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放养鸡疫病防治和饲养管理技术
2021-12-04穆伟峰
穆伟峰,关 鹏
(新乡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河南新乡 453000)
1 前言
生态放养鸡也被叫做土鸡或者笨鸡,该养殖鸡大部分均为散养鸡,并不会像传统养殖鸡一样添加生长激素,多采用非抗生素饲料以及谷物进行饲养,因此生态放养鸡的味道非常鲜美,其销售价格也比较贵,具有滋补养颜、壮阳补气等作用,但是生态放养鸡养殖对饲养场地面积以及环境具有较高要求。
2 生态放养鸡常见疫病类型
2.1 细菌疫病
生态放养鸡生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通风、温度、湿度是影响细菌滋生的主要环境,如果生态放养鸡饲养场地面积过小或者饲养鸡群数量过多,则生态放养鸡的平均生长空间场地减小,此时鸡群养殖环境内部容易滋生细菌疫病,最终在鸡群内大范围传播,进而导致生态放养鸡生长受阻或者死亡。
2.2 病毒疫病
生态放养鸡生长环境不利于鸡群健康成长,则容易导致鸡群的呼吸系统产生病毒,病毒感染生态放养鸡之后会通过空气传播病毒疫病,进而导致整个鸡群均感染病毒疫病,最终影响生态放养鸡正常生长。生态放养鸡生长受到病毒影响,容易导致鸡群肉蛋质量下降,这样生态放养鸡与传统养殖肉鸡相比竞争优势有所下降,不利于生态放养鸡经济效益的提高。
2.3 寄生虫疫病
生态放养鸡生长期间体内或者体表容易滋生寄生虫,寄生虫虽然不会直接威胁到生态放养鸡的生命安全,但是会对生态放养鸡的肉类品质造成严重损害,进而影响生态放养鸡的经济效益。寄生虫疫病的特点是在鸡群内传播速度快,如果寄生虫仅占少数则生态放养鸡还可以短时期内保持营养供给正常,但是寄生虫数量过多必然导致鸡群营养不足生长受阻或者直接感染寄生虫疾病死亡。
3 生态放养鸡疫病防治技术
3.1 加强养殖场疫病防治理念
生态放养鸡疫病防治首先要从思想观念方面加强养殖场管理人员的疫病防治思维理念,养殖场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常见的生态放养鸡疫病种类,并且对各种疫病表现形式、危害和治疗方法具有大致了解,这样才能针对生态放养鸡疫病做出实际可行的应对策略。
3.2 加强养殖场疫苗接种
生态放养鸡可以向传统肉鸡养殖场学习利用疫苗防治细菌疫病、病毒疫病以及寄生虫疫病,疫苗接种能够对特定种类的疫病有效预防,养殖场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疫苗接种工作,并且制定客观全面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生态养殖鸡从出生到出栏整个过程都在疫苗的保护范围之内。
3.3 加强养殖场消毒管理
生态放养鸡生长环境管理不当是导致细菌、病毒乃至寄生虫滋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养殖场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完善的消毒管理策略,从场内场外两个角度对车辆、人员、环境、饲料进行全面消毒,确保生态放养鸡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符合要求。
4 生态放养鸡饲养管理技术
4.1 加强养殖场合理选址
生态放养鸡饲养环境对鸡群的影响非常大,为了确保生态放养鸡具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生态放养鸡养殖场应该在郊区位置进行选址,然后再考虑通风排水等影响养殖环境因素,最后选择污染比较小的偏远地区,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放养鸡健康成长。
4.2 加强养殖场环境管理
生态放养鸡饲养人员应该定期对鸡群养殖环境进行清理,确保养殖场内部干净卫生。同时饲养人员应该重点对饲料和食槽的环境进行管理,确保饲料储存环境不会滋生病毒和细菌,而食槽清理消毒则可以确保食槽内部滋生的细菌不会扩散到整个鸡群。
4.3 加强养殖场饲料选择
生态放养鸡饲养人员应该对饲料种类进行合理选择,饲养饲料是否具备足够的营养成分对鸡群生长状况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饲养人员必须尽量选择饲养加散养的方式,让生态放养鸡具备正常生长的基础营养成分的同时具备在养殖环境中自主觅食的能力。
4.4 加强养殖场科学饲喂
生态放养鸡可选饲料种类比较多,饲养人员可以同时使用谷物、高粱、菜叶等天然饲料喂养鸡群,定期补充生态放养鸡需要的维生素,通过天然饲料提高鸡群的抗病免疫能力,防止鸡群饲料营养不均衡导致生态放养鸡鸡肉品质下降。
4.5 加强养殖场日常管理
生态放养鸡饲养人员应该结合季节的天气情况对养殖场养殖环境进行调整,确保鸡群养殖环境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保持一致,但是湿度应该通过通风干燥尽量降低,防止室内养殖环境湿度过高滋生细菌,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阳光照射时间和角度保持室内养殖环境干燥。从源头控制养殖环境中细菌病毒的滋生,这样才能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放养鸡能够显著提高养殖鸡的鸡肉品质,在当今社会中鸡肉品质决定了鸡肉市场,传统养殖鸡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因此目前养殖场对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比较重视。但是生态放养鸡饲养过程中,必须合理制定饲养计划,确保鸡肉品质、营养、口感能够满足高端肉禽市场的需求,加强生态放养鸡的疫病防治,为养殖人员提供经济效益保障,这样才能促进生态养殖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