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党建”视域下高校二级学院的创新与发展
——以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2021-12-05刘会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院思政育人

刘会娟

(河北经贸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党的建设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从根本上做好各项工作的保障,为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制度文件以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二级学院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其党建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党委主体作用的发挥,“一流党建”的提出,对加强二级学院建设、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一流党建”提出的背景及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1],并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2]这一根本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的办学方向,为高校党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明确要求。面对新任务、新要求,高校党委通过开展“一流党建”的争创工作,不断强化并完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夯实二级学院育人基础,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党建即党的建设,是党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开展的一系列为了保持其独有性质的自我完善活动。党建工作既包含党组织内部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更包含根据时代要求和不同情况,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纪律等方面对党员成员系统开展的保持纯洁性与先进性的建设活动。

“一流党建”顾名思义是指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更加卓有成效的业绩开展高质量的党建工作。[3]旨在通过一流党建的开展真正使每一名党员师生都能成为走在前列、冲在一线、政治坚定、忠诚担当的先锋模范,使每个基层党组织、党支部成为凝聚人心、不负人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斗堡垒。

二、二级学院开展“一流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从政治上培根铸魂

我们的高校扎根中国大地,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高举的是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是高校必须坚持的办学方向,丝毫不能动摇。高校作为育人主阵地,立德树人是党中央赋予高校党委的神圣使命。

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校扎实推进二级学院“一流党建”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首要责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时刻立足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站在国家永续发展的高度为党为国育人育才。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不断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一盘棋”思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扛起政治责任,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牢握主动权,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不断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二是引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这是对高校党建工作成效的检验。近年来,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以党建工作厚植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引导青年充分认识国家前途、民族希望与自己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紧抓“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时间节点的教育契机,创新开展“感悟壮丽七十年”体验式党课,“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励志分享会,“我与祖国共奋进”演讲比赛,“致敬最美英雄”征文等活动,引领学生充分理解一代又一代青年所肩负的时代责任,从而树立奋发图强、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努力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

(二)从思政上夯基固本

新时代大学生正值青年,新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新问题新挑战,面对纷繁杂乱的网络海量信息,增强青年人的是非辨别能力非常重要。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首先,思政课作为第一课堂主渠道,学校党委对严格落实其“关键课程”地位给予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其次,学院党委按照校党委统一部署,及时推进各专业课程思政的全面落实,让每门课程都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同时各级团组织注重通过第二课堂延伸拓展思政教育,结合工作任务与当前形势,不断创新载体与内容,进一步提升育人实效,从而形成上下联动、水到渠成的“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4]。学院党委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利用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使学生在拓展国际视野的同时抒发家国情怀。学院聘请专家进行“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探究”等专题讲座,组建课程研发团队,深入挖掘和发挥专业课思政功能,探寻外语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形成人人讲思政的育人格局。学院思政课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青年成长的过程中,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青年心田,2021年“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等5门课程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三)从基层组织上扎牢根基

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坚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围绕“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基层组织制度”“学习教育制度”等,从党委层面修订完善了学院党委会制度、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党团班协同育人制度等系列制度;从党支部层面制定完善了党支部述职测评考核办法、“三会一课”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核制度等多项制度。通过从党委到党支部两级制度建设和工作体系创新,确保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融入到管理、教学、科研、育人和社会服务全过程。党员师生充分发挥创造力,主动将党建融入业务工作与学习之中,协同推进,将党建工作强思想、转作风、见行动的积极作用充分展现。“双带头人”工作室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常态化开展“红色一加一,做合格党员”师生结对帮扶活动,定期组织“OPEN OFFICE HOUR”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计划,加强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师生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升。

三、“一流党建”视域下外国语学院创新与发展

(一)筑同心抓同步,探寻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一条心”“一盘棋”“一股绳”这些词语充分反映了组织建设当中对人与人之间和工作与工作之间所保持的态度与状态,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二级学院将党建与业务工作“两条线”拧成“一股绳”,让党建优势与业务发展优势形成互补,进而实现“你促进我,我促进你”的双提升目标。

深度融合的前提是在政治思想上筑同心。外国语学院党委将统一全体职工思想认识,把握正确发展方向,明确全员目标责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思想统一方能汇聚合力,学院党委一方面强化理论学习,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师生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提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打牢思想根基;另一方面立足学校发展规划,引导师生积极响应综合改革和“新财经”教育改革,准确把握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自觉对标对表,找差距、查弱项、补短板,主动自我加压承担任务,为加快学校建设添砖加瓦,以实际行动融入学校发展大局。

深度融合的保障是在工作部署上求同步。外国语学院党委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与建设作为“生命线”,以系统思维,努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同向同步,切实做到党建工作在方向上提供指引,在组织上提供保障,在人才上提供支撑。学院党委和班子共同提出“一个引领、三个坚持、五个突破”的工作理念,创新打造“七大空间”,探索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按照“1357”的工作思路,在全体师生中建立“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院建设的思想共识,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各系抓实目标任务、支部促进保障落实的工作格局;将坚持力求实效、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问题导向“三个坚持”作为各项工作闭环管理的三个基本原则;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品牌项目培育、开放办学战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作为“五个突破”的工作重点;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合力打造课堂育人、心理育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七大空间”。在“一流党建”的引领下“筑同心”“聚同力”“抓同步”,党建与业务工作协同推进,为学院各项工作优质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二)创新党建品牌,实施“语润心田”思政文化建设工程

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匠心打造以“语润心田”思政课堂教育模式为载体的思政文化建设工程,以师生党员为主体,将线下大型主题公开课和线上思政微课堂相结合,既注重线下仪式感召又注重网络阵地夯实,让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脑海,融入学习心灵,实现雨润心田的育人效果。“大思政视域下‘语润心田’思政文化建设工程”获得河北省202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1. 下好“先手棋”,线上线下结合构建思政教育新模式。学院党委注重顶层设计,自2019年6月提出构建课程研发、项目管理、课程推出三位一体的“语润心田”思政课堂总体设计方案,成立“语润心田”思政课堂研发小组,强化外语优势,开发“走进”系列大型线下主题公开课和线上思政微课堂。

线下创新开展“走进”系列大型主题公开课,通过构建专业融合机制,突出专业特色。“‘走进马克思’中英文经典诵读”公开课上,学院师生运用中英文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在“走进时代楷模,传承榜样力量”公开课上,师生用七种语言讲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报国情怀和感人事迹;在“走进一带一路,语言连通世界”课上,师生通过导游式讲解切换时空场景开启一段“新凿空之旅”,中外师生同台体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加深对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在“‘走进党史’——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三部曲课上,师生用英语讲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新发展党员政治生日、集体大合唱等环节的设置,赋予大型活动育人功能,层层递进,不断强化课程仪式感和党员的自豪感,让全体师生在感受不同语种之间差异及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引领,实现专业学习与思想引领的深度融合,让语言散发出思政芬芳。

线上开辟思政微课堂,思政微课堂是课程思政的网络延伸,是探索“互联网+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尝试,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即时性、移动性和互动性。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录制10期抗击疫情系列课程,课程将疫情防控案例变成教育教学中的活教材,抓住疫情中的思政教育“情境”,通过网络课堂强化思想引领,让疫情中党的坚强领导、民众同心同力成为涵养学生家国情怀、锤炼学习品质、激发学习动力的“大课堂”。

百年党史系列课程,以“微内容、微形式、微传播”为特色,把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落细、落小、落实。“百年党史”系列课程筹备9个月,近百名师生党员共同参与,录制推出三大篇章65期课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中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涵盖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指导思想和制度优势,参与师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党史学习入脑人心。

2. 打好“主动仗”,实施项目化推进工作新模式。学院党委将“语润心田”思政文化建设工程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统筹推进工作部署,全盘考虑资源配置,构建清单式项目化管理新模式。将每个课程主题作为一个子项目,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坚持“四定一督导一台账”,即定项目、定负责人、定标准、定进度,一至两周召开一次协调督导会,建立一本台账,动态通报工作进度,解决工作困难,确定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在项目化推进过程中,学院党委成立包含学院领导班子、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师生党员骨干共30余人的课程研发团队,负责课程选题设计、讲授内容、呈现形式、课程录制、PPT制作、视频剪辑、课程展播等环节的开展和落实,组建由相关专家学者、社会学者、媒体编辑等专业人士构成的“专家顾问团”,及时解决项目中遇到困难,将每个课程子项目的数据、文字、影音资料收集汇总与PPT制作工作分解成基本单元,明确任务到人,分配给各党团支部完成前期工作,为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学院党委注重“语润心田”思政课堂育人实效,及时召开总结交流会,进行项目评估,面向师生收集学习感悟,征集反馈意见,及时完善,不断提升课程质量。项目化管理新模式以其运行高效、流程规范、体系完备的显著优势为学院党建和其他工作提供了借鉴。

3. 走好“润心路”,师生参与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语润心田”思政文化建设工程改变传统注入式“满堂灌”的思政教育模式,将课堂从教室拓宽到户外,从讲台拓宽到舞台,从线下拓宽到线上,打造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育人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课程中选取的主要案例和穿插的视频主要面向学生进行征集,充分尊重学生的喜好,注重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达到触动心灵,升华情感的育人实效。公开课后,部分同学随即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许多师生在思政微课堂互动留言,抒发爱国爱党之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勇敢担当,作为农村和社区的基层志愿者,为战“疫”贡献力量,彰显了外国语学院学生的青春担当和蓬勃力量。以“语润心田”思政课堂的开展为基础,形成一套完备的红色思政教育资源,打造出一支高水平课程制作团队,探索出一整套党建、育人的新思路和新体系,构建系统稳定长效立体化的育人机制。系列主题公开课的开展得到河北新闻联播采访报道,“思政微课堂”已在河北教育网进行展播,并被《共产党员》杂志刊发推广。同时,人民网、河北新闻网、河北教育网、河北共产党员网、长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学院思政教育开展情况。

(三)坚持群众路线,着力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的拥护,群众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事业发展到任何阶段,依靠群众、依赖群众、凝聚群众都是各项事业成功的保证。就高校而言,面对新发展机遇,推出系列改革与创新举措,制定系列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规章制度都必须得到师生的拥护与支持,凝聚师生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建立联系基层制度,关注师生所思所想、倾听师生期盼,用心用情为师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师生有需求时第一个找到的贴心人、暖心人,从思想感情上赢得师生的充分信赖。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坚持从有利于集体与个人发展、大家普遍受益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制定决策,从感情上赢得师生的认同。强化主人翁意识,加强爱校荣校的思想引导,坚持学院发展人人有责,牢固树立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在行动上引导师生紧紧跟随。《外国语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2020版)》于2020年7月10日在学院第三届第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全票通过。

着力加强支部建设,完善组织建设,规范组织生活,加强政治学习、举办特色项目不断提升支部活力。比如在学院“语言联通世界”文化汇演、“走进马克思”“走进时代楷模”“走进党史”等多个大型主题公开课中,学院党委给党员师生加担子,让党员冲在一线,树立榜样标杆;选任青年博士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落实“双带头人”制度。通过开展“红色一加一,做合格党员”、师生“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以点带面,不断建立健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通过党员教师带动全员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实施,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有效结合;通过党员带头组建教学科研团队,不断提升党建内涵。

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学院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学院获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商务英语专业被列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三年,科研立项数量增幅200%,多部专著按照学院规划如期出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师生捐款20 000余元,校友向母校捐赠120桶消毒液,2位教师出色完成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到石家庄机场的“外防输入”工作,并被选拔为冬奥志愿者,21名学生被遴选为冬奥志愿者。2019年学院荣获河北经贸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单位、2020年学院被评为校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党委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时代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高标准、新要求,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紧紧围绕“一流党建”,坚持筑同心抓同步,探寻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育人模式创新、项目化推进;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党组织凝聚力;着力创建一流品牌,打造一流队伍,开创一流业绩,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学院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