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秦州区蔬菜产业发展效益的思路与对策

2021-12-05王小英

新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支柱产业秦州效益

王小英

(秦州区农业农村局,甘肃 天水 741000)

一、全区蔬菜的产业优势已经形成,发展经验在全省推广

经过近年秦州区农业部门积极组织实施和农业技术人员坚持不懈地试验示范和推广,使设施蔬菜的发展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已真正成为先行先试乡镇的支柱产业。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在会上评价说,秦州区在偏远贫困山区打造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成功路子,很有借鉴意义。

二、加大技术挖潜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效益

尽管我区蔬菜的支柱产业已经形成,效益显著,经验在全省推广。但要进一步提升我区蔬菜产业发展的效益,就必须从技术挖潜着手,力求做到:各乡镇都要有自己的蔬菜产业,规模面积在乡镇间范围扩大;收益在总量增加中平衡;设施、品种在优化安排中达到产量效益的最大化;技术措施的实施要在规范操作上做到认真细致,尽量减少人为误差。以便达到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全区蔬菜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既能有效地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又能持续不断地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一)发展规模和范围应在乡镇平衡发展中得到自然扩大

根据秦州区高海拔乡镇较多、耕地面积多处于高寒阴湿地带且基本都以种植业为主的特点,蔬菜理应成为每个乡镇的支柱产业。只不过要从技术方面多下功夫,多找出路。要按不同海拔,不同乡镇,不同地域,应不同措施,不同对待。在栽培方式上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区别对待,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各有侧重。对设施栽培效益明显的区域一定要采用设施栽培方式栽培,以求种植效益的最大化;对一些设施栽培增效不明显的乡镇和区域,应大力发展以市场需求量大、能设施栽培的地区又花不来种的地膜蔬菜和露地蔬菜种植为主,以取得比当地种粮收益更高的产业发展效益的原则来布局。

(二)发展设施上要因地制宜,用足用好要安排设施的最大增产效能

设施选择上要紧扣秦州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尽量做到种植棚以投资少收益高适应性强的塑料大棚为主,辅以少量投资高温度好的日光温室为育苗棚、再配上地膜为第一层覆盖的设施安排。对症选择,抓好抓实这些设施措施的落实,就是我们在全区能发展、敢发展蔬菜产业,特别是设施蔬菜产业增产增效的初衷和技术依据。否则,搞了设施、增加投了入,没有明显的增效效果,搞设施栽培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三)品种安排上要着重把海拔高度和种植设施联起来综合考虑品种

品种安排上更要精心考虑,既要考虑当地不同海拔和不同设施所能提供给蔬菜生长在温度、光照、水分等主要环境因子的基本条件,更要考虑不同品种在这种条件下能否按我们栽培的预期目的来完成各品种在自身生育期内能基本达到产品成熟、采摘上市的要求标准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

1 700米以下浅山川区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设施栽培上应以瓜类的:黄瓜、西瓜、菜瓜为主;茄果类的:辣椒、番茄、茄子为主;白菜类的:花椰菜、绿菜花、甘蓝、紫甘蓝、大白菜为主;葱蒜类的:大蒜、韭菜、大葱、洋葱为主;叶菜类的:芹菜、莴笋;薯芋类的洋芋等精细菜为主。

1 700米以上高寒阴湿乡镇的露地栽培上:主要应以萝卜、胡萝卜、洋芋、菜心、菠菜、芫荽、莴笋、茼蒿、苋菜、菜心、菜豆、豇豆等大路菜种植为主。这些农民看不起眼、不敢当的菜,现在市场上常年的销售价都在每斤1.5元以上,平均的亩收入都在2 000~3 000元以上,收入至少是当地种粮收入的3~5倍以上,种菜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贫困山区的支柱产业。

猜你喜欢

支柱产业秦州效益
明代秦州卫考略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地方志的继承与创新论议*
——以清代与民国“秦州志”编纂为例
房地产重回支柱产业
中国画《杜甫秦州杂诗-七》
包装设计创意在流通领域的品牌溢出效应分析
——评《产品包装设计( 第2 版)》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