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振华女士二三事

2021-12-04瞿纬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黄兴女士历史

瞿纬

我家的世交陈伯母黄振华女士已经过世二十年了。1992年我在美国看见中文报纸的一则新闻,她以96岁高龄在苏州过世。回想起在世时她的音容笑貌我仍然会无比的怀念,她是看着我从小长大的,我叫她陈伯母是把她叫小了,以她的年龄应该是可以作我的祖母,显然她也不在乎我对她的称谓。她讲着一口湖南腔的国语,和蔼可亲。作为一位仁厚的长者,我非常喜欢她的诚恳直率。

记得我出国前她特地到我家看我们。1982年我回到台湾,她盛情邀请我到她家吃饭。那年她已经86岁了,知道我回台湾,在她内湖家里亲自下厨烧菜,当时她仍然是立法委员,几位七八十岁的老立法委员来家中作陪。我记得大家称赞她的菜做得好,其中有“茄汁明虾”给我的印象最深,当时作为一介年轻人,我非常感谢同时也觉得实在不敢当。

黄女士原先住在台北县新店镇五峰路,1982年时已经搬到台北县内湖乡。黄女士的先生是淡江大学的前身淡江文理学院院长陈维纶先生,夫妇俩过着平静的生活。陈伯伯是留学美国的文学博士,陈伯母留学美国时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教育,回国后对教育事业多有贡献。我们都喜欢她的亲切坦率,作为名人之后的她在讲述她家的故事时,我听了也会心有戚戚,以我的个性如果生在她父亲的时代很可能也会追随她父亲。

黄女士的父亲是国民革命中十次战役中九次都亲自在第一线上冲锋陷阵的黄兴(黄克强)。黄花岗之役他指挥队伍杀敌,一百多人参加,战死了八十多人,其中有名字的七十二人葬于黄花岗,其余的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就牺牲了,这正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黄兴先生当时也是抱了从容赴义必死之心,他能幸免于难纯属偶然,战至最终因被子弹打断两根手指足部也受了伤成了“八指将军”。在台湾黄女士谨言慎行,非常低调,只跟很熟的朋友她才会讲述父亲的往事,倒是作为晚辈的我到她家时常常有幸聆听。她的故事犹如口述历史,非常有价值。

黄女士在台北县新店五峰路家里客厅挂有一幅父亲黄兴先生的画像,是当时台湾的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孙多慈教授画的黄兴站姿像。那次我到黄女士新店家时正好孙教授也去了,孙教授特地解释她画黄兴先生作握拳状是为了不显露黄兴打缺的两根手指。听孙教授讲时,我觉得这位女士风度真好,难怪她是当年的大画家徐悲鸿挚爱的女人。孙多慈一生只爱徐悲鸿,这是题外话。后来黄女士内湖家里也是挂着这幅画。1916年黄兴先生以42岁英年骤逝时黄振华女士才20岁,显然,作为长女的她几十年里对父亲的追思并没有淡下来。

民国建立后,黄兴初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但并未接受,而是推举还在外国的孙中山,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孙中山比他年长,革命时虽然与孙中山有所分歧,但并未有夺权之心而是甘心居次席,鼎力相助之。他认为当年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彼此争权夺利导致,因此他以身作则甘愿做事而不争权。黄先生的幕僚李书城曾评价他:“克强总是个最平实的人,做事有功不居,光明磊落,作战身先士卒,爱护袍泽,做人推诚务实,容忍谦恭,受谤不言诠,受害不怨尤,不道人之短,不说己之长。”古今中外发生的革命在处于革命高潮时期,常是振奋人心和浪漫主义的,但是一旦成功,就会出现利益分配上的争执,黄兴不愿意见到这种情况的发生,然而中国国民革命史也无法例外地跳出这一历史的宿命,黄兴以一己之力是无法阻止这种历史的重演。历史里教条式的记述似乎一定要把开国元勋描写成负有使命感的人,满怀启蒙的理想与无畏的精神登高一呼,如此才足以表现是可贵政治理想的实践。许多人因为一己之私或是对历史的无知,耽误了整个国家从制度上追求完善的契机。

我很幸运能有机会在年幼时就听黄女士讲她父亲的往事,从她的角度看中国的近代史,显然从她那里听来的历史和我读到的历史是有些差异的。作为晚辈,我能够理解她以黄兴长女的身份讲述那段不是很久远的历史时的情绪,而她的父亲正是那段历史的缔造者之一,她口中的“华兴会”“光复会”“同盟会”等等这些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名词,当年是何等的轰轰烈烈甚至影响至今。黄女士告诉我当时她的家在湖南是相当富裕的,黄兴先生为了革命变卖家产,献身革命。1916年黄兴过世以后,他们家也经历了人间冷暖,黄先生的死令家人觉得事出突然,其原因成了家人解不开的迷和永远的痛。之后,黄家子女渐渐地远离政治,黄女士留学回来以后,家人反对她去选立法委员,黄女士认为立法委员是民选的,不是公职,后来还是当选了立法委员。当年黄女士离开大陆前收集了两箱黄兴的资料准备带到台湾,因为太重无法带上飞机,于是留给弟弟保管,非常可惜的是这两箱资料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抄家后再也找不到了。

惋惜之余,身处台湾的黄女士也重新开始收集黄兴的资料,她曾经多次谈到从国外邮寄进台湾有关黄兴的印刷品很困难,手写的有时还勉强可以寄到,因此收集黄兴先生在大陆、美国及日本的事迹资料相当的困难。尽管时隔黄兴过世已经这么多年了,他在政治上早就没有什么影响力,只是作为历史人物,但对有关他的历史文物仍然没有解禁,有关他的事迹资料仍然受到管制。如果这就是政治,我是无法理解的。

1982年我到台湾时,黄女士告诉我当时台湾对有关黄兴事迹资料的管制松了很多。但岁月不饶人,80多岁的老人精力早已不如从前,即使她对父亲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确定位再有使命感,也已力不从心了。

历史从来不是完整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历史碎片在经过不断人为的筛选之后才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汇集着辉煌与黑暗、胜利与失败、光荣与耻辱、骄傲与自省。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历史课不仅是一门通识课,也是一门政治教育课。黄兴先生的故事由他女儿亲自讲给我这个晚辈听,这种震撼直到现在我仍然感受着。当初我一直认为如果我再追问黄家人的遭遇的话,可能会揭开黄女士的痛苦回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我后悔在黄女士健在时没能请她多抽些时间给我口述这段历史,而自己也没能将之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当然,这份工作或许远超我的学识与能力,遗憾的是当时我也没有尝试。

作为出生在台湾的我知道黄兴先生的故事对一般人而言不是切身的问题,历史和现在、前人和后人、无知和理性,亲历者和旁观者是有隔阂的,历史并不全是过去的事,我们读历史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与借鉴,从历史中汲取前人的智能。漫长的历史长卷里,空缺和悬案其实比比皆是,并不是所有事都能真相大白。其中很大一部分,不过是事过境迁后淡忘了,模糊了,消散了,被其它话题淹没了,甚至是当事人一代统统不在了之后就无需再说——那不是问题解决了,只是靠时间来取消问题,靠人口减员给大脑减负。黄兴及其他历史人物也都一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黄女士的过世正是“多少情萧瑟北风里,几许恨付诸东流?”她带着对父亲的爱追随父亲去了。俱往矣,那段歷史中又有多少片段已随着她永远飘逝了……

后记:谨以此文表示我对黄女士的追思与敬意。

猜你喜欢

黄兴女士历史
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黄兴丽的“理想人生”:创业哪有不吃苦的
王惠君女士书画作品选登
全年目录
新历史
Guy Laroche“女士腕表”演绎现代百样风情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喂猫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