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健康”理念下的幼儿远足活动探析

2021-12-04王晓玲

好家长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健康幼儿能力

文 王晓玲

大健康是指紧紧围绕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核心,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生命质量、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主旨的一种新健康模式。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可以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每个人都能终身受益。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持续性和科学性。远足是一种有氧运动,能提高幼儿身体活动的基本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在认知发展方面,远足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另外,远足是一项持久性运动,能磨炼幼儿的耐力、意志力,培养幼儿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我园在“大健康”理念的指引下,对幼儿园远足活动如何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了初步实践,尝试探索行之有效的幼儿园健康活动新途径。

一、探寻多样化的远足形式,增强幼儿体质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升,幼儿外出、上学基本都是车接车送,幼儿失去了最简单的锻炼方式与机会,导致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减弱,运动能力也随之下降。加之现在气候、环境的因素,幼儿的体质呈下降趋势,使得季节性传染病常在幼儿群体中大面积爆发。在这种形势下,我园大力倡导远足活动,积极探索远足活动的形式,引导幼儿从走路开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6 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对幼儿的行走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相应的行走距离和时间要求。依据《指南》的目标与要求,我们首先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近及远地选择目的地,以提升幼儿对远足的信心。例如,小班的第一次远足,我们选择距离幼儿园500 米远的法制广场,幼儿在经过15 分钟的行走后,很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在途中,教师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赞扬,并和幼儿一起寻找春天的小花和昆虫,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成就感,使其对下一次远足活动充满了期待。第二次,我们选择了距离幼儿园1 公里远的恒昌里公园,幼儿有了第一次远足经验后,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增强,我们远足的距离也逐渐拉长,大班的第二学期,幼儿可以坚持行走40 分钟到达3 公里外的雪枫公园春游。

与此同时,根据目的地距离的远近,教师采取轻装与负重相结合的方式来增加幼儿的运动强度。我们常规的远足活动是让幼儿轻装上阵,远足需要的物品都是由教师准备。教师初步尝试打破这种常规,根据幼儿的体重和活动内容,灵活采取轻装和负重相结合的方式,以更好地发挥远足活动对幼儿体力、耐力及自主性的作用。例如,开展距离远、以参观为主的远足活动时,我们会选择轻装行走,如参观博物馆、小学等;开展距离近、有实践任务的远足活动时,我们采取负重远足的形式,如到公园春游、写生,就需要幼儿背上水壶和画夹等物品。同时,教师还需注意随机调整幼儿负重的物品重量,如身高体重发展较好的幼儿,我们会请他们帮助体质稍弱的幼儿分担部分物品。实践证明,远足活动让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均有了显著变化,如幼儿饭量增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更加协调与灵活;生病的人数逐渐减少,出勤率逐渐增加等。

二、构建多元化的远足内容,发展幼儿认知能力

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方式与大自然互动,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和生活经验。远足活动中,我们在注重增强幼儿体质的同时,也积极关注远足活动给幼儿带来的拓宽视野和丰富生活经验的价值。我们应构建多元化的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在观察、讲述、探索、操作、体验和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丰富幼儿对季节变换的认识

春天,我们远足到古黄河公园,寻找春天的足迹:柳树发芽了吗?桃花有几个花瓣?紫荆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子?秋天,我们远足到银杏广场,欣赏金黄的银杏林,捡一捡掉落的银杏果,找一找还有哪些树叶变黄了?幼儿们在花开花落、春华秋实中认识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感受生命轮回的变化。

(二)拓宽幼儿对社会文化的认知

我们和幼儿一起远足到项王故里,通过参观,幼儿们对楚霸王项羽有了初步认识,知道他是一位将军,有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在远足东关口后,幼儿们了解到什么是牌楼、门环,并用积木搭建了属于他们的“紫气东来”牌楼。

(三)感受社会的日新月异

远足参观银行后,幼儿们见识到一些高科技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如人脸识别系统、一卡通业务等。在远足运河风光带活动中,幼儿们从运河上桥的变革中感受人类社会的日新月异。幼儿们在远足活动中与大自然、大社会亲密接触,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观察、判断、认知、艺术表达等各种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提高,心智也得以健康发展。

三、感悟与反思

我园的远足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社会、自然环境等本地区的资源,帮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和社会,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了幼儿认知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发展。

(一)提升能力,发展一批完整幼儿

多元化远足活动的开展在考验幼儿体力、耐力和意志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升了他们各种能力,进而丰富了幼儿的生命成长过程。例如,远足时,幼儿知道感受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情绪状态,并能及时调整远足的节奏和速度;能根据身体表现出的信号,适时饮水,增减衣服等。又如,幼儿在远足活动之前能做好出行计划,有目的地准备好需要携带的物品和工具。因此,在远足活动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野外安全避险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些都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打破常规,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在远足活动中,我们更加关注幼儿在与大自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教育契机和价值,立足园本,立足幼儿的生活,从大自然中汲取充足的养分,将教育内容与远足活动进行有机联系、结合和拓展。

(三)整合多方远足资源,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

人的适应能力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提升的,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减少了幼儿与自然、社会的接触机会,与此同时,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在减弱。

远足活动中,我们整合多方资源,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教育价值,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例如,在大带小远足活动中,我们要求大班的哥哥姐姐要拉着中、小班的弟弟妹妹的手一起行走,到达目的地后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活动,并照顾好他们。幼儿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体验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快乐,培养了他们关心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等良好的品质。再如,幼儿远足到书店、超市等各种社会场所,要遵守不同场所的规则。如在书店里要安静、不喧闹;超市要排队付款,不能损坏物品;公园里不能乱丢垃圾,要爱护花草植物……这些都为幼儿养成遵守社会规范、提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创设了条件。自主、愉悦的远足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他们在此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其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备的宝贵品质。

(四)树立健康价值观,倡导新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首先需要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健康不只是个人宝贵的财富,也是社会资产,维护健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健康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更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而远足这项简单易行的运动,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同时,我们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将家长纳入我们的远足活动中,家长与幼儿一起鉴赏奇花异草、矿石和土壤,一起感悟大自然中不为人知的神奇,一起感受和体验远足活动的快乐,进而影响、转变家长的健康观念,大家共同倡导一种新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迈开腿,走进大自然,拥抱健康和快乐,向着“健康中国”迈进。

猜你喜欢

大健康幼儿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大健康”时代到来了
首届贵州绿博会关注“大健康”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