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对策探究
2021-12-05魏晓琴何吉鹏
魏晓琴,何吉鹏
(1.张掖市甘州区甘浚水利管理所,甘肃 张掖 734019;2.国网张掖市甘州区供电公司,甘肃 张掖 734000)
现代农业建设与国家粮食安全、居民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农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关注和重视,有必要针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完善水利设施、加强雨水集蓄利用、创新管理机制等措施大力推动节水灌溉工程的规模化建设,结合实际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护制度改革,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增加水环境容量的目的。
1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现状
1.1 早期规划设计缺乏合理性
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当以实际环境情况为基础,结合农田土质地形、水环境等相关信息进行全面考察,从而为水利工程的规范化提供有效保障。然而在早期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设计观念落后,工作开展时往往以纸面调查报告、数据统计等信息为主要参考依据。设计人员较少参与实地环境勘察工作,因此导致水利工程的建设及应用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极易出现经验主义错误。仅依靠书面信息为参考开展工作,导致设计人员无法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具体需求及周边地理环境有全面深刻的了解,灌溉设施应当以满足农田种植需求、减少水资源浪费为基本原则,然而滞后的数据信息将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不利于高标准农田建设[1]。除此之外,受地理环境条件等因素限制,在针对部分交通运输困难的边远地区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由于客观条件不允许也无法使得设计人员进行实地勘探,导致方案设计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不合理的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将阻碍粮食产能的巩固提升,不利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1.2 存在“重建轻管”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新时期背景下农村建设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节水灌溉工程作为农田水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田种植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人员对节水灌溉基础设施的完善及施工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前期方案设计进行全面监督审核、确保施工工艺符合相关规定,为促进农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在大力监督管理下各个建设环节质量都得到了有效保障,有关部门的重视充分激发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因此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质量往往相对较高。但建设结束后由于缺乏完善严谨的管理制度约束,导致部分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缺乏科学的维修监管,出现设备故障后也没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处理[2]。造成“重建轻管”现象的原因往往是复杂多样的,除了监管观念的滞后外,产权归属划分不明确、后期运维管理资金支持短缺、缺乏标准化规范管理制度约束等因素也影响了工程维护工作的有序推进。部分地区在开展农田水利项目时将更多的精力和投资集中于前期施工中,而当施工结束后专业技术人员并未与农民或本地灌溉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信息交接。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农民无法完全掌握设备操作技巧,对日常灌溉中可能出现的各类设备故障问题的处理能力不足,当故障问题发生后群众难以及时发现并做出有效处理,导致问题信息上报反馈滞后,进而造成部分节水灌溉工程荒废、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1.3 作物种植结构不科学
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培育壮大农业生产能力、带动农民利益增长、促进城乡发展平衡,另一方面在强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大力建设农田水利对于节约水资源、优化水资源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障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提高作物产量打开农产品经销市场的大门,最终达到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目的。然而由于观念滞后等因素限制,部分农村地区在作物播种时依然选择延续传统模式,遵照“春种玉米,秋种小麦”的固有原则开展农业生产。在现代化背景下科技创新为节水灌溉工程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在施工建设前期已经结合具体地方特色、种植环境等地理条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根据农民群众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针对性地调整了设计方案[3]。一味坚持传统种植结构模式不仅影响作物产量,同时阻碍了节水灌溉工程效益的发挥。难以达到加强农村建设、保障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根本目的。除此之外,部分地区存在为提高作物产量而频繁更换作物种类等问题,不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难以适配固有的灌溉设施,影响灌溉效率的同时导致水利设施效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和应用。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对策探究
2.1 应用先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夯实农业生产基础首先应当提高对物质设备和技术支持的关注和重视,积极应用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及影响。尤其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引进新型设备技术能够更好地达到理想灌溉效果,突破传统水利工程设备的弊端,以更高效节能的方式对水资源进行调度应用[4]。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不同农田规模和水文条件适用的灌溉技术也有所区别。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推动了节水灌溉的自动化发展,通过智能数据处理技术及相应设备对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及土壤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在不同成长阶段所需水分也有所区别,节能灌溉与自动化技术的整合应用以更精确科学的方式实时掌握作物含水量动态,保障灌溉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除自动化技术以外,生物科学、3S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为提高节水灌溉效率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在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应当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脚步,集中精力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制定科学完善的推广计划及补贴机制,积极鼓励更多农民群众参与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中。
2.2 优化输水渠道
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高效运行不仅需要应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完善灌溉设备,同时也应当结合实际需求优化输水渠道。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受应用材料、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在输水过程中通常存在着渗水或蒸发问题,灌溉效率得不到有效保障,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也较为严重。因此,推动农田建设不能仅仅从先进技术的引入入手,在实际施工时应根据地理条件选择优质的防渗漏材料,根据农作物灌溉需求科学规划排布输水渠道,减少不必要的水分蒸发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使输水渠道与农田灌溉水利设备进行配套,在优化过程中应当兼顾节能型与高效性,为农作物浇灌提供稳定输送,通过合理的渠道配置降低后期运维管理任务难度。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仅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优化水利基础设施与输水渠道,通过现代化材料应用及施工技术打造多元化、多功能的水利体系,为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打下良好基础[5]。输水渠道作为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是独立于农业发展体系外的,应当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有策略地开展。以灌溉周边水电站机载容量为数据基础确定等级,做好环境清障工作,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地质土壤因素设计科学的渠道线路,避免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下产生滑坡影响输水渠道稳定。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输水渠道等水利设施的安全保护,通过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加强约束力,定期组织设备维修保障渠道的正常应用。对可能发生的滑坡事故及渠道渗漏等设备故障问题拟定养护计划,在不断的实践应用中优化渠道材料及建设工艺,从而为高效节水灌溉打下良好基础。
2.3 因地制宜地选择和优化灌溉技术
维护节水灌溉工程的高效性应当根据实际种植需求及农田规模大小因地制宜地选择和优化灌溉技术,以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为目的保持灌溉技术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节水灌溉工程的开展不能脱离实际农业生产需求,而应当立足于作物种植,综合地质土壤、经济条件、天气气候等复杂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在满足农业生产活动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高效节水灌溉行动作为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生产体系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当从全局角度结合农业水价、种植用水总量、节水奖励补贴、灌溉用水频次等多种因素选择合理的灌溉技术。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带来了多样化的节水灌溉技术,不同类型技术特点也不同,其使用环境场景也有所区别。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微灌与喷灌,以微灌技术为例,可细分为脉冲微灌和滴灌两种形式,其中滴灌法更适用于大棚种植,封闭的种植业大棚具有良好的保温性与保水性,较少的水资源就能够在空间内形成循环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而脉冲微灌则更适用于露天农田,既能够规模化对农作物进行深度灌溉又能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而喷灌技术包括管道喷灌与机组喷灌两种类型,根据材料应用等因素的不同又可向下细分为多种形式。对于农业生产而言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灌溉技术并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扩大灌溉范围,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营。
2.4 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
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不仅需要立足实际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优化输水渠道,同时也应当提高对示范工程建设的关注和重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开展提供参考。示范工程建设的选择应当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在前期选址调查时应当进行全面的信息搜集和数据整合分析,为提高示范工程可参考性应尽量选择水资源相对匮乏、农田灌溉难度较高的地区。其次,应尽量凸显节水灌溉工程对推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选址时应注意该地区以农业种植及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除此之外,保障示范工程建设效果应当注意当地政府及管理机关能够积极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尽量选择农村社会气氛相对较为和谐的地区,避免其他不稳定因素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造成负面影响。示范工程建设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为其他地区的工作开展提供可靠参考。
2.5 合理分配水资源
现代化建设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消费观念转变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减少水资源浪费成为农业生产发展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前期方案设计时应当加强实地勘探力度,对当地作物种植灌溉需求及土壤土质等地理信息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除此之外,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农村生态环境平衡息息相关,农田灌溉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条件,而应当以绿色环保发展为理念,通过全面统筹规划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保障农村生态健康和谐。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农村改革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引进先进灌溉技术、优化输水渠道、合理选择灌溉技术等方式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从而提高灌溉效率、增加作物产量,为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