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逻辑素养
2021-12-03任海英
任海英
摘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强调的是数学抽象的作用,“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强调的是推理的作用,“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则强调的是模型的作用。数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是影响“数学教学最终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应该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促进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初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逻辑素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逻辑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在初中数学教学这门重点科目中的关键性人物,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当中,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日常的知识灌输以及帮助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上的培养。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在此过程当中,对于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科素养以及专业素养不断地进行深化巩固以及教学上的不断创新。在符合新时代教学发展趋势的同时,不断的完善自身教学模式以及数学学科上的专业素养,从而可以更好的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进步。
一、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反思与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途径。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善于多角度分析,进而无法充分提升教学效率。以教学反思为核心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发展规划中,结合数学教学目标进行反思与总结将会有效促进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师的专业能力。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师可以利用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纸片进行教学,学生逐一找出两个独立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对应顶点,也可以将两个三角形的摆放位置进行变化,比如摆放成Z字形、蝴蝶型等,让学生感受和分析,并进行全等三角形对应角和对应边的练习。最后,教师可以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二、在教学当中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住课本中的有关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关键是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好的数学思维以及正确的计算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加主动并且热情的投入到自身该有的学习状态中去。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固定的互动交流以外,教师更应该重视日常在课后以及作业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着及时的了解,并且还可以通过日常的交流沟通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對于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渗透,从而得到一定的提升。而教师通过日常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可以及时的帮助学生对于数学有着更深一层的全新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保持住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好奇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于自身数学中的教学水平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及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培养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并且带有自己特色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完善自身的学习习惯。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身教学专业水平中的不足,并且及时的将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合理化的完善,从而不断地让自身教学上的专业素养得到进步。
三、通过教学方法强化反思与总结
结合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是十分科学的教学方式。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加注重以创新、科学的方式为学生设计教学方案。但是,并非所有新颖的教学方法都适用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教师需要通过反思和总结对相关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保证教学方法运用的根本效果。例如,在《画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美丽的风景画,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情境中,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知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多张图片中找出哪些图片是轴对称图形。这是一种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画图、折纸、剪纸等方式让学生认知轴对称图形,这不仅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四、抽象实践活动本质,促进学科间的融合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提出:“在不增加学科总课时的前提下,各学科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要开展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师必须先抽象出实践活动的本质。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实践活动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利用好问题这个载体,使学生能自主地、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教师还应具备学科间融合的能力,要结合其他学科的学科优势,选择恰当的活动主题。
五、加强培训学习
首先,要提高培训内容的价值。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如学校在组织培训活动前可以对数学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培训的内容一定要和教师的教学紧密关联。例如,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足,那么学校可以专门针对信息技术内容进行培训。目前,很多教师培训活动的内容的适用面很广,具有针对性内容的培训较少。例如,学校可以对初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单独开展培训,这样不仅能让参训教师觉得培训有价值,而且能提高培训效率。其次,要增加培训机会。相较于城镇地区的教师,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机会较少,对于这个问题,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可以设置农村地区的学科专项培训,加大对农村地区培训的扶持力度。最后,要将理论融入实践。目前的教师培训多以讲座的形式开展,这种学习方式的优点就是可以快速传递教育教学理念,缺点就是培训结束后短期内教师还能有所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学习到的理念会逐渐淡化。因此,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增加应用型的技能培训,在培训中要有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培训专家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教学理论,还要深入农村初中数学课堂进行示范和指导,手把手培养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化应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立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创新教学内容,关注概念生成过程,关注数学建模过程,关注数学体验活动,以开放式的课堂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在感悟、体验和经历中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侯玲玲.浅析优秀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素养[J].学周刊,2021(08):189-190.
[2]肖乾聪.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评价素养分析框架构建及应用[D].西南大学,2020.
[3]孙艳红.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解[J].数学教学通讯,2020(0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