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2021-12-04荆蕙兰
荆蕙兰, 滕 如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同时也赢得了从局部执政、全面执政到长期执政不同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责任担当与政治态度,以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政治斗争为战略目标与价值追求,书写了一个百年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新篇章。
一、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会议多次强调,“反腐败是一场必须赢的较量,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1]30百年廉政建设的实践探索深刻表明,腐败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因此,坚持推进廉政建设,是坚持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
1. 加强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鲜明的阶级属性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宗旨决定了其自成立伊始,廉政建设就贯穿于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因此,建立一个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是党的一贯追求。而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逐渐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党,拥有超过9 500万名党员,积累了丰富的党建经验。在建党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反腐败作为党的原则立场和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即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并通过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格局[2]。
2. 加强廉政建设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重要保障
加强廉政建设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营造风清气正执政环境的重要保障。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只有始终坚持勤政廉政的工作态度,才能正确对待、把握、运用手中的权力。百年廉政建设经验表明,廉政建设时刻不能放松,通过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从而形成严格要求、强化约束的状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要为党员干部划出一道警示的红线,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经受住任何考验。
3. 加强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强廉政建设,不仅有利于推进党的自身工作,而且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党的建设理论,从而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这是保证党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党的组织、思想、作风以及制度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廉政建设不仅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同时也彰显着党的政治形象。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建设历史轨迹
梳理建党百年历程,廉政建设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建党防腐,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运动反腐,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制度反腐,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之路。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贪腐整顿
中国共产党把保持廉洁自律、反对贪污腐败摆在重要位置,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和处理贪腐的政策措施,是党的廉政建设的初步尝试。
早在1926年,中共中央就发布了党史上第一份反腐文件,即《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在这份通告中,阐述了查处贪腐案件以及腐化分子的重要性,起到了净化党委“污水”的作用。中央苏区时期,在法规条例的保障下,严惩贪腐是最直接、最立竿见影的方式。据统计,1932—1934年,苏维埃政府共查办了5起腐败大案和一批其他案件,9人被依法枪决[3]261。一大批贪污腐化分子相继落马,谢步升、唐达仁、左祥云等被依法处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反腐肃贪的决心,起到了很大的警示作用。延安时期,1941—1945年,党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通过此次整风运动,促进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政府制定并颁布了惩治腐败的暂行条例,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革命胜利前夕党的廉政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进行的一系列反腐败斗争,为廉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锻造了一批廉政干部队伍,从而不断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整风和整党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执政地位的转变,不仅使党掌握了更多的资源,也使党员干部有可能受到更多糖衣炮弹的攻击。为了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及时开展了整风和整党运动。
1950年,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整风运动。此次整风运动的目的,是要克服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狂妄自大、专制作风和极少数人的腐败、违法乱纪等错误,拉近党和人民的距离。1951年底至1952年10月,党内又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这场运动时间不到一年,但成效显著,不仅教育了大多数党员干部,清除了贪污腐化分子,而且有力地震慑了党内的不良风气,树立了党员干部廉洁、朴素、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1957年,中国共产党继续剑指不良作风,开展了第二次整风运动,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整风和整党过程中,对一些情节恶劣的贪污腐败案件以及腐化分子,党给予了严厉的惩治。其中,刘青山、张子善案是反腐倡廉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维护了党纪国法的尊严。这宣示了党对贪污腐败绝不容忍、毫不姑息的态度,不管涉及谁,只要滥用职权、违法乱纪,就一定严肃查处,表明了党保持党性、维护纯洁的决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续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进一步净化了革命队伍。
3.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廉政建设新局面
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遏制党内出现的各种不正之风。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了党的廉政建设的新思路,即“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4]50。一方面,对于党的廉政建设而言,思想教育在任何时期都不会过时。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进行“三讲”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党员干部通过各种学习活动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受到了一次党内政治生活的严格锻炼。随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广泛学习廉政勤政的先进典型以及各种反面案例,有效开展了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另一方面,针对在思想、作风、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党确立了制度化改革方向。1993年,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确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是创新性地将“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五大建设”之一,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强调了反腐倡廉建设要经常化、法制化、制度化[5]。
同时,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廉政建设也在不断完善监督机制。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群众监督的新思路,以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为党的廉政建设指明了新方向。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政监督机制不断完善,人大、民主党派、党内监督和舆论监督不断加强。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等被明确写入党章,表明了党对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识的提升[6]80。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权力监督制约和惩治腐败的新理念,这体现了党对廉政建设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对于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新境遇,几代领导人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党风政风明显改进。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道路开始形成。
4. 新时代党的廉政建设的完善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下廉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总结古今中外的优秀经验,以务实行动推动党的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不断建立健全廉政建设体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凝聚起强大的监督合力,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性,在着力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决定进行反腐败力量的系统整合,在全国范围内尝试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机构,并在浙江、山西等地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再到党的十九大决定将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成果在全国全面铺开,党的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创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健全党的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纪检监察指明了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此外,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对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增强监督治理效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新时代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基本指南。在纪检监察体制建立之外,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巡视利剑”的作用,也是新时代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政治巡视为主要着力点,全面建立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巡视巡查体系,实现“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国一盘棋”的巡视战略新格局。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先后查办了一大批贪污腐败案件,有效地震慑了腐败分子,形成了不敢腐的强力震慑[7]。2020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使责任主体更加明确、责任内容更加详细、实施机制更加完善、监督措施更加具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牢牢抓住主体责任的“牛鼻子”,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协力、敢于从严、真正从严、长期从严的工作局面,继续纵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除此之外,党中央先后制定和修订了200多部党内法规,形成了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进一步建立起了不能腐的体制机制。
在思想教育层面,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近期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逐步构建了完善的廉政教育体系。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初步树立起了不想腐的防线。中国共产党还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经验,整合优秀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基础工程,使得不想腐的自律机制不断完善。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望党的百年廉政建设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贪腐整顿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整风和整党运动,从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进党的廉政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廉政建设的完善成熟,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之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中国社会最进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足够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抵御腐败和风险,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实现廉洁政治和全面法治,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8]80。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建设历史经验
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提出从严治党的新要求,积累了丰富的廉政建设经验。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深刻理解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对于推进党的廉政建设,把中国共产党锻造成为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具有重要的经验借鉴。
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引领廉政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经验总结,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回顾建党百年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执政方式是不断推进廉政建设的坚实基础,是引领廉政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关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事实证明,在推进廉政建设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而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对反腐倡廉工作进行科学规划、整体推进。
2. 思想教育是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9]而腐败分子往往是在政治上蜕变,在思想上不纯,变得没有理想信念,成为“两面人”。无数事实证明,背弃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必然走向堕落,必然滑进违法犯罪的深渊,破坏党的团结统一。因此,加强思想教育,旨在使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远离和抵制各种诱惑。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各项集中性学习教育活动中,最终实现将廉洁自律意识贯彻落实到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开展党性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等,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法治观念。只有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员干部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没有丝毫的犹疑、含糊和动摇,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小事小节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才能避免违法乱纪。
3. 制度建设是保证:持续推进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党员干部清楚“红线”和“底线”在哪里。其一,树立制度意识。在廉政制度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不懈探索、勇于改革创新,及时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适时对每一项廉政法律制度进行“立、改、废”审查,走出了一条依靠制度建设的治本之路。其二,制度建设逐步科学化、合理化。一方面,在廉政建设过程中,党中央不断加强对廉政建设的理论研究,为提出科学化、规范化的法律制度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党中央还非常重视听取和吸收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制定颁布的廉政法律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其三,加强制度执行力。事实证明,党内法规建设不仅局限于文本制定层面,而且还要注重严格执行[10]。为了使廉政法律制度能够真正得到执行,要建立全覆盖的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要以铁的纪律维护制度的权威,并坚持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4. 权力监督是关键:构建有效的廉政监督机制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实现政府清廉、党员干部不犯错的基本要求[11]。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既要不断强化组织监督,又要自觉接受民主监督;既要全面推进党内监督,又要充分发挥党外监督的作用。通过对上述监督制约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加强,使得各种形式的监督能够在时间上同步发挥作用,在空间上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强大的监督制约力量,从而形成标本兼治的廉政监督工作机制,确保监督工作的落实,有效推进党的廉政建设的长效发展。因此,坚持从严治党,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将权力制度化、公开化、规范化,并坚持标准化和精准化的问责制,以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12]。
5. 文化氛围是保障:营造廉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党中央大力倡导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廉政建设的文化内涵,纯洁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创新[13]。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通过开展形式和内容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组织观看廉政影片、创作分享廉政文化作品、建造廉政长廊等,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把浓厚的廉政文化气息渗透到党组织里的每个人和每个角落,使廉政建设实现全覆盖和常态化。同时,着力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积极引导社会机构参与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廉政文化项目的举办,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廉政教育寓于各种学习教育活动中,从而形成廉政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使得廉政建设得到整个社会的支持。
四、结 语
经过百年的艰苦求索与不懈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廉政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吸收借鉴之前所积累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腐倡廉工作又提升到了新高度。新时代,要站在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高度,努力开展好反腐倡廉工作,用廉政文化教育人、规范人、感染人、影响人,使腐败现象得到根本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