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消化道疾病的防控

2021-12-05

畜禽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消化道胃肠道猪群

刘 洋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0 引言

肥猪养殖者要想通过猪养殖获得更高的收益,就必须保证猪的健康,从而才能避免猪消瘦导致的收益缩水,保证猪消化系统的健康是保证猪能够卖出好价钱的基础,因此对于猪养殖者来说,必须要做好猪消化道疾病的防控工作。

1 猪消化道疾病概述

消化系统对所有动物来说都十分重要,是大部分动物加工获取营养物质的地方,食物入口后,会进入到消化系统,整个消化系统运作之后将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吸收掉,同时将剩下的食物废渣转变成粪便排出体内,猪消化系统的作用也在于此。当猪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猪饲料在猪体内营养转化的效率就会变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猪饲料的利用率,猪的体重下降,进而导致猪养殖的利润下降。消化系统疾病如果不能够被及时干预治疗的话,将会越来越严重,很有可以导致胃肠道黏膜脱落,猪的肠道将缺少胃黏膜的保护,从而降低猪的免疫力,增加其他诸如呼吸道感染疾病以及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概率,最终增加猪的死亡率,严重影响收益[1]。

2 常见的猪消化道疾病类型

常见的猪消化道疾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猪痢疾、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以及猪轮状病毒病,很多消化道疾病都出现在猪仔身上,因此仔猪的消化道疾病是防控重点[2]。

3 猪消化道疾病的防控要点

3.1 做好温度与湿度的管理工作

温度与湿度对猪消化道健康的影响意义重大,温度与湿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会影响猪消化系统健康,增加消化道系统疾病出现的概率。当前大部分养殖者的问题在于只意识到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忽视了猪圈湿度的控制,实际上猪的体温和湿度也有很大关系,同等温度条件下,湿度越高,猪的体感温度也越高,所以要想防控猪消化道疾病,必须要同时对猪圈内温度与湿度进行控制,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猪圈内温度与湿度都相对较高,猪的体温不容易散掉,如果不对湿度进行控制的话,猪的体温就会进一步升高,猪长期处在高热环境下,就会出现食欲下降等问题,影响消化道健康,为此养殖者需要同时对猪圈的湿度与温度进行监测,当猪圈内湿度与温度过高的时候要注意做好降温排湿工作[3]。

3.2 预防感染

不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可以说是猪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诱因,而病毒、细菌、霉菌以及寄生虫等病原感染则是猪消化道疾病出现的直接原因,经病原感染后这些病原将会在猪消化道中不断生长与繁殖,当繁殖到一定数量以后,就会显现出一些消化道疾病特征。另外还有一些病原在繁殖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毒素,从而对猪的胃肠道系统造成直接影响,或者是导致猪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因此养殖者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消毒杀菌工作,既要做好猪舍环境的消毒,保持整个猪舍环境的干燥,同时还要定期做好猪体的消毒工作,防止因感染导致的消化道疾病的流行[4]。

3.3 加强猪的肠道保护

温度湿度以及抗感染都属于从外界环境着手的防控措施,猪消化道疾病的出现还和猪本身的肠道健康以及免疫能力有关,因此在对猪消化道疾病进行防控的时候,还需要加强对猪肠道的保护。首先,低质量的猪饲料不好消化,所以会影响猪的肠道健康,因此在对猪进行喂食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对猪进行投喂,保证饲料具备比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具备好消化的特点,饲料不要太硬,还要注意避免一些尖锐异物混在饲料里,从而在保证消化正常的同时避免猪的肠胃组织被尖锐的硬物或者是饲料划伤。从猪的粪便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猪的肠道健康状况,因此饲养者还要注意加强对猪粪的观察,当发现猪粪便存在过稀、颜色异常等现象时,要及时对猪进行诊断,同时如果发现猪排便次数增加或者是减少的话,也需要加强重视,结合自身经验及时进行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及时向兽医寻求帮助,尽可能在猪的消化系统组织出现器质性破坏之前控制好疾病。此外,为进一步保护猪肠道健康,提高猪的免疫力,可以给猪补充一些益生菌与益生素,通过往饲料中加入微生态产品的方式来实现。

3.4 做好黏膜免疫工作

猪胃肠道黏膜很容易受损伤,当胃肠道黏膜出现创伤以后,就会增加感染的概率,而黏膜本身也具有防止疾病入侵,保护肠道健康的作用,因此在对猪消化道疾病进行预防的时候还可以从黏膜免疫工作着手,实际上在预防黏膜刺激方面有相应的疫苗,为此养殖者可以加强对疫苗接种的重视,让猪胃肠道黏膜能够分泌一种叫做IGA的抗体,在胃黏膜表面再增加一层防护,从而更好地起到阻止病菌入侵的作用。此外,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猪流行性腹泻氢氧化铝灭活疫苗以及猪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当前已经十分成熟,能够有效减少相关胃肠道疾病出现的可能性,因此养殖者可以通过免疫接种的方式来对这些消化道疾病进行防控[5]。

3.5 做好通风管理工作

猪群养殖密度过大不仅会导致猪舍内病菌繁殖加快,增加猪群传染病出现的概率,也会对猪群消化道健康造成影响,为此养殖者不要一味地追求养殖数量,盲目增加养殖密度,而是要更加注重养殖质量,如果猪舍面积有限的话可以适当减少养殖密度,从而尽可能地保证猪舍通风,创造不利于病菌繁殖的环境条件,进而减少猪消化道疾病以及各种传染病出现的可能。

3.6 合理用药

在猪养殖的过程中,难免会用到一些治疗或者是有利于猪生长的药物,不过很多药物都会刺激猪的胃肠道,从而影响猪的肠胃功能,诱发一些胃肠道疾病。有些药物还会有药物依赖性,比如抗生素的使用就存在减少肠道有益菌数量的不良影响,滥用抗生素还会打破猪肠道微生态平衡,诱发感染。还有些药物会直接刺激猪的胃肠道黏膜,猪的胃肠道黏膜在刺激中会变厚,或者是出现一些其他形式的炎症病变,进一步影响猪消化道健康,因此养殖者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不要盲目地为猪群补充营养增肥,当发现猪出现问题之后也不要随意对猪进行治疗,需要参考兽医的意见[6]。

3.7 加强药物保健与营养供给

为保证营养供给平衡,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出现,养殖者还可以在猪饲料中加入一些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药物,不过前提是需要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给药,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猪群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平时还可以定期对猪群进行药物保健,可以将高纯黄芪多糖、敏感抗菌素以及复方电解多维拌到猪饲料中,这种方式在预防季节性消化道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3.8 猪消化道疾病的治疗

如果已经发现猪出现了消化道疾病,需要立即对病猪展开治疗,在对病猪进行治疗的时候,要注意猪的消化道疾病分为很多种,因此需要对症下药。比如如果病猪患的是猪传染性胃肠炎,这时候疾病表现为病猪呕吐以及排灰黄色稀便,同时病猪会迅速出现消瘦、脱水等症状,这时候养殖者就要按照猪传染性胃炎对应的治疗方式对病猪进行治疗。而猪流行性腹泻则以水样腹泻、脱水和猪仔的高死亡率为表现。为减少母猪产仔难度,可以在母猪分娩前给猪喂食一定量的轻泻剂,避免对猪仔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患有消化道疾病的病猪仔,养殖者可以有针对性、合理地对四环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进行选择。为避免病猪脱水,要加强病猪的营养补给,为此可以给病猪补充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7]。

3.9 做好病猪的隔离工作

一些猪消化道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比如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因此在对病猪进行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病猪的隔离与猪群的检查工作,尽可能将所有病猪进行统一隔离,在对病猪进行隔离的时候,注意要保证病猪之间的密度,过度紧张的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促进病菌的繁殖,影响空气的流通,等到确认病猪被完全治愈好后再放回猪群。

4 结语

在猪养殖中,猪群很容易出现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的出现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收入,同时如果不及时处理,病猪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增加病猪死亡的概率,进一步影响养殖者收益,为此养殖者在平时的猪养殖中,需要从猪舍温湿度、通风环境、饲料与营养供给等方面着手做好猪消化道疾病的防控。

猜你喜欢

消化道胃肠道猪群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猪的消化道营养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猪群亚健康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