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纲要》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2021-12-04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实验幼儿园柯荣荣

亚太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幼师积木纲要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实验幼儿园 柯荣荣

近年来,我国教育产业和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目前社会发展各方面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多数幼儿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一味地要求幼儿跟着教师思维走,幼儿没有活力,也没有自己的思考。在教师安排好的活动中,幼儿没有自己思考的机会,无法有效地开发幼儿智力。教师在教学内容和理念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脱离了幼儿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当结合实际,创新课程,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适当引导幼儿自行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知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概念

幼儿课程游戏化是幼师为幼儿创设游戏活动的场景,让幼儿可以通过游戏来感受周围的事物,在游戏中开心快乐地学习知识,并且肢体协调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幼儿课程游戏化不是硬性要求幼儿在某个游戏活动中一定要学到固定的某些知识,只是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领悟课程的重要性,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加深印象并且集中注意力跟着教师的步调走。

游戏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心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表现,目前很多幼儿园的课程为了提高学习的成果,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游戏当作阻碍幼儿学习的障碍,只在乎学习,却没结合实际,在教学内容和理念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幼儿课程游戏化的特点是尊重幼儿,并且充分发挥课程中学习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也给幼儿的身心都带来愉悦,而不是一味地催促学习,充分感受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有利于达到幼儿园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幼儿课程游戏化策略

(一)情境游戏动手制作小道具

动手能力可以开拓幼儿的创新思维,幼师在课前要提前准备好情境游戏的背景,准备一些小道具,例如主题是白雪公主,可以在课堂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起制作白雪公主的苹果、巫婆的法杖、王子的剑等,做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他们自己做的小道具会在下节课用上,这不仅能让学生为自己动手做的东西感到自豪,也帮助他们学会团结一致,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然后举行一个公平的投票,让大家一起投票,谁做的小道具能获得最多人的喜欢,谁就扮演下堂课中某个重要的角色,这能让幼儿认真投入创作中,也能让幼儿意识到用自己的能力参与公平竞争。

(二)用童话情境进行游戏活动

情境游戏是最快融入学习的一种方式,在一个班级多个学生的情况下,这可以照顾到每个幼儿,使其都能跟上幼师的步调。情境游戏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基本上每个幼儿都愿意参与其中,因此可以用童话情境游戏活动来引导幼儿学习。比如,上堂课主题是白雪公主,这堂课主题依然是白雪公主,只不过主题重点变成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这个故事中,可以教导幼儿“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的道理和保持善良、乐观的态度,同时幼儿在游戏中也能收获快乐而不是教师给的学习压力。当然,在童话情境游戏中还可以放一些音乐来增强氛围,让学生融入其中,给幼儿一个生动、直观的童话世界,也让他们对情境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加深印象。

(三)思考游戏

幼儿最常见的玩具是积木与七巧板,这些其实在很多幼儿园里都有,但都是给幼儿自行玩耍,幼儿稍微小一点的也玩不懂积木,实际没有派上用场。积木也分等级,可以利用简单的积木让幼儿对新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并且思考问题。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按照图纸一步步动手搭建房子或小桥,不懂的地方再请教老师。因为积木比较繁杂一些,有很多结构,在幼儿搭建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同学们,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房子或小桥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呢?”这样抛出问题,待同学们回答后再抛出下一个问题:“那大家知道老师手上拿的这个是什么形状吗?”遇到五边形、六边形、圆柱、梯形等超出幼儿认知范围的,教师要抛出问题引导幼儿增长知识,同时也帮助他们提前认识几何体,这样也提升了幼儿的艺术感和表现力。几节课下来,幼儿会玩积木后,也可以适当增加稍微有难度的积木,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此能够明显帮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用智力解决问题,正确有效引导幼儿学会思考问题,以此拓展幼儿多方面的思维模式,助力幼儿学习与发展。

七巧板也是增长智力非常好的玩具,在前面有了积木的基础上,七巧板就是扩大思考、想象与手动的智力游戏。七巧板需要依靠自己的艺术细胞和想象来完成,不同的想法拼出来的七巧板形状、图形都不一样。在动手中思考该如何拼成想拼的东西,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只有知识上的片面发展。

(四)掌握教育资源,提高游戏中的自学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智能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在整个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园现有的教育资源与游戏相结合,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促进幼儿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依托多媒体系统、投影仪等智能教学设备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动画短片、色彩清晰的照片、动听的音频,让他们充分沉浸在教师搭建的场景中。正确引导幼儿按照教师的理念接受游戏教育。

例如,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认字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大耳朵图图》动画片,加深幼儿对“你”“我”“他”的印象。看完动画片后,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幼儿分组,用两张三色纸卡剪成巴掌大小的格子,分别写上“你”“我”“他”三个汉字,附在桌子、椅子和幼儿的身上,组织“座位游戏”。幼儿围着桌椅转了一圈,幼师喊停的时候辨认出自己身上的汉字对号入座,超出时间就算淘汰。根据游戏,幼儿对“你”“我”“他”三个汉字有了很好的掌握。

(五)创新游戏内容,推动逻辑思维发展

教师要掌握儿童游戏不同方面的基础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构建新颖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玩新游戏的过程中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以传统的手工游戏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多采用橡皮泥作为手工教学工具,让幼儿可以利用现有的模具压制、挤出不同种类的泥塑。经过反复的课堂教学,幼儿对此类活动和游戏的兴趣降低了。这时,教师可以安排幼儿把家里吃剩的西瓜皮拿到幼儿园,开展以西瓜皮设计为主题的活动。教师进行演示,利用幼儿的西瓜皮和木棍,将西瓜皮制成了一把伞。在教师的演示下,幼儿的逻辑思维得到了拓展,他们用手中的工具变废为宝,制作了瓜船、瓜帽、瓜碗。

(六)明确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渗透游戏

游戏化教学的关键意义在于课堂教学。游戏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确立课程内容、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统筹课堂游戏内容的进度。此外,游戏阶段的整体规划可以提升游戏化教学课堂的质量,相关课程内容可以合理渗透游戏规则解读的过程和游戏交互的过程。

例如,某节课的目标是让幼儿正确掌握数据的专业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折纸游戏、积木游戏等,正确引导幼儿理解数据的专业知识。设计游戏如下:首先,教师将幼儿分成五个人一组围成一圈数数,并在圈内进行手工折纸示范,每折出五颗星星,就将星星一颗一颗地分配给幼儿。几次后,教师让每组幼儿进行手工折纸接力赛,在整个过程中,有的幼儿只折了三颗星星,导致本组有两个幼儿分不到星星,这也提醒了做折纸的幼儿。来来回回,所有幼儿都可以掌握简单的数字知识。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游戏在幼儿课程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中,幼师在准备课程时要有效地将课程和游戏结合,加强游戏活动的情境设计,准备多样化的游戏与课程进行结合开展工作,让幼儿全身心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在游戏的过程中去探索和发现,学会和他人团结合作,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游戏中掌握重要的知识点与生活常识,从而达到幼儿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幼儿,用适合幼儿的游戏方式帮助其学习和记忆,重点抓住有利的教学机会,采用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主动挖掘知识和学习。

猜你喜欢

幼师积木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幼师之歌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有趣的积木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