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时代的先锋

2021-12-04黄柏禹周烨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黄兴长沙湖南

黄柏禹 周烨

黄兴故居纪念馆陈列着这样一封家书:“一欧爱儿,努力杀贼。”这是黄兴在汉阳督战时寄与长子黄一欧的家书。黄一欧时任江浙联军先锋队副司令,正挥师进攻南京。

这封家书是黄兴“无我”“笃实”精神的充分表现。胡适看到这封信,叹道:“当年曾见将军之家书,字迹娟逸似大苏。书中之言竟何如?‘一欧爱儿,努力杀贼!八个大字,读之使人慷慨奋为而爱国。”黄一欧是黄兴的长子、近代中国最年轻的革命者之一,他的经历可称为传奇。

一、最年轻的革命者

黄一欧是黄兴的长子,生于1892年10月22日(农历九月初二日),湖南长沙善化县龙喜乡凉塘村(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1904年,黄一欧随父亲黄兴(时主持明德学堂速成师范班,并兼任小学的博物员和地理教员)在长沙明德学堂小学乙班读书,时名祖焘的陈果夫与黄一欧同班。

1904年华兴会甲辰起义,事泄,黄兴家被军警包围。黄一欧飞跑到明德学堂向自己最亲近的沈迪民老师报告,由沈设法找人解救。从此,黄家一家人在长沙东躲西藏,湘按察使欲捕杀黄兴长子黄一欧,后由陈嘉会等秘密营救,于1905年送往日本,才得以免遭杀害。从未离开过家乡和母亲的黄一欧年仅十三岁,然而,父亲为革命奔忙,长期父子不能在一起生活,语言的不通、风俗的迥异,举目无亲,黄一欧在《民报》社小住几天后与章士钊住在一起,1906年章士钊与吴弱男结婚,黄一欧搬去与彭渊恂住,直到秋天才与父亲重逢。

1906年9月黄一欧14岁,黄兴也重返日本,父子两居住在东京梁区林馆,为把黄一欧培养成为一名成熟的爱国者和革命者,黄兴给予他多方面教育。黄兴亲自指导和督促黄一欧学习中国文化外,曾带黄一欧面请宋教仁教导学习中文,“约定每日下午三时在宋寓上课”。同时黄兴还保持那重视体育的特色,安排黄一欧学习剑道,还让他参加大森体育会,接受一定强度和专业水平的体育训练。黄兴习惯在星期日参加射击比赛,方便时他就会带黄一欧同去,也让他学习射击技术。黄兴也经常带黄一欧参加一些政治活动。

1906年底一天,黄兴郑重地把黄一欧带到《民报》社,带他庄严地填写了誓约。孙中山对黄一欧甚为喜爱,亲任黄一欧加入同盟会的介绍人。章太炎这位学问高深、文笔犀利、敢想敢言、脾气古怪的名人也在黄一欧入盟介绍人的栏目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此时,黄一欧只有十四岁,是当时同盟会年龄最小的会员。

二、广州黄花岗起义的枪支运送者和幸存者

1910年11月,同盟会在马来西亚开了著名的“槟榔屿会议”。会议决定倾全力发动广州起义。黄兴把当时尚在日本东京东斌学校读书的儿子黄一欧召来参战。黄一欧根据父亲的命令,前来参战,于1910年2月中旬到达香港,因决定暂不采取新的行动,黄一欧在香港等候一个多月后又返回日本。广州起义计划确定后,黄一欧于1911年1月再次由父亲召回国。这一次,黄一欧随身携带着四大箱行李,里面装着五十支驳壳枪、二十支勃郎宁和一万多发子弹。为了掩护,黄一欧冒名宫崎龙介,穿着和服,讲着日语,摆着日本人的派头,顺利地把武器交给了由父亲任部长的同盟会香港统筹部。黄一欧到香港后,黄兴又派他和陈方度、柳聘农、胡国梁这四人打入广东巡警教练所。“为联络这支对队伍,黄兴派其长子黄一欧及陈方度、柳聘农、胡国梁四人考入所内补缺,一方面借巡警合法身份为掩护,奔走各秘密机关,运送枪弹;一方面联络学员,发展势力,一旦发难,可为内应。”黄兴认为若能把巡警也运动过来,广州就唾手可得。但对打进巡警中的革命者来说,这就意味要冒很大的风险。为了革命事业黄兴不但身先士率,而且把儿子也派进了虎穴。陈方度、黄一欧等四人在督练公所负责内应。广州起义失败,黄一欧被迫回到日本。

三、年轻的沪军先锋队副司令

武昌首义爆发后,黄兴急电东京的黄一欧回国参加革命,黄一欧回国,先是到香港,根据胡汉民的安排留在香港等候广州起义。后因陈其美两次来电要求在港同志前往上海相助,黄一欧就和赵光、洪承点七八个人从香港来到上海。黄一欧一行到达上海后,陈其美正在上海组建军队,发动起义。其中,以原新军第九镇部分官兵,上海警察以及巡防营士兵为基础,组成沪军先锋队,洪承点任司令,黄一欧任副司令(当时蒋介石同为沪军第五团团长)。1911年11月6日,上海起义成功,陈其美任都督。在上海起义期间,黄一欧参加了攻打江南制造局的战斗,他奋不顾身,冲杀在前,退出战场时血溅衣衫,疲惫不堪,稍微休息,又荷枪上阵。黄兴曾经希望黄一欧前往武汉参战,写了一封信带给黄一欧,当时,黄一欧为了筹组江浙联军攻打南京而奉命前往镇江、杭州等地联络,还在吴淞炮台卸运炮弹为攻打南京提供弹药,因而没有遵父命赴汉。黄兴对儿子参加南京之役感到很高兴。11月21日,南京之役即将开始之际,黄兴在北洋军全面攻打汉阳的危急时刻给南京前线的黄一欧寄来一封信,信上仅八个字“努力杀贼!一欧爱儿。”落款盖有黄兴常用的一个小章“灭此朝食”。黄一欧在战场上接到父亲的来信,深受鼓舞,他带领了先锋队首先进攻,占领了天堡城,而将功劳让给别人,诚不愧为其父黄兴之子。《东亚先觉志士传记》的书记载说:“黄一欧挥刀上阵,来往驰突,所向披靡,斩敌三十六人,刁鐏遍渍敌人血”。黄一欧对自己的表现没有说什么,只说自己在攻占天堡城后,留了几个炮弹筒在上面刻下字作纪念,在黄兴去世时黄一欧将其中的一个炮弹筒送入墓中陪葬。推翻清王朝后,黄兴认为,中国应当进入建设年代,因而希望黄—欧及所有的中国青年都能好好地读书,以成为“新共和国建设人才”。于是,20岁的黄—欧放弃少将军职于1912年冬赴美国留学。

四、护国战争的主要联络人

1915年9月底,—直同黄兴保持联络的蔡锷派专人送了—封长达十七页的密信给黄兴,与黄兴商讨反袁的具体计划。黄兴相当兴奋,令黄一欧立即返回日本与孙中山和张孝准等人联络。孙中山非常高兴地会见了黄—欧,详细询问黄兴的病情及其在美国生活的情况,并向黄—欧表示,希望黄兴能够早日回国领导反袁斗争。张孝准是黄兴在军务方面的主要助手,也是蔡锷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与蔡锷、蒋百里并称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的“中国三杰”。此时,张孝准流亡日本,是欧事研究会的骨干人员。在黄—欧所带的信函中,黄兴嘱托张孝准立即回国,尽快与蔡锷联络,协助蔡锷起事。后来成为反袁护国运动传奇故事人物的蔡锷神秘出走和返回云南,就是由张孝准在日本部署、继而在天津与蔡锷周密计划的。黄—欧也在日本神户与蔡锷相会,向蔡锷汇报了东京方面的情况及有关方面的行动计划。在反袁运动中,黄一欧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了解日本的外交动态。黄兴在致张孝准的信中明确指示:“日本近日真意如何,能探得否?可要一欧探问宫崎。”根据父亲的指示,黄—欧通过宫崎寅藏的关系多次拜访日本外务省亚洲局局长藤田,从中,得到了暗中支持反袁运动的承诺。其后又由黄兴担保(张孝准代表黄兴签字),日方出借200万日元给云南方面作反袁军费。当时,反袁阵营情况复杂,辛亥革命时期和民国初期形成的各种派系,立宪派与革命派、国民党与进步党、中华革命党与欧事研究会,还有地方实力派中的甲派、乙派、丙派。他们之间的历史恩怨、意见分歧和利害关系,对反袁斗争干扰颇大。在这种背景下,与各方关系良好的黄兴对促进反袁各派实现大联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唐继尧唯恐蔡锷回云南夺去他的都督职务,黄兴亲笔致信疏通,并派李烈钧、熊克武等人當面解释,还带了100箱现洋到云南作军费,从而使唐继尧成为护国战争中的主要领袖人物之—。对于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黄兴及欧事研究会在进步党公开表示反对帝制后便采取了积极合作的态度,从而使两派在护国运动的高潮中达到了亲密合作的程度。实现反袁势力大联合,有很多具体细致的工作要做,黄—欧作为黄兴的代表,在其中承担起了相当重要的责任,其中最至关紧要的是协调孙中山及中华革命党与各派的关系。由于双方的策略方针和办事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蔡锷领导的云南起义,事前没有告知孙中山,事发后也没有及时向孙中通报。因此,当云南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在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说:“云南事件并非民党发动,与彼等无关。”张孝准见报后十分担忧,认为这会严重影响国际社会对云南起义的看法,便委托黄一欧去与孙中山商谈。黄—欧前往孙中山寓所,当面向孙中山汇报了云南起义的有关情况,并委婉地指出:“先生对日本报界发表这样的谈话,很容易引起外间的误解,产生不良影响。”从此,孙中山及中华革命党方面,再也没有发表过不利于云南起义及各省独立反袁的言论。其后,黄—欧在日本多次谒见孙中山,为其传递各种信息。1916年5月,孙中山公开通电赞同反袁独立省份提出的“不分党派、省派”联合反袁的主张,并通知田桐、居正、朱执信等中华革命党领导人,“—切事宜务求与讨袁各派协同进行”,还与各派一样悬挂五色旗,从而实现反袁各主要派别的大联合。

五、护法运动的政治活动家

黄一欧不想卷入政治风波之中。但强烈的责任心和特殊家世背景社会关系使他很难完全脱离政治活动。1917年7月张勋将黎元洪这个有名无实的大总统赶下台。拥戴清帝溥仪复辟,皖系军阀段祺瑞又出兵终止这场闹剧,把持中央政府。孙中山南下广东,树起护法大旗,被推选为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南北再次公开对立。为了控制湖南这—南北交通要道,段祺瑞于1917年8月命其心腹傅良佐代替谭延闿出任湖南省长兼督军,北洋军阀势力再次进入湖南。黄一欧于1917年9月北上北京,联络各方,配合湘军驱逐北洋军阀傅良佐。黄—欧在北京联络湖南籍的要人周渤(段祺瑞幕僚)、郑沅、陈嘉言(两人均系久居北京的老翰林)、王文豹(后任段祺瑞政府司法部次长)等人,召集旅京湖南人士开会,联名上书段祺瑞政府,请暂缓进兵湖南。同时,黄—欧还走访刚任总统府高等顾问的王芝祥,王芝祥表示愿为湖南战事调停,尽管这些活动无法制止北洋军阀的军事行动,但其政治和社会影响却不容忽视。10月1日,段祺瑞下令“出师剿灭”南方军队。10月6日。湘省护法军各路将领齐集衡阳,决定组织“湘南护法军总司令部”,程潜为总司令。从10月15日起,南北两军各投入兵力万余人,在位于衡山、衡阳之间的贺家山一带连日激战。这时,护法军主力仍在衡阳、衡山一带,长沙处于无政府状态,长沙民众则自动组织起来维持秩序。当时正在湖南第—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曾组织—支拥有一百多名学生的志愿军,端着自制木枪,在警察的配合下,在猴子石附近俘虏了—批溃兵。后来毛泽东这位军事奇才在闲聊时笑着说,搞军事,恐怕那才真是第一次。黄—欧也积极参与了维持省城秩序的工作。他与左霖苍(商会会长)、张孝准、彭兆璜(省议会议长)等人联络省会各界苦心维持,电请程潜、赵恒惕、刘建藩早日进省主持大计。 11月20日,护法军进入长沙。桂系大将谭浩明为湘桂联军总司令,程潜为湘军总司令兼省长,黄—欧出任湘省铁路警备司令、零陵镇守使署高等顾问等职务。傅良佐被驱逐后,北洋军阀曹锟、张怀芝、张敬尧部大举入湘。黄一欧与刘建藩进驻平江,毅然担负起了在最前线抗击北洋军阀的重任。在平江前线,黄一欧和刘建藩在平江县城—座祠堂里“住在前后房,遇事商量,无活不谈”。抵抗北洋军阀入湘的斗争失败后,黄一欧应胡汉民之邀请前往广州,参加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广东中华民国军政府。不久,孙中山在旧桂系的压迫下离开广州前往上海,黄—欧也随之到了上海,后于1919年秋回到长沙。黄—欧回到长沙时,湖南正在发生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并且于1920年6月成功地将张敬尧驱逐出湖南。其后,谭延闿重掌湖南政权。1920年中秋节过后不久,正在长沙湘雅医院住院治疗严重伤寒病的黄一欧突然接到孙中山从上海发来的电报,嘱其即前来上海,事由未说。黄一欧三人到达上海后孙中山对黄—欧说:“从前你父亲的部下在湖南很多,事情比较容易着手,所以找你們来商量。”他还说,已派周震鳞回湘运动,“你们回去后,看情况变化,如果谭延闿不愿意革命,就把他拿下来,谁把谭延闿拿下来,我就让他做湖南督军。”稍后,孙中山再次召见了黄一欧等人,再次阐述了他统一两广、进行北伐的战略构想和对湖南的希望,还批给了他们两千元旅费。黄—欧—行返回湖南途中,在汉口与周震鳞相会,四人会商后,决定首先争取谭延闿,如果不能争取,再推翻他。谭延闿不是革命派,但与黄兴私交甚深,黄—欧也一直视他为长辈,不便出面争取或推翻谭延闿。因此,黄一欧把工作重点放在时任湘军总指挥、湘军第一师师长的赵恒惕身上。1920年11月13日,驻平江的程潜旧部以闹饷为名,杀了谭延闿的亲信第十二区司令萧昌炽,推举营长于应祥为代理司令,宣布独立。11月22日,李仲麟、张振武、郭步高、于应祥、张智等军人联名通电,要求谭延闿去职,张振武还将部队开到长沙北门外驻扎。赵恒惕及其部队对这些行动不闻不问,谭延闿见大势已去,只好于11月23日在军政会议上请求解职,并请赵恒惕接替他的湘军总司令职务,省长则另由议会选举。在消息公布之前,赵恒惕的幕僚胡典武将消息透露给了黄—欧,当晚,杨丙、阎鸿飞、柳聘农、陈方度、李荩吾等老同盟会员聚集在黄一欧家,决定以湘军总司令的名义发布告。布告由同鸿飞起草,对谭延闿进行了严厉而很注意分寸的声讨,并宣布:“湘政根本改革,责任全在后贤。大权属于省民,省长亟待民选。”这一宗旨,与当时毛泽东为代表的新兴人物所争取的湖南自治,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毛泽东等人所采取的方式是发动群众,黄一欧等人则仍然沿袭辛亥革命时期的方式——运动军队和社会中上层人土,为孙中山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六、长沙市政公所第一任总理

黄一欧于1920年12月出任刚刚成立的长沙市政公所总理(相当于后来的长沙市市长)。中国行政单位,除了京师之外,历来没有专门为城市设置的建制,自到民国建立后,各省与北洋政府开始仿照西方各国建设市制。长沙先是于1920年8月设立长沙市政厅,由先后担任黄兴、蔡锷秘书的石陶钧任厅长。继而在同年12月市政厅改名长沙市政公所,由黄一欧出任市政公所总理。市政公所相当于市政府,因此,黄一欧可以说是长沙市第—任市长(长沙正式建市是在1933年10月,第一任市长何元文)。黄一欧出任长沙市政公所首任总理后,根据长沙的基本情况为长沙干了几件大事。

编制具有现代城市规划的长沙市政计划书

黄一欧任职后的第—件事就是编制《长沙市政计划书》。此前,长沙市政厅编制过—份《长沙市政汁划书》,但只提出了—些基本设想。黄一欧主持制定的新计划书则详细、具体,而且气魄更大。其主要内容:

1、在北至新河、南至金盆岭、西至岳麓山、东至浏阳河方圆82.5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城市路网布局,并绘制了1:2000的计划图。

2、旧城区道路布局照顾原有街巷,新城区全部采用方格网加放射线,路网间距150至180米,路面宽度自27至60米不等,道路总长度271公里,道路占地面积占城市计划用地面积的30%以上。

3、水陆洲、朱张渡和浏阳河口各设一座跨湘江铁路桥。

4、整个计划实施期限为十年。

从西汉初期到民国,长沙城区面积仅扩大了两倍多。而黄一欧主持制定的这个计划,可一举将长沙市区扩大近二十倍。这样宏大的计划具有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眼光。

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改善老百姓生活

黄一欧久居上海和东京、纽约、费城等国内外大城市,对国外的先进的技术有所了解。他引进先进的技术帮助长沙人民解决一些民生困难,加快了长沙市科技化发展,得到长沙市民的任可。

1.仿制耐火砖

当时省内的造币厂、黑铅炼厂、玻璃厂等砌炉用的耐火砖全是从外国进口,价格昂贵,而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在铜官试制成功的仿制耐火砖,经过检验,质量虽比进口砖稍逊,但价格便宜80%,因此受到用户的欢迎,抵制了洋货的垄断。

2.仿制日本花盆

铜官出产的栽花瓦盆,原先只有绿釉、黑釉两种,式样古老,钵形矮浅,不受消费者欢迎。日本花钵,形高、口敞、底小,钵内不出边。其优点是:钵深可多放泥土,花枝长高大后,经得起风吹雨打不易折损;口大底小,口上无内边,花凋谢后泥土容易倒出;钵内不上釉,便于松散泥土并浸透水分。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参照设计图样,先在湘潭河东钵子窑试做一批花盆,产品一出,供不应求。接着又在铜官试制成功,随后又发动那里10多条窑仿制,还在衡山、渌口等地大量定做,每年销售约10万个。

3.仿制日本火盆

长沙人冬天烤火是在木架子上面架个生铁火盆。日本进口火缸,式样鼓形,古铜色釉,精致美观,省炭,无次尘,又安全。市政公所引进日本先进技术在铜官试制成功,由雷同茂出资大量定制,做出坯子后,在缸内加盖“雷同茂出品”印记,陆续运店储存。进入冬令,他在湖南各家报纸大登广告,由此轰动一时,长沙和省内各市、县均来选购,后来此火缸还成批运销广西、桂林等地,每年约销6万个。

4.改良涵管

民国初年,湖南成立公路局,后又成立长沙市政公所。公路局先后修筑长潭、潭宝、宝武、长桃等公路,市政公所拆毁城墙修筑马路,均需要大量瓦涵管。当时铜官、湘阴所产涵管,每筒两头都是平口,形状较短。公路局要求改良式样,在涵管一头加做一个套榫,使每筒管子都能衔接起来,管子的口径以30厘米,长度以50厘米为适宜。市政公所引进先进技术改良式样定做一批,试销合格。除铜官椅子湾福兴窑、保兴窑、寿兴窑、狭口子、袁家湖几条瓦管大窑大批生产外,还有几十条窑做。

5.引进先进的技术设计改良各种坛

市政公所委托雷同茂引进先进技术改良蒸酒用的大坯缸,它比老式坯缸高1尺以上,优点是出酒率高,深受各酒厂和作坊的欢迎。又如酒酱业长年需要各种大小缸坛为数甚巨,历史上是由铜官、湘阴两地所生产,坛子式样笨重,又多渗漏,要加工才能使用。雷同茂引进先进技术改良設计定制的一批大小酱浦坛、汾酒坛、腐乳坛等各种式样的坛缸,深受酒酱业欢迎,年销数字很大,无法统计。

6.市政公所扩大筒瓦(即琉璃瓦)生产以适应建筑需要

铜官窑户,过去只生产少量筒瓦。民国初年,各地的建筑工程颇为兴旺。市政公所引进先进技术,雷同茂出资大量生产筒瓦,当时修建大厦,流行盖筒瓦。最大工程如长沙兴建国货陈列馆、盐务局、何键公馆、湖南大学、清华中学、大麓中学、湘雅医院、天心公园、民众俱乐部、模范监狱、开福寺等,南岳修建藏经殿、祝圣寺和一些别墅,宁乡修建沩山寺,庐山修建诺那佛舍等,多是盖的黄、绿釉筒瓦,不论自办材料,或由营造厂商包料,都向该店定制,年销筒瓦在200多万皮以上。有一种蓝釉筒瓦,乃该店首创。如麻园岭湖南省卫生厅的屋瓦,就是在该店定制的,至今仍然保持原状。

7.市政公所支持德茂隆酱园引进先进技术创新

德茂隆为长沙最大的酱园。主营酱园,兼营酒、香干、麻油、豆豉、酱菜等6个作坊。经营香干作、酒作、酱作、芝麻作、苏作、豆豉作、米厂等7种业务,全店职工人数共约100人。德茂隆采取前店后厂、兼营批发零售的方式进行营业。该店在市政公所支持引进先进香干制作技术,生产的香干不仅厚薄均匀,大小合度,颜色火候始终如一,而且色、香、味俱佳,人人称赞。香干上印有圆形“德”字为标记,以示与别店所产有所区别。

8.市政公所引进先进科技改善百姓生活

长沙春季雨多,城市下水道不通,下几天大雨下水道堵塞,市政公所引进先进的抽水机安排专人排除积水,改变城市涨水的现象。另外长沙人一般用煤球,煤球使用不方便且容易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市政公引进了先进的藕煤机改变了城市环境提高长沙人的生活品质。

9.市政公所成立马路工程处大力修马路

长沙旧城区道路布局照顾原有街道,拓宽主要马路,新城区全部采取方格网加放射线。路面宽度由27米到60米不等,同时还在水陆洲、朱张渡和浏阳河口,各设跨湘江大桥一座。如此宏伟的计划,在当时可谓令人耳目一新。可是长沙市的老城墙,从1917年开始拆除,但初期阶段,仅将筑城的墙砖搬走,并未及时清除坯土,以致环城一线土堆屹立,一遇雨雪不时倾塌,毁屋伤人之事时有发生。新总理黄一欧首先表态,为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决心铲平旧城墙堆集如山的土。但具体施工时才知,当时政公所经费太少,每月仅5000元,只得出卖城基地皮,抵作拆平城墙坯土的部份人工费。同时他还劳心费力,亲自赶往武汉向英、美两国银行签订草约,请借外债作为经费。1923年长沙市政公所下设的马路工程处成立,举步维艰的长沙古城墙拆卸工程的环城马路的修筑工程终于得以实施。巍然屹立于湘水之滨达千年之久的古城墙在一片号子声中轰然倒塌,最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仅剩下的城南一小段城墙及天心阁被保留下来,成为供人们访古的千古名胜。其余在标准大降后部分得到实施。其中1930年大部分竣工的东西干道命名为中山路,1933年部分竣工的南北干道被命名为黄兴路,1937年建成的又—条南北干道被命名为蔡锷路。目前,中山、黄兴、蔡锷三条路仍是长沙城区主要道路和繁华的商业区,黄兴路是长沙最繁华的商业区。

1923年,湖南的谭延闿派军队和赵恒惕派军队展开大战。黄一欧对这种内战深感厌恶,遂于1923年辞去了长沙市政公所总理一职。

七、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

黄一欧辞去长沙市政公所总理一职后,于1923年冬赴常德,出任川军北伐军第一路军司令。

黄一欧于1925年来到广州,出任国民政府参事。次年随国民政府迁到汉口。

1927年,随着国民党北伐的胜利,黄一欧出任安徽省榷运局局长。因为由该局主管的淮盐是明清与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名和销售量最大的盐,这个职位—直是引发官场争斗的大肥缺。黄一欧充满理想与正义感,实在是难以应付这个职务所带来的种种麻烦,支撑不到—年便辞职。

1928年,黄一欧与周震鳞等人代表南京政府前往北平接管原总统府等中央机关。

1929年1月,黄一欧与周震鳞、王用宾作为国民党中央代表到沈阳,与张学良商讨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党务。

1929年前后,黄—欧又任天津特别市政府参事兼特一区主任。黄—欧在天津任职时还由时湖南省主席的何键夫妇主婚,与北大才女彭承祉结婚。黄一欧在天津有—定的背景,但要有所作为也很难。任职期间,他试图施展其改良社会,建立现代都市文明的抱负,关闭妓院,取缔赌场,提倡文明新风,颇有政声。但是,这些举动得罪了天津的地方恶势力,再加上蒋、冯、阎中原大战的影响,黄一欧在天津任职—年多后,便辞去了职务。

1929年6月,冯玉祥应阎锡山邀请前往山西“共商国事”。为了讨好蒋介石,阎锡山以“停止内战”“相偕出洋”为借口,将冯玉祥先后软禁在太原晋祠和五台县西会村。得知冯玉祥的险讯后,黄—欧自告奋勇与李书城、周震鳞先后赶赴太原,劝说阎、冯二人言和。因为阎锡山曾在日本由黄兴督誓加入同盟会,又与李书城等人一道加入了黄兴精心组织和直接掌握的“铁血丈夫团”。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阎、冯终于携手共进,于1930年3月21日联名发出倒蒋通电。

八、国民党内的反蒋斗士

蒋介石一心实行专制独裁统治,所谓“统—”演变为争权夺利、自我扩张、军阀混战。黄—欧从广州到沈阳,从东南到西北,所见所闻,无处不是怨声载道、怒火熊熊,因而也像冯玉祥及很多元老、名流那样,走上了反蒋的道路。1929年,黄一欧与周震鳞、高巩白在北平创办《坦途》杂志,宣传反蒋。1931年,在胡汉民被蒋介石软禁的事件发生之后,孙科也走上了反蒋道路,并与陈济棠、李宗仁等人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与南京政府对抗,应孙科的邀请,黄—欧于1931年前往广州,任广东省政府政务委员。没想到,曾经愤怒地把蒋介石比为一只“疫鼠”、号召人们尽快将其歼灭的孙科很快就与蒋介石妥协,实现了宁粤合流。

黄一欧希望反蒋斗争能取得胜利,对孙科放弃反蒋斗争很不满意,因为这会使很多参加反蒋斗争的朋友遭到残酷报复。为了尽可能的维持局面,黄一欧在宁粤合流后还是于1932年出任孙科担任院长的立法院立法委员,前后任职达十余年。长期从事政治活动,黄一欧与国民党内众多要人有不同程度的渊源,不少人还是很好的朋友。黄—欧为人厚道,可是,他的那些朋友相互之间则总是争来斗去,反复无常,朝为死敌,夕即盟友,正直忠厚的黄一欧为此十分困惑。特别让黄一欧深感绝望的是,在抗日战争这种背景下,国民党内那些斗红了眼的人,仍然不肯罢手,耍尽花招置对方于死地。他多次辞职,均未批准。1943年,黄—欧借口养病,向立法院请假,悄悄地从重庆回到湖南湘乡农村岳父母家,和妻子儿女隐居田园。黄—欧隐居后,决计不再过问政治,国民党人士想利用他的影响多次请他出山,都被他婉言谢绝。

九、辛亥元老中的慈善家

北伐战争期间与与北伐胜利后,为了打开华北、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的局面,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不得不借重李书城、周震鳞、黄一欧这类辛亥革命人物,以利用他们的威望和长期与各方人物的联系来统一中国。黄一欧每月薪水800银元(一亩地才10元,800元很大的数字),但黄一欧却过得并不宽裕。蒋介石排挤一大批辛亥元老,这些为中国民主革命做贡献的人生活困难,有的连温饱都有问题,黄一欧经常帮助他们,让这些辛亥元老能生活得好一点。

十、湖南和平起义背后的主要策划人

1948年7月,程潜出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特请黄—欧出山相助,黄—欧面露难色,程潜说:“我请你,你也不来吗?”程潜此时虽统揽湖南军政大权,实际处境则很危险。蒋介石将—批黄埔系的亲信安插在他身边掌握实权,其中李默庵、黄杰担任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素与程潜不和的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在湖南还有较大势力;特别让程潜感到危险的还有手段毒辣的军统特务,其中军统特务杨继荣被安排为绥署高参,时刻不离程潜左右,以密切监视程潜的—言—行。黄—欧忠诚可靠,经验丰富,而且熟悉各方人物,是程潜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助手。黄一欧实际上只是不想再参与蒋介石之流的政治活动,在程潜出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之前,他已于1948年3月在长沙秘密参加了刚刚成立两三个月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湖南民革地下组织,此时正在中共湖南省工委领导下,为争取湖南和平解放而努力。于公于私,黃—欧都已经到了需要站出来的时刻,因此,他同意了程潜的邀请,出任湖南省政府顾问,并针对当时湖南的形势和状况向程潜提出了九个字:“走不得(走,没有出路),打不得(人民财产、长沙城将毁于一旦),只和得(和,才是唯一的出路)。”由于黄—欧参与的都是—些高度机密的活动,也由于他不满意有些人夸大自己在湖南和平解放中的作用,黄—欧对湖南和平解放没有写回忆录,因此,他在这一时期的具体表现鲜见于记载。这时,国民党已经开始逃离大陆。为了减少中共的政治影响,国民党方面已经安排了黄—欧—家去台湾。先是通知黄—欧去领前往台湾的船票,他置之不理;继而又派人送来了飞机票,他弃之不用,黄振华要求由他带儿子黄伟民去台湾,他也不同意。最后,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黄杰亲自登门,准备带黄—欧全家去台湾。当时只有十二岁的黄伟民出面招待他,告之父亲刚好是前一天陪程潜去了邵阳。1949年7月30日,程潜秘密转移到长沙南门外毯子湾南二里牌胞侄程炯家,当时黄—欧—家也居住在南门外,这里还是—片荒野之地,环境僻静、安全。程潜在这里与大家一道草拟了湖南和平起义通电电稿,将其交程炯的妻子朱启畴送出。1949年8月4日,通电文稿正式由广播电台播发,湖南值此宣告解放。

十一、中国百年历史的见证人

湖南和平解放后,黄一欧与曹伯闻(后任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等职)、邓介松(程潜任主席期间的湖南省政府秘书长)、程星龄(后任湖南省副省长等职)等十人被聘任为湖南军政委员会顾问,黄—欧名列第一。新中国成立后,黄—欧先后出任湖南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主任委员、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前夕,年近九十的黄—欧于1980年10月奋力完成了一篇长达万余字的《辛亥杂忆》。《辛亥杂忆》中特别记述了他和父亲与宫崎家的往事,并为此生再也不能前往日本探访东京鹤见总持寺的“黄君克强之碑”和瞻仰纪念孙中山与宫崎寅藏的“文虎社”而深表遗憾。

黄一欧是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著名爱国人士。青少年时代即投身于民主革命的洪流,追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和父亲黄兴先生,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参加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和辛亥上海光复、辛亥南京光复,继而参加了护国讨袁、护法、北伐等革命活动。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历史关键时刻,他协助程潜组织湖南和平解放。这一壮举,不仅使湖南人民免遭战祸之苦,而且对促进华南、西南、西北的解放产生了重要影响,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他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对人民的事业表现出很高的热忱和负责精神,为湖南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谨遵父亲黄兴先生的“笃实”“无我”家训,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受到了人民的尊敬。

猜你喜欢

黄兴长沙湖南
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黄兴丽的“理想人生”:创业哪有不吃苦的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整人的历史题
湖南童谣
在湖南
unit 15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