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植发展新理念推动上海市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发展

2021-12-04倪一飞

上海节能 2021年9期
关键词:上海市能源机构

倪一飞

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0 引言

1)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工作成效显著

“十三五”时期,上海市各级公共机构按照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持续深入推进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积极发挥公共机构在创建节约型社会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了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完成了“十三五”各项目标和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开启新的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市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阶段,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首个五年。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协同发展,“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公共机构的转型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面对节约自主意识有待增强,用能刚性需求持续增长,协同机制和压力传导机制尚未到位,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在“十四五”期间,公共机构的转型发展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1 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公共机构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固植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工作总基调,以提升公共机构能效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为核心,深化“一体两翼”建设,强化制度标准输出,加快数字化转型,创新精细化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思维、新模式,推进节能市场进一步开放,构建产业治理格局,强化监督考核,推动区域性示范创建,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服务上海市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用,引导公共机构养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2 绿色发展的主要目标

1)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上海市公共机构的发展现状,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计量性,以进一步突出适度简约、健康安全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积极拓展工作内涵,在完善和充实原有节能考核指标基础上,构建了涵盖综合能耗、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能源、健康室内环境、绿色建筑、绿色办公及绿色生活、绿色出行及绿色信息等8个方面的综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指标体系。

2)发展目标的设置

综合国家和上海市对公共机构的要求,到2025年上海市公共机构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不超过171万tce,CO2排放量不超过 320 万t,用水总量不超过15 851 万m3,并以2020 年能源资源消费水平和碳排放强度为基数,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人均能耗下降6%,人均水耗下降7%,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下降7%。

3 把握公共机构绿色发展的导向与关系

1)以关注重点领域为导向,处理好“制度”与“标准”的关系,聚焦体系建设

着力于“制”与“治”的有机结合,注重运用标准化理念和方法,梳理公共机构节能领域标准现状和需求,以完善制度标准、提升精细化水平和治理能力为重点,围绕能耗定额管理、能源资源消费公示、可再生能源应用、市场机制引入、设施设备管理、垃圾分类管理、资源循环利用、信息数据共享、环境品质提升、绿色低碳出行等重要领域,发挥制度标准的主导、调节、约束、控制功能,进一步提升制度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合理性,实现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精细化的制度供给。

2)以落实重要项目为导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聚焦市场功能

进一步强化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组织协调、指导推进上海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职能定位,强化上海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席会议多元共治优势。进一步创新治理思路,积极扩大公共机构市场开放程度,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共治”的产业治理新格局,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共机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构建多元化主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无缝联动的共治格局。积极整合市场资源要素,拓展投融资渠道,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绿色运行专业托管以及其它创新模式,稳步提升新建和既有建筑绿色程度。

3)以强化监督考核为导向,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聚焦绩效评价

推进监管创新,健全能源资源消费信息通报和公开制度,扩大公众监督参与范围,引导加强内部监督。完善节约能源资源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节能监察,加强对市级公共机构节能技改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推进节能执法,把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纳入对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纳入对党政干部政绩评价考核体系。

4)以推进健康安全为导向,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聚焦服务保障

倡导适度简约、健康安全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积极拓展工作内涵,促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从单一的节能降耗需求,发展到对综合功能及环境品质提升等更高的需求层次上。严格按规定控制空调温度,促进绿色建材产品的推广应用,持续提高室内环境品质,营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室内环境。同时聚焦公共机构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规范设施设备管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推动现代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推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由“量”到“质”的变化。

5)以响应重大战略为导向,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聚焦区域发展

立足上海市在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用,积极促进国际和地区公共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公共机构与节能环保产业间的交流。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推动更大区域内的循环发展,打造和统一公共机构区域性绿色发展相关标准,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6)以深化信息应用为导向,处理好“安全”与“效率”的关系,聚焦信息融合

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移动互联网、智能AI、区块链等手段,加快多种业务信息的融合,以降本增效和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督导落实,分步推进节约能源、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平台信息的共享、融合及贯通,实现“资产”“资金”和“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统筹保障。在基于信息安全前提下,构建基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运维与管控模式,建立公共机构高效综合节能及健康运营管理系统,实现系统学理论在公共机构运营管理中应用的创新,形成健康建筑环境态势仿真、高效综合节能自动驾驶舱、智能运营管理数字孪生、既有设备设施一网统管。

7)以推动分类管理为导向,处理好“定额”与“预算”的关系,聚焦用能管理

推行上海市党政机关能耗定额和预算管理,按照“科学划线、任务分解和分类分级管理”原则,稳步推进教育、卫生等各类公共机构用能、用水定额及费用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并推动办公用房成本租金与能源费用预算挂钩。建立并完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和CO2排放标识体系,充分发挥能源监测平台作用,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管理过程、结果进行评估、衡量,加强定额制定、审批、执行及优化的闭环管理,确保将节能工作责任向各公共机构、向基层有效传导覆盖。

8)以强化理念传播为导向,处理好“渠道”与“受众”的关系,聚焦示范引领

挖掘先进典型,加强总结交流,推广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宣传培训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移动网络的优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云”活动,扩大影响力、提高参与度,进一步厚植节约文化。拓宽宣传渠道,发挥网络新媒体及长三角区域宣传联动平台优势,将公共机构节能要求与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校园、绿色食堂、绿色数据中心、绿色社区创建相结合,加大典型经验做法、优秀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引导干部职工树牢节约理念、养成节俭习惯,形成“政府示范引导、个人积极参与、社会舆论监督、跨界协同共治”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上海市能源机构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6月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