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就诊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特点以及与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分析
2021-12-04朱艳
朱艳
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江苏如皋 226500
急性阑尾炎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比较常见的小儿急性腹痛疾病, 二者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一般均以胃肠道反应、腹痛、发热等为主要症状,但因为患儿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使诊断难度变大,所以非常容易发生误诊现象[1]。然而,急性阑尾炎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方法大不相同,如果未能予以准确诊断,就会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进而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儿家庭及社会的负担[2-3]。为此,在小儿急性腹痛疾病诊断中,必须加强对急性阑尾炎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以此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患儿生命健康。基于此,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4 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发病特点及与小儿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4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41 例,男43 例;年龄20 个月~13岁,平均年龄(6.31±1.02)岁。 纳入标准:①因腹痛入院;②家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或者智力障碍;②伴有肝、脾、肺、肾等脏器病变;③临床资料缺失。 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采用回顾法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患儿发病情况及误诊情况。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分布(幼儿期<3 岁、学龄前期3~7 岁、学龄期>7 岁)、发病疼痛部位分布(肚脐周围疼痛、右下腹疼痛、左下腹疼痛、全下腹疼痛)、发病季节分布(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发病情况分析
2.1.1 患儿发病年龄分布 84 例患儿中, 年龄多集中于学龄前期(3~7 岁),占有比率为64.29%,具体数据为:幼儿期(<3 岁)13 例,占有比率为15.48%;学龄前期(3~7 岁)54 例, 占有比率为64.29%; 学龄期(>7岁)17 例,占有比率为20.24%。
2.1.2 患儿发病疼痛部分分布 84 例患儿中, 疼痛部位多集中于肚脐周围,占有比率为61.90%,具体数据为:肚脐周围疼痛52 例,占有比率为61.90%;右下腹疼痛15 例,占有比率为17.86%;左下腹疼痛8 例,占有比率为9.52%; 全下腹疼痛9 例, 占有比率为10.71%。
2.1.3 患儿发病季节分布 84 例患儿中, 发病季节多集中于夏秋季节,占有比率为75.00%,具体数据为:春季6 例,占有比率为7.14%;夏季35 例,占有比率为41.67%;秋季28 例,占有比率为33.33%;冬季15例,占有比率为17.86%。
2.2 患儿误诊情况分析
84 例患儿中, 将急性阑尾炎误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为3 例,其中1 例患儿早期表现为轻度肚脐以上疼痛,伴呕吐症状,无发热,彩超检查显示淋巴结肿大,抗感染输液第2 天后腹痛好转,继续输液治疗,第3 天来院时再次出现明显腹痛,并表现为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彩超检查确诊为阑尾炎,转外科治疗;1 例患儿年龄较小,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症状,无法清晰表述具体位置,彩超检查显示淋巴结肿大,阑尾部未见异常,输液治疗3 d,仍诉腹痛,全腹疼痛,家长要求进行腹部CT 检查,确诊为阑尾炎,转外科治疗;1 例患儿病史表现为腹痛、 呕吐、 发热症状,输液治疗后呕吐、发热症状好转,仍伴有阵发性腹痛,不剧烈,继续输液治疗2 d,仍存在腹痛症状,以肚脐周围为主,再次行彩超检查确诊为阑尾炎,转外科治疗。
3 讨论
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早期不易鉴别,部分急性阑尾炎早期易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两种疾病早期都表现为腹痛,伴或不伴发热,血常规和C 反应蛋白偏高, 部分急性阑尾炎早期表现为中上腹痛,无典型右下腹疼痛,且阑尾未化脓时彩超不能检查出,仅能看出淋巴结肿大,而CT 因辐射问题不作为儿科阑尾炎的常规检查手段,所以易误诊[4]。而且因儿童年龄小, 不能完全描述清楚具体腹痛位置,体格检查时不配合,而且儿童盲肠位置较成人游离,可移位至肝下、中腹部、盆腔等位置,触诊时疼痛点可为多处[5]。所以,当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就诊后,经治疗后,仍腹痛明显的需要进一步检查腹部CT,排除急性阑尾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解剖中因回肠末端肠系膜淋巴结十分丰富,在儿童阶段称之为“肠道扁桃体”,所以非常容易发病[6]。经临床调查发现,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是由普通型病毒感染导致,与性别关系不大,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多见于夏秋季节,以肚脐周围疼痛为主要症状,腹痛出现前或者出现后不久就会发热,通常是先发热后腹痛,腹痛部位并不固定,存在缓解期,无进行性加重,可于短时间内快速缓解,无固定压痛与腹膜刺激征,与急性阑尾炎的差异明显[7]。 然而,对于幼儿来说,急性阑尾炎早期可能存在高热症状,所以,发热无法作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依据。经相关调查发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痛起初表现在右下腹,触诊时存在明显压痛,比急性阑尾炎的范围更广[8]。如果存在多肠系膜淋巴结炎,那么触痛部位与肠系膜根部方向保持一致,但腹肌紧张或者不紧张状态并不突出,倘若触诊发现淋巴结肿大,可为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但当炎症只是局限在回盲部单个淋巴结时,触痛部位也只是表现在右下腹, 难以和急性阑尾炎进行鉴别诊断。有关研究表明,肠系膜淋巴结炎多是发热后出现腹痛,且腹部无明显转移与固定压痛点,也就是说,取左侧卧位时,压痛点左移,白细胞计数增大明显[9]。
急性阑尾炎通常是因肠道内厌氧菌与革兰氏阴性杆菌混合感染导致,多见于5~12 岁儿童,其中学龄儿童占有比率约为60%,年龄越高,发病率越高[10]。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就是腹痛,以脐周转移性疼痛或者突发中腹疼痛为特点,呈现进行性加重,反跳痛与压痛明显,具有固定压痛点,腹痛6~10 h 内转移到右下腹并固定, 但通常不少于2 h。 部分急性阑尾炎患儿伴有呕吐、恶心等症状[11-12]。 在临床诊断中,因为儿童配合依从性比较低,所以,一般利用对比法对压痛与腹肌紧张程度予以确定[13]。 具体流程如下:双手交替触压患儿双侧下腹,根据患儿哭闹程度确定压痛位置,并根据手感与按压深度评估腹肌紧张状态;同时用双手触压患儿双侧下腹, 患儿抵抗一侧为压痛位置;用一只手对压痛位置进行重压,另一只手按压其他位置,根据抵抗压痛之手,对压痛位置予以进一步确定,之后评估压痛范围[14-15]。对于急性阑尾炎患儿来说,通常是在腹痛之后出现低热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 发热症状逐渐加重, 多数患儿均可超过38.5℃,少数患儿可达到40℃[16]。
在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应对以下内容予以注意:①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早期症状为先发热后腹痛,急性阑尾炎早期症状为先腹痛后发热[17]。 ②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位置不固定,存在缓解期,无进行性加重特点,可在短时间快速缓解;急性阑尾炎腹痛症状严重,呈现转移性特点,主要表现为反跳痛、压痛,且伴有进行性加重现象[18]。③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体温很少超过38.5℃,而急性阑尾炎患儿体温多超过38.5℃, 甚至能够达到40℃。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84 例患儿发病情况,根据年龄划分:幼儿期(<3 岁)13 例,学龄前期(3~7 岁)54例,学龄期(>7 岁)17 例;根据疼痛部位划分:肚脐周围疼痛52 例,右下腹疼痛15 例,左下腹疼痛8 例,全下腹疼痛9 例;根据发病季节划分:春季6 例,夏季35 例,秋季28 例,冬季15 例。 该结果与有关研究报道十分相似,具体数据如下:患儿中,根据年龄划分:幼儿期(<3 岁)8 例,学龄前期(3~7 岁)27 例,学龄期(>7 岁)56 例;根据疼痛部位划分:肚脐周围疼痛56例,右下腹疼痛9 例,左下腹疼痛10 例,全下腹疼痛16 例;根据发病季节划分:春季12 例,夏季22 例,秋季36 例,冬季21 例。由此可以看出,肠系膜淋巴结炎在该院就诊患儿中无明显性别差异,说明性别因素对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感染影响不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学龄前期,说明年龄因素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感染有着一定的关系;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夏季、秋季,说明季节因素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感染有着一定的关系; 疼痛部位主要集中于肚脐周围,说明疼痛部位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在临床治疗中,若患儿轻度腹痛,不伴发热、呕吐、腹泻,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彩超检查淋巴结呈椭圆形,大小约10 mm,可以口服头孢克肟颗粒、蒲地蓝口服液治疗。若患儿腹痛剧烈,或伴发热、呕吐、腹泻,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彩超检查淋巴结呈椭圆形,大小明显>10 mm,伴或不伴腹腔积液,需输液治疗,一般用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
该文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选取的研究病例数量比较少、研究区域范围选定比较小等,使得研究结果未能完全阐述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病特点及其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方法。 为此,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要想得到更加准确、全面的研究结果,应适当增加研究病例选取数量,扩大研究区域范围,同时增加对疾病种类的研究,以此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该院就诊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病特点与性别关系不大,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以及腹痛法部位有一定的关系,部分患儿早期与急性阑尾炎不易鉴别,导致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降低了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所以,应加强二者的鉴别诊断,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