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核心要义和实现路径

2021-12-04李慧芳

关键词:文明人类生态

李慧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时代产物,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思想内涵丰富。目前学界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考察较多呈现在哲学意蕴、理论渊源、主要内涵、历史贡献等理论层面。也有学者从人民性角度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民生意义。但是,从人学视角展开的探讨较显薄弱。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地位和作用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以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为线索,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价值旨趣和具体实践要求,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

整部人类史就是人与自然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能量变换的过程。历经农业、工业发展时期的人类社会产生了黄色文明、黑色文明。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文明的旧躯壳中孕育着绿色文明的种子。以和谐共生为旨趣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实现了对人服从自然的黄色文明、人与自然相抗衡的黑色文明的时代性扬弃与超越。

(一)人服从自然的黄色文明

在原始自然生态系统下,人类曾停留在蒙昧的原始时代,人与自然之间没有决然的界限,如荀子所言:“天地者,生之始也。”自然界为不同物种设立了一个结合的场所,人类长期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听命于自然、适应自然,其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乎甚微,如中国反映原始自然生态系统下人类生存智慧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传说。但是,和自然界其他物种被动适应自然不同,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挣扎和斗争中,人类逐渐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觉意识,改变了从属于自然的地位。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尽管出现了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商业同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但农业仍是全社会最主要的产业,土地和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所以,此时人类的主要劳作对象是自然,不过,铁器的出现增强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能力,人类开始逐渐摆脱自然的束缚,然而就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初步凸显。但是,此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十分有限,自然界生态系统仍处于整体平衡状态。此外,现阶段人类秉承朴素的“天人合一”理念对自然界进行改造,所以,人们在开采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开始有了保护自然的意识,积累了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经验。例如,我国漫长的以农业文明为核心的封建时代,就存在着基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而出现的生态平衡能否持久的问题,但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却极大地促进了中华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平衡,也使得古代中国的生态治理智慧和手段举世称道。

(二)人与自然抗衡的黑色文明

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纺纱机和蒸汽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之间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征服自然。这一阶段,人类确实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成就——资本主义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任何时代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工业文明阶段人类战天斗地、创造超越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全部物质财富总和的能力确实令人叹服,但人类征服自然所带来的丰富物质财富是以消耗了巨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高度紧张。人类对自然的这种毫无保留的开采和征服,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引发了自然的报复: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也越来越成为共识,在全球范围兴起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运动。几十年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庞大的产业设备等,投资数以亿万计的费用去拯救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甚至通过损坏不发达国家的“绿水青山”去换回自己的“绿水青山”,发达国家这种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生产力的行为,势必导致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文明

面对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保护环境也越来越成为共识,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运动,生态文明成为人类反思过往生产生活方式而做出的理性选择,以促进传统工业文明的经济结构、政治治理、文化观念、社会秩序向绿色、公平、正义、和谐方向发展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传统生态智慧,针对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既不是回到原始文明的朴素自然状态,也不是回到农业文明的有限生态平衡状态,而是在遵循人类文明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规律的前提下,以绿色理念、生态思维积极建构起来的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绿色文明。它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生态理念的创造性转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绿色维度”[1],是社会主义中国结合自身现代化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所做的理论推进和深化,既强调自然价值,同时也注重人的发展,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在新的高度上的辩证统一,是自然史和人类史辩证发展进程的现阶段表达。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一)自然生产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前提

近代工业文明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把自然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毁之无害坏之无过的资料来源以及弃无不容的被动仓库,将生产力单向度地理解为人类改造自然并从中无偿获取财富的能力。仔细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其生产力概念实则蕴含着自然生态环境这一要素。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行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划分,而自然生产力是指自然界自身所蕴藏着的有助于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类创造历史的首要活动——物质生产劳动——是要建立在自然资源这一前提下才能完成的。自然因其为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个人以及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域”等生活资料及“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生产资料资源而具有生产力价值[2]。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是结合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之后,对马克思“自然本身的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3]187自然,作为被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的对象,其客体性是相对于人的劳动而言,正是人的智力和体力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物质,才能将自然界的物质资源转化成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社会性物质,使自然的生产力价值得以实现。否则,自然对人来讲就毫无价值和意义。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并不是毫无目的的随意活动,而是有目的性的能动性的活动。最初,人类为了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而开采自然资源,但是人类还有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人类也不断发明新的工具对自然进行认识和改造。简言之,在与自然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各阶段,人类都将自身的目的以显性或者隐性的形式贯穿其中。此外,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还有客观性。自然资源的生产力价值还表现在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限制性方面,即生态系统的维持状况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也有一定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在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不仅自在自然会直接影响人类实践活动,介入了人类实践活动的人化自然反过来也可以影响和制约人的实践活动。在任何时期,人对自然之间的关系都会受到前一时期成果(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近代以来,为了征服和改造自然,人类发明了各项工具和机器。但是,恩格斯早在其《自然辩证法》中就提醒我们,人类不能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这种胜利,而应该是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认识和改造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4]的论段蕴含着其对生态系统与生产力关系的看法,这些观点是对恩格斯生态观的时代升华。

(二)人的利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旨归

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其利益相关。整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互动史,是自然的不断人化过程。所谓人与自然的互动,也不过是基于自己利益、追求自己目的、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的活动而已,其中,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的最高利益和终极价值目标。全面的发展既包含人们物质财富的满足,也包括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因此,基于对物质财富增加和精神境界提升的需要,人类以劳动为中介,开启了其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史。劳动,是人类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也是人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因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开展活动,而人则在把握事物固有尺度的同时,在从自然界获取维持其生命需要的各种资源时,人需在考虑自身需要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物种的生命维持、后代繁衍乃至系统平衡等需要。以吃羊肉为例,狼爱吃羊肉,羊会变得越来越少;而人也爱吃羊肉,但是,人们懂得如何饲养,所以,羊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会增加。此外,人们的生产活动还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因此,人类在从自然界中获取一定物质财富之后,即生产力获得一定发展之后,产生了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审美需要。

各时期人们对于自然形成的不同思想认识和观点看法,都是基于当时的需要而形成的。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人们的需要发生了由低层次的 “盼温饱”转向较高层次的“盼环保”,由最初的 “求生存” 到今天的“求生态”等的深刻变化。今天,人民向往的不只是水、空气、食品等简单的物质产品,人们需求的是能够喝上清洁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等包含生态之维的美好生活。这是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最朴素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的基本诉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视民生问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了党的生态民生理念,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5]。从自然资源的公共性、分配的公平正义等层面给予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和民生观念以时代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民生价值趋向表明,实现人的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最高旨趣。

(三)和谐共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目标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可以概括为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两大派别。自然主义强调自然界的优先性,认为自然界有其独立的价值和自身的运动法则;人道主义强调人的优先性,突出人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和根据。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对宇宙探索的不断深入,人类越来越把自己摆在自然的对立面,甚至以自然的主人自居而向自然进行过量的、无休止的索取。以西亚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例,居民为了耕地而毁灭了森林,森林的破坏导致土地渐为沙尘所掩埋,此地最终成了不毛之地,文明也自此走向了衰亡而不复存在。关于近代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问题,英国经济学家 E.F.舒马赫(E.F.Schumacher)认为,这是与“与过去三、四个世纪中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在哲学上(且不说在宗教上)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6]。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双重过程中。首先,就自然人化而言,指的是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人受到自然的影响并不断趋向于自然的过程。因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3]161,人本身是自然的组成部分。甚至“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3]191。其次,就人化自然来讲,自然虽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和资源,但是自然本身并不会主动满足人类的需要,人则以自己的行动改变自然界,这一过程可以称为人化自然。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涉及到自然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两方面,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一方面,生态平衡维持的程度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生态理念的提升,进而可以更好地保持生态平衡。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一定满足的时候,保护自然生态的责任也愈加凸显。因此,对私有财产实现了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3]185。

人与自然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资源占有和利益分配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关系,实际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关注,不只是为了解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最主要的是为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的构建。因此,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他从哲学、社会革命、政治经济学等方面对人类社会社会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批判。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生产的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人和人之间维持一种相互协作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是一种原始共生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驱使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工人劳动异化。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工人被置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使得工人“既不能保持健康,也不能活得长久;它就这样不停地一点一点地毁坏着工人的身体,过早地把他们送进坟墓”[7]。同时,劳动异化还导致人们消费方式的异化,一部分人的消费需要被当做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工人的需要不过是维持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的需要,而且只限于保持工人后代不致死绝的程度”[3]171。在利益驱使下,人类大肆开采自然资源进行生产,致使自然资源枯竭,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加剧。

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辩证统一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并从生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视角出发进行详细探讨。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8]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各个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命运休戚相关。他还从自然生态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论证了二者之间的共存共荣关系,指出“生态兴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9]。如果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就可以维持生态平衡,从而助推人类文明兴盛;而如果人们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和自然对立,自然必将惩罚和报复人类,导致人类文明的衰落。其次,从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关系谈人与自然之前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3]184。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过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影响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例如,人与人之间的剥削、控制关系主要是通过利益分配进行的,但归根到底是通过对资源的占有和掠夺来实现的,而对资源的不平等占有和分配,反过来又会加深社会成员的不平等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日益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如果有哪个国家选择成为自我封闭的孤岛,那只能是一种退步;而对于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是可以独自应对的,各个国家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共同战胜困难,走向繁荣。习近平的生命共同体思想从根本上消解了人与自然二分对立自然观,形象、生动地表明人源于自然,与自然万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这一事实,是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表述、新概括和新发展;其命运共同体思想更是反映了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现路径

在实践层面探索彰显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的、主体和方向的有力措施,应当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趣、以社会成员合力参与为动力之源、以全体人类共享建设成果为基本原则,协调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的发展、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与生态文明成果分配等几对关系。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引领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变迁由物质生产方式即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决定。而人是认识和改造自然、实现自然内在价值的主体性力量,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即改造自然的最活跃力量。人的发展,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马克思通过考察人的三种发展形态,分析了人的发展在社会进步以及在改造人与自然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人的依赖性阶段,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无法得到充分发展,个人依附社会集体,人的微弱的主体性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结成社会共同体应对自然,人的个性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人与人之间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狭隘关系,人对自然的利用能力表现得极为弱小。在物的依赖关系阶段,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独立性,人们对自然内在的生产力价值和自然规律的认识日渐充分,人类开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摆脱自然的控制和奴役,但是这一阶段物质产品也没有达到极大丰富,人类的劳动尚未完成自由自觉的转变,人类从受自然的控制和奴役转向受社会的奴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严重异化,畸形经济发展导致了对自然的破坏。在独立而自由全面发展阶段,人类劳动基本消除了奴役性质和依附关系,劳动的主要目的不再是简单的谋生,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一阶段,人“不仅成为自己的劳动的主人,而且真正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10],社会物质生产力也得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得到化解。由此可见,人的进步和生态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而言,可以从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着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力支持。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生态理念是生态行动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因此,应进行环保理念和绿色意识的宣传和普及。值得一提的是,好的宣传方式才可以达到实际效果,应该着重加强宣传方式的改进。除了利用广播语言和电视画面等传统模式以外,还可以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中,让人们在行动中接触环保理念养成环保习惯,从而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保护生态的良好风气。例如,近年来为倡导绿色出行推出的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流行起来,共享经济不仅使环保节约的理念深入人心,还引领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新风尚,如移动充电宝、共享陪护床、共享泊车位等共享消费产品的出现。

(二)以共同参与凝聚强大合力

历史是“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11]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借助科技创新之力,发挥全体社会成员以及全人类责任共同体的作用。

首先,加快绿色科技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历史并不是人们凭空创造,而是建立在已有条件和现有基础上,“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11]592。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立足于经济基础。就经济发展而言,走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和效益良好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其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是“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12]。科技作为人脑和身体力量的延伸,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的重要中介,甚至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工业化时代,马克思就比较推崇利用科学技术的发明来解决由于机器改良而带来的废物循环利用问题——“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13]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生态文明决策创新。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性技术在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探索生态文明管理决策创新成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极大生产力同时,还有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在利用科技创新发展生产的同时,还应思考“如何实现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生态化”发展[14]。今天,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其中,人才的的创造性意义和决定性作用显著突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15]。

其次,发挥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力量源泉。创造历史的“力的平行四边形”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一方面,历史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还应综合利用制度、文化等因素的合力作用。制度,是一种调节器,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目前,我国出台的以“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基于治理主体为生态位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生态位文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作为根基,中华文明拥有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应充分挖掘、运用。另一方面,历史是人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历史最终的结果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11]593。每个人都因自身特定的生活条件而形成自己的意志,于是就有了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这些力量的互相影响和作用就形成了一合力,社会历史的发展就受这个合力影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需要各行各业人员的共同力量。就企业生产而言,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如加快推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发展,实现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化。就日常生活而言,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即“尽最大可能地节约集约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16],包括垃圾分类、公共交通等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光盘行动等节约、经济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尚。

最后,以国际视野共商对策,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共同体。生产的日益扩大化,使得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以往各国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被打破,“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2]566,每个人甚至每个民族和国家的需要都具有世界性的内涵。面对生态危机问题,中国秉承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17]。除此外,中国还涌现出甘肃六老汉治沙典型事迹、河北塞罕坝荒原变林海的奇迹,向世界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智慧和方案,证明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12]538只有世界各国共商生态治理策略、共谋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才能拥有共同美好家园。

(三)以生态成果共享为保障原则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人、由谁进行”的问题,还回到了成果“由谁享有”这一根本问题。既然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动力之源和主体力量在于社会整体合力,那么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理应由人民共享、由人类共用,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即生态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所取得的积极性成果的总和,既涉及到生产领域又涉及到生活领域。生态成果共享,就是公正、持续、和谐理念指引下的资源共用、发展共赢、利益共沾,包括全民、全面共享。

就共享主体而言,生态利益主体是全民的,既包括当代人也包括代际人。代内人,是处于同一时代的人,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落后国家,既包含发达地区也包含落后地区的人们。国际社会历史表明,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是共享优于或大于独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霸权与竞争。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危机,当今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共商共建出的生态文明成果,理应由世界人民共同享有。在发展区域经济时,由于自然资源分布不同,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但是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以其他地区自然资源的浪费为代价;对于水域等跨地区的自然资源,一地区的活动有可能会引起其他地区的水质变化,如处于河流源头或者上游的山区,若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是矿产资源开发,这势必会导致源头水污染,因此上游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应受到限制,但这会致使其经济发展乏力,所以这时就需要水域下游的发达地区对其进行生态补偿。还有,对于为了生态保护而牺牲经济发展的地区,如原本作为经济来源的商品林被划为公益林的地区也应被给予一定补偿。目前,在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等领域建立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生态补偿机制,正是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举措。代际共享涉及的是子孙后代对于生态资源的使用、生态利益的继承和占有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只是当代人的特权,也是人类子孙后代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将当代人的生态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这项工程的成果“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12]396。就共享内容来讲,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全面的,即作为生态理念引领下的环保产品应渗透到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城市共享单车和汽车、店铺里的共享充电宝、校园共享打印机、医院共享陪护床等生活资源,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便利;此外,文化领域的各种资源,如流动图书馆、共享书屋等,也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其服务模式应当被不断探索,其运行规则应当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遵守。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长抓政治生态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