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的对策研究

2021-12-04罗耀

园艺与种苗 2021年3期
关键词:种苗林木林业

罗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工作站,云南蒙自661100)

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林业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林木种苗作为植树造林的基础,也是实现“扩绿提质”的关键。良种壮苗造林能够有效提升林分生长量,提高森林质量,从而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林木种苗生产质量直接影响到成年林木的质量,若林木种苗生产质量偏低可能导致后期林木成活率不高,长势差等问题,进而制约了林业的良性发展。伴随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行业对林木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有力推动了我国林木种苗产业的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国内种苗产业面临着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种苗生产科技含量低、质量差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我国林业种苗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基于此,文中对当前林木种苗生产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旨在为提升林苗生产质量提供参考。

1 林木种苗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林木种苗市场供求关系失衡

早期种苗生产能够产生丰厚的利润,吸引了大量社会组织加入,使得国内林木种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林木种苗的市场供求失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社会化种苗生产往往带有盲目性,更倾向于培育繁殖简单的林木,导致这类树种产量供过于求,名贵苗木则供不应求。林木种苗培育周期一般都很长,短则几年,长达几十年。建筑业所需的林木材料也面临着供应不足的问题。从林木种苗总体市场销售现状来看,林木种苗的供求关系存在不均衡的问题,极大制约了国内林木资源建设的有效性发展,而过度的林木种苗培植也导致了林木资源的重大浪费[1]。

1.2 林木种苗生产质量不高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质量不高的成因主要有2个:①林苗的优良种植率不高。国内很多林业企业在生产林苗时存在生产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智能化技术应用极少等问题,林苗生产通常采用的是大批量种植方式,使得林苗优良种植率不高;②林业企业在开展林苗种植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林苗生产质量的相关标准出圃,未严格对林苗的生产质量实施有效管控,从而导致林苗生产质量低下。

2 提升林苗生产质量的对策

2.1 确定科学合理的林苗生产目标

为有效提升国内林苗生产质量,国家林业部门应围绕林木业六大建设工程这一中心,结合我国国情,指导林业生产企业科学合理地设定林苗生产目标,大力开展林苗生产,积极发展优良林苗以及市场需求大的林苗[2]。如国家林木生产企业在确定城市绿化苗木生产目标的时候,要把适宜在城市栽植的乔木、灌木以及各种草本植物列为城市绿化种植的目标。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了解市场林苗供需情况,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来稳定市场林苗的供求量与需求量,确保林苗市场供求关系保持均衡关系,避免林苗资源市场的林苗供需量变化差异过大,从而防止林苗资源浪费问题发生。

2.2 对种苗生产结构进行科学调整

对于林木企业来说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林苗培育工作,结合区域自然气候条件,选取相应的树种与草木进行搭配,大力发展名特优苗木,确保种苗生产质量。首先,要重视外来优良品种的引进,让树种资源多元化。从广义层面来讲,优良外来树种包括变种、种源以及无性系等,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其次,要重视新品种的选育,通过发展新品种就能获得“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效果。因此必须开展好新品种的选育与保护工作,积极培育出更多新品种,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才能避免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最后,要加强乡土树种的培育。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等优点,种植技术较为简单,市场接受度高。同时,乡土树种来自本地,种植成本小、成活率高,效益好[3]。

2.3 融入科技元素,提升种苗科技含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种苗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林木企业在种苗培育过程中要积极融入科技元素,将种苗生产与科研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种苗生产的科技含量。首先,要积极推广宣传林木种苗的相关科技知识,在造林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其次,要重视优良林木品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林木良种率,使林木种苗生产迈上新台阶;最后,要大量推广普及先进的林苗生产技术。目前,林苗生产中运用的主要科技手段包括穴盘育苗与设施育苗。穴盘育苗就是俗称的容器苗培育,具有育苗周期短、种植成功率高、季节影响小等优点。设施育苗,又称为保护地栽培,通过人为对林木生产条件进行有效调控,为其营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获得高品质、高产的林木种苗。该栽植模式不受季节的干扰,可全年进行林苗生产,极大提升了林苗生产质量[4]。此外,林木生产企业要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引进相关信息技术实现林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使林木生产更加高效、合理。

2.4 强化质量监管,确保种苗质量

林木种苗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产品,但仍需遵守市场交易的相关规定。为提高林苗生产质量,政府应对这一市场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林苗市场运行机制。首先,构建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对种子生产与经营许可证要严格进行管理,种苗生产方与经营方均需取得相关资格证方能生产与经营,从而剔除部分不符合要求的种苗生产方与经营者;其次,为了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应对种子采集、加工、调制、贮藏等生产环节给予有效的技术指导,并加大相应的质量监管力度[5];最后,严格落实林苗质量检验制度,对种子、苗木质量检验证书应仔细填写,采取种苗标签制度,并加大监督与检查力度,把好各层质量监管检验关,严防质量不达标的林苗进入工程造林领域。

3 结语

总之,加强林苗生产建设,提升林苗生产质量是确保林木生产质量的关键,也是解决当前国内林木资源供求关系不均衡的重要措施。为此,政府与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宏观调控,对林木生产企业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扶,使其确定合理的林苗生产目标,并积极运用先进的林苗生产技术,提高林苗生产质量。

猜你喜欢

种苗林木林业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land produces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