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践行路径
2021-12-04李娜
李 娜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指导中国民族工作的新理念与新思维,并在表述方面逐步由“树立”升级提炼为“培养”“培育”“铸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强调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40充分肯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问题上更加注重实践进程的深入推进。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又多次提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强调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逻辑主线。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将其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由此可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逻辑为着眼点,探寻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和打造民族工作新局面的思路对策与践行路径,这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实现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与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消解民族地区冲突、消除各族人民心理疏离与心理落差、稳定民族地区安定与团结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撑与力量支持。在民族关系表述方面,于2018年将宪法序言中“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将“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写入宪法,从国家意志的高度对和谐民族关系的构筑与稳固给予了充分肯定,基本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书写了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框架体系,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经济水平提升、文化认同深化、社会交往频繁紧密的和谐美好图景,在和谐民族关系建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与重要进展。
然而亦需明确的是,在中国和谐民族关系的构筑与维系过程中同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与挑战。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多位居地理位置偏远、气候环境恶劣的边疆地区,长久以来生产力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贫困县、贫困村的数量与严峻程度更是使边疆地区成为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主要战场和重点地区。久而久之,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难免会导致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弱化。就国内民族关系维系层面而言,由于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加之国内外某些分裂势力、宗教极端主义的大肆蛊惑与煽动,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建构与维系也会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边疆地区的人民保持爱国情怀与团结意识,还会影响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打造,而且更会严重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具有了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深化各族儿女对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的信心与信念。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更为有力地激发各族人民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勇气与动力,进而增强对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友爱的认同度,全面提升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致力于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维护与构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3]148概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在汇聚各族群众智慧与力量的基础上,将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连结起来,激发各族群众的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携手致力于民族团结局面的打造与民族和谐关系的推进工作,继而成为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正向指引,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化海内外中华儿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维护和推进国家和平统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指向和根本原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演进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始终秉承捍卫国家统一、维系民族团结、共谋和平发展的和谐理念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在民族迁徙与交流过程中日益走向融合,逐渐形成了彼此交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因而,从历史发展逻辑来看,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民族团结格局的追求和维系,充分体现了国家统一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意义,这也是今天我们寻求国家和平统一的历史溯源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多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强烈国家认同意识的深刻体现,是各族人民对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情感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主流意识和最高政治理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追求统一、维护团结的道德情感、精神象征和心理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是在新时代发展境遇下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文化认同根基和强大情感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有效提升全国各族人民包括侨居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国家统一完整的认同感,能够引导其转化为自觉践行维护国家统一的实践行动。
当前,我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国家和平统一局面的实现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和携手努力。需要通过引导海内外中华儿女积极铸牢并切实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指引价值,积极汇聚国内56个民族的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等的团结合力,有利于携手维护中国和平稳定发展的大国形象,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赢得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进程。作为中华文化和合一家、和爱天下、团结统一等核心价值理念的集中表达与内涵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新时代维系国家统一与和平发展的情感价值纽带,也是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实文化基底。“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通过中国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借助世界和平促进中国发展的双向过程。”[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可以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民族整体凝聚作用与国家认同引领价值,又可以有效维系和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和平统一大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实践的坚定信念与坚强信心,引导各族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切实认识到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价值,进而有利于铸牢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参与国家和平统一大业的政治认同根基,携手推动国家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梦”的内涵实质与实现方略作了大量的明确论述和系统阐释,强调指出中国梦是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内核实质的美好愿景,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凝练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汇聚各族人民思想共识,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为之付出艰辛汗水与共同努力,亦需要中华人民将之作为最高理想目标不懈奋斗。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厚植精神文化根基。积极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过程,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使命与共同责任,也是深化中华儿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坚实信念导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集民族关系、民族共识、民族认同于一体的指向性意识,是中华民族作为凝聚整体的价值肯认和情感规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逻辑统一性。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能够深化各族人民“五个认同”意识,继而提升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而且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想意涵与价值追求的充分昭彰,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共同归旨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系统中,表征着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复兴梦的理念契合与价值共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指引与基础前提。中华民族复兴梦,既作为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存在,同时也是深化各族人民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价值指引,深深融合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过程,并依托于各族人民心理与思维层面的深层次铸牢,铺就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基底与思维基础,推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重要理念基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回溯历史,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理念,无论是由汉族建基立业,抑或是由少数民族执掌政权,尽管其间不乏战乱与民族纠纷,但是寻求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构筑大一统局面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与心之所向。寻求民族和谐、维护国家统一、谋求和平发展、实现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定信念与理想追求,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都是携手共筑中国梦的核心主体和重要力量。当前,中国发展已经迈入彰显更高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要囊括所有民族地区,更要涵盖所有人群,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为之奋斗的坚定信心,也是切实作好民族工作的内核实质,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前提所在。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离不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支撑,而且亦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坚实的精神根基与思想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中华民族家国梦的实现提供内生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凝聚各族人民思想共识和共同理想的精神纽带,缩影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自觉向度与价值内涵中,投射于公众群体为伟大梦想凝心聚力、同心同德的实践行为中,是基于和谐民族关系与团结互助维度就家国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逻辑指向对中国梦的深层剖析与深度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凝聚起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一体意识,将个人梦与民族梦、国家梦巧妙融合于自身为共同梦想持续奋斗的过程中,进而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背景下各族人民的家国一体情怀与命运共荣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现中国梦,统一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体视域与民族整体发展维度中,体现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本质内涵与价值体系中。依托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可以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优势更为集中地转化为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激发中华各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与坚实思想指引。“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多民族的优势才会转化成共筑中国梦的动能,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5]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成为了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推进两个“共同体”建设的逻辑中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在民族维度上的充分体现,而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其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在大国外交和世界维度的重要理念体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促进世界人民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两者作为习近平“共同体”理念的有机组成内容,具有相互贯通、层层递进、相互制约的内在逻辑关系,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体现出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如果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具体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其关于世界梦的理想图景的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其中起到联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逻辑中介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理论建构与理论创新,已成为指导我国民族问题和推进民族工作的逻辑中线、主题主线、实践原则与价值追求目标。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所明确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6]而这种理论建构、理论创新与实践进程的深入推进,对世界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底蕴和文化根基,又起到了先行先试的实践探索作用,构建起了共商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验平台和实践样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有利于维护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指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立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同时对世界其他国家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也具有重要昭示和启迪作用,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框架内实现自身长足进步与发展,在构建起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在国际社会领域承担更多中国责任和履行更多大国义务作出积极贡献,确保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得以保持崇高的价值目标、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可行的架构路径,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习近平“共同体”理念的国内民族维度表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目标和逻辑向度。就民族与世界的视域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虽以世界多民族和多国家为指向对象,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终极旨趣,但也必须是建立在世界各国民族共同体基础上的集合体。如果连中华民族共同体或者其他民族共同体这些“个别”都无法形成,那么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般”也就不可能最终或者真正实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打造和维系离不开稳定的国际环境作为基本支撑和安全保障,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亦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固牢筑作为内在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进行剖析,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坚实理论根基和实践路径导引,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指向与终极归宿。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实践架构层域具有异曲同工和逻辑契合性。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引导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积极培育并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亦需要引导世界各国人民树立和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在世界维度引导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人民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进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进程提供成功经验和借鉴智慧。有利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有效避免和消解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度人民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认同性分歧和关于普适性价值理念的误解,进一步提升各国人民对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度和共同责任感,更好地凝聚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共圆世界梦的伟大力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携手构建,打造人类文明发展全新范式,在实现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中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践行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与践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的纵向深化和内向延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指向与价值追求是通过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通、交往融通,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构筑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要从夯实经济基础、坚实政治基底、厚植文化根基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探讨和把握,以充分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路指引与践行路径价值,充分体现对其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总纲的特殊定位意义,充分昭示其对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价值。
(一)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让每一个民族的人民都过上小康生活,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总体全面小康也难以真正实现。经过百年来党和人民的接续奋斗和艰苦努力,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涵容所有民族、涵盖所有区域和辐及全体人口的小康,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在经济维度的重要方略。当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愈益完善,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工作开展顺利,各民族地区发展取得了跨越性的历史进步和发展成就。但若要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全面地深入人心,仍需秉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走向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确保各族群众平等共享国家发展成就,使得社会全面进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以长久持续,从而在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雄厚经济根基上,进一步凝炼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意识。
第一,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7]而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和发展水平直接关涉着这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牢固程度,可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之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确保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是深入推进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意识深切牢铸的重要方略,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细致探讨。首先,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激发民族地区自我创新性发展能力。通过准确把握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发展劣势等,配合以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和针对性的区域支持举措,从各族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进一步强化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扶持力度,从“五位一体”的全方位角度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其次,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是脱贫之后重要接续工作的指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功成果的基础上,正确引导民族地区发展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衔接顺利过渡,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的产业扶持和资金支持,引导扶贫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密切衔接,打造民族地区特色乡村产业,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有效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从经济层面引导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实铸牢。
第二,依托“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推动沿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带一路”贯通我国4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贵州、甘肃、云南等多处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地区,可以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带来重大发展契机和有利机遇。因而,必须以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发展眼光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解决好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顺利构建起建立在物质经济殷实条件基础上的和谐民族关系。通过找寻适合本民族发展实际的特色发展模式,充分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发展资源、文化优势、生态基础等,依托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高级知识人才、先进科学技术支持,充分开发商贸特产、文化产业、生态旅游线路、出口外贸业务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以“带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优化外向型经济结构,在国际经贸合作中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转型,促进地区经济的效率型集约增长”[8]。从而在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打造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的新发展面貌。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深化和提升各族人民的经济发展共同体意识,为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雄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
(二)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根基
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制度和民族政策,深化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是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探索和开创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与坚定前进定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带领中国人民发展到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发展需要打造全新发展格局,而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关乎新时代大格局构筑的关键一隅。因此,需要继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进一步提升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与政治认同感,继而稳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第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1]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植于中华民族广袤的疆域,是党和人民适应时代进步要求,历尽千辛万苦探索和总结出来的正确道路、科学道路。前进方向决定发展道路和国家命运,新时代发展形势下,中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更要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充满现实性挑战和不确定性可能的漫长过程,需要凝聚起各民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切认同。
第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推行的民族制度,不仅是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而且是有效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历史与现实以及中国多民族国情的政治制度,有力确保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成为维系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国家领土完整统一的坚实制度保障,能够极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共同体意识。
第三,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依法处理民族问题与民族事务,实现民族工作的法治化和制度化以及进行法治建设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障和现实依托。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最核心的是增强对国家体制、制度、政策、规划等的全方面认同,尤其是国家宪法、法律在民族地区的施行要求更高的公平公正性。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公平公正地依法依规处理民族问题和民族事务,保障各民族及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诉求,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增强对国家法律、政治事务的认同感。同时可以建构民族地区的多元法治型治理模式,实现道德与法治的双重治理,在充分尊重各族人民权利的同时亦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从而进一步赢得各族人民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基础,顺利构建起更加和谐美好的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政治共同体,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
(三)推进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底
提升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保障。中华文化由中国56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凝聚汇合而成的,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9]3-4。中华文化始终坚持的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促进民族紧密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促使各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支柱。在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互通的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坚定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
第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民族性格以及振兴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今依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根”与“魂”的独特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蕴涵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精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来源,以经由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组成内容,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彰显着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因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提供强大精神指引。各族群众必须坚定“四个自信”,树立起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自觉承担起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实践活动的巧妙融合。同时,结合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密切逻辑关系,通过探寻多渠道、多样化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有机地传承了中华传统的文化根脉,彰显了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展现,是为全社会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价值共识,凝结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对于培育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意义。首先,积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和价值主导作用,充分借助于核心价值观作为国民教育之魂的核心作用,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各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促使全国各族人民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格局。其次,着眼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为综合宽泛的美好生活需要,联合各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文化展览、公益宣讲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铸牢凝聚广泛社会共识和深邃民族力量,进一步夯实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精神基因和思想基础。
第三,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民族工作的本质就是团结工作,因而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需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作好各民族事务工作,要本着争取人心、联络人心、团结人心的原则,坚决反对民族利己主义与民粹主义,引导各族人民自发形成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思想自觉,“筑牢各族人民的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13],将唯有各民族实现团结统一方能维系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国家稳定发展的价值理念内化于各族民众内心,并外化于民族内部各项事业的实践开展过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14]的和谐画面方能真正实现。唯有各民族团结统一、守望相助、紧密与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才更具时代价值,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方能稳固构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梦想方能早日实现。
六、结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中华民族长久深远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当代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久复杂的伟大事业,也是当代华夏儿女共同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为指引,促进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全面发展,不断铸牢中华各族儿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建设工程的历程任务。”[15]这不仅关系到56个民族的团结友爱、和睦共处、繁荣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当然也会对促进世界人民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之世界梦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探索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可行路径,打造各民族友爱共处、互帮互助、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真正契合费孝通先生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6]448的美好理念,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力思想指引和坚实基础,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从而开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类最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