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剧中角色重构分析

2021-12-04尹雪韦钟家豪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21期
关键词:影视剧女性主义

尹雪韦 钟家豪

【摘要】如今社会中的性别意识,已经不能用以往经历的种种浪潮来归纳总结,也不能延续最后一次浪潮中的女性主义理念,毕竟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国女性对荧幕中的性别意识诉求也近不相同。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社会也正在快速发展与进步,中国女性主义意识不断觉醒,两性关系在社会中的地位也随之越发向平权时代靠拢,本文将分析影视剧的女性主要角色占比出发,共同探讨当下新型的两性模式。

【关键词】女性主义;影视剧;性别重构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1.078

在女性主义逐步兴起的漫漫长河中,先后共经历三次浪潮来不断优化,分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妇女解放运动;其次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女性主义浪潮;最后是1990年至今,关于女性主义的研究开始进入学术机构,出现各类女性主义流派。秉着“两性真正的自由需要两性一起努力”来浅析影视剧中性别重构的相关问题。

1. 英美剧中的女性主义崛起

1.1 男性题材占据主要市场

最初阶段的英美剧,广受大众好评的均是以男性为主角而展开的各类题材剧集。以监狱为故事背景的传奇性美剧《越狱》、被誉为“BBC史上最经典的黑帮英剧的《浴血黑帮》、讲述二战期间真实故事的神作《兄弟连》、背着犯罪剧外壳内在却是家庭伦理剧的《清道夫》......在早期的英美剧荧幕中,满屏充斥的都是荷尔蒙爆棚男性主演剧集,且大部分故事设定为男主拯救朋友、拯救家园、拯救世界等,而女性角色仅仅作为“绿叶”,用来衬托出男性角色身上背负的重任与光环。

1.2 女性题材萌芽

在1998年,一部以女性感情生活为主题的美剧《欲望都市》横空出世,《欲望都市》在美剧圈掀起了一场革命。剧中的主要角色为生活在纽约曼哈顿中四位美丽时尚的单身女性,她们无论是在生活上、工作上,还是性格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她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不再年轻。即便如此三十多岁的她们依然想在充满利益、欲望的大都市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借着友谊的力量不关乎其他,敢爱敢恨。女主角凯莉的那句经典台词“女性是否能像男人一样享受鱼水之欢”,不仅直接大胆的张扬女性风采,还原女性原本面貌,表达出女性在追求爱情上可以与男性平等,更是宣告了独立自主的女性角色正在崛起。

美剧制作人詹妮·比克斯曾说过:“美剧领域,女性观众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她们有在角色身上寻找认同感的需求,那些独立自主的警察、政客、律师和医生等各类女性角色,都能给予女性观众的内心需求。”如今,像《克拉丽斯》、《东城梦魇》、《单身毒妈》等以女性为主角的大批量剧集陆续在荧屏上热播。

1.3 树立正确价值的女性主义

大众需要深知的一点是,女性主义觉醒并兴起并不是为了和广大男性形成对立面,更不是为了制造性别对峙,掀起争辩。美剧编剧米歇尔·金曾说:“电视剧中女性主义的增多,说明女性在整个社会被予以承认和重视,女人们需要互相了解,男人们也想更多地了解女人。”美剧中的女性角色,不仅要在社会中独立生存、实现自我价值,还要更多地承担起国家使命。在系列美剧《危机边缘》中,优秀的FBI年轻女特工奥莉维亚与神秘科学家沃尔特合作调查一系列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超自然现象的故事;在美剧《双面女间谍》中,我们看到一個本该按照正常学生流程度过美好校园生活的金发靓女雪莉,实际上她确早已为秘密情报组织工作多年的双重间谍。

总之,强势独立且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角色在美剧中的比重份额越来越多,这类女性角色也逐步开始成为吸引受众的一大亮点,演员们将女性的外在生活状态再到内在心理、以及社会地位都进行了详细的艺术展现。

2. 影视性别消费重构

2.1 影视性别消费演变

在传统电视电视剧中,大部分剧情主线设定都是大笔墨歌颂男性角色的英雄主义色彩,而女性角色大部分设定都是用女性本身来博取大众视野,强刷存在感。这种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较多体现在当代宫廷剧里,如《甄嬛传》全剧呈现出的线路,就是多位女性围绕着一位男性发生各种明暗争夺的故事。正是因为这种制度观念的局限,造成两性地位大不相同,直到今天,在某些国家地区还依然存在着不良的两性观念,处于这样制度观念下的女性还是只会把自己固定在家庭生活上。

随着社会观念不断革新,女性地位在不断提高,过去很多只有男性才涉及的领域,开始逐渐出现了女性身影,电视行业则衍生出众多女性导演,制片人,策划人等,从而电视节目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男性消费开始兴起,

当女性导演或女性制片人在创作制作节目时,她们会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去看待整个世界,所以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韩剧可以风靡全球,为什么通过剧集播出后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链的原因,因为大部分韩剧的导演或作者都是女性,自然了解大部分女性受众想要看到的事物,想要感受到的情绪。

2.2 国内剧集演变

在近年来的中国电视剧或综艺市场,男明星的活跃度显然已经超越了女明星,尤其是当下打造出的一批批的国产男团和人设男主,他们只要一出场无疑就是满屏尖叫的局面。电视剧《琅琊榜》、《扫黑风暴》、《觉醒年代》等更是安排众多男明星共同出演,像这类各大男神合体的电视剧,一经播出之后便会多次囊括各大平台热搜榜。2020年由当代新生流量男明星胡一天、陈哲远主演的《绝代双骄》,该剧不仅在CCTV-8中的黄金强档剧场播出,还同步在央视网、爱奇艺播出,尽管最后评价褒贬不一,但在CCTV-8播出期间,多次拿下同时段收视率第一,使CCTV-8近半年首创收视率新高。

从现在各个节目的配置来看,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服务于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女性地位逐步开始上升,实现消费女性向消费男性的转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视节目制作要重点发展男性经济,我们更应该是要构建出一种健康的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加之合理运用进行创作,而且这对于女性来说,也是一次重新建构地位,转变观念的好机会。

3. 电影中的两性模式

抛开电视剧,近些年的电影市场中,不难发现获得广大受众好评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在性别这一问题上做文章。放眼市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异形》、《生化危机》、《黑夜传说》系列,再到如今火爆全球的大女主电影,漫威的《黑寡妇》、《惊奇队长》,DC的《神奇女侠》、《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等。

依靠动画起家的迪斯尼也不例外。由于动画具有意识指向性,因此动画不仅会受到创作者价值观的影响,而且还能体现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后现代女性主义开始兴起,迪士尼动画在后现代女性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女性形象进行了重构。如今的迪士尼动画电影为彰显出现代女性的个性,实现男女平等,纷纷再构建了具有多元化、差异性且追求自由的女性角色。国外电影题材恰到好处的改写了由于历史叙事造成的性别局限性,把以男性为惯例的中心展开偏移,无论是以儿童为目标受众的动画电影,还是以男性为目标受众的超级英雄电影,都开始将目标受众向年轻女性靠近,乘上时代发展的快车。

国内最值一提的当属于2019年开启中国动画世界的《哪吒·魔童降世》,其中充当父亲角色的李靖,不再是老一辈口中声声相传神话故事中的高冷天王,而是真正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父亲。而母亲角色重新塑造的原型为当代女性,忙于工作的同时照顾家庭,影片开头也体现了母亲与父亲之间的平等地位。

女性角色从21世纪初的荧幕欲望符号转变为逐渐获得自主意识。随着女性自主意识不断觉醒,影视剧作品中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角色,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在逐步跨越到各个社会领域中去,让女性角色在影视剧这条路上走的更加自在从容,而这背后必然会对男权为中心造成冲击,但是社会更需要的是两性互助共同成长的过程,女性不再是男性成功路上的伴侣,而且同行者的存在。影视剧中一个个微小细致的调整改变,就会推动了当下文化思潮,也会塑造出新型的两性模式。

女性主义并不是像铁板一样的意识形态,女性主义的崛起并不意味着要压制或是打压男性,对于性别上的异同,可以按照一个简单的原则:争取两性之间权利上的平等,但依然要承认并且保持其他方面的差异,来共同互助成长。

4. 结语

今后我們在创作人物角色时,要更加细腻的去深入体会其在国内外社会中的真实生活,了解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多加一些理性的反思,方可把人物、剧情等真正地做到深入观众内心。

参考文献:

[1]张莉亚.《南方人物周刊》中的女性形象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王冬梅,徐建纲.《欲望都市》:一部女性的赞歌[J].电影文学,2013(03):130-131.

[3]刘灵渊.大胆去爱颁奖季美剧女性主义收获颇丰[EB/OL].http://news.ts.cn/system/2018/01/26/035081244.shtml,2018/01/26.

[4]夏纹文.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当代好莱坞动画电影女性形象再构建[J].大众文艺,2017(07):191-192.

[5]高雅.“她文化”的衍变及思考——影视作品中的女性符号与性别叙事研究[J].视听,2021(01):45-46.

[6]成红舞.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译介与运用(1995.9—2005.12)[D].山东大学,2006.

作者简介:尹雪韦,(1998年10—),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艺术电视编导与制作方向。钟家豪,(1996.12—)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艺术电视编导与制作方向。

猜你喜欢

影视剧女性主义
“超前点评”折射“水军”控评乱象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中国从女性主义到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践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
浅论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之后的得与失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