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县乡人大代表“三关”
2021-12-04
人民与权力 2021年11期
近期,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这是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在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部署会上特别强调,“要严格把好县乡人大代表的政治关、素质关、结构关”。
严把“政治关”。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免谈,因此政治标准必须作为首关。从过去的教训来看,一些代表政治素质不高、理想信念不坚定,容易犯一些政治原则性错误。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带上“望远镜”“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进行联合审核、严格把关,近距离、多角度考察识别,严格肃清、坚决杜绝那些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行我素、无所顾忌的人员混迹于代表队伍中。
严把“素质关”。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具备与实施代表职务相适应的文化素质、法律素质。这就需要对代表候选人进行综合考察,把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密切联系群众、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具有一定履职能力的人推荐上来,严防道德品行差、为人作风差,甚至涉黑涉恶等违纪违法的人被选为人大代表。
严把“结构关”。人大代表结构应符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性质,能够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基本要求。这就需要继续优化代表结构,特别是要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所占比例,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要按照法律规定予以保证,连任代表要有适当比例,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