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预防
2021-12-04曲丽静
曲丽静
(荣成市石岛管理区王连畜牧兽医站,山东荣成 264300)
1 前言
面对新的畜牧业发展形势,新的动物疾病不断出现,过去消灭的疫病再次发生,疫病防控工作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对此,更要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工作,保证工作的有效性。面对十四五规划新发展目标的提出,基层畜牧部门要更好地开展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强调动物疾病防范成效的落实。
2 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
2.1 普通疾病
这是最常发生的动物疾病,种类很多,有内科、外科以及各个器官系统方面的疾病,比如眼病、外伤、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胃肠道疾病等。这类疾病一般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引起的。
2.2 寄生性疾病
动物身上出现的寄生性疾病也很多,可能的寄生虫也较多,种类一般包括原虫、蠕虫以及节肢动物。这3类寄生虫可以寄生在动物体内外,以吸收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作为养分来源。目前来说,原虫与蠕虫大部分是体内寄生,而节肢动物大部分是体外寄生。这类疾病的出现主要是动物接触了能够寄生的寄生虫,而且每种寄生虫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宿主。
2.3 传染性疾病
这类疾病是具有传染性的,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导致的疫病,一旦发生会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失。这类疾病的病因就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这也是主要的传染源,在动物感染病原患病之后,会表现出特殊的症状或机体生理反应。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渠道可以是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垂直传播等,所以防控难度较高。
3 畜牧养殖动物诱发疾病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生长环境
养殖场所的环境卫生条件对于动物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一般良好整洁的卫生条件不容易发病,而杂乱、污物较多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寄生虫等,进而带来动物疾病。有研究表明,大部分传染病的发生就是因为养殖场所环境条件较差引起的。另外,这里指的良好的环境卫生不仅是外部生存环境,还包括内部机体环境。比如说,动物饲养过程中会排放较多的粪便,产生大量食物残渣,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引来众多的蚊虫,进而滋生大量细菌,这不仅威胁动物的生存环境,也会因为食物链的作用,使得大量寄生虫、细菌进入动物体内,加快传染病的传播。
3.2 气候条件
天气变化也会影响到动物疾病的发生,比如过于炎热的天气,会阻碍动物的生长,尤其是对于幼生期动物,因为排热系统和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可能出现中暑等,同时炎热的天气会加速病毒的滋生,扩大传染性,所以会带来危险。还有,寒冷的天气可能导致动物出现感冒,冻伤等。
3.3 人为不恰当干预
主要是思想人员采取的干预措施不合适,也会影响动物疾病防控效果。比如在动物出现传染性疫病时,养殖人员没有及时隔离,做好防护,导致疫病传播范围扩大。很多养殖人员在预防动物感染疾病时,没有充分了解用药的科学性,没有科学分析药物使用剂量和动物感染疾病的症状,直接按照经验采取治疗行为,反而带来不良后果。还有,养殖人员没有及时清理环境卫生,没有及时净化和处理空气环境,导致空气流通不畅,也会带来大量病菌和寄生虫的滋生,从而导致动物感染疾病。
4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预防措施
4.1 加强对当地养殖情况的普查
畜牧部门要关注对养殖单位动物养殖情况的普查工作,了解养殖动物的数量、疫病防控机制建设和落实以及免疫情况,重视疾病防控及监测工作的开展;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总结当地区域内疫病流行状况,预测可能发生的疫病,随时做好防范工作;注重总结疫病防控工作经验,完善动物免疫接种方案,提高免疫程序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在疫病高发期要做好排查工作,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并进行针对性的防控处理,对于隐瞒不报的部门和人员,要依法进行处理;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和应急队伍,以便于更好的处理突发疫情,控制疫情的传播。
4.2 强化政府部门的支持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动物疾病防控方面的资源投入,尤其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畜牧部门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引进,积极更换最新的设备,按照实际需求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补足缺乏的设备设施。政府部门有必要的话可以为此设置专项资金,用于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同时做好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挪用问题。要完善疾病防控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具体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关注责任机制的落实,将疾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明确防控任务,避免出现推诿责任和无法追究的问题。
4.3 加强宣传教育
因为近年来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等新疫病,并表现出多地区的流行趋势,所以地方上要注意加强宣传,进行信息沟通和协调,注意提升群众和工作人员的疾病防控意识。一方面要提升畜牧部门的疾病防控工作意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认识到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能够认真做好监管工作,确保动物养殖制度的落实,提升工作成效。地方政府要注意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动物养殖情况,对相关政策体系进行完善,保证疾病防控工作能够依法进行。另一方面是关注疾病防控工作的宣传推广,增加群众对此的了解,认识到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能够配合畜牧部门开展防控工作。地方政府要加强宣传,通过在集市开展讲座、发放宣传单页、广播等方式,为养殖场户讲解疾病防控知识与技术,提升其防控水平。比如对于霉素的使用,其作为抗生素是应用范围涉及最全面的药物之一,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药物稳定和不稳定的变动区间。而动物养殖过程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经常带来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变化,而霉素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这种差异,并且成本较低,可以推广应用。
4.4 加强动物疾病防控队伍建设
新时期动物疾病的种类更加,类型更多,病因也更复杂。同时兽医技术也出现长足进步,出现很多新的兽药和治疗方法。所以畜牧部门也要注意疾病防控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打造高水平且稳定性强的人才队伍。畜牧部门要加强人才招聘力度,面向社会和高校招聘当地急缺的兽医人才,充实人才队伍,保证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满足疾病防控工作的需求。畜牧部门还要做好现有人才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培训活动,鼓励人才外出进修和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先进的疾病防控知识和技术,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水平。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管理条例,参考实际工作情况,对防控队伍进行强化建设,保证每位队伍成员都具备独立操作防控设备设施的能力,可以自主独立开展防控工作,从而减少动物疫情的发生,减轻给畜牧业带来的损失。畜牧部门要定期组织兽医开展培训,针对最新的动物疾病知识和兽药知识进行学习,对新近提出的药代学、药理学理论等进行深入学习,完善兽医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保证掌握全面的药物知识。兽医还要注意学习各地区动物疾病防治的案例,分析成功和失败经验,将之转化成自己的经验,经过实践后形成科学的动物防治体系。畜牧部门要鼓励兽医积极提升自己,鼓励继续教育,提高学历水平,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做技术指导,同时为兽医提供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的机会。
4.5 强化饲养管理
一是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养殖人员需要始终保持养殖环境条件良好,进行科学管理。要及时通风换气,定时清理垃圾污物,保证空气质量良好;避免水源受到污染,选择健康的饲料;及时消毒,打扫卫生。对于养殖环境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气候、温度、湿度、通风、水源等问题,要保证适宜动物的生活习性,方便进行饲养管理。比如饲养牛、羊等动物,需要选择水源干净、空气干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远离人口居住区,并且地势高的位置,避免对居民造成影响,同时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养殖人员需要及时消毒,定期清除病原菌,保持养殖环境整洁、卫生。
二是加大日常管理措施。要详细记录动物的养殖情况,对于每天的饮食、饮水、活动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做好对各类动物疾病的防范工作,比如在饮水中添加金银花,增加动物的抵抗力;保证动物的水源和食物干净卫生,符合养殖标准要求;严格遵守动物饲养的准则,实现信息化管理,收集全面的信息,进行动态监督,方便后期查询养殖行为,如果出现问题及时追责;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对疫病的预防工作,保证动物正常成长。在饲养过程中,要合理选择饲料,针对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评估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制定不同的饲喂方案,运用不同的饲料配比,满足动物生长繁殖的一切营养物质需求。同时,要记录好饲料配比,必要的话进行配比试验,选择效果最佳、成本最低的配比。最后,对于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出入情况,也要明确管理要求,出入金星消毒处理,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养殖场所;还要关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处理,比如夏季炎热天气要注意通风散热等。
5 结语
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的出现不可避免,但可以实现有效预防。养殖单位需要明确当前常见的动物疾病类型,了解诱发动物疾病的各方面因素,然后针对性进行处理,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加强日常管理,创建科学疫情防控体系等,做好有效的防范工作,打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实施专业化管理,做好防控工作,减少动物疾病发生率,保证动物健康成长和繁衍,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安全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