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汉语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2021-12-05罗艺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思政

罗艺

(昆明理工大学 国际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2017 年12 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实施“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成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来华留学生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知华友华人士,同样是目前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重点。

汉语类课程是不同学历层次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虽然还不多,但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已是共识[1-3]。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思政教育有其特殊性,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与国内学生存在差异,如何开展针对性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分析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特点,细化思政教育内容,结合留学生汉语类课程特性,找出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探索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以期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中国文化知识的同时,正确认识、理解中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民心相通的使者。

一、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共性

(一)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

2016 年12 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让思政教育从原先单课程育人转向全课程育人,从之前的专人育人转向全员育人,从传统的特定时空育人转向全时空育人。这种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模式,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也体现了高校全课程、全员、全时空的育人理念,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5]。

2018 年5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在于将育人与育才相统一,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和良好品德,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以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二)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培养民心相通的使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对外开放取得显著进步,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2018 年各类来华留学人员达49.2 万人[6],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国际中文教育快速发展,截至2018 年年底,已在154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 193 个孔子课堂。其中“一带一路”沿线65 个国家中的52 国,已设立140 所孔子学院和135 个孔子课堂[7]。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评价的那样: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8]。汉语国际推广为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促进世界各国交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语言保障。

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扩大,办学层次、类型多样化,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留学生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回避,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问题日益突出,“提质增效”是目前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关键。

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道德标准、价值体系来培养人才,这也包括留学生教育,趋同化培养是各国留学生教育的共性。来华留学生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心相通的深层基础是文化,关键在教育,依靠教育使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人群族群达到文化理解和民心相通[9]。总书记的讲话给来华留学生教育指明了方向,培养民心相通的使者就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目标,这是使命和责任,不仅要让留学生掌握不同学科专业知识,还要让留学生正确认识、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明,促进留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做民心相通的使者。要实现这一目标,来华留学生教育同样要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是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点。

课堂教学同样是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提质增效”首先要落实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留学生“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同样在于将育人与育才相统一,不仅提升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质量,更要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因素、道德取向、价值观念,以留学生易于接受的灵活多样的方式,将中华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引导留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正确认识、理解中国,懂得理解、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热爱和平、维护正义、共同进步,成为民心相通的使者。

二、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特殊性

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既有语言沟通的困难,又有不同文明的差异和冲突,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一)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侧重点不同

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2018)(以下称《质量规范》)是当前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的指导性文件,要求来华留学生的专业培养,既要满足相应专业的教育教学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又要符合来华留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特点。

《质量规范》规定来华留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四个方面:学科专业水平、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语言能力、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其中“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要求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要求来华留学生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两个目标的中心就是正确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懂得理解、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做民心相通的使者,这既是来华留学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是留学生思政教育的特性,与国内学生思政教育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具体内容有差异

基于来华留学生思政教育的特殊性,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内容需要有所选择,既要坚持“立德树人”,又要切合留学生实际,侧重于让留学生熟悉中国国情和文化,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达到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懂得理解、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具体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基本国情

包括地理状况、人口状况、民族分布、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法制、外交、教育、医疗、科技进步等。

2.中华民族道德价值体系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构建了一套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具体体现,凝结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3.悠久的历史文化

包括朝代沿革、古代文明、文学艺术、戏剧、书法、国画、中医、太极拳、茶艺、中外交流史等。中华民族5 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多样的民俗民族文化

包括日常待人接物方式、家庭伦理规则、公共道德规范、各地饮食居住习惯、婚丧嫁娶习俗、民族风情文化等。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具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追求,同时又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民族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

(三)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方式方法有差异

1.关注文化差异性,教育方式需具有针对性

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导入,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留学生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正视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高校教师要始终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学改革要具有世界眼光,一方面要充分了解留学生国家文化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又要引导留学生认识当今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要通过对彼此之间文化的了解,理解、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消除误解,寻求共识,共同进步。

2.根据留学生学习习惯,采用符合留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不同国家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有差异,课程思政教学需要针对留学生学习习惯和特点,采用符合留学生实际的灵活多样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切忌说教,更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真正得到留学生内心的认可。

3.区分留学生汉语水平等级,选择恰当思政教育内容和教学语言

来华留学学历生一般HSK 考试都达到四级,但汉语水平和使用能力参差不齐,需要针对留学生汉语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教学语言,让学生能听懂、能理解,从而正确理解、接受思政教育内容。

4.课堂思政教学与文化体验活动相结合

中国国情和文化体验活动也是来华留学生思政教育重要途径,《质量规范》要求“高等学校应当有计划地组织来华留学生参加中国国情和文化体验等活动,并与群团组织、社区等积极合作,促进来华留学生与社会的正面良性互动”。如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相关高校承办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学生“感知中国”主题活动,让留学生走进企业、工厂、乡村,登上动车、高铁,充分领略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来我国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亲身触摸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大多数留学生培养高校,也结合学校、地区特点,积极开展类似的体验活动,让留学生走出课堂,在活动中去体验、感知课堂教学讲授的思政内容,课堂教学与课外体验活动相互促进,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5.课程思政教育与中国概况类课程相结合

目前高校国内学生思政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部分,来华留学生思政教育课程也可分为中国概况类课程和课程思政两部分。《质量规范》规定《中国概况》应作为各学历层次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有的高校还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纲要》《跨文化交际》《中国书画》《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华武术》《茶艺》《中国民族音乐欣赏》等课程,其目的就是系统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国情,培养留学生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让留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懂得理解、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课程思政教育应注意与“中国概况类”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思政教育体系,既可以以留学生在“中国概况类”课程所学知识为基础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又可以解决课程思政教育内容零散的问题。

三、来华留学生汉语类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

《质量规范》规定汉语类课程是各学历层次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课程思政是留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途径,也是汉语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汉语类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围绕来华留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课程思政改革的共性要求,立足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的特殊性,结合汉语类课程特点,将育人与育才相统一于课程课堂教学全过程,在讲授汉语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汉语使用能力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民心相通的使者。

(一)正确认识语言教学与文化、思政教育的关系

1.汉语类课程属于语言教学

目前高校来华留学生汉语类课程,实际上就是狭义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外语教学一样,其学科属性还是语言教学,教学目标主要是学习汉语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汉语使用能力,为不同学科专业留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提供语言支持。

但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基础部分,汉语教学不但要促进中外语言互通,而且要承担传播中华文化,促进留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认识、理解与包容的责任。

2.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关系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必须阐明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文化背景,才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语言、恰当地使用语言,因而汉语教学不能脱离中华文化。同时,语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语言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而汉语教学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这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合的理论基础,也是汉语类课程思政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目前汉语类课程课堂教学多采用“结构、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就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既强调汉语知识学习和汉语使用能力培养,又重视与中国文化融合,这为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

3.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与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大体一致,思政教育正是以这些文化知识为载体,让留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并形成理解、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跨文化能力。汉语类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充分挖掘汉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让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教学中要处理好语言教学、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的关系,一方面通过文化的挖掘和导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使用能力;一方面以文化知识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政教育,三者应当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二)思政教育切入语言要素教学

汉语类课程虽然区分为汉语综合、听说、读写等不同课型,教学侧重点不一,但学习汉语基本知识、中国文化知识,培养汉语使用能力是共同的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育应当围绕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及语篇、语用各个教学要素来开展,将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语言要素是汉语教学的基础部分,汉语、汉字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因素,将思政教育与语言文字教学相结合,使课程兼具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既提高学生汉语知识水平,又落实思政教育。

1.语音

一般认为语音教学切入思政教育较为困难,实际上汉语语音系统有自身特点,同样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特征。如汉语音节声韵调统一、以主要元音为中心的结构特点,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整体思维方式一致;双音节为主体的特点,与“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传统思想一脉相承;诗词对联讲求平仄押韵,利用汉语语音特点形成抑扬顿挫的韵律美,与中华民族和谐中庸的价值观相统一。当留学生学习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工整的对仗、平仄相间的韵律,不仅让留学生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也能感受中国古诗词运用汉语语音特点产生的优美和谐的旋律,在审美熏陶的同时,了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

2.词汇

词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不同,民族心理模式、思维方式不同,总是带来具有民族特色的词汇,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汉语中丰富的文化词,承载和传递出丰富的文化信息,给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长江”“黄河”“泰山”“黄山”“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等,反映了中华秀美的山川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旗袍”“饺子”“粽子”“四合院”等,反映了中国社会衣食住行特殊物质生活方式;“春节”“中秋节”“年画”“龙”等,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孔子”“诸葛亮”“围魏救赵”“自相矛盾”等专有名词、成语、惯用语,与中国历史文化密切相关;“高铁”“网购”“共享单车”“手机支付”等,反映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和中国人生活的新变化;“绿色生活”“丝路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体现了中国对人类命运的担当。

教学中,既可以随文释词,也可以在学习基本词汇的基础上,扩展到一组文化词,由点到面给学生系统的文化认识,延伸扩展思政教育内容。如“舍己为人”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舍己为公”为了公共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衰人人有责,体现了中国人传统价值取向、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肝胆相照”对人忠诚、真心相待,“雪中送炭”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帮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反映了中国人待人处事的方式和公共伦理;“慈母”“严父”父母对之女之爱,“寸草春晖”子女报答不尽父母的养育之恩,体现了中国人的亲情和家庭伦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坚韧不拔奋斗到底,“愚公移山”不畏困难终能成功,体现了中国人顽强奋斗的精神。如此,既扩大了留学生词汇量,又让留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

3.语法

汉语词、词组、句子以及语段乃至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同样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神。如构词以词根+词根复合法为主,形成了汉语结构重“意合”而非“形合”的特点,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整体性思维特点;存在大量并列结构的词、词组,其中“天地”“长幼”等不少先后次序不能任意颠倒,词序的选择与中国尊卑有序的传统文化观念相关;“得失”“利害”“动静”等偏义复词的构成,是中华民族朴素辩证法思想和聚合则吉的传统民族心理的体现;语序是汉语最为重要的语法手段,特殊性的语序反映了中华民族从小到大、从原因到结果的认知习惯。

4.汉字

汉字属于意音文字(有人主张表意文字),汉字形体结构与音、义密切相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如汉字构形很难直接看出音或义,需要间接、曲折的意合,反映了中华民族重意合的思维特点;汉字结体无论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都强调平衡和谐,也体现中国人中庸、和谐的文化思维和文化心理。通过个体汉字字形的分析,则可以推知其造字意图、所蕴含的文化,如“忠”“孝”“礼”“义”“仁”“德”“恭”“敬”“信”等字的构形,反映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钟”“镈”“铃”“铎”等从“金”之字,反映了中国悠久的青铜文明和礼乐文化;“婆”“媳”“嫁”“娶”“媒”“妙”“姣”“娴”等从“女”之字,则反映了中国婚姻家庭伦理及其对女性的尊重与赞美。

通过对汉字构形分析,并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展现汉字字体的变迁,激发留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让留学生从“形”到“义”,正确理解字义,也能在趣味性的学习中认识中国文化,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三)思政教育切入语篇、语用教学

目前常用的对外汉语教材,特别是汉语综合课教材,大多也是按照“结构、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来编写,这为思政教育切入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

1.语篇(课文)

对外汉语教材课文篇幅一般都不长,但都有一个明确的文化主题,涉及自然环境、日常生活、社会风俗、历史故事等,大多贴近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激起留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其他教学要素容易切入思政教育内容。比如《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二版)共有15 篇课文,每篇课文有一个文化主题,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主题来进行思政内容的拓展,让留学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不同方面的中华文化知识和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如课文《北京的四季》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于故乡四季的风土人情的介绍,由此可以引导出中国人对故土的思念和深深的家国情怀;《租房只要一个条件》主要内容是对租房时看到的不同房屋的周边环境的描写,这可以结合中国人住房的变迁和友好型社区的构建,从居住环境改变看中国发展的新成就,看人与自然和谐、邻里和谐的新理念;《我和父亲的“战争”》主要内容是父女之间因为思想上的一些代沟而引发的一些有关“爱”的争吵,这可以结合中国的“孝”文化,让留学生认识中国人的亲情和家庭伦理观念等等。其他对外汉语教材的课文情况大致相同,可以同样如此进行拓展。

2.语用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要让留学生掌握汉语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培养留学生汉语使用能力,教学和教材编写都突出“功能”正是出于此目的。语用是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语言使用必须遵循语用规则。汉语的语用规则受中华文化制约,正是特殊的文化习俗带来了很多特殊的语言交际方式,必须从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背景去解释,这是提高留学生汉语使用能力的一个难点,但同时也是让留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如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亲属文化,形成自己的亲属称谓系统和语用规则,汉语中“爷爷”与“外公”,“奶奶”与“姥姥”,“伯父”与“舅舅”不能混用,就是受中华民族亲属文化制约。又如人称代词“你”“您”“您老”也不能混用,是受中华民族长幼有序、尊老敬老传统文化制约。

留学生常常因为不了解汉语语用规则而出现语用错误。如有学生用“吃里扒外”造句:“昨天老师请我们去他家里吃饭,菜很好吃,我们吃里扒外很快就吃完菜。”学生只理解了字面意思,没有正确理解词义,也不清楚吃里扒外的行为违背了中华文化崇尚的忠诚,是一个贬义词,因而出现语用错误。又如用“眉来眼去”造句,“张老师上课喜欢看着我们,我们眉来眼去很高兴。”学生没有理解该词多用来指不正当的勾搭,违背中国人的社会伦理,也是一个贬义词。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语用纠错的时候,不仅要辨析词义,还要介绍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这实际也就实施了思政教育。由上述举例可见,思政教育切入汉语教学是可行的。

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注意,从汉语语言要素中挖掘出来的文化信息多是中华传统文化,即使是语篇(课文),现阶段的对外汉语教材课文材料不少选用的是传统经典故事,有的内容显得陈旧,与留学生学习需求存在差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际中文教育一直在努力地工作,同时也是课程思政教育最基础的部分,既要挖掘中华文化之底蕴,让学生认识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明,更要思考如何融入当代国情、讲好当今的中国故事,让学生看到当今中国的巨大变迁,体会到新中国新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对中国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更好地理解中国。同时,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要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在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坚持文化自信,还要让留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人民的那份深深的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是实施“三全育人”的具体举措,来华留学生教育虽然有特殊性,但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汉语类课程作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础课程,开展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只有将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全面提高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民心相通的使者。

猜你喜欢

留学生汉语思政
学汉语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