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2021-12-04涂可国
■涂可国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 年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意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既是一个纲领性、指导性文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论领域的重大创新性成果。《意见》的颁布,对于端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大根本要求。“两个结合”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论断,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
11 月8 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时指出:“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45 页。“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单行本),第46 页。再一次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阐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的重要源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③《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单行本),第46 页。,习近平总书记还从不同角度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与历史地位。
(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4 年9 月24 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他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④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1 页。“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⑤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单行本),第9 页。
之所以断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在于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于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于它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第164 页。“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第15 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一个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庞大系统,是一个包含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审美境界、人格情操、思维方式等多种要素的有机体系,是一种历经五千年而不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形态。它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教化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为中华民族和历代中国人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家园、思想根基和观念支撑。
(二)中华民族立足的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精神命脉,而且强调它是中华民族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赖以立足的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08 页。“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③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单行本),第4 页。“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④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单行本),第5-6 页。同时,他还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⑤参见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新华网2014 年10 月13 日。人类文明发展史证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衰交替,不仅取决于物质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地缘政治的好坏等,也取决于文化力量的优劣强弱。
2013 年9 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⑥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 年9 月27 日。所谓强大的精神力量提法表明,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即是一种强大软实力。
(三)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沉淀而流传至今,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为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不竭源泉,本身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潜在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现实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3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专门探讨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他鲜明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201 页。据此,他要求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201 页。按照这些指示精神,只要在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的基础之上,实现活态传承,只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广泛吸收其丰富的营养,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就一定能够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2014 年10 月1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新论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③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新华网2014 年10 月13 日。2018 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他讲:“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④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第390-391 页。可见,只要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一定能够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潜在的文化软实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软实力优势,把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充分展示出来。
(四)增强文化自信心的有利条件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清理灿烂的古代文化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⑤《毛泽东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707-708 页。且不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曾经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且不说中国传统物质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要素和源泉,即使是儒释道等思想观念,在今天看来许多也能够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和普遍价值,有助于大大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能够消解因过度现代化带来的“社会病”的特有智慧,赢得了国内外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和认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①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单行本),第6 页。“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②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单行本),第3 页。
正是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当今中国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要素和资源,也是因为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极为深广的影响,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的重要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才有充分的底气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③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第4 页。
二、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不仅是知识分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肩负起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深入阐发文化精髓,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一)深入阐发文化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的“曲阜讲话”明确提出了“四个讲清楚”的要求,就是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四个讲清楚”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深沉思考,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意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④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单行本),第7 页。
按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们应当着力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建设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
(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
一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
另一方面,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力度。综合运用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编纂出版系列文化经典。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体现在社会规范中,与制定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相结合。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积极举办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以及诵读和书写中华经典等交流活动,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三)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1.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文艺创作
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科学编制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青少年题材等专项创作规划。加强对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曲艺杂技和历史文化纪录片、动画片、出版物等的扶持,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文化电视传播工程,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且具有大众亲和力的动画片、纪录片和节目栏目,倡导中华美学精神,推动美学、美德、美文相结合。
2.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
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支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华老字号做精做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致力于我国文物的重点保护、传承好丰富的革命文物,大力发展我国博物事业和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1.致力于文物的重点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国的文物传承,提出了两条重要要求: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与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二是各级文物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①参见《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 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人民日报》2016 年4 月13 日第01 版。
2.传承好丰富的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物保护,我国革命文物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提升。2018 年,中办、国办首次出台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 年)的意见》,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获批成立,为革命文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21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方面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的积极性。
3.大力发展我国博物事业
对当今的中国博物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同样高度重视,曾经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加以突出强调。2015 年2 月,他指示要把文物保护好、管理好:“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②《习近平春节前夕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人民日报》2015 年2 月17 日第01 版。
4.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时,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 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具体部署。就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指出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使之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指出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实施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
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容易造成对古建筑的破坏,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保护好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并提示决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①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89-190 页。
三、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与指导方针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阐述了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与指导方针,这就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从时代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做到继承与发展二者兼顾:“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②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第11 页。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假如说继承传统文化是基础、是前提的话,那么发展既是推动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的实践创造活动,也是繁荣文化的重要战略目标或愿景——不但要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更要推动现实文化的发展。
(二)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中国传统道德规范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③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39 页。实际上,不仅是对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对所有中国传统文化都应当有鉴别、有扬弃。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精辟指出的:“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④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第11 页。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的态度,对中华传统文化为什么以及怎么样“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进一步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他指出,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既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它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①参见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新华网2014 年10 月13 日。
由此可见,我们之所以要对中华传统文化加以鉴别和扬弃,从理论上说是由于像文化国粹主义和极端保守主义实为盲目自信而流为自恋自大,是一种“拉历史倒车”的行为;而极力贬低乃至全盘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失败主义又势必导致民族文化精神、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丧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对中华传统文化既承认其具有“精华”,又肯定其具有“糟粕”。再者,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不可能完全凭空产生,不可能完全割断历史、消解过去的文化传统,如果一味反传统,不仅会使我们的文化建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会造成大量传统文化优质资源被破坏和浪费。对中华传统文化,应该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地分析选择,丝毫没有必要绝对接纳或摒弃。而且,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目的不是搞文化复古主义,更不是提倡极端的文化保守主义,而是坚持古为今用,将之与现实文化相结合,以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
(三)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阐明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在2013 年11 月发表的“曲阜讲话”中,他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发表讲话时指出,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就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64 页。同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他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深刻指明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同时要善于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便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2017 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入指导思想,作为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同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两创”方针上升到与“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相提并论的高度,指出:“要坚持为人们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①本书编写组编著:《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41 页。2018 年,他讲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90-391 页。。
由上可见,就“两创”的对象性内容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既讲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度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本质上却是有机统一的。要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借助于“两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精神滋养。
对“两创”方针的实质,习近平总书记也做了深刻的揭示。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③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年,第203 页。。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指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资源经过创造实践转变为另一种新的文化事物,借以形成新的文化特质,从而实现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再利用。它以创造性为特征和前提,具有新生新造的样式、特质、内容、性能、结构、手段和外部特征等。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④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203 页。。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虽然也是一种创新,但在这里,创新既是动力、途径,又是重要策略,而且具有总体性特征,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动传统文化这一对象的适应性发展,进而融入到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之中,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充分展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进而形成中国文化的新内容、新形式。
“两创”方针是一个有机整体,却又各有侧重、各有所指。它既包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推陈出新,也包括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两创”方针最重要的是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融合”。这是因为,“创新”本身就是“两创”的应有之义,而如果说传承是实现转化发展的基础或前提的话,那么融合则不失为实现“两创”方针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现实表明,任何文化的创造诠释、创造生产、创造制作,都离不开将各种文化要素加以融汇、调和,尔后转化成为新的文化特质;同样的,一切文化创新往往要把众多文化要素进行合成、融通,以此推动文化向前发展。“两创”方针的提出,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方针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同时又结合新的时代要求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阐明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路径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它既是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也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