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高”校建设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研究
——以徽商文化校园实践平台为例
2021-12-05朱景平朱如超朱中原
朱景平,朱如超,朱中原
(1,3.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自从“两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公布我国“双高计划” 建设项目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双高” 校建设,“双高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双高计划”将与本科院校的“双一流”建设一起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强大“引擎”。[1]“双高”校建设,就是要把我国的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学校和专业,是为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质量更高,从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此,“双高”学校要主动作为,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着手综合改革和集中攻坚,找准突破口和增长点,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双高计划”启动只是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其水平高低最终还要看成效。[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包括像徽商文化这种有历史底蕴和现代价值的优秀文化。如何转化徽商文化研究成果,以史为鉴,培养新时代服务地方经济的新“徽商人”,是安徽省“双高” 校建设的课题之一。
一、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影响“双高计划”建设
“双高计划”项目建设要有问题意识。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高职院校向更好更高质量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人文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解决不好的话,会影响“双高计划”建设。
(一)重技能,轻人文;重视理论政策,忽视实践操作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全国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甚至热衷于学生技能大赛,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但过分放大技能教育而轻人文教育,高职生大都被训练成流水线上适销对路的产品,高职院校几乎成了技能培训机构。虽然高职院校有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落实上往往被忽视或轻视。
(二)对教师自身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和企业对接,建立专业课教师培养的“工作站”。很多高职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双师”素质建设,相对却忽视教师自身人文素质培养。
(三)缺乏完善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不强
很多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中所占权重比例很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有些学校只在部分专业或部分年级开设部分人文教育课程,人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而“双高计划”建设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技能教育和实践教育,也要注重人文教育,塑造学生健康健全人格;不仅要教会高职生做事,更要教会高职生做人。人文教育的过程,是高职教师为学生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是让学生从“颜如玉”“黄金屋”的功利角色,回归到“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过程。[4]因此,在当今“素养立意”时代,高职教育应该高度重视人文教育,重视文化育人。
二、徽商文化校园实践平台构建的路径选择
“双高计划”建设要搭建平台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顺应地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双高时代”的今天,需要我们充分挖掘高职教育资源,创新高职教育育人思路,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文教育的高端服务平台。
(一)教学实践平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现徽商文化育人
1.教师——徽商文化校园实践平台的关键主体
徽商文化进校园,实现校园平台育人的关键在于教师。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建设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教师水平是重中之重,是“双高计划”建设的关键因素。[5]基于“双高计划”建设任务的文化育人需要,落实教育大计,要把教师作为第一责任人,不仅要提高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而且要提高教师地方徽商文化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同样要推进“三教”改革,推进教师、教材及教法改革。首要因素是教师,为了实现“三全育人”,职业教育中“谁来教”决定了“教什么”和“怎么教”。教师对徽商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同时也解决了“谁来教”和“教什么”的问题。
2.教材——徽商文化校园实践平台的特定内容
全国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A学院专门设置了徽商文化应用研究所,进行相关徽商文化研究。为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专门开设了“徽商文化”课程,并自编专门的教材。“徽商文化”课程自编教材围绕徽商精神,并与A学院校训中的“厚德、弘商”相契合,为办学理念的提升提供了佐证。教学内容除总论外,另为四部分:立品为先——徽商之厚德;无徽不成镇——徽商之弘商;不废诵读——徽商之笃学;匠心独运——徽商之砺能。教材选择特定的教学内容,培养特定地方的商业人才。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视角分析古徽商的兴衰与成败,学习徽商精神,以史为鉴有选择地弘扬徽商精神,直接为商科类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服务,为建设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服务,培养新时代的商界精英。
3.教法——徽商文化校园实践平台的教学手段
教学平台是教学的手段和工具,是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人才的媒介和载体。通过教学平台,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态度。教学过程中包含的内容与方法、教法与学法、启发与学导、课内与课外等内容,既是课堂教学各要素量的增加过程,同时又是课堂教学要素排列与组合方式质的演变过程。[6]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智能时代“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提高教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知识能力,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训练,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徽商文化教育教学。“后疫情时代”徽商文化在线教育将常态化,以适应“双高计划”建设需要。构建徽商文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现徽商文化育人功能,是商贸类高职教育工作者长期的任务和使命。
(二)社团实践平台:线下载体培养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
1.学生社团——徽商文化协会实践平台
安徽“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的目标是立足地方、辐射长三角,全力打造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地、建设面向新时代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平台。高职院校要构建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文化育人环境建设。为了徽商文化研究成果能进一步被有效推广应用,A学院在校团委领导下专门成立了徽商文化方面的学生社团,并通过学生社团开展徽商文化方面的辩论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传播徽商文化,传承徽商精神,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2.社团参学徽商文化实践基地平台
学生社团徽商文化协会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徽商文化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实地感受徽州商人创业历程,领悟徽商精神。构建由“参观见学—体验感悟—责任表达”三位一体的育人阵地。[7]在徽商文化实践基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黄山市的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和芜湖市的徽商博物馆。安徽省黄山市有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它是目前安徽省第二大综合性博物馆,是国内唯一全面体现徽州文化主题的博物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有“东南邹鲁”“文献之邦”和“文物之海”之称。该博物馆主要陈列内容是“徽州人与徽州文化”,同学们可以从“走进徽州”“天下徽商”“礼仪徽州”“徽州建筑”“徽州艺术”“徽州科技”六个方面了解学习徽商文化的深厚底蕴。徽商博物馆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市区,是全国第一个徽商博物馆,是国内第一个以宣传徽商精神、展示徽商文化的民间主题藏馆。在芜湖徽商博物馆,同学们可以从三个展区——“徽州古民居”“主体展馆”和“随园”了解徽商历史,了解徽商的发展脉络,同时领悟到徽商在芜湖发展历史做出的贡献。这里是当代大学生成为将来新徽商的启发地和出发地,更是新徽商们学习观摩和交流的理想基地。徽商博物馆展示的实物和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呈现的徽商历史,是高职学生领略徽商精神的“鲜活”素材。学生社团成员可以定期在徽商博物馆做宣讲员或讲解员,在学以致用中加深对徽商文化的理解,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三)网络实践平台:线上载体培养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
1.徽商文化网络实践平台组建体系
结合“双高计划”建设的职业能力培养,构建徽商文化校园网络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双高时代”的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徽商文化网络实践平台组建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专门网页网站——徽商文化网;微信公众号——徽商文化微信公众号;网上徽商文化APP;校园网首页设“徽商文化”专栏。徽商文化网络实践平台组建的重点是搭建网络电商实践平台,通过综合相关网络平台资源,在线宣传徽商文化和徽商精神,在线推销徽州特产,如徽州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和茶等,在线创业办经济实体,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新徽商”发展培养储备人才。根据“双高时代”培养高职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要求,构建徽商文化校园实践平台。
2.搭建徽商文化电商实践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调研时强调,电商在农副产品的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8]为实现“双高计划”目标,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智慧校园发展需要,通过微信公众号、腾讯QQ、腾讯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搭建徽商文化电商实践平台。在全国高校重视就业导向、职业能力培养的背景下,结合目前“双高计划”建设对就业能力培养要求,把徽商文化网络实践平台打造成一款集商业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电子交互平台。在商业功能基础上发掘徽商传统文化的市场化作用,促进线上线下实体商家销售,并集合徽商文化版淘宝和大众点评的功能;在教育功能上科普传统徽商文化知识,将传统徽商文化知识融入生活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呈现,集合传统徽商文化版知乎、豆瓣和掌阅的功能;在娱乐功能上满足现代人的交友需求和精神需求,集合徽商文化版微信、音乐网站和视频网站的功能。通过搭建徽商文化电商实践平台,从不同角度实现徽商文化与就业教育的融合。按照国家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围绕能力素质适应就业的需要,把社会实践和传统徽商文化结合起来,创新高校教育育人模式,改善高校人文教育育人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双高计划”建设,实现校园文化育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三个课堂”联动是徽商文化校园实践平台育人的最佳路径
高职院校徽商文化育人“三个课堂”联动实践教学的主要设计理念是:构建“课内、课外、网络”一体化、立体化的三个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一课堂为实践教学打好理论基础,第二课堂重点进行实践活动,第三课堂总结实践教学成果。三个课堂联动着力丰富实践育人的平台和载体,形成从理论指导实践到实践反哺理论的良性循环机制,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总之,“三个课堂” 联动是徽商文化校园实践平台育人的最佳路径选择,落实了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三个课堂” 联动 的徽商文化校园实践平台,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利于增强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传承徽商文化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是“双高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徽商文化与地方高职人才培养的融合是目前“双高计划”建设的深层次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