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动物检疫加强疫病防治探究
2021-12-05徐丽荣
徐丽荣
完善动物检疫加强疫病防治探究
徐丽荣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畜牧兽医局甘肃酒泉736100)
文章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畜牧养殖常见的疫病种类,分析了动物疫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完善动物检疫工作和加强疫病防治的建议。
畜牧兽医工作;动物检疫;现状分析
近些年,畜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养殖种类的增多,使动物疫病的类型向着多元化发展。在此背景下,若动物检疫工作不到位,会使不合格的动物食品流入市场,甚至残留有毒物质影响人们的食品健康。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畜牧兽医部门需给予高度重视,应明确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动物检疫工作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以此提高动物检疫水平,使动物食品更加安全,促进畜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1 常见疫病种类
对常见疫病种类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了解常见疫病种类之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策略。对于养殖户来说,需要提前学习疫病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在实际工作中过于被动,当疫病出现的时候能够及时防治,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下面就畜牧养殖过程中常见疫病种类进行分析。
1.1 传染性疾病
有一些常见疾病非常可怕,它们来势汹汹,一旦动物患上这种疾病就很难解决,这样的疾病常常使畜牧养殖者头疼。就以传染性疾病为例,一旦动物受到了疾病的影响就会以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蔓延,很快所有的动物都会遭到侵害。而且传染性疾病很难控制,致病微生物蔓延的速度非常快,养殖者根本来不及反应。传染性疾病非常可怕,一旦动物受到了感染,那么就有八成以上会死亡。传染性疾病的威力也非常强且传播渠道并不固定,病毒大多可以通过空气、水源等介质进行传播,一旦动物受到了感染,就会成为传染源,导致短时间内大范围的扩散。而在传染性疾病出现之后很难将动物一个个隔离,所以会出现大面积的传播感染情况[1]。在病毒传播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出现变异的情况,到时候问题将更加棘手。
1.2 寄生虫疾病
寄生虫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种类,寄生虫疾病的出现会导致动物营养不良,在饲养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的症状。当然,当动物刚患有这种疾病的时候并不会有非常激烈的反应,通常情况下发病初期症状是不明显的,这也就意味着这类疾病很难被饲养员及时发现。随着动物的生长,寄生虫从中吸收养分完成生长繁殖,寄生虫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动物终将不堪折磨最终死亡。寄生虫并不是都会在动物表皮上生存,与跳蚤不同的是,寄生虫一般会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而这必将会对动物的生长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寄生虫疾病的出现率非常高,在饲养的过程中寄生虫疾病的发病概率可能较大。寄生虫种类不同,动物在感染了寄生虫之后的表现也不同。动物寄生疾病类型多种多样,现实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反复进行动物临床表现研究才能够最终确定病因并且解决问题。
2 疫病发生原因
2.1 饲养环境
随着畜牧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动物数量增多,而养殖面积并未与养殖动物数量相匹配,一个养殖区域内的动物数量增加,那么卫生环境将会受到影响。人类生存需要干燥整洁的环境,动物也不例外,在动物生长的过程中要想确保动物健康生长就必须要保证动物处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对于养殖工作者的来说,要定期进行卫生的清洁,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如果动物在堆满粪便的室内生长,动物的抵抗力将不断下降,在这样的环境下势必会受到病毒和病菌的感染,带病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养殖群体中的传播现象也就越来越严重。
2.2 人为因素
畜牧养殖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畜禽发病类型较为多样,不同类型的疾病预防和治理方法不同,需要养殖人员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养殖者不能盲目开展工作,不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操作。畜牧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施加一些特定的药物,这些药物本身具有毒性,施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用量。另外,药物与药物之间需要进行合理搭配,这就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畜禽养殖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能够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确保在进行管控的过程中正确使用相关药物。现实中从事畜牧养殖的人员多为当地农民,不具有专业的知识,也未能正确使用相关药物。
2.3 动物本身的原因
在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繁殖的情况,如果动物本身抵抗力不足,就会导致初生动物体质较差,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另外还会存在动物在母胎中就感染疫病的情况。事实证明,动物本身的原因也会造成畜牧养殖疫病的出现。
3 完善动物检疫工作的建议
3.1 提高对动物检疫的重视度
之所以开展动物检疫工作,是为了有效预防并控制动物疫病的扩散。通过严格开展屠宰检疫与产地检疫,可以切实提高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水平,对保障动物食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帮助。同时,有关部门需结合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应大力宣传动物检疫的重要性与相关知识,需确保养殖户全面掌握动物检疫相关内容。此外,工作人员需引导养殖户树立正确的养殖意识,应使其明确检疫工作的必要性,并告知其不可随意屠宰病死动物,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此避免疫病扩散。最后,相关部门需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大力普及检疫知识,以此增强农村养殖户的检疫意识。
3.2 提升检疫意识与提高养殖水平
想要提高动物检疫工作水平,有关部门不仅需要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需坚持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养殖效率。这其中,工作人员应坚持提升养殖户的防病意识,使其重视动物疫病,并鼓励其积极参与防疫培训,明确防疫知识、学习防疫技能,如防疫知识、粪便脏污处理方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以此提高防疫水平。此外,畜牧兽医部门还需完善防疫机制,应严格落实各项工作,通过加大查处力度与管理力度,使养殖户积极参与培训工作,可以掌握更多的防疫知识。这其中,畜牧兽医站可以借助多元化的宣传形式,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网页等。针对相对偏远的地区,可采用广播宣传、手册宣传,以此切实提升养殖户的检疫意识,使其积极配合畜牧兽医站开展检疫工作,为提高动物检疫水平奠定基础。
3.3 引进新型的检疫技术与检疫设备
政府需高度重视动物检疫工作,应加强资金投放,需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增设或整改基础设施设备,通过创新检疫手段与检疫方法,不断提高各地区的动物检疫水平。在创新检疫技术时,工作人员应结合疫病实际情况,构建新型检疫模式。同时,畜牧兽医站需整合互联网技术,拓展检疫信息的传播渠道,扩大检疫知识的普及范围,通过切实提升养殖户的检疫意识,为严格落实检疫工作提供保障。此外,针对检疫设备,相关部门也需给予高度重视,应采购新型设备,以此强化检疫质量。针对相对偏远的养殖地区,可定期指派技术人员给予指导与帮扶,同时需完善当地的检疫设备,使其可以应对各种动物疫病,为减缓疫病扩散提供重要帮助[2]。
3.4 持续完善动物检疫保障机制
想要有序落实动物检疫工作,就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的检疫机制。具体而言,政府部门需完善动物检疫保障制度,应加强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持,使各项检疫工作可以稳定开展。同时,应完善检疫设施保障机制,使各项设施可以发挥其根本作用,使其保障检疫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应完善人才保障制度与疫苗保障制度,需建立奖惩制度与人才储备制度,并制定严格、全面的工作计划,使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检疫工作。
4 疫病防治的建议
4.1 提升基层兽医的专业能力
基层兽医的专业能力相对比较差,并不具备全面系统的病理知识以及药理知识,在开展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时很有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让这种现状得以改变,建设一个比较完善的队伍,首先就是要按时组织基层的兽医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技术能力有所提升,要尽量安排一些专业院校的教授,以及临床治疗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兽医,给基层兽医传授专业知识,使基层兽医的专业水准获得提高。不仅如此,还要引入更多优秀的人才,让人才在基层工作当中发光发热,提升基层兽医队伍整体的素质。
4.2 提升创新能力
在开展基层兽医工作的过程当中,要及时完成疾病防治工作等各方面的创新,包括防治体系和防治技术。在不断地创新基层兽医的疾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要能够以目前所掌握的一些基础的治疗技术作为基础,不断地对先进的技术进行探索,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安全体系,利用免疫消毒等相关措施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加有效的办法,尽量减少对于疾病防治技术以及药物方面的依赖。不仅如此,对于新型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也要重视起来,使得新型的技术能够广泛地使用在基层的畜禽疾病的防治当中,使基层畜禽防治工作的水准能够有所提高,保障畜禽的健康状态[3]。
4.3 提升养殖户的疾病防治意识
在养殖畜禽的时候发现,一些疾病的产生都是存在规律性的,一旦养殖户充分了解这些规律,就能够让畜禽疾病及时被发现并且被治疗。所以,畜禽养殖户必须要具备疾病防治的意识,通过参加畜禽的防治讲座及培训等相关方法,获得更加丰富的疾病防治的知识,形成更加科学的防治意识。
5 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检疫工作极为重要,其与社会效益息息相关,需要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质量,有关部门需细致分析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整改。这其中,兽医部门需坚持提升养殖户的检疫意识,使其积极配合检疫工作。同时,兽医部门需采购新型设备、引进新型技术,以此提高检疫效率。最后,兽医部门需建立健全检疫机制,应立足多个方面,不断强化检疫工作,为高效落实检疫任务奠定基础。
[1]杨钒,韩春哲.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20(24):175.
[2]刘丽,孙岩,郑旭东.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与对策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17(1):105.
[3]刘艳舜,孟繁秋.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浅析[J].兽医导刊,2017(6):115.
S851.34
A
2095-1205(2021)08-57-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