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高”背景下职业本科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群的构建研究

2021-12-03杨帆

高教学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园林专业双高

杨帆

摘  要:在经济迅猛发展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今时代,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美化与健康需求也随之提升。在此背景下,园林工程数量日渐增多,因而对园林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应升高。基于此,职业本科园林专业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规划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与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的实施为职业本科园林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双高”背景下,构建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群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每位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文章即以职业本科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群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为提升专业教学水平贡献力量。

关键词:职业本科;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4-0189-04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era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people's demand for living facilities such as residential areas and park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beautification has also increased. In this context, the number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is increasing, so the demand for practical technical talent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correspondingly increase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jointly planned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high-level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level majo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high" plan provides a goo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the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height", the construction of plant curriculum group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every related educator should consider unconsciously.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lant course group of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and significance of its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its construction path, in order to provide help for exploring the curriculum mode suitable for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and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level.

Keywords: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t class group

職业本科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职业教育先驱,为培养高质量专业技术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双高”颁布实施的近几年内,职业本科教育也应当服务于区域产业,使学科设置更为科学化与合理化,从而能够对学校整体优势与区域优势进行充分发挥。在对专业群实施建设的基础上,不同专业群中的课程体系亟待提升。“双高”视域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了职业本科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指导职业本科对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群的建设,使课程与自身所处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更为契合,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具专业技能的高质量人才。

一、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群的构建要点

构建植物类课程群是对职业本科院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也对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构建植物类课程群能够促进学生判断与分析能力的提升,并能够有效培养其规划与决策能力。

(一)构建植物类课程群应当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既是专业教学改革的起点,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归宿。对培养目标的明确需要兼顾学科发展前景与社会对人才的合理要求,同时综合考量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在职业本科院校中,需要培养的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使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得以形成,从而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能够得以满足。与此同时,职业本科院校培养人才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在园林专业中,应当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园林专业行业动态变化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出掌握园林行业技术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同时能够胜任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各个方面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园林专业的就业方向普遍为园林规划设计方向与园林施工方向、预决算方向等,因此对培养目标明确在构建植物类课程群过程中发挥了指导性作用。

(二)构建植物类课程群应当突出专业特色

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涵盖范围也相对较广,不仅涉及人文历史与生物技术领域,更对工程技术与艺术领域都有所涉及。因此园林专业教师队伍应当具备较为宽广的专业基础,例如现代园林艺术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看似差别巨大,实则并不具备本质区别,在此情况下,园林工作者需要对中国历史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又如在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发展下,人们逐步掌握了以垂直绿化为途径降低居住区噪声与沙尘暴的方法,这一情况要求园林设计者不仅需要具备设计表现形式方面的基础知识,更需要了解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由此可见,园林专业的课程群设置需要考虑各个学科的交叉,使学生的学习范围得以最大限度地拓宽。园林专业不仅注重理论教学,也并未忽视实践教学,在对为学生树立重视实践的观念之余,对理论也不存在忽视情况。在此特色下,学生专业基础能够得以有效夯实,同时兼顾其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植物类课程群的构建应当以职业本科院校特色为主,同时整合其教学模块,以此为课程间建立内在联系,从而体现知识自身的丰富性,并突显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课程的实践性[1]。

(三)构建植物类课程群应当体现集群效应

植物类课程群可采用“4+4+3”模式进行,即4门骨干课程与4门主干课程,同时兼顾3门选修课程的框架。在此框架中,骨干课程是园林树木学、花卉生产、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同时整合了与园林植物保护、园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作为基础主干课程,并选取植物组织培养、插花艺术、茶文化与茶艺、室内绿化装饰作为选修课,使课程框架实现完整构建。其中各门课程都具有独立性,但又彼此关联,在对模块进行整合的同时,实现对课程的分层设置,对应用园林基本知识的方法与实践过程进行综合考量,并结合园林植物生长规律实施横向组合,横向组合侧重提升学生所具备的生态意识,同时增强其辨认植物的能力与养护植物的能力,并使其造景能力也提到有效提升。完成组合之余,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与专题作为引导,使教学内容实现分阶段地纵向对接,就整體情况而言,这一教学模式采取了逐层递进的方法,以全面展示园林专业所具备的集群效应[2]。

(四)构建植物类课程群应当融合信息技术

新时代构建课程群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二次构建,更是对教学技术的二次构建。在此过程中,需要以构建课程群为契机,实现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推进,从而使信息化课堂与课程群构建得以有机结合。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科技进步的影响,尤其是教育行业,科技的进步为其带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翻转课堂、微课等各种各样新型的教学模式。职业本科院校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对教师队伍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使每位教师在构建植物类课程群的同时也对各类信息技术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以此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类课程群构建过程中的利用价值[3]。

二、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群的构建意义

职业本科院校中,园林专业课程在大体情况下可分为四个模块,此四个模块分别为植物模块、软件应用模块、工程模块与建筑模块。在园林专业以往的教学进程中,其优势模块主要为植物模块与工程模块,因此对植物类课程群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对其优势加以强化,在强化优势环节,可同时联合软件模块与建筑模块共同发展。植物类课程群所具备的最大特点是其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与此同时其具备较多的学科门类,因而课程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也相对庞杂,其专业的系统性相对不强,各个不同学科中彼此重复的教学内容时有发生,在此情况下,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重组、使教学资源自身得以优化与提升的工作已迫在眉睫。而植物类课程群在整个园林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占地位尤为重要,在“双高”计划下,植物类课程群也具备了相对较高的可行性,在实际教学中,组建植物类课程群的可操作性较强,因此构建植物类课程群能够为园林专业在“双高”背景下健康稳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群的构建路径

(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对各类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后,再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对各个学科间知识点的重复部分加以整合,使实践教学平台得以重组,从而推进科研成果发展[4]。在编制实训指导教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对同类型教材中存在的演示性与验证性实验进行合理剔除,以突出教学过程中对操作技能与应用技能、综合实践技能着重培养的教学特色,应当更为注重园林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环节,并以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为主,同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战技能。尤其在实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当突破以往对传统教材的编写方式,在实训教材中更注重图片与表格的运用,使教材呈现出图文并茂的特点,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材的编写还应当遵守简洁明了的特征,使学生面临实训教材时产生易学易记与便于查阅的感受。与此同时,教材也不能忽视与相关工种考证的联系,应当围绕考证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也应当在教学内容中增设企业育苗与植物绿化等项目,使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对园林发展趋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此为实践操作的教学,提升课堂项目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使课程达到专业骨干课程标准,为学生在后续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奠定基础[5]。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双高”计划中,对教师队伍加强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可同时从培训、聘请、竞赛等各方面对其进行建设,使教师队伍中不仅有职业本科院校的本校专家,更具备相关专业企业中骨干专家,从而共同组成“双师型”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1. 组建教学创新团队

“双高”背景下,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尤为重要,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择优选拔兼具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师,以建立教学团队。在教学创新团队中,需要对内部分工加以强化,使不同教学改革点都有各自的负责人,以此加快模块化教学革新进程[6]。

2. 强化“双师”能力

目前业内骨干教师已完成了培训,使“双师型”教师比例有效提升,为当前教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进行教学整合的新形势下,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型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仍需提升“双师”能力,并安排教师进入园林企业完成进修,以此使人才培养目标更为契合市场需求[7]。此外,也可安排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中挂职培训,以此途径进一步丰富自身岗位技术技能。在职业本科园林专业中,仍存在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校园从事教学工作,此类教师虽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其往往存在动手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安排教师进入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中以脱产或半脱产方式挂职培训,使教师带着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走向一线岗位,可使其对企业各个生产环节与各项操作流程更为熟悉,从而掌握行业内部最新动态。且在企业挂职过程中,教师更能获得机会向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学习,以使自己理论视野得以开阔,同时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真正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人才走向“双师型”人才。在教师于企业内完成进修后,职业本科院校自身也应当组织对教师的考核工作,使教师外出进修的成果真正有所体现,以确保教师学有所成,其工作水平真正实现了提升。对于进修成果不理想的教师,校方也可建立一定的惩罚机制,以督促教师在进修过程中真正有所提升。在建设教师队伍之余,校方也不能忽视对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力量之一,实验室队伍的素质与职业本科院校教育的质量与培养目标息息相关。因此建立与管理素质优良且结构合理、同时稳定性较高的实验室队伍不仅是职业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关键步骤,更是对实验室工作新局面进行开创的关键步骤。针对职业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实验室管理人员在现阶段存在的不足,校方应当予以重视,需要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使更多的教师与科研人员能够被吸引而主动投身于实验教学工作。

3. 聘请业内能手扩充“双师”队伍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环节,也应当考虑从园林植物生产、栽培养护、绿化施工等专业入手,聘请此类专业中的业内能手,对“双师”队伍实施有效扩充。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运行校企合作模式,在此模式下,职业本科院校可邀请资深技术人员进入校园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内部资深技术人员不仅在专业技术方面具备领先性,更具备丰富的职业经验,即使是校内专业教师也难以赶超,但此类专业技术人员往往存在授课水平不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职业本科院校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二次培训,使其将生产与服务、管理等方面工作经验与成功案例引入教学课堂与实训课堂中,使学生对自身所学内容具备更为具象化的认知。针对企业内部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流动性较大导致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校方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使企业内部兼职教师考核方法与奖励机制加以完善,以此增强其在校内工作的积极性。

4. 以赛代训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也不容忽视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可考虑组织教师参与各类相关比赛,例如植物修剪、插花等各类技能或学科竞赛,比赛不必局限于校内,也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外比赛或各类学术活动,以此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使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时刻具备紧迫感,从而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执教能力[8]。

总而言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园林专业中的教师尤为重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现阶段职业本科院校园林专业的主要任务,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既是目前务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职业本科教育特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1. 联合园林企业创建产教一体化实训平台

在园林专业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由专业特性与职业教育目标共同决定,因此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务必依托于实践教学平台而展开[9]。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产教融合,因此职业本科院校需要与相关企业进行长期合作,使学生具备长久稳定的校外实践平台。由此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不仅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也保障了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相关企业能够为职业本科院校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使其教学与实际专业情况更为契合,教学内容也更具备深刻内涵。在实践教学方面,园林专业更具产教融合优势,基于此,园林专业科技成果更易得到转化,对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为有利。因此实现职业本科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尤为重要,能够为相关专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2. 整合校内绿化区与实训室

园林专业的职业本科院校可考虑以校园为载体对学生构建全景式校内园林植物养护实践基地,并组织学生在校园中共同实施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学生可在此项工作中自行组建植物养护管理小组,例如植物修剪组、植物移栽组等,在进行校园园林养护工作中,小组成员都需要积极参加,对植物进行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在此基础上也可适当加入修剪、移栽等工作,使其在校园内即可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以此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协作精神,同时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四)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需要依照现代职业体系考核方式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组织教师与学生、导师等同时参加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既需要教师参与评价,也需要学生自身评价及互相评价,同时不能忽视导师评价,以此确保多元化评价机制考核结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其中实践技能考核应当充分考虑园林企业岗位需求,并参照职业技能标准,以培养技能为核心实施制定。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可考虑将园林植物生产与栽培、养护、修剪等模块定为考核内容,例如对播种苗质量进行考核,对扦插苗繁殖技术与成活率进行考核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現阶段园林专业技能型与创新型人才的缺失问题,结合“双高”背景下专业课程群的发展思路,探索职业本科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群的构建途径是目前职业本科园林专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对课程群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亟须对群内授课内容与授课方法进行整合,同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加以强化,使“三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得以有效建立,并对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加以完善。构建课程群对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并能够有效推进职业本科学科与专业群双重建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群模式下,学生可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教学设计环节,真正成为教学与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赵小娟,叶云,廖俊杰.“互联网+”背景下园林植物类课程智慧教学模式探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54-59.

[2]刘玮,邓光华,张微微,等.“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植物栽培类课程教学改革浅议——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32(1):276-279.

[3]马斌,张璐,魏光普,等.建筑学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相关课程建设与教学效果分析——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21(1):188-190.

[4]冯璐,林轶南,汪军.基于多尺度营造实践的植物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S2):47-52.

[5]晏丽,杨雨松.疫情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0):164-165+169.

[6]徐小林.融思政教育于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中[J].现代园艺,2020,43(19):199-200.

[7]晏丽,杨雨松.双创视域下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2):135-136.

[8]卢秀霞.基于“双高”背景下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群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20(17):130-131.

[9]滕汉书,赖晓华.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20(9):140-142.

猜你喜欢

园林专业双高
“双高”视角下广西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全职妈妈浪费吗
基于后勤资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