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疾病对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影响
2021-12-04胡标猛
胡标猛
(麻城市张家畈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湖北麻城 438323)
1 前言
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农业大国,对畜牧产品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畜牧养殖业发展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占据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因此,畜牧养殖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动物疾病带来的巨大危害,及对畜牧养殖业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抵制疾病的侵袭和蔓延,确保畜牧养殖户及养殖企业的投入得到回报,推动畜牧养殖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2 动物疾病对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影响
动物疾病影响畜牧产品质量的优良及畅销,近年来,各种动物疫病不断出现,有些疫病甚至是由国外传入,导致这类产品出现滞销现象,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动物疾病一旦出现直接导致经济损失,效益不断下滑,养殖产业也随之不景气。因此,做好疾病防控是避免畜牧养殖业遭受不良影响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的有力举措。
3 动物疫病对畜牧养殖业发展影响规律的形成
动物疫病从出现到流行再到传播蔓延,都会经历一个由潜伏期到发病期再到流行期的过程,有些动物疾病甚至发病突然,让人防不胜防,在疫病由浅至深的每一阶段,都有着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只有精心分析和总结疾病不同阶段的特点,才能更加深入地认知疾病,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发展也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等特点,而疾病一旦暴发,对于规模化养殖的畜牧行业而言,无疑影响的程度也不断加深。因而,若缺乏对动物的高度重视,未全面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必然给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毁灭性的冲击,带来难以预料的恶果。而人们在长期养殖家畜家禽的过程中,对于动物疾病的认识也同样经历了由不认识到初步认识到全面认知再到深入认识的不同阶段。在畜牧养殖业长期发展这一过程中,人们自身也出现了养殖观念的不断转变。从起初的重饲养轻治疗到重治疗再到防控和治疗相结合最终到预防为主,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们的养殖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认知动物疾病的程度也逐步加深,这为动物疾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奠定了稳固的基石。最初人们认知畜牧养殖业不够深入不够充分,直接影响其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奉行的是重养轻治的理念。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及其预防所发生的作用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阶段则转化为开始认知的养殖理念,直至疾病种类不断增多、危害不断加重,人们认识到疫病传播和蔓延所带来的难以估量的后果及造成的无法挽回的惨痛经济损失,对动物疾病的认知变得深入而全面,最终养殖观念转化为防治结合、预防为主。
4 畜牧养殖业动物疾病的控防对策
4.1 科学养殖 积极防控
由于动物疾病对畜牧养殖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养殖产业要想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就必须奉行科学养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殖理念,积极开展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各地防疫部门应给予养殖户或养殖企业定期指导,让其掌握如何防控动物疫病传染的防疫措施,确保饲养饲料质量可靠、饮用水源清洁卫生,养殖场清洁消毒措施到位,防止疾病传染源从饲料、水源、养殖环境等方面乘虚而入。养殖户及养殖企业还应积极进行家畜家禽的免疫接种,提高畜禽自身抗病能力。
4.2 养殖场所的科学合理选择
养殖场的环境状况、选址是否合理、规划布局是否科学也对家畜家禽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选择养殖场所时,应选择远离人员聚集的郊外,场地开阔、地势较高、通风良好、水源获取方便的地段为养殖场所首选。尤其规模化养殖企业,畜禽种类多、数量大,缺少充足的空间是不利于家畜家禽健康生长的,养殖密度应在合理范围内,养殖场良好的通风环境刚有利于避免细菌及病毒的传播。此外,还应妥善处理养殖场污水污物的排放,为畜禽养殖创造有利条件。
4.3 患病畜禽的妥善处置
畜禽疫病具有较强传染性,因此养殖场内应设置有隔离带,一旦发现家畜家禽患病,应做好隔离,防止传染给健康畜禽。对于病情严重难以治愈或已无治疗意义的畜禽应及时宰杀并消毒,并根据无公害处理等规章制度对发病畜禽进行严格处理,避免疫病传播及蔓延。
对动物疾病的正确深入认识有助于畜禽疫病的防控,减少疾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动物疾病的防控将长期伴随畜牧养殖业之中,助推畜牧养殖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