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辞旧楹新

2021-12-04策划本刊编辑部

艺术品鉴 2021年1期
关键词:桃符学士春联

策划=本刊编辑部

“楹联”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实际上它就是对联的雅称,每个中国人都再熟悉不过。从垂髫稚子帮着家中长辈端端正正贴好一副春联开始,这种古老的文化形式便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血液之中。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关于楹联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中国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就是古人用来驱邪避鬼、护卫安全的一种图腾。古时候黄帝制定了一种礼仪,在除夕或元日那天,让人们在门上树立大桃人,上面画神荼、郁垒两个神像,以求避鬼驱邪,保护一家人的安宁。后来逐渐形成一种风俗,在每年春节时把桃符悬挂在门上。

在楹联的大家庭里,春联始终是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贴上春联,祈福纳吉,辞旧迎新,欢笑团聚,是春节前全民文化的规定动作,也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中国第一副有历史记载的春联诞生在成都,这便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64年撰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宋史蜀世家》

虽然孟昶在第二年就做了亡国之君,并在当年就病死了,但是他创作的这副春联却流传到现在,特别是对联这种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第一副对联。

如果说楹联的形成在公元10 世纪的五代,那么它的发展则在公元10 世纪到公元13 世纪的宋代,而它的普及和兴盛却在公元14 世纪到公元19 世纪的明、清两代。

春联创作则是从明代开始起步的,并且逐渐成为上至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成为一种民俗,和明代造纸技术的大变革密不可分的。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吉祥,最终,这种中国人最喜爱的红纸墨字为主的春联形式,广泛流行,被保留至今。

无论是在古老的村落,还是现代化的城市,春联始终是我们弥漫在世俗生活中的烟火气,也早已成为最能触发我们乡愁记忆的坐标。

猜你喜欢

桃符学士春联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学士论文档案的共享和利用研究
新春联
元日
Analysis on the Place Movement in Great Expectations
新春联
桃符的传说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本科教育见闻及启示
元日
桃符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