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鸡痘病的防控措施
2021-12-04褚丽云
褚丽云
(昌邑市奎聚街道畜牧兽医服务站,山东昌邑 261300)
1 前言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鸡痘病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其是由鸡痘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力,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甚至导致蛋鸡大量死亡。因此,养殖户要给予鸡痘病以高度重视,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防控,避免其在养殖场内大肆传播。
2 流行病学
鸡痘病属于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感染群体为鸡和鸽,任何品种、年龄的鸡只都是感染群体。该病没有明显的发病规律,在任何时期都可能爆发,尤其在冬春交替时节发生概率较高。该病可通过蚊虫叮咬的方式完成传播,蚊虫吸食病鸡血液,然后将其传染给其他健康鸡,进而导致该病在养殖场快速传播。同时,饲料营养不均衡、鸡群相互咬啄、饲养密度大、鸡舍潮湿也是诱发该病主要原因。
3 临床症状
3.1 黏液型症状
黏液型症状主要发生在病鸡的食管黏膜、气管黏膜以及口腔黏膜中,当蛋鸡感染病毒后,黏膜会开始出现大小不一的白色结节,其规模和数量随着病情加剧也不断增加,最后形成一层薄膜,如果撕掉薄膜,则会出现溃烂情况,甚至还渗出血液。由于黏液型鸡痘病会诱发大面积溃烂,会影响病鸡正常进食,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鸡会出现体重下降、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等问题,甚至诱发病鸡死亡。
3.2 皮肤型症状
皮肤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鸡痘病症状,黄色或者白色水泡结节会覆盖病鸡全身没有羽毛的部位,并且随着病情的加剧,水泡结节的覆盖面积和数量也不断增加,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鸡眼睑会出现水肿,进而影响其视力情况,最终导致病鸡失明。皮肤型鸡痘病基本不会造成病鸡死亡,但是会对病鸡的产蛋率带来直接影响。
3.3 混合型症状
混合型症状属于黏膜型和皮肤型的混合,在病鸡的皮肤和黏膜处都会出现大量结节,容易诱发病鸡其他疾病,该病型在我国山东地区并不常见,但是如果在养殖场内发生,则会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治愈率较低、而死亡率较高。
4 防控措施
4.1 免疫接种
基于鸡痘病传染性较强的特点,在开展综合防控中,疫苗接种是最为有效的措施和方式,尤其在鸡痘病经常暴发的地区,养殖户要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要及时对鸡群接种疫苗。首先,养殖户要对市面上的疫苗进行科学辨别,采用效果显著的疫苗,例如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鹌鹑化弱毒冻干疫苗,其效果良好,已经在山东蛋鸡养殖中获得大量应用;其次,在接种疫苗中,要按照使用说明和既定程序规范接种操作,例如在接种鹌鹑化弱毒冻干疫苗前,需要将疫苗进行稀释,然后采用刺种的方式,进而提升免疫效果;最后,在完成接种后,养殖户要对蛋鸡群进行状态观察,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4.2 灭蚊除虫
蚊虫叮咬是导致鸡痘病在养殖场内蔓延传播的关键途径,尤其在夏季,山东地区养殖场内的蚊虫较多,养殖户要做好灭蚊除虫工作。首先,在夏季来临之际要做好防蚊工作,在鸡舍中可使用蚊帐,在保证舍内通风的基础上,控制蚊子数量;其次,针对鸡舍中可能存在的吸血昆虫,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最后,将灭蚊除虫作为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并且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相关工作。
4.3 日常消毒
鸡痘病毒传播途径呈现多元化,而想要避免疫病发生,养殖户要落实消毒措施。首先,针对养殖场内外要定期开展消毒作业,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剂,可提升消毒效果,同时,加强对重点区域开展消毒,包括食槽、饮水槽以及鸡舍角落等;其次,所有养殖人员在进入鸡舍前都要经过消毒处理;最后,与养殖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养殖场,尤其是外来车辆和人员,需要做好消毒工作。
4.4 疾病治疗
针对患病较轻的病鸡治疗,当前主要采用的方式为在病患处涂抹一层碘甘油,如果眼部存在大量结节,也可使用硼酸溶液冲洗,然后使用蛋白银液。如果病鸡病情较为严重,可采用注射病毒灵的方式,根据病鸡体重把控药量,连续注射3次可有明显效果。
5 结语
总而言之,鸡痘病是一种蛋鸡养殖常见疾病,养殖户要提升重视程度,采取科学的措施综合方式,进而实现既定的养殖效益,推动蛋鸡养殖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