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声生教授从“胃以降为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

2021-12-04孙佳琳张声生朱春洋

天津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胃气反酸气机

孙佳琳,张声生,朱春洋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的相关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以反酸、吞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2]。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对本病最早的论述。如“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中医学并无“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名,根据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吐酸”“嘈杂”等病证范畴,其病位在食管,由胃所主[3]。GERD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疗效明确,特色鲜明[4-6]。

张声生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席专家、消化中心主任,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全国脾胃病协作组组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脾胃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会长,第一、二届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的主任委员等。张教授临证30余载,医术精湛,学验颇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GERD的科研工作,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在侧,聆听教诲,深受启迪,文章将从“胃以降为顺”的角度介绍张教授治疗GERD的经验,以供读者参考。

1 “气机失调,胃失和降”为关键病机

《寿世保元·吞酸》言:“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辨证录卷之五·春温门》曰:“春月伤风……口苦,两胁胀满,或吞酸吐酸。”秦景明有言:“呕吐酸水之因,恼怒忧郁,伤肝胆之气,木能生火,胃克脾,则饮食不能消化,停积于胃,遂成酸水浸淫之患矣。”《景岳全书·吞酸》曰:“脾胃气虚及中年渐弱,而饮食减少,时见吞酸、吐酸者……”从本病的发生发展来看,张教授认为GERD的发生以脾胃虚弱为基础,外感邪气、饮食不适、情志失调为发病之因,痰、热、湿、滞、瘀为致病之标,而气机失调、胃失和降为关键病机所在。胃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与脾相合,同居中焦,共同协调全身气机。因胃气不降可出现中焦升清降浊的失职。如胃气不降,气逆于上,可见反酸、吞酸、嗳气、呕恶、梅核气、咳嗽、咽干痛等上焦病症;胃气不降,气滞于中,可见痞满、纳少、食欲差、胃脘痛等中焦病症;胃气不降,气闭、气郁、气陷于下,可见忧郁恼怒、便秘、便溏、腹胀、肠鸣等下焦病症。而脾气升清、肝气疏泄、肺气宣降、腑气通降皆可影响胃气的降浊之能,胃气不降的临床表现亦有寒热属性之别。

张教授认为临床治疗上应平衡中焦升降之职,根据本病特点,着重在顺承胃气的通降之性,并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以宣肺气,肃降腑气;健脾运,助脾升清;疏肝气,清泄肝热;通腑气,降泻浊气。同时疾病后期可辅以辛润通降之法,以达气机调畅、脏腑安和、胃气通降,痰、热、湿、滞、瘀等病理产物得除的治疗目的。

2 “和降胃气”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

食管为“咽系”,其性柔空,下接脘腑,是水谷消化吸收的必经之地,由胃所主。《临证指南医案》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黄元御《四圣心源》曰:“肝随脾升,胆随胃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胃为六腑之一,以降浊为要。GERD发生的关键在于胃气降逆失职[7]。上逆的胃气挟酸水、胆汁犯于食咽而出现反酸、吞酸的主要症状。通过和降胃气、镇气下逆,恢复胃腑的正常顺降状态,使上逆的浊气亦随之下降。

张教授临证中对于降胃气的药物进行进一步的区分,常在辨明寒热属性的基础上选用降胃气的药物,如见胸骨后灼热感、反酸、吞酸、口苦咽干、易口舌生疮、咳吐黄黏痰、舌红苔黄热象明显时,对症选用黄连、黄芩、代赭石、柿蒂、栀子、枇杷叶、竹茹、大黄等偏凉药物,方药以三黄泻心汤为主。如见反酸、呕吐清水、胃脘冷胀痛、咳吐白稀痰、畏寒肢冷、舌淡苔白寒象明显时,对症选用旋覆花、紫苏梗、陈皮、生姜、公丁香、吴茱萸、半夏、紫苏子、沉香、降香、木香、厚朴、枳实、刀豆壳偏温药物,方药以吴茱萸汤为主。各脏腑功能气机失调可影响胃气降浊,胃气不降又反过来影响各脏腑气机[8]。在由脏腑功能气机失调所致的胃气不降者,张教授在平调脏腑功能基础上,同时加入下气之药,顺承胃腑下行的趋势,给其以引导,拮抗上逆反流的病态,往往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2.1 宣降肺气 GERD除了典型的反酸、吞酸症状外,也可见到咳嗽咳痰,咽喉部异物感、烧灼感,咽干痒痛等肺系相关症状[9]。《四圣心源》曰:“胃逆则肺金不降,浊气郁塞而不纳。”肺与胃经脉相连,通过肠腑相系,胃气、腑气不降皆可影响肺气的肃降,使肺气上逆而出现咳嗽;肺脏通调水道失职,外加脾胃运化不利,聚湿生痰,阻遏气机,而见咳痰、咽中如有物堵之症。肺为华盖,中焦所化水谷精微需由肺宣发布散于全身,肺主治节失宜,同样影响胃气的降浊。正如《医部全录·呃门》所云:“阳明所受谷气,欲从肺而达表,肺气逆还于胃,气并相逆,复出于胃,哕。”

张教授临证常选用桔梗、紫苑、款冬花、竹茹、旋覆花等宣肺化痰之药,“提壶揭盖”,助胃、肠降浊;亦常选用苦杏仁、瓜蒌、莱菔子、枇杷叶等肃降肺气药物,下气通腑,疏利气机。其中,常将桔梗与怀牛膝相伍。怀牛膝,《本草衍义补遗》谓“能引诸药下行”。桔梗,则被称“诸药舟楫”,可载药上浮。两者同为引药,一上一下,组方中的药物亦随之变化,则全身气机调畅,对GERD症状改善大有裨益。因酸浊之气,上犯咽喉,出现咽干、咽痛、咽红充血者,加用锦灯笼、藏青果、木蝴蝶、蒲公英、连翘对症清热散结,利咽止痛。方剂选用上以三子养亲汤、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旋复代赭汤以宣降肺气、和降胃气。

2.2 升补脾气 《内科摘要》曰:“脾胃亏损,吞酸嗳腐。”说明本病的发生与脾胃虚弱有关。清代黄元御有言:“人之中气,左右回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在下之气,不可一刻而不升,在上之气,不可一刻而不降。一刻不升,则清气下陷,一刻不降,则浊气上逆……安有中气健运,而病胃逆者哉!”脾胃相合,脾气升清,将饮食物精微布散全身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求,而胃气降浊是以脾气能够升清为基础的。脾胃大家李东垣尤其重视脾气的升清,认为脾气得升,胃气才得降。

张教授亦认为脾气对于胃气降浊的影响尤为明显,脾虚气陷后更无力抑制胃中酸浊之气的上逆,且脾气虚衰后,精微不布,反化生湿热、痰浊、食积等浊气聚于中焦,更易导致胃气上逆,难以下降。倦怠、乏力、便溏、纳呆食少、食入难化等兼症临床并不少见。张教授临证常用党参、炒白术、炒薏苡仁、白扁豆、陈皮、荷叶、升麻等健运脾气升发。见气虚明显者,常以黄芪代党参为主药,《本草正义》载:“其性温能升阳,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张教授认为其兼补兼升,补气之力在党参之上,常用量为15~40 g。对于大便偏稀、基本成形者可单选白扁豆一味,健脾祛湿,若便稀不成形者或同时伴见小便不利者,则同时配伍车前子,因其性淡利水道,渗湿止泻之力尤佳。荷叶,入肝、脾胃经。《本草备要》云:“荷叶感少阳甲胆之气……裨助脾胃而升发阳气。”张教授常用于暑气重湿气盛之时,佐入补脾药中,以其轻清之力助阳气四达,醒脾湿之困。方剂选用上以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枳术丸、补中益气汤为主,以健运脾气、和降胃气。

2.3 疏泄肝气 本病的反复性、难愈性是一个重要的特点,而生活环境改变、情绪不佳是引起GERD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10]。精神不调,先伤肝脏。肝属木,“酸”为其性,主疏泄,其性升发;胃属“土”,主受纳,其性通降。肝胃同居中焦,两者升降相因,肝气横逆,可导致胃气上逆。古代医家早先已认识到肝与本病的发生十分密切。《临证备要·吞酸》言:“胃中泛酸,嘈杂有烧灼感,多因于肝气犯胃。”《石室秘录·正医法》言:“肝经之病,两胁胀满,吞酸吐酸等症,乃肝木之郁也。”临证常见吞酸、胃脘部灼热感、胸胁胀满,并兼有忧郁恼怒、郁郁寡欢、情绪不畅的情志表现。张教授临证常通过疏肝来增强和降胃气的作用,在选择疏肝药物时亦区分其温凉属性,如吴茱萸、川芎、香附、木香等性温;郁金、牡丹皮、川楝子、薄荷、柴胡偏凉。情绪不畅常影响睡眠,临证常见各种类型的睡眠困难,此种因情所致者,张教授善用合欢花,并常与百合相伍,安神解郁,其认为合欢花可以“令人献乐无忧”,研究同时证实,其提取物有镇静安眠、抗焦虑抑郁的活性成分[11]。“气有余则为火”,林佩琴言:“相火附木,木郁则化火,为吞酸胁痛。”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上炎,临证可见口苦反酸、急躁易怒、胸骨后烧灼感、舌红脉弦数。

针对此症,张教授善用左金丸合煅瓦楞子制酸。方中吴茱萸辛散肝郁,黄连苦降胃气、清泄肝热。肝火难降者则选用龙胆草、牡丹皮降泄之。因胆汁反流者,则加入疏肝利胆之药,如茵陈、金钱草、玉米须等。肝气致病的患者,平素情绪多不稳定,本身常兼有多愁善感、多疑多虑等性格心理特征,因情受病,因病困情[12]。针对此部分患者,张教授特别重视心理疏导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通过构建医患的良好沟通和配合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剂选用上以柴胡疏肝散、左金丸、化肝煎、丹栀逍遥散为主,以疏泄肝郁,和降胃气。

2.4 通降腑气 张锡纯言:“阳明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为其息息下行也,即时时借其下行之力,传送所化饮食达于小肠,以化乳糜,更传送所余渣滓,达于大肠,出为大便。此乃人身气化之自然,自飞门以至魄门,一气营运而无所窒碍者也。”《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肠腑承接胃腑,是胃气降浊的进一步延伸,泻而不藏,实而不满。若肠腑气机不畅,糟粕难以下行,胃气亦难下行,在下表现为便秘,在上则为浊气上逆出现反流。有研究也证实,经常性的大便干燥难解和便秘是GERD的危险因素之一[13]。魄门是整个消化道的最后关口,大便的通畅对整个消化道气机调畅尤为重要。

张教授在治疗本病时尤重视对大便性状的询问,对便干、排便不畅者,常加用白术、炒莱菔子、焦槟榔、瓜蒌、酒大黄、当归等降气通便。张教授临证必选生白术一味,用量在30~90 g,《本草正义》中阐述白术“最富脂膏,故虽苦温能燥,而亦滋津液”。张教授认为便干结者,单纯滋润,有碍脾之运化,而生白术兼具运脾润燥之性,能为胃行其津液,可谓一举两得。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白术可以通过胆碱能受体和挥发油成分,促进肠道蠕动,发挥通便之用[14]。气行则滞下,对腹胀、排便不尽者张教授常用炒莱菔子、焦槟榔、瓜蒌3药,根据病情,单用或两者或三者配伍,用量在10~25 g不等,增强行气通便之力。老年血虚津伤者用生地、当归、柏子仁等油脂多、润燥之药。方剂选用上以调胃承气汤、增液汤、润肠丸、厚朴三物汤为主,以通泄腑气、和降胃气。

3 疾病后期辅以辛润通降

胃腑喜润恶燥,胃失濡润则和降失常。疾病后期,津液损伤,胃失和降,食管亦干涩,失于濡润、通下[15],临证见口干、舌红少苔、吞咽梗涩者,常选择黄精、石斛、北沙参、麦门冬滋阴之药,同时伍陈皮、枳壳、厚朴、紫苏梗等降胃气之品,使润中有降,滋而不腻,更好地发挥润剂之疗效。方剂以益选用上以益胃汤、一贯煎为主,以滋阴润燥、和降胃气。

4 典型病案

患者女性,62岁,2019年7月24日初诊。主诉:反酸吞酸10年余。现病史:患者10年来反复出现反酸吞酸,每于情绪急躁、紧张时出现,曾于当地医院查胃镜提示:糜烂性胃炎。既往间断服用质子泵抑制药(PPI)治疗有效。刻下:反酸吞酸频发,空腹或情绪差时症状明显,进食后可缓解,伴有胸骨后烧灼感,无胸痛,左胁肋部胀满不适,嗳气频,口苦,口黏腻,平素性情急躁,喉中有痰,晨起明显,胃脘胀满出现在餐后,无胃痛,劳则身倦体乏,纳可,眠安,大便2日1行,质干,排便困难,小便调。舌暗,舌下络脉细暗,苔根黄后腻,脉弦滑。西医诊断:GERD;中医诊断:吐酸病,辨证为:肝胃郁热,中虚湿阻证。治以:清肝和胃,补气运脾。兼以心理疏导。处方:黄连5 g,吴茱萸4 g,煅瓦楞子25 g,浙贝母15 g,木香 10 g,党参 15 g,白术 30 g,茯苓 10 g,清半夏 9 g,藿香 10 g,蚕砂 10 g,鹅枳实 10 g,炒莱菔子 10 g,瓜蒌 25 g,延胡索 15 g,三七粉 3 g。14 剂,每日1剂,水煎温服,每日200 mL。

2诊:2019年8月7日,患者反酸吞酸已明显好转,嗳气减少,大便1~2日1行,质软成形。去枳实,减瓜蒌为15 g,加郁金10 g,炒栀子10 g。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

按语:此患者的发病常有情志不畅的诱因,故病起于肝,肝气疏泄失职,郁久化热,犯胃逆上,故见反酸吞酸频发、胸骨后烧灼感、左胁肋部胀满不适、嗳气频、口苦等一派肝郁化热之象,因患者以反酸吞酸为主症,故张教授以黄连清泻胃火、苦降胃气,吴茱萸辛散肝郁、疏肝下气,吴茱萸引黄连入肝经清泻肝热,且其味苦,更可助黄连降逆。黄连又可清泻心火,“实则泻其子”以助肝火得降,两者合用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相佐相制,为本方中主药。木香畅利三焦,疏肝、降胃、通腑,宣畅气机,增强疏肝降胃之力。同时加用煅瓦楞子、浙贝母,中和抵消多余的酸浊之气以治标。

另本病病程长,反复日久,“久病多虚”,患者出现身倦体乏、口黏腻、舌苔根黄厚腻等脾气亏虚,湿浊内生之象,气虚日久脾难升清,胃气亦难降浊,同时又见胃气不降,腑气不通,大便难解的情况,故此患者的中焦升降平衡被打乱,张教授以党参、茯苓、白术健运中土,防中气下陷,合枳实、瓜蒌、炒莱菔子、白术畅通腑气之品,共奏升清降浊之功,以恢复整体气机的正常升降。用蚕砂、黄连、藿香除湿热浊气,通过清除脾虚不运内生湿热的病理产物来助胃腑降浊。

从其他症状表现看,患者咽中有痰,如有物堵,出现肺系表现,故张教授以瓜蒌通腑宣肺,清半夏辛散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两者通过散除邪气,宣发、肃降肺气来助胃气下降。患者舌暗,舌下络脉细暗,因“久病入络”“久病多瘀”,且本病病程长,故佐延胡索、三七行血中瘀滞。观整体组方中的药物,黄连、吴茱萸、清半夏、木香、炒莱菔子、枳实可通降胃气,逆其浊气,恢复“胃以降为顺”的生理特点。如此脏腑气机调畅,互不相犯,胃气得以正常降浊,则疾可已。2诊,患者反酸吞酸的主症明显好转,腑气通利,故减少通腑之药,增加疏泄肝郁之力。

5 结语

GERD的发生总以“胃气上逆”为中心,以气机失调为主要矛盾表现,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肺、肝、脾、肠腑均与胃气上逆的发生密切相关,故临床治疗上在顺应“胃以降为顺”生理特性的基础上,应注意平调各脏腑功能,使肺气得宣、得降,肝气得疏、得泄,脾气得补、得升,肠腑得通、得下,则均有助于胃气顺降,后期胃腑失润,更应使润中有降,总体的治疗上尤重视一个“降”字。

猜你喜欢

胃气反酸气机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足,活百岁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便携电子打气机
一吃红薯、面条就反酸,怎么办
香砂消胀汤治疗胃胀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