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的关系探讨
2021-12-05牛炳慧
牛炳慧
(甘肃省通渭县襄南镇人民政府,甘肃 通渭 743300)
1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的内涵
1.1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想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一方面要预防,另一方面要治理。预防是为了规范人们对水土资源的开发行为,防止过度开发水土资源。治理是在水土流失问题已经发生后,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植物措施、工程措施等。
1.2 水生态保护
水生态系统包括湿地、河流及湖泊等,当前水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水利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难题。水生态保护就是解决破坏水生态环境的问题,并提高水质,改善水环境,保持正常的水循环与水平衡。
2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的关系
2.1 本源关系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关系密切,水生态保护工作中包含着水土保持工作。在开展水生态保护工作时,为了保护地下水及地表水资源,会利用地下岩层、江河湖库拦截多余的水源,将这些水资源储存在地表或者地下。水土保持工作利用植被和土壤拦截地表水源,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的原理基本相同,保护进入河道的水域就是水生态保护,保护进入河道之前的水域就是水土保持。
2.2 相辅相成
水生态环境之所以遭到破坏,是因为人们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因操作不当而污染了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流入河道、湖泊等的水量降低。污水排放不当会直接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当前我国的河道污染率高达42%。水土流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水生态环境的恶化速度,因为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携带的农药、化肥、多种重金属及有毒物质会直接影响水质。此外,水土流失易造成面源污染,这种情况在人类活动区更加严重。不难发现,一些水域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往往离人类的活动区比较远,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或者是破坏比较严重的区域,往往离人类的活动区域比较近。要想保护水生态,就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须合理利用水资源。水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
3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措施
3.1 科学制定水土保持方案
结合地区发展情况,科学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城市地区植被相对较少,大多数地面已硬化,降雨很难通过地表渗入地下,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充;暴雨天气大量雨水在短时间内快速聚集,易引发内涝灾害。所以,在制定区域水土保持方案时,要考虑地面蓄水能力、年降水量等因素[2]。
3.2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不科学有很大的关联,是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农民科学种植,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用量。政府应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广农业新技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减少进入到河道水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3]。
3.3 加强林业建设
人类的不合理生产造成了水土流失,破坏了水生态环境。所以要想做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工作,就要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林业建设是修复水生态,减少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要做好退耕还林等工作,增加地表植被面积。在水土流失及水生态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可进行封山育林。在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种植大量的针阔叶混交林可防风固沙;在阴山山区实施林草工程,可修复发展农牧业造成的地表破坏。此外,林业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农民发展林果经济[4]。
3.4 做好工程建设
水土保持工作应当是因地制宜的,在一些干旱山区可建设梯田工程、小型水坝蓄水工程等,在蓄水的同时减少水土流失。海拔较低的山区可建设水窖或水坝,收集大量雨水,在干旱季节用于灌溉,在解决缺水问题的同时避免雨水造成的水土流失。甘肃省的很多地区都建有集雨水窖,既满足了农田种植需求,又有利于水土保持[5]。
3.5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既能够减少面源污染,又能够减少点源污染。如果不重视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会逐渐减少,空间分布也会更加失衡。所以,须制定长期的水资源保护计划,并严格落实。此外,要定期检测水源水质,重视湿地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