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红色文化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021-12-03肖惠朝

档案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革命红色文化

肖惠朝

摘  要:地方红色文化档案是推动地方事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文章首先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进行了必要的阐发;其次,比较了文献与口述两类红色文化档案的特点;而后着重对红色文化口述史的挖掘渠道和技巧进行了说明;最后对红色文化口述史档案的利用与推广提出了策略性的建议,期望能为地方红色文化档案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地方红色文化;档案;民间口述史;闽浙赣苏区;口述史挖掘

Abstract:  Local red cultural archives are important cultural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dertakings. First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local red cultural resources; Secondly, it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and oral red culture archives; Then it focuses on the excavation channels and skills of the oral history of red culture;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trategic suggestions on the util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oral history archives of red culture, hoping to provide useful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red culture archives.

Keywords:  Local Red Culture; Archives; Folk oral history; Fujian-Zhejiang-Jiangxi Soviet Area; Oral history mining

闽浙赣苏区是中国红色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遗存,以该地区为例,探究地方红色文化档案的开发与推广课题,无疑具有典范意义。

1 红色文化的概念与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型

1.1 对红色文化概念的界定。对红色文化进行概念界定,其关键或主要依据是对红色资源的时间跨度进行说明。红色文化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物质形态,一种是精神形态。红色文化的理论基础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红色文化的实践基础是党领导人民所从事的革命与建设事业,红色文化的实质是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建设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体,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铁肩担道义的革命英雄主义、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和战天斗地的乐观主义。[2]

1.2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种类——以闽浙赣苏区为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即毛泽东同志所赞誉的“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是由方志敏、邵式平等一批革命者创建,由一个中心区、两个特区、两个分区组成,全盛时期东至大海,西至鄱阳湖,北临长江,南抵闽江,依托武夷山、鄣公山、黄山、怀玉山、仙霞岭等天然屏障,纵横四省边区如上尧、弋阳、开化等50多个县,红色区域约100万人口,是著名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

第一类,是革命遗址、遗迹、遗物。诸如革命旧址、革命遗迹、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等,如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浙江嘉兴红船、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革命遗物指上世纪革命战争时期在各红色根据地产生、使用和流行过的各种有价值的实物。

第二类,是革命人物的故居。如上饶方志敏故居、赣州市兴国县的开国上将萧华故居,抚州市的李井泉、陈奇涵故居等。故居中有方志敏同志的《可爱的中国》《清贫》、萧华同志的《长征组歌》等。

第三类,是革命文献。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的红色史实,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地方上发生的革命运动、革命事件和革命者本人的革命著述。包括地方革命志、红色根据地建设史、红色大事记、革命家传记、革命家书信集、革命者手札,以及地方红色政权制定的各项条例,如1932年9月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等。

第四类,是散布于民间口头传诵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没有被收录入红色文库中,而是以口头形式在群众之中流传。包括长征故事、红色起义故事、红军战斗故事、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谍战故事、革命人物的故事、红色歌谣、红色歌剧、红色戏曲等。红色记忆按照形态分为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而以歌谣形式流传的口头记忆属于集体记忆。

2 建立地方红色文化档案的两类方法

红色文化档案,按照获取檔案信息的主要途径不同分为两大类:文献类和口述类。

2.1 珍惜原著,搜集红色文字史。这里所说的原著,是指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所涌现出的优秀红色人物本人的著作或著述,不包含他人后来的追忆或编辑汇总的文字史料。红色人物的优秀著作是一笔珍贵的遗产,我们应当广泛收集、妥善保管,经过整理后公开出版,让更多人了解那些革命先行者的性格为人、理想志趣和聪明智慧。

2.2 尊重口碑,挖掘红色口述史。红色历史档案,仅有一小部分是当时文史工作者有意保存下来的资料,而其他大部分是多年以后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和校编所得。作为具有高度历史责任感的档案工作者,必须尊重历史,尊重群众的心声,尊重群众的审美,尊重群众的口碑,及时准确地将流传于群众口中的珍贵史料挖掘出来,整理出来,存为档案永久流传。

3 红色文化民间口述史的挖掘技巧

红色史料琐细而分散,且我们并不知道它们会是什么,现在具体藏在哪些人的身上,他们是否愿意公开讲述出来。如何能尽可能准确而完整地记录下来比较翔实可靠的红色口述史,是摆在红色档案发掘者面前的难题。

3.1 广而告之的宣传技巧:发起征集活动唤起群众的红色回忆。为保证红色口述史的完整、丰富和能获得相互印证,必须以学校、机关、企业为纽带,一方面要加强长期教育,提高公众的历史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发起红色史料征集活动,面向广大群众“广而告之”,务使妇孺皆知,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同时,要注意建立激励机制和长效的反馈机制,以确保口述史的征集有源源不断的线索。通过设立红色文化资源征集办公室和网络征集渠道,随时接收群众发来的红色文化资料或线索,然后经过实地考察和鉴定确定采访任务。

3.2 按图索骥的挖掘技巧:从民间传唱的曲艺中再现红色记忆。红色歌谣、红色歌剧或戏曲,本身就是以红色主题为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它通常都是根据某一红色人物、红色事件为脚本进行创作而形成的。红色档案口述史的工作人员,可以将这些红色曲艺所表现的红色人物或红色故事作为红色口述史的挖掘课题,通过探访、查阅和与曲艺创造者或知情人进行交谈,还原曲艺背后的历史原型和真实故事。由于艺术创造的需要,有些内容是创作者自己虚构的、有些内容是经过嫁接整合的、有些是从其他地方引入的,通过细细梳理,把真实的历史从艺术故事中剥离出来,去除艺术萦绕的光环,恢复历史本真的原貌。

3.3 扩大挖掘战果的技巧:在与群众拉家常中捕捉红色印记。档案工作者在进行有针对性的采访任务时,不能只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定要善于以采访对象为中心辐射周边,通过吸引周边群众注意、接近群众,对群众中潜藏的有价值的红色资源进行发掘,或补充、或扩充、或印证、或开启新的采访课题。总之,要尽可能地扩大战果,不虚此行。其中邀请群众开座谈会、话家常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获得惊喜发现新线索的重要途径。

4 红色文化民间口述史的推广策略

对于宝贵的红色文化民间口述史的推广工作而言,笔者提出如下三个切合时代特点的策略。

4.1 御风而行远: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较成功的推广案例有将红色文化口述史档案资源转化为红色图书(包括音视频图书、少儿连环画等)、推出红色记忆系列访谈节目、改编为红色影视(包括红色动画),浙江嘉兴推出的电影《无衔女将张琴秋》、出版的《嘉兴红色故事连环画》等。

同时,借助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开展相关红色话题的论坛、举行在线红色图片音视频展览,由政府文化部门根据红色节日的时间节点和教育契机,通过官方网站适时推送红色人物介绍、红色口述档案视频、红色家风巡礼等。

4.2 润物细无声:转化为课程教育资源。红色文化口述史,不同于其他红色文化文献史,它诉诸历史见证人或知情人的口语化讲述,将听众自自然然地引入那段逝去的岁月,“不但能说服人,而且能感动人”,[3]能给学生以强烈的灵魂震撼和深刻的思想影响。所以,将红色文化口述史发展为一门影视课程,通过让学生观看音视频的方式获得红色历史知识,受到红色精神的洗礼,并通过让学生完成观后记、组织学生实地探访旅游等方式强化课程所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获得红色文化的浸润和滋养,茁壮成长。

红色文化口述史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素材。不仅要让这些红色档案进校园,还要通过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让红色文化档案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和动力作用。[4]

4.3 躬身化为行:开展常态化的红色实践活动。地方红色文化档案的建立要最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转化为每个人的一种内在品质。为此,地方档案部门应当与各级党政机关、企业团体、事业单位建立文化教育合作机制,通过各机关单位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如开展“重走长征路”等党性教育实践活动,[5]将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档案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5 结语

红色文化档案的建设主体在地方,核心在地方档案部门,但不是档案部门一家之事,而是一种全民的事业。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统筹规划与协调,建立各机关、各单位、各企业和各社会团体的共建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红色文化档案的建设步伐,特别是要加快对中国革命时期的口述类史料的搜集和记录工作的进度。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的红色文化的搜集与整理工作,确保红色文化的代代传承与持续发力,使之成为全民建设国家、建设社會、建设美好家庭的强大动力源。

*课题:河南省级教研项目《基于洛阳理工学院在线开放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研究》,课题序号:2019SJGLX006。

参考文献:

[1]李倩.红色文化资源:概念辨析、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J].武夷学院学报,2016,35(11).

[2]罗永宽,李燕.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7,2(01).

[3]鲍林.口述历史在地方党史类纪念馆工作中的实践探析——以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革命前辈口述史工程”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9(01).

[4]黄明嫚.论口述类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承性保护——以百色起义红色歌谣为例[J].山西档案,2016(01).

[5]牛君仪.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弘扬渠道研究[J].文化新论,2019(03).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来稿日期:2021-08-20)

猜你喜欢

革命红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追忆红色浪漫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