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羽年轻人的欧洲赛季记忆
2021-12-04闫佳麦延
闫佳 麦延
每一届奥运会结束后,羽坛都会迎来颠覆性的新老交替,老将离开,小将当家……经过长达一年半的国际赛事真空期后,中国羽毛球队的一众小将将汹涌的青春浪潮卷至欧洲:卫冕苏杯,重夺尤杯,汤杯夺银。
疫情之下,这样的一次大赛潮对于年轻人来说太难得了。当一切已经过去一月有余,在回国隔离的日子里谈起欧洲赛季的点滴时,他们仍然能精准说出每一个关键点,足见这段回忆是多么深刻。
周昊东:“少年老成”二次创业
说起今年的欧洲赛季,周昊东的身份有点特别。他既是阵中的世界冠军,是同龄人中的“老将”,也是缺少固定搭档的“新人”,两种身份,对他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三年前,周昊东/韩呈恺在成年赛场异军突起,手握超级750赛冠军闯入世界排名前十,并在2019年南宁苏迪曼杯小组赛登场,最后携手成为世界冠军。汤姆斯杯小组赛对阵印度队时,周昊东又一次遇上这对印度组合,只是搭档已经变成了何济霆,而且他们这次输给了对手。
出发去欧洲前,作为“落单队员”的周昊东其实没有抱很大的期望。对比起同行的固定组合队友,他甚至觉得自己在苏杯和汤杯赛上主要是“打酱油”的。没想到,苏杯小组赛时男双组的一场失利让周昊东以临时组合的身份当起了第一男双。虽然获得上场机会,但他和何济霆第一次亮相就输给了丹麦组合,他也一度想起了固定搭档韩呈恺的好。
周昊东常说自己是“不争不抢的佛系人”,本来对输球没有那么大内疚感的他偶然看到了网上的各种声音,他可以接受外界对这场输球的批评甚至指责,但他对那些一场输球就否定一个人的言论很反感,尤其是那些说“中国男双不行”的声音。突然,他有一种被瞧不起的感觉,这也难得地让他当了一回“叛逆少年”。
苏杯决赛的胜利让周昊东和临时搭档何济霆彻底释放,周昊东更是在赢球瞬间对着观众席和摄像机怒吼:“谁说不行!”很多人说,很久没有见过如此热血且激动的昊东了!回忆那场比赛,周昊东觉得那是自己打过最紧张的一场比赛,那场胜利不但证明了组合的能力,也算是给暂时落单的自己一个证明,证明自己是有实力的。
来到汤杯赛场,无论是打印度组合的负还是打日本组合的胜,周昊东与何济霆都在打传统的攻防,胜负往往在几个球的细节处理上。但决赛面对擅长打发接发的印尼组合时,周昊东/何济霆打得很难受。昊东表示,原本是着重准备苏卡姆约/吉迪恩的,没想到对方会这样变阵,加上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和印尼男双交手,那场比赛是有力使不出的压抑。
之后的丹麦公开赛,周昊东被安排和小将冯彦哲打男双,但他们因为积分太低而没能替补成功,周昊东就此以一金一银结束了这次难得的欧洲之旅。从一年前的第二男双着急抢夺奥运积分,到最后无缘奥运会、老搭档退役,周昊东在这一年多没有参加国际比赛,却经历了相当多的事情和心理转变。从这次比赛能看出,他比同龄人老成,这固然来自于世界冠军的能力和底气,但也离不开他凡事看得开的“佛系”性格。
当然,周昊东还是会有进入状态慢、有时不够兴奋等问题,但和搭档何济霆一样,他觉得这次比赛让自己的心态渐渐成熟。输完球,他不再过多地想过去的结果;比赛中丢分,他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赢得下一球当中。汤杯那场频频被发球裁判判罰的半决赛中,搭档何济霆一度非常着急,但周昊东却一直很淡定,一直在安抚队友。
或许,因为周昊东更早到达前列,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他会有更大的担当。错失过一次奥运会的他现在带着韩呈恺的希望继续向前走,但这个目标还有点遥远。目前,他需要先找到一个合适的固定搭档,二次创业,二次奋斗。
何济霆:一定不要和自己握手言和
在刚刚过去的欧洲赛季中,国羽队员中恐怕没有人的高低起伏能比得上何济霆了。
输球改变了格局
何济霆自评是一个很喜欢打团体赛且比较能打团体赛的球员。四年前的全运会男团决赛,丢分的他自责神伤;今年的全运会男团夺金,他激动落泪,总结时文采斐然,情绪饱满。或许正是他在全运会团体赛上的忘我投入和自信霸气,让教练组默默记下了他的好。
随着李俊慧和韩呈恺在全运会后退役,何济霆/谭强这对组合在排名上已经成为国羽此番出征欧洲的第一男双,他们在出发前就做了足够的心理准备。首战轻取芬兰组合后,何济霆/谭强在第二场小组赛对阵印度队时休战,在最后一场小组赛对阵泰国队时再度登场。
面对不太知名的泰国男双,何济霆/谭强首局21比11胜出,第二局却像突然失去方向一样,以8比21落败。决胜局,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在慌乱中败下阵来。至今,何济霆还记得当时比赛时的心绪紊乱:怎么办?怎么打?怎么得分?急躁、无助、慌乱都在后两局比赛中体现出来。
何济霆坦言,这是整个欧洲赛季他想法最多的一场比赛,也是他觉得最难受的一场比赛:“不是说打不过,只是后两局调整不过来,所以输得很难受,怎么会输这样的球?”这场比赛也成为了男双组合调整的开端,但在男双选择中,无论是王懿律、刘成还是谭强、周昊东,在原来的组合中都主攻后场,何济霆的网前组织能力很重要。权衡之下,此前几乎没有搭档过的周昊东/何济霆这对新组合被写在了次日对阵丹麦队的1/4决赛对阵名单上。
二度落败后的得与失
何济霆一向是心思细腻,情绪饱满的人,输给泰国队的那晚,他一整宿都没睡好。不过,1/4决赛上场前,他已经放下了包袱。岂料,第一场登场的何济霆/周昊东又一次以1比2输球,而且是决胜局2分惜败,男双连续两天丢分,一时间成为网上热议。
下场后客观分析,何济霆觉得这场的发挥要比之前好,输球是因为决胜局的后半段细节没做好,而且对方的表现也更加突出,所以情绪上并没有输泰国队时低落。不过,连续两天输球还是让他陷入了自我怀疑当中,加上他在比赛的第一局就扭伤了腰,身心的“摧残”让他很难受。
或许真的是祸福相依,腰伤让何济霆在一定程度上放下了输球的压抑。那场比赛后,何济霆马上找队医治疗,以每天两三次的频率逼着自己的身体恢复,这样的节奏一直到汤杯结束才停止。虽然连续两天输球,但教练对他们仍然有信心。半决赛前,男双主管教练黄展忠先问了何济霆的意见。当时,何济霆觉得自己的腰还有点疼,希望可以休息一场。如果条件允许,他希望决赛能够出场,证明自己。
两大杯赛历练心态
半决赛3比0胜韩国队后,国羽又一次闯入苏杯决赛,又一次遇到日本队。决赛前,何济霆再次请缨,腰伤有所缓解的他表示,上场了,就会忘掉之前的情绪和身体的疼痛,一定要拼下来。等他们先胜一局、丢掉第二局后,旁观者的心又一次悬起,该不会是熟悉的被连扳两局吧?
关键节点出现在决胜局的前半局,何济霆/周昊东在5比6时连得7分,奠定胜局,最后以21比16胜出。那一刻,连续两场落败的压抑被彻底释放,何济霆也前所未有地脱掉了衣服,肆意庆祝。这场胜利奠定了国羽的胜势,最后以3比1击败日本队,成功卫冕苏杯,何济霆也因此成为决赛登场唯一的新晋世界冠军。
有了苏杯夺冠的底气和磨合,何济霆在汤杯六场比赛中全勤登场,和谭强搭档一场,和周昊东搭档五场,取得4胜2负。决赛中,面对擅长打发接发、擅长让对方打得不舒服的印尼组合,何济霆/周昊东无论是细节还是配合上都处于下风,失利在情理之中。
在那之前,他们经历了负于印度“黑塔”组合的郁闷,在1/4决赛实现对泰国男双的“复仇”,在半决赛对阵日本奇兵渡边勇大/保木卓朗时,顶住了发球裁判一局判六七个发球违例的逆境。对比起苏杯时的起伏,何济霆直言自己在短短的两周内变化很大,在汤杯赛上俨然已经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将。半个月前面对苏杯的两场失利,何济霆的心态调整比以前好了许多,但还带着不成熟。半个月后面对汤杯的两场输球,何济霆已经可以很客观地面对。
沉淀通向成熟
以前,有人说何济霆不擅长打顺风球,说他“玻璃心”。经过苏杯和汤杯的历练,何济霆认为自己最大的进步正是心态。他坦言,像半决赛的情况如果发生在以前,他可能会被发球裁判的判罚严重影响心态,很可能就调整不过来。此番实战,和一贯淡定的周昊东搭档后,何济霆对待逆境的心态改变了许多。
一般来说,参加比赛多才会变得有经验,心态才会得到锻炼,但苏杯赛前已经一年半没参加国际比赛的何济霆的变化却来自没有比赛时的沉淀。去年从英国刚回国集训时,何济霆曾经有一段状态很不好、心情很差的时期,训练和模拟赛都不太顺利。没有比赛的硬性任务,何济霆花了很长的时间去看待自己的问题,慢慢地,他竟然悟出了看待问题的另一种角度,由此联系到对待比赛的胜利和落败的态度。
“以前的我可能赢球就会盲目自信,觉得自己涨球了;输球就会过度自卑和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现在想来,那样的我既天真,也很笨。”何济霆说。
从两度输球到赢球翻身,从自我怀疑到重拾自信,何济霆用了三天;从非主力突然成为核心主力,何济霆经历了一个月;但从以前的自己变成现在的自己,他用了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现在的他猝不及防地被推至中国男双的一线位置,但心态有所成熟的他覺得自己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有更多的担当,有更多的命题要想透彻。
如果要对以前和未来的自己说同一句话,何济霆的选择是:“一定要做好自己,一定要时刻准备着,一定要保持前进的方向,一定不要和任何当下的自己握手言和。”
李诗沣:长大就在一瞬间
今年的汤姆斯杯赛上,李诗沣作为国羽主力阵容中唯一的“00后”登场,在淘汰赛阶段一展锋芒。从年轻小将到决赛主力,从三单到二单,从完败到突破,那一个个瞬间让李诗沣几次突然长大,走向了舞台的中央,也引来了此前不曾有的关注的目光。
五连败的梦魇
凭借2019年参加低级别赛事获取的积分,李诗沣在本次欧洲之旅的国羽男单中排名第三,是国羽唯一在汤姆斯杯六场比赛中保持全勤的男单。如果说小组赛对阵塔希提队和荷兰队时的第二单打和对阵印度队时的第三单打都只是热身,挑战性小,那么隔天的1/4决赛在二单位置迎战泰国的昆拉武特则是突然而至的大考。
昆拉武特比李诗沣还小一岁,但他从2017年至2019年和李诗沣在青年赛和成年赛先后交手的五场比赛中全部获胜,还保持一局不失。李诗沣在青年赛的高光时刻是2018年的阿根廷青奥会男单金牌,那次比赛,昆拉武特提前出局,没有碰到李诗沣。可以说,这位前无古人的世青赛三连冠得主是李诗沣此前的“梦魇”。
1/4决赛排阵前,男单主管教练陈郁问李诗沣:“明天你打二单怎么样?有信心吗?”李诗沣答应了,他想:既然是团体赛,一切皆有可能。打了几年都没赢过,我不怕输,我输得起,但我渴望赢一次。面对前所未有的团体大赛二单位置,加上淘汰赛的压力,这让李诗沣在赛前想法不少。不过,当站上场,他的想法只要一个:放手一搏,想办法先赢一局。
首胜昆拉武特的甜
凭借足够的信心和长时间的积累,李诗沣以21比13拿下了第一局。第二局,李诗沣依然一路领先,没想到却在15比10领先时多次犯错,被昆拉武特以21比17扳回一城。重新回到起跑线上,李诗沣更有了孤注一掷的想法:“当时我就想,第三局我干脆就不打多拍了,先在前半段冲一冲,速度加起来。”11比5,进攻频频得分的李诗沣大比分领先交换场地。这时,他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坚持进攻,不能犯第二局的同样错误。
决胜局里有一个细节,李诗沣在前半局得分痛快,却一声不吭。等到他从13比6开始连续得了7分后,他打开了嗓门,每夺一分都大声吼叫庆祝,和前面完全不一样。回忆起最后那一段比赛,李诗沣有点不好意思了,他说:“其实就是有点‘上头了,因为胜利越来越接近了。其实那样是不好的,虽然大比分领先,但如果某个细节处理不好,很容易一下子情绪崩掉,被抓住机会反攻,好在这一场里没有发生。”
21比7,李诗沣以这场胜利为国羽锁定3比0零封泰国队,闯入四强,同时终结了对手对自己的五连胜。这一场比赛让观众看到了李诗沣的进步,也让教练组给他加上了重重的信任度。
胜利的这一刻,他尝到了成长的甜。
落败瞬间的苦涩
隔天的半决赛,李诗沣在大比分1比1时登场,以2比0击败后来在法国公开赛夺冠的常山干太;决赛对阵印尼队,李诗沣连续第三场担任二单,在大比分0比2时登场。尽管首局落败,情况已经到了最坏的局面,但他在第二局顽强挣扎,将比赛拖进了决胜局。
决胜局中,对手乔纳坦数次让人近乎绝望的滚网球让李诗沣的心态出现了波动,加上比赛中他还拉伤了胯,最后他以14比21让出了胜利。这一刻,不仅仅是他输给了亚运会金牌得主乔纳坦,中国队也就此以0比3不敌印尼队,无缘汤杯的卫冕。
看着队友们失落的表情,听着教练和队友对自己的安慰,一时间,刚刚才输球而情绪低落的李诗沣竟不知道自己先感觉到的是内疚还是温暖。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背负上了什么,觉得脑海中自动浮现了一个清晰的目标,那是对队伍的责任感和担当,那是输球后的不服输,那是对自己未来的决心。
那一刻,他又尝到了成长的涩。
长大要担起的责任
作为国羽突出的“00后”一员,李诗沣在2019年就开始在低级别赛事历练,并收获了加拿大公开赛冠军。按照正常的计划,疫情的这两年该是他迈进高级别赛事、登上大舞台的时期。苦等了一年半后,他面对的第一个大舞台就是汤姆斯杯,而且是淘汰赛主力的位置。
出发欧洲前,他给自己的设想是打好三单,如果淘汰赛轮到自己登场,就拼命赢球。没想到,从淘汰赛开始,他竟然成了每场必上的二单。虽然李诗沣自己对位置的变化没有太多感觉,但舞台的变化让他感到了身上责任的变化。“打到三单必然是2比2了,就是破釜沉舟,退无可退。但二单可以是2比0,可以是1比1,也可能是最危险的0比2,我觉得这对心态的考验更大,尤其是赛前的心态。我是屬于那种赛前会紧张,但比赛场上从来不紧张的人。”他说。
从初露锋芒到突然成名,希望被看见的李诗沣收获了大家的关注,这也是他的一份动力。在我们看来,他在汤杯赛上的表现足够亮眼;在他自己看来,这次经历固然重要,但对于他的职业生涯来说可能只具有亮相性质。
疫情开始以来,没有比赛的苦闷和对自己实力感觉的虚无从此烟消云散。赢下昆拉武特的瞬间,李诗沣感觉到自己实力和心态的成熟,几年的成长在这一刻聚成质变;输给乔纳坦的那瞬间,他感受到成长所必然带来的压力和责任。这一趟旅途让这位“00后”领军人长大了,也让他有了更强的信心去冲击下一届奥运会。
陆光祖:大器不惧晚成
和很多国羽男单小将一样,陆光祖成长在有林丹和谌龙两位老大哥的时代,加上年少成名的同龄人石宇奇,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都扮演着国羽男单四号人物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当太久了,当他突然成为主角甚至是第一男单时,他已经25岁了。
苏杯首秀即遇“天黑”
2019年是陆光祖参加比赛最多的一年,但在高级别赛事的舞台上,他逐渐丢失了在2018年低级别赛事中能闯进四强甚至决赛的感觉。直到疫情来临,他的世界排名在20上下徘徊了将近一年。对于没有奥运任务的队员来说,没有国际比赛的这一年给他们的是没有尽头的训练,目标只能放在全运会上。
这一届全运会,陆光祖的表现很出色,先是在团体赛中守好了每一分,为江苏男队登上领奖台奠定胜势;随后的单项赛,他一路过关,和队友石宇奇会师决赛,替江苏男单包揽金银牌。
有了全运会的铺垫,陆光祖来到芬兰万塔,在苏杯第一场比赛中就获得了上场机会。尽管对手凯勒的世界排名在50开外,但陆光祖赢得不轻松,还遇到了著名的“天黑”事件。
第一局开局时,陆光祖一度以5比10落后,直到中局才反超,以21比16胜出。第二局,陆光祖一路落后,最危险时是9比16。这时,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团体大赛的陆光祖表现得像一个老将,就像他在全运会上数次大逆转一样一路追分。他先是追至14比16,又在15比18时连得5分,反超比分,拿到场点。
就在20比18时,对方回了一个后场球,陆光祖起跳扣杀,就在球正往对方场地飞去时,比赛场馆的所有灯突然全部熄灭,整个场馆一片漆黑。这是当地时间的上午11点多,但场馆却如同夜晚般黑暗。
遇到这样的状况,每个球员都是懵的,但由于赛点非常关键,对手凯勒没有放弃击球,把陆光祖的杀球挡了回去。看见对方接球,陆光祖便凭仅存的视线继续击球,如此竟然打了几个回合,对手终于率先结束了击球。
黑暗中,三个场地的比赛全部暂停,球员在休息,裁判员在等待,整个“天黑”情况持续了七八分钟。馆内重新通电后,陆光祖连续得分的节奏被打破,丢掉了一分,但最后他还是以21比19胜出,耗时62分钟才取得苏杯的首胜。尽管只在苏杯登场一次,但这是宝贵的经验。陆光祖直言,有了苏杯的紧张经验,才有了汤杯时的好心态。
一单不如二单紧张
不同于队友们经常上网,在社交平台上和球迷互动,陆光祖上网只会通过影视娱乐和游戏放松心情。他很少看外界对他的评论,加上他有着笃定甚至轴的性格,总是秉持着自己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影响。
就像苏杯的这场胜利,在外界看来,陆光祖无论是实力、排名、成绩都要明显占优,他的取胜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不应打得这么艰苦。但他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一个第一次打比赛的年轻球员,对手是有实力的名将,他想的不是如何能不输球,而是怎么想办法赢球。所以在赛后总结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差点输了的庆幸,而是努力赢了的踏实。
虽然只是一场小组赛,虽然对手不太强,但团体大赛这四个字有着独特的魅力,带来的影响很大。来到汤杯,阿祖觉得自己的表现正常了,尤其是在小组赛对阵印度队时,他在二单位置鏖战83分钟后逆转赢球,他坦言那是最紧张的一场球。面对维尔玛时,陆光祖每一局的表现都起伏很大,第三局甚至在17比19时还发生接发球直接挑球出界的低级错误。
他直言,那时非常紧张、慌乱、“上头”,他亟需回到那种能屏蔽外界、仅存自己小宇宙的状态。他告诉自己:没到21分,就还有机会。结果,屏蔽掉杂念的他连得了4分反超,以21比20率先拿到赛点,最后以24比22胜出。他说,那是整个欧洲赛季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比赛。
有了这两场关键比赛的铺垫,陆光祖在决赛出任一单时没有紧张,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跟打法相似的金廷去斗。第一局的胜利反映出,在双方同样擅长的抢网进攻方面,陆光祖甚至是比对方强的。但金廷在后面两局改变了思路,并取得胜利,这就反映出这两位同龄人在经验、变化、技战术丰富程度上的差距。
思想成熟 不惧比较
是的,陆光祖与金廷在年龄上是同龄人,但金廷已经是大赛经验丰富的奥运会铜牌得主,这也正是陆光祖之前所面临的瓶颈——年龄不小,但尚无大突破。从全运会到欧洲赛季,有的人认为陆光祖终于跃升主力,可以实现突破;也有的人认为他年龄不小,希望不大。不过,陆光祖对这些言论一点都不在乎,甚至根本没看过。
从全运会开始,我们发现陆光祖在采访时说话更有条理,观点也很鲜明。细问之下,他表示是这一年里自己看了不少书,还经常和有经验的教练、前辈沟通,夏煊泽主教练就给他提点了不少想问题的辩证思维和采访时的条理性。“可能是年龄大了,思考多了,自己对人生和打球的理解也深了。以前可能看这个问题只有一种答案和思路,但现在会有两三种。”陆光祖说。
正因为思想的成熟,加上球技的稳固和进步,才有了近几个月比较全面的提升。陆光祖直言,自己在欧洲赛季最大的进步就是心态起伏小了,在关键和紧张时刻都会更淡定。
在他看来,每个人的路都是不一样的,正因为有一步步成长和进步的人作对比,才会有那些“年少成名”的经典。经过全运会、苏杯和汤杯的历练,陆光祖收获了世界冠军的头衔,达到了職业生涯目前为止的成绩高峰。不过,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不是头,这只是之前的他闯过了边界,到达了新的一层台阶。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大器晚成,反正我现在肯定是还没特别‘成。和大部分球员相比,可能我比较幸运,成为了世界冠军,但比起前辈们,我还需要更进一步。如果真的能‘成,那依我年龄来说应该算是大器晚成吧。我从来不是一步登天的人,我更适合循序渐进。如果20岁的我是1的话,22岁的我可能是2,那么现在可能是4或5,那下一步,我希望朝着7和8进发。”陆光祖说。
王祉怡:走出自我怀疑
凭借着在东京奥运会积分赛上的亮眼表现,王祉怡被视作女单00后的绝对代表。疫情虽然打断了她在国际赛场上的上升势头,但这两年间,她在全国比赛中也获得了不俗战绩。9月的全运会,她先是为湖北女队拿下冠军点,随后在单项赛中她紧随陈雨菲、何冰娇之后站上季军领奖台。随队出征尤伯杯赛,王祉怡在小组赛中取得全胜。但是,荣升新科世界冠军的她却坦言,比赛表现不如预期,自己需要保持清醒。
回看欧洲之行,王祉怡对自己在尤伯杯赛和丹麦公开赛上的表现并不满意。伤病或许对其发挥有所影响,但抱着过高期待的她仍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的压力漩涡”。
今年5月,在全国冠军赛上,王祉怡比赛中膝关节突然受伤,随后她尽管休养了一阵,但始终没能痊愈。为了确保全运会上湖北女队可以顺利登顶,作为主力的她只要上场就拼尽全力,每一场比赛结束后,受伤的膝关节都会有些反应,但转天再战时她又是精神百倍。
当王祉怡如愿在16个月后踏上尤伯杯的赛场,完成首秀后,外媒也准备了许多问题抛向这位00后代表。谈到自己在队中的位置时,王祉怡笑称自己正位于国羽女单“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言下之意,自己既要时刻能发起冲击,又要保持着高度的紧迫感。
在尤杯赛上,王祉怡真正的难关其实藏在了与丹麦队的那场二单对决。欧洲选手向来比赛气势很足,上场前,王祉怡做好了困难准备,但上去后还是先丢了一局,好在后两局实现逆转。对于像她这样的尤杯新手来说,胜利来得实属不易。赛后,她坦言:“比赛中出现过‘怎么打得这么烂、‘这是我打出来的球吗诸如此类的念头。”自从升入成年赛,王祉怡就没怎么和欧洲选手对阵过,在经验上面还有所欠缺,但也正是拿下这场一波三折的苦战,让她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进入淘汰赛阶段,王祉怡坐上了观众席,看着队友们在场上一分分地激烈争夺,她被感染着也被激励着。她说,看上去我们重夺尤杯是势在必得,但如果不是每一场队友们都能顶住压力和困难,我们不一定可以站上冠军的领奖台。比起打比赛,她觉得看球反而更紧张,特别是决赛中她从队友身上看到了优秀运动员的本质不仅体现于技战术层面,更多是信念和意志力的比拼。“看的时候就在想,训练很累的时候如果松一口气,比赛的时候是没有办法逼着自己不放弃的。所以,我必须从训练开始就打好这样的基础。”
尤杯之后的丹麦公开赛,王祉怡的状态依然不太好,第一场和美国选手对阵虽然两局拿下,但都打到了关键分。赛后,女单主管教练罗毅刚和她聊了好一会。王祉怡说:“罗导让我找找自己之前的比赛,看看那时候是怎样赢球的,不要陷在套路里迷失了自己的打法,要让自己真正成为这片场地上的主人。”转天对阵泰国队新秀猜万,首局依然有些找不到感觉的王祉怡到了第二局就完全卸掉了必须发挥完美的包袱。她意识到,对自己过高的要求反倒是无法真的去证明什么。现在回过头来,王祉怡有了不必惊慌、不必受限的豁然开朗。
回国后的隔离期间,除了每天的体能和挥拍训练,王祉怡膝关节的伤也得以有时间好好调养一下。回望整个欧洲之行,王祉怡深有感触地说,运动员必须要有过人的意志品质。她始终记得2008年时看过一篇关于张宁在奥运会备战训练时的报道,那时候,刚8岁的她才练羽毛球不久,看到30多岁的张宁依然保持着这么高的水平,印象格外深刻。她说:“从那时候起,张宁就是我的榜样。之前,清晨姐问我隔离期间心态还良好吗?我回复说:‘当然了!这段时间,我把自己安排得很规律。”
清醒是王祉怡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继续成长的必须条件。
韩千禧:先从敬业的旁观者起步
以国羽第五女单的身份,19岁的韩千禧跟着姐姐们一道前往了欧洲。在最初得知会跟着队伍去芬兰和丹麦时,她既开心又紧张。开心的是她要被带去见大场面了,紧张的是她也很渴望能站上赛场。“拿下尤伯杯后,罗毅刚和夏煊泽教练都对我说,带你出来,就是想让你看看大队员们是怎么上场完成任务的,这也是你的努力方向。”
说起来,韩千禧才刚刚升入国家队一队不到一年。疫情前,她的国际比赛经历也只参加过亚青赛和世青赛。偶尔她会感慨几句,早知道疫情来了让自己没机会再参加青年赛,前年就该把握好机会。
随队去欧洲参加三大杯赛,韩千禧没有比赛的压力,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勤勤恳恳做后勤保障。
每天除了完成自己的训练,韩千禧其余时间不是陪大队员练球,就是为上场比赛的队友们加油。何冰娇喜欢早上练,陈雨菲、王祉怡喜欢下午练,每个队友的练习时间不尽相同。韩千禧会早早抵达训练馆,陪练完早场,就开始等下午场的小伙伴。当然,晚上如果有比赛,她还会继续陪着每一个即将上场的队友进行热身活动。“跟着姐姐们训练,收获很多。像喜欢一大早训练的娇娇姐,她是觉着早上球馆人少,能够尽情地练。而且她真的会加练很多。”
“今天我还在开玩笑,如果我也打比赛了,那么我可就是世界冠军了。”韩千禧有时会忍不住自己做个梦。跟着队伍去比赛,看着队友们都在拼命向前冲,韩千禧别提有多羡慕了。“不过,我连超级100赛都没比过,更别提尤伯杯和丹麦公开赛了。”在欧洲的时候,她每天想的都是“我要回家认真训练”。
作为旁观者,韩千禧会格外留意场上的比赛。她发现,现场看比赛和平时在电视上看节奏完全不同,现场比赛的球速快了很多,冲击力也更加猛。罗毅刚教练时常会跟她分析当今女单的发展趋势,让她记着现场的感觉。“我的速度还可以,但是力量不足,经常打着打着就没有力气了。这可是不行的。”说起需要提升的环节,她分析地头头是道。
和大姐姐们一起,韩千禧每天也要参加准备会。她出发前就将开会用的小本子带在身边,但到了欧洲,打开行李后却不见了本子的踪影。一天,她拿着酒店里的信纸去开会,被眼尖的贺向阳指导发现,“用纸记笔记不行哦,容易丢。找机会赶紧买个本子。”终于,韩千禧在丹麦给自己补上了一个小本子。她说,跟着队伍在外面,大家都很照顾自己。虽然不喜欢拍照,但是为了让妈妈知道自己的近况,还是会像完成任务一样拍几张照片发给家人。
尤伯杯决赛时,韩千禧陪着韩悦在热身场热身,没想到黄东萍和李汶妹在第二局落后不少的情况下翻盘赢了下来。当时,她和韩悦挤在电视旁边看比赛,就在赢下来的瞬间,她被眼前发生的一切惊呆了。“韩悦姐平时情绪很稳,罗毅刚教练也是非常冷静的人,但他俩在赢球后激动地抱在了一起,那种开心真的不像平时的他们了。”
韩千禧说看到姐姐们重夺尤伯杯,自己也很激动。但是,她也看到陈雨菲在决赛后的几天总是情绪不高。“这种时候没办法多安慰什么,她有时在飯桌上眼圈就红了。看得出她是真的累了,在场上跑不动了。姐姐们都这么拼,我也希望自己能早点为队伍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只有经受得住场上的起伏,才能渐渐成熟起来。”韩千禧将这份跃跃欲试的渴望深埋心底,小姑娘盼着早日飞向自己的天空。
郑雨:做个敢于突破的姐姐
“姐姐”是郑雨在女双组的昵称,别看她确实是姑娘们的姐姐,但“姐姐”也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回国后隔离的日子里,郑雨每天跟着Keep训练,她还特意买了瑜伽垫、弹力皮筋等,此外上训练量全靠扛矿泉水和举椅子。虽然条件艰苦了点,但她每天都练得不亦乐乎。
欧洲之行,郑雨没想过自己能如此圆满。“这次出去收获了很多意外,丹麦公开赛的夺冠我连想都没想过。”在苏迪曼杯赛上场时,一年半没有打过国际比赛的她格外兴奋。当时,李汶妹发了个短球,郑雨突然就向裁判要求挑战。“我大脑有点掉线,在我提出挑战,妹妹转头微微露出疑惑的表情。其实,我也知道球短了,但我就佯装淡定地跟她说:‘我就想看看短多少。”第一次参加顶级的混合团体赛,郑雨说紧张肯定是有的,但每一场比赛都很想上去抢分。
郑雨说她天生骨子里就带着很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次团体赛,她也把气氛搞得特别热烈。“不上场,遗憾会有,但在场下我们也能够出力。看到阿贾、清晨她们117分钟赢下比赛,我和玄炫都哭了。每次看到她们拼搏的狠劲,我都问自己,如果我遇到这种问题,能不能像她们一样不放弃。为了团队,我能不能突破自己的极限。通过这次欧洲之行,我再次感觉到身为团队的一员可以这么自豪。”
尤伯杯赛期间,郑雨只上了一場,随后,搭档李汶妹开始和黄东萍临时搭在一起。“当时,东萍担心我会不开心,不过,我知道教练组有他们的考虑,让东萍上肯定是相信遇到困难时,大赛经验丰富的她能够镇得住场。”
随后的丹麦公开赛上发生的一切,郑雨笑称“完全没想到”。“从苏杯到尤杯,东萍的消耗已经很大了。到了丹麦公开赛,她不仅要和鸭子打混双,还要跟着我打女双。我内心一直希望她不要在女双上消耗过多的体力,毕竟还是要以主项为主。”起初,郑雨会尽量在场上多保护一些,让东萍减少体力消耗。“但我越想帮她,就越发挥不好。平时,我和妹妹一起比赛,不会这样打。结果,这次反而总要打三局,心里就觉着特别愧疚。场上也会对自己没信心。是东萍一直让我把气提住,一定要顶下来。”
2018年,郑雨和黄东萍合作过两站比赛。这一次丹麦公开赛,两个人已经太久没有搭档过了。直到她们赢下新科奥运会冠军波莉/拉哈尤后,郑雨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每场比赛后,我都会和东萍说,下一场我要打简单点。结果下一场仍然打得不够释放。真的是打到了与波莉/拉哈尤这一场,我说三个奥运会冠军陪我打球,我必须放手一搏啦。当时才真的放下了心里的包袱。那一场,张军指导让我尝试用反手发球,我也没敢,害怕自己主动丢分。”平时非常能放飞自我的郑雨,到了比赛时反而经常不够自信。“我老觉着发球是自己的软肋,就一直封锁自己在那个框里。其实,真到用的时候,我也能发好。”到了决赛,郑雨终于突破了心理关,“决赛发了几次,信心提升了。”
郑雨认真地说,特别感谢东萍能和自己在丹麦那么认真地打比赛。“虽然赛后她说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但我知道她内心也很渴望能和我一起拼下这个女双冠军,来给我打气。她在场上那么认真,不放弃地陪着我一分分地摘下女双冠军。我想,未来自己也要抱着这样的心情努力打好每一场球。”
刘玄炫/夏玉婷:步履不停冲向前
东京奥运会后,刘玄炫/夏玉婷终于等到了她们第一次代表中国队打团体大赛的机会。虽然苏迪曼杯时没有上场,但在尤伯杯小组赛上,她们干净利落地赢了两场。
出发欧洲前,刘玄炫和夏玉婷在全运会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江苏队的主力,夏玉婷摘得了团体银牌;刘玄炫则和坑姝良一起闯入女双四强。这对00后女双选手经过近几年的打磨,已经成长为各自省队的抢分主力。上届全运会,她们还是跟姐姐们搭档比赛、会有紧张表现的新人模样,这届全运会,她们开始带着比自己小的妹妹打比赛,角色、位置有变化,场上也会比出不一样的发挥。
“其实,我全运会时状态并不好,所以,在场上必须不断调动自己。”以往并不喜欢呐喊的夏玉婷,在全运会时和华姐配合得格外默契,为江苏闯入决赛立下汗马功劳。刘玄炫则说,她和贾一凡先输后赢也是让自己找到了之后场上的比赛感觉。“全运会田卿姐和我住一个房间,她也和我说了很多比赛要注意的地方。有姐姐们的经验加持,总感觉信心会很足。”
正是有了全运会的铺垫,刘玄炫和夏玉婷在尤伯杯上才能表现得格外轻松。苏杯时,她们虽然一直在忙着加油,但是,团队氛围感无时无刻不激励着她们。“平时,姐姐们会分享经验,包括第一场球怎么调整心态。小组赛第一场和加拿大的二双,紧张肯定有,但是不会有压力,毕竟对手水平也没有特别高。自己也准备得充分。关键是我们都渴望打团体赛,终于等到机会上场小试牛刀了。”
在看台加油的日子,刘玄炫和夏玉婷也找到当地留学生借来大鼓加油。“他们是音乐学院的学生,特别不好意思,决赛那天,我们太激动了,竟然把人家的鼓给敲破了。本来想赔钱的,但是他们说鼓面可以补,拿冠军才是正经事。”刘玄炫回忆说。
对于一年半没有国际赛历练的二人来说,起初在芬兰的时候,她们上午加油,下午练力量,晚上适应场地,一天安排都很紧凑。因为知道尤伯杯肯定要上,她们不敢掉以轻心。虽然她们也都有在亚青赛、世青赛上打主力的经验,但是苏杯和尤杯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陶嘉明问她们:“如果让你们打苏杯决赛,你们上场能拿分吗?”“一定要赢,在场上必须豁出去。”刘玄炫坚定地表态。她说,其实凡姐和清晨姐在尤杯时状态不好,伤病困扰着她们,但即使喊着这疼那不舒服,她们还是有赢下每场比赛的能力,“她们就是我们的榜样。”
隔离期间,刘玄炫和夏玉婷把自己的比赛又看了一遍。虽然是00后的新生力量代表,但是,她们也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位置上。因疫情耽误的一年多,她们虽然多了训练时间,但是赛场上的磨练与经验累积都还需要打更多比赛。巴黎始终是她们努力的方向,在仅剩三年的时间里,她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次想到自己站上冠军领奖台,看到国旗升起,听到国歌响起,都会鼓励着自己要加把劲,跑着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