲁生院长领队的团队,精心策划、筹备了张道一从教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的背后其实还隐含了一个九十寿辰的庆典,作为一个学人来讲,以研讨会的方式来庆祝寿辰,应该说是最好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代表家属衷心地感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以及我们远道而来参加研讨会的诸多学者,首先表示感谢!其次,我们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这个会议厅一起给先生庆寿,我觉得比在饭店里的宴会厅更有意义。因为首先来的人就更多,而且都能围坐在一起,这么一个圆桌非常像一个圆形蛋糕,弥散着芬芳,学术的芬芳。所以我在这里代表家人再一次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向各位同道、同仁,尤其是今天对张先生的学术思想发表了如此真诚,由衷而发的真心诚意的见解,再一次表示感谢!
唐家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诸位嘉宾围绕我国艺术学学科发展进程和张道一先生的学术与教育思想,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张道一先生的学术人生、学术思想和重要贡献,体现了当下我国艺术学界的学术视野和思考结晶。以此研讨会为契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任重道远,前程远大。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张道一先生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夯实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基础,扎实有效地推进艺术学学科建设。
张道一先生走过九十年沧桑春秋,传道治学,立德树人,“吾道一以贯之”,将自己的生命和心血都灌注在中国艺术学建设中。他的学术思想和为艺术学学科建设忘我工作的高贵精神和人格力量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