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嘉豪一个人“攀登”冬奥出发台

2021-12-04彭晓烯

新体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雪场智利冬奥

彭晓烯

2021年张嘉豪在智利库尔滑雪场训练前热身。

2022年北京冬奥会坡面障碍技巧项目的出发台,建在150多米高的山坡之上。没有团队,一个滑雪爱好者要怎样站上冬奥会的出发台?有个年轻的中国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答案。今年9月,26岁的张嘉豪宣布自己“要干一件大事儿”——他要站在北京冬奥会的出发台上。

调皮小子爱滑雪

小时张嘉豪是个标准的顽皮小子,不爱上学,好动,爱调皮捣蛋。他尝试过很多运动,游泳、篮球……这曾经让父亲很是头疼。张嘉豪没有去中考,只能读职业高中,学作西点师。其实,父亲并不想张嘉豪学习西点,但出于种种原因,张嘉豪最终还是就读西点专业。

也正是这份好动,让张嘉豪打开了人生新的大门。17岁时,他被同学拉去南山滑雪场。刚开始只想能顺利滑下来就好,可张嘉豪很快就掌握了滑雪技巧。“年轻胆大”让他在两天的滑行练习后,直接站上了跳台。“其实我身体素质不算好,运动基础也不是特别扎实,更多的还是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胆子大,看着雪也不害怕”。

南山之行后,张嘉豪爱上了单板滑雪,并且越来越热爱。从最初利用周末去雪场,到后来调整工作,只为能白天去滑雪。所有的业余时间,他都贡献给了雪场,甚至感觉“还真不知道如果不滑雪的话会去做什么”。

白色粉末里打滚

在职业高中学习西餐烹饪,毕业后张嘉豪“子承父业”在酒店的日餐、肉房、意大利餐、西饼房都轮岗工作过,最后他选择的是在面包房工作,原因是面包房上夜班,白天他可以出去滑雪。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张嘉豪都在和白色粉末打交道。“如果不滑雪,我可能不会做这份工作”。工作的第一年,张嘉豪每月的1200元实习补贴几乎全部贡献给了雪票、手机话费、交通费。“但是特别开心,进步也很快”。

飞速进步的背后是张嘉豪夜以继日的努力。为了尽可能多滑几次,他不在雪场吃饭,也很少去上厕所。一天的安排是早晨下班先去雪场滑上两个半小时,然后回家睡觉。睡醒后到酒店上夜班。最累的时候每天只睡4个小时,朋友们说他是“没有感情的滑雪机器”。张嘉豪说:“他们不理解,觉得我有点疯。这很正常,但自己觉得有意思就要努力坚持下去。”

从17岁到26岁,9年间张嘉豪几乎一直在一条自学成才的路上前行。“最开始我是跟着视频学,然后是和身边的朋友互相学习,滑雪的时候碰到一些专业的运动员,就诘教怎么训练,我们才知道日常还要做一些基础训练。我们几个哥们儿就集资买了个蹦床,偶尔也会去健身房做一些力量练习”,张嘉豪说。

2014年张嘉豪开始参加比赛,第一次比赛就拿到了南山公开赛的第九名。比赛的正向反馈给了他更大的信心,“特别高兴,特别开心,一下就让我找到了自信”,张嘉豪说,“有一种内驱力,驱使我往前走,这个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张嘉豪开始向滑手的身份转变,但他也有过一些担心,“我滑雪的初衷是因为喜欢,我怕把它当作职业的话,就不喜欢了”。

比赛的魅力激励张嘉豪每一天都希望自己能再向前迈一步,而更大的激励则是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北京孩子张嘉豪在查阅了资料后,萌生了一个新想法:我也想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按照冬奥会规则,国际雪联积分赛、洲际杯、世界杯、世锦赛都将有相应积分,所有积分之和排名世界前30名者获得冬奥会参赛资格。当时张嘉豪还只是一个业余时间滑雪的面包师,这样的积分要求让他可望而不可即。但如果他能拿到50分的国际雪联积分,并参加过至少一站世界杯,那么他有可能拿到宝贵的东道主门票。

成为职业运动员

张嘉豪的行动力极强。没有教练,没有营养师,没有医疗团队,甚至连助理都没有,他毅然走上了一个人的冬奥之路。随着能力的提升,张嘉豪2016年第一次站在了国际赛场,在新西兰洲际杯上第一次代表中国比赛。当时中国的单板滑雪大跳台及坡面障碍技巧队刚刚成立,极少有中国面孔出现在这个项目的赛场上。张嘉豪说:“我想让世界知道中国人也来了。”

2016年底,张嘉豪从酒店面包房辞职,一边打工,一边滑雪,也接受过家里资助。2017年他已经可以“自负盈亏”了,蜕变成一名职业运动员。

这条路绝非畅通无阻。由于没有团队,张嘉豪常常出现各种状况,最让他无奈的是伤病。“有一次,做一个空翻动作,从大跳台上砸下来,摔‘断片了。人家跟我说一事,一分钟后我就忘了,又问人家,反反复复,这是轻微脑震荡”,张嘉豪回忆说,“其实之前这些伤都是可以避免的,主要因为当时没有教练,自己太心急。体能训练特别重要,滑之前的热身,滑之后的拉伸,日常的力量训练,还有护具等都能避免许多伤病出现”。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想过放弃。“我是信念型,绝对不是努力型。以前滑雪不要命是因为当時不觉得有危险,是一种盲目的状态,现在知道害怕但还选择挑战,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疫情全球暴发,张嘉豪全球辗转训练比赛的计划实施得更加艰难。2021年8月,张嘉豪就连续遭遇智利疫情“封国”、阿根廷签证被召回等诸多困难。好在智利比赛延期,他最终获得了入境许可。峰回路转,前路豁然开朗,这趟智利之行让张嘉豪收获了智利滑雪锦标赛1金1银2铜的好成绩,获得了国际雪联积分,也让他第一次在正式的国际比赛中摘桂。经历了种种大起大落之后,他虽然开心,却没有以前那么激动了。

独行侠走红网络

2021年8月15日,张嘉豪只身一人坐了41个小时的飞机去往智利。出发前,只有从小照顾他长大的奶奶为他烹饪了一顿“上马饺子”。10月15号,一夜之间有很多人认识了张嘉豪,他接到了上万条留言。这让他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独行,也让他骤然背负上被期待的压力。很多人被他的“一个人的冬奥”所打动,但张嘉豪坦言,独行侠的背后有着许多的艰辛。“你要面临所有的问题和困难,比如说场地的沟通、行程预定、翻译语言问题,和国内的体能教练电话沟通。这些琐碎的事情特别的多,每一次的决策都必须自己想办法并考虑后果”。签证问题就曾让张嘉豪感到头疼。“我在交签证时遇到一些问题,当时距离比赛只有15天的时间,我连签证都没有拿到,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已经面临崩溃的状态了,想哭都哭不出来,我只能拼命想办法。幸运的是我在预计出发前一周左右拿到了签证,终于登上了前往欧洲的航班”。

训练比赛路上还有各种意外事件。张嘉豪在智利呆了85天,但智利的雪季早在10月上旬就已结束,这意味着他中间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地方上雪训练。最终他匆匆抵达瑞士公开赛比赛地,时间已是11月8日晚上。9日由于天气原因不开放训练,10日直接上雪比赛,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张嘉豪遗憾地未能进入决赛。但他没有时间为此哀伤,马上赶赴荷兰进行下一场比赛。

尽管遭遇了重重挑战,但这一路上他也遇见了许多人的好意帮助。当被问及是否羡慕中国国家集训队运动员时,张嘉豪坚定地说:“我觉得每个位置有每个位置的好处,我更喜欢我现在的这种生活方式。以我的年齡和水平,就算进入国家队肯定也不会很舒服,跟人家不在一个节奏上。但是最公平的是我们是同一张考卷,一切以成绩为准,我可以以自己觉得舒适的方式去准备考试,我也有我的优势。”如果要对雪上9年的张嘉豪说一声寄语,现在的张嘉豪会说:“小伙子,一直走下去,别放弃!”

在这条踽踽独行攀登冬奥出发台的艰难之路上,张嘉豪说:“对于我来说,无谓于结果,更注重过程。”

猜你喜欢

雪场智利冬奥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发展滑雪需多方合力
冰雪经济
欢迎回家
老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