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园本化实施途径
2021-12-04福建省仙游县园庄中心幼儿园郑世琴
福建省仙游县园庄中心幼儿园 郑世琴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内容与对象的教育,旨在让人了解生命的起源与特征,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保护和尊重各类生命形态,形成对生命的呵护、感恩和分享,最终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在倡导生命、生活、生态“三生”教育的当下,围绕生命教育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园本课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既是对园本课程的进一步丰富,也是对幼儿生命知识的传授、生命意识的培养以及生命情感的熏陶。幼儿时期作为人生命萌芽并快速成长的时期,开展具有园本特色的生命教育课程,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生命教育,从小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初步认识和积极情感,思考生命、探究生命、认识生命、呵护生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将生命教育融入五大领域教学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将生命教育融入五大领域,一方面丰富了幼儿园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园本特色化教育。幼儿园应根据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开设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比如,在小班的健康教学中开展“注意卫生,健康长大”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认真刷牙、爱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零食、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多运动等健康卫生习惯,不让细菌和病毒入侵身体,保持身体的健康成长。在此过程中,可以结合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让幼儿多接触健康小知识,如《小熊不刷牙》《流感大人》《我拉肚子了》等绘本,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教育幼儿注意卫生与健康,保持良好的卫生与健康习惯,让幼儿从小形成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与习惯。
又如,在中班科学教学中开展“植物宝宝长大了”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种植与观察等科学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师带领幼儿开展亲自然的科学小实验,在班级设置“植物角”,用花盆种上蔬菜、鲜花、瓜果等植物种子,当种子发芽时幼儿无不欢呼雀跃、大呼神奇。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参与植物的种植打理过程,给植物浇水、施肥、除草等,每隔一段时间植物就有一些变化,如长出了一片新叶,长出了一条藤蔓,开出了一朵花儿,结出了果实和种子等。当见到所种的花开出漂亮的花朵,或者见到种的蔬菜成熟时,幼儿无比激动欢快。通过植物种植的科学活动,促使幼儿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萌发保护生命的意识。
再如,在大班社会教学中开展“守护生命,安全你我”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带领幼儿前往交警队、消防站、社区医院等场所,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以及防疫等生命安全主题活动,让幼儿懂得生活中的危险无处不在,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火灾隐患以及注意养成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主题学习活动中,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认识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美丽、生命的脆弱等,形成对生命的积极情感。
二、将生命教育融入幼儿德育过程
幼儿德育是对幼儿进行个性品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幼儿德育为载体进行生命教育渗透既切实可行又责无旁贷。幼儿对生命的认识肤浅,对生命的宝贵体会不深,在行为习惯上常常表现出对生命的不尊重,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以生命教育为手段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在草地上踩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在踩蚂蚁,教师立即制止幼儿的行为,但没有严厉批评,而是给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感化:“孩子们,小蚂蚁也是爸爸妈妈生的,也是有生命的哦。如果小蚂蚁被你们踩到就会失去生命,也就回不了家了。那小蚂蚁的爸爸妈妈是不是很担心,看到自己的宝宝死了,会不会很难过?”“小蚂蚁会死吗?”“小蚂蚁也有爸爸妈妈吗?”幼儿天真无邪地问道。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是淳朴善良的,只是对生命缺少认知,从而在行动上不懂得保护幼小的生命。在教师的感化下,他们立即停止了伤害小蚂蚁的行动,懂得保护弱小,看到迷路的蜗牛,会把它们送到草地;看到翅膀受伤的蝴蝶,会小心地放到树叶上;看到搁浅的小鱼小虾,会把他们放回水里……在一举一动中表现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
三、将生命教育融入区域游戏实践
游戏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幼儿教育方法。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而且可以融入寓教于乐的游戏之中。通过开展生命教育主题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生命有所理解、有所感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与脆弱宝贵,萌发敬畏生命、感恩生命和呵护生命的意识与情感。
比如,小班的角色游戏“大肚子妈妈”中,准备一个圆形道具,参与孕妈妈扮演的幼儿将圆形道具绑在肚子上,盖在衣服下面,霎时就像一个怀着孕的妈妈,孩子们被扮演者的样子逗乐了,哈哈大笑起来,殊不知接下来的体验游戏却让扮演者倍感困难。游戏任务:将放在地上的杯子捡起来放在桌子上。看似简单的任务,对孕妈妈扮演者的幼儿却十分不易,走近杯子时,圆圆的肚子挡住了视线,好不容易侧过身来才发现杯子的大概位置,然而下蹲的动作却让扮演者犯了难——完全不能像自己平日里这样轻易蹲下,一个不小心摔了个四脚朝天,幼儿又被逗笑了。此时,教师进入游戏的主题升华:“孩子们,你们知道你们的妈妈在怀你们的时候是多么的不容易,怀宝宝的过程是十分辛苦的,不仅像刚才大家体验的这样,行动上有很大的不方便,而且在身体上会有很多不舒服,比如刚怀孕的时候会呕吐、焦虑、身体发胖,而且在生产的时候会很痛很痛,甚至会有生命的危险哦。刚刚大家只是体验了几分钟孕妈妈的辛苦,要知道大家的妈妈可是要经过十个月的怀孕,可见是多么辛苦。”在游戏中,幼儿意识到生命孕育过程的艰难辛苦,生命的诞生是伟大的过程,树立感恩生命、敬畏生命和保护生命的情感。
四、将生命教育融入户外实践活动
将生命教育与自然生态教育结合起来,是十分便捷有效的教育途径。农村幼儿园在生命教育资源方面具有城市幼儿园无可比拟的区域优势,亲自然的生态环境给予了幼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课程资源。幼儿园可以开设户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生命探索教育为主题为幼儿提供寓教于乐的活动环境。
幼儿园可以开展“四季”生命教育主题户外活动,感受生命在四季的变化过程。春天,春暖大地,万物复苏,是生命孕育和萌发的季节,教师带领幼儿来到田野、山林进行踏春活动。在观察活动中,师幼一起发现从地下冒出的小草、嫩芽,从竹林中探出头的春笋、游到岸边戏水的鱼虾、从南边回来的燕子,以及开始春耕的农民伯伯等,让幼儿感受到春天生命复苏的气息。夏天,郁郁葱葱,欣欣向荣,是生命成长最旺盛的季节,山林里树木茂盛,翠绿欲滴;农田里谷物葱茏,稻浪滚滚;菜园里蔬菜成熟,采摘当时,让幼儿体验夏天生命成长的气息。秋天,瓜熟蒂落,秋意浓浓,是生命成熟和凋落的季节,教师带领幼儿开展田园采摘活动,感受丰收的喜悦;开展捡落叶制作书签和标本等活动,体会秋天生命的成熟与凋零。冬天,天气严寒,植物枯萎,虫兽冬眠,万籁俱寂,生命进入休息阶段,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已然感受不到往日的生命热闹的气息,不禁发问:“为什么草儿都枯萎了,树枝都光秃秃的了,它们是死了吗?为什么溪流中的鱼虾不见了,鸟儿也少了,它们去哪里了?”教师以此给幼儿渗透生命轮回、周而复始的孕育和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更多生命生长的科学知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生命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让幼儿认识生命,培养积极的生命意识与情感,最终达到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生命健康的目标。生命教育的迁移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幼儿的学习需要,通过生命教育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生命科学知识,培养幼儿探索生命、尊重生命、感恩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与个性品质,这对幼儿健康生命观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