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财务背景下现代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2021-12-04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陈俊忠张同法谭俊美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陈俊忠 陈 媛 秦 刚 张同法 谭俊美
一、定位“跨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现代会计专业群由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财富管理专业构成,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专业群骨干专业。专业群面向企业和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咨询等行业,培养能胜任出纳、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纳税申报、财务管理、客户经理、理财顾问等工作,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智能财务的发展,迫切需要对现代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现代会计专业人员不但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职业素养,还需要具备信息化处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专业群应当将“跨界创新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适应智能财务的需要。“跨界”是指学生在掌握本专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需具有专业群相关专业技能能力;“创新”是指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商机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强学生创业思维训练,提升学生创业素养,增强创业能力。
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一)遵循“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构建“会计基础+专业课程”体系
遵循“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基于“跨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现代会计专业群对企业岗位进行调研,制定岗位及职业能力模型分析,按“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设置”路径,构建“会计基础+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基础课程(底层共享)包括:基础会计、经济法实务、统计基础与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管理学基础等。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中层分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会计报表分析、税务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审计基础与实务等。拓展课程包括:财务共享服务、业财融合服务、大数据在财务中的应用等。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中层分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会计报表分析、税务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EXCEL财务应用、ERP沙盘模拟经营等。拓展课程有: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务管理、投融资管理、战略预算与绩效管理等。财富管理专业(中层分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货币银行学、期货交易、保险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基础与实务、公司理财、外汇交易、个人理财、国际金融等。拓展课程包括:互联网金融营销、互联网金融服务、网络借贷与众筹、信用数据处理等。高层互选课程包括:会计制度设计、政府会计、证券投资学、会计英语、信托与租赁、项目管理等。
(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123”专业群实践教学平台
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123”专业群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和完善“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创新创业实训”四层次、一体化、开放式的现代会计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123”专业群实践教学平台指:1中心,建设智能财税共享中心;2公司,成立会计公司、投资管理咨询公司;3平台,构建顶岗实习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大赛平台。
建设智能财税共享中心,智能财税共享中心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OCR、RPA等新技术形成的财税服务社会共享的新业态,将现代财税服务产业真实工作平台及企业供应链、发票链、资金链、财务链、税务链等现代财经税务产业链真实工作场景和流程引入职业教育,促进学生了解真实工作环境、掌握产业升级条件下真实业务处理技能,掌握现代信息化技术在财税领域的应用,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更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产教融合。
主动寻求经营项目与专业群建设条件吻合的企业,引进2家企业建设“校中厂”,分别建设“会计公司”和“投资理财公司”。实体公司承接的会计核算、投资理财等业务,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核算、账务、税务、分析、咨询等相应的工作。学生通过真实工作环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工作的流程进行操作,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职业能力,培养了服务意识、诚信品德和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
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主要针对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中管理不便而构建的,其主要目的是在学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企业指导教师)、学生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平台。通过平台,教师可以发布实习任务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学生可以提供实习周记、毕业作业,与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在线交流等。学校通过平台能有效与合理地管理在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依托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业项目申请。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向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部提交申请,项目部邀请专家组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根据答辩、评审结果确定进入基地开发、孵化的项目,在国家级和省级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的项目,优先予以扶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大赛平台每年定期举办学院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等赛项,为学生提供锻炼、展示和发展的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技能训练由低到高、递进提升,实践教学内容前后衔接的关系构建现代会计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性更加明确,实践环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实践内容与工作过程结合更加密切,符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会计专业群构建了基本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创新创业技能递进的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基础会计实训和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单项技能实训由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构成,综合技能实训包括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财务共享服务实训、大数据财务应用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包括基础会计实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由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构成,综合技能实训包括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实训、财务共享服务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财富管理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包括交易软件应用实训、经济基本面分析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由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构成,综合技能实训包括综合理财实训、互联网借贷与众筹实训、互联网金融营销与服务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主要由创新社团、技能竞赛和学生科研组成。
(三)优化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素质是“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是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只有通过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建立组织实施及保障系统,才能达到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素质教育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部分。职业素质教育必修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势与政策、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等。职业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产权讲座、普通话与汉字规范、社交与礼仪、中外文学赏析、企业文化等。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课程主要有第二课堂、技能竞赛、学生社团、文化大讲堂等。
(四)优化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体系
智能财务背景下,以“创新常态化,培训系统化,创业整合化”为指导思想,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增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起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应对实战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体系,发挥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的作用,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创新创业能力选修课程主要有创办你的企业、创业管理、大学生创业基础、知识产权讲座、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信息检索等。论文发表、科研课题、获得专利、技能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可以获得奖励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