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的名字就是业界口碑

2021-12-03赵雯孙晖

党员生活·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换流站中南设计院

赵雯 孙晖

“只要是交给我的任务,我就一定会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感。”王丽杰的语言总是很朴实,又充满力量。

王丽杰是中国能建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电网工程公司项目副经理。

从业15年,她每年几乎一半时间都在外奔波。为了保证项目能顺利完成,她倾注心血、精益求精;身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她带领科室青年骨干们一路向前,勇攀高峰,荣获多项集体荣誉称号;如今,她已成为行业的“钻研家”,参与编写了国家标准2项、电力行业标准1项。

临危受命成就国内首创

王丽杰出生于黑龙江。高中毕业后,她来到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求学,从此与湖北结下不解之缘。

品学兼优的王丽杰,在大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6年7月,从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王丽杰进入到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电网分公司直流设计研究室(现为变电电气及系统二次室)工作。

刚刚入院,王丽杰面临巨大的挑战。当时中南电力设计院的重点项目——高岭背靠背换流站的工程主设计师因个人原因离职,王丽杰临危受命接手该工程。

这是当时国内外联网容量最大的背靠背换流站工程,也是首次100%全国产化换流站工程。

“我国幅员辽阔,但电能分配不均匀。直流输电技术是实现长距离、大容量、低成本输电的必然选择。我十分幸运,赶上了中国特高压输电工程的飞速发展。从高压输电,到低压使用,中间用来转换的换流站就显得尤为重要。”

王丽杰深知自己所肩负的重任,一头扎进各种资料中潜心研究。每天,她都是最早来科室,最晚一个离开。她潜心研究、创新突破、攻克多项技术难关,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

当时,正赶上王丽杰早就定好的婚期,为了不耽误项目进度,王丽杰婚礼前夕仍在加班制图,婚后又匆匆赶到办公室继续忙碌。

“当时心里装的都是项目,感觉自己结婚就像走了个‘过场。”王丽杰笑着回忆道,她心里最感激的,是家人对她的支持和理解。

最终,该项目不仅顺利完工,还一举荣获第十四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奖、2009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这在咱们院里真是‘一炮打响,我们都十分佩服她。”和王丽杰共事了14年的变电电气及系统二次室技术骨干谢佳君说。

这就是王丽杰。在艰难险急的任务面前,她从不退缩,她永远都会百分之百地全身心投入,义无反顾地将责任扛在肩上。

王丽杰说能完成的,那就肯定能完成

如今,“王丽杰”这个名字在业内有口皆碑。曾经有一位和她合作过的业主说:“王丽杰说能完成的,那就肯定能完成;王丽杰说完成不了的,那换成谁都完成不了。”

因工作表现突出,王丽杰先后获得“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女职工岗位建功标兵”“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骨干”“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

经过多年的磨砺和沉淀,王丽杰被任命为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电网工程公司项目副经理,还先后担任该电网第二党支部副书记、第三党支部组织委员、第三党支部副书记。

成为“领头雁”后,她不仅自己努力提高,更为团队成长倾注心血,带领大家共同奋进。多年来,她带领科室青年骨干们一路向前,如水般汇聚起团队的磅礴力量。

2014年,王丽杰和所在团队遇到了全新的挑战——异步联网工程鲁西背靠背换流站。

这个站是当时世界上首次采用大容量柔直与常规直流组合模式的背靠背直流工程,柔直单元电压和容量均为世界最高水平。

“虽然我设计过很多换流站,但每一个新站都不能‘复制前一个。因为每一个站的情况都很不一样。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输入条件设计出节省资源、绿色节能、质量可靠的换流站。”王丽杰坦言。

“鲁西站址在进行规划时,工程体量很大,选址处周围有很多基本农田。我们要因地制宜,才能让换流站最大程度发挥作用。”王丽杰回忆道。

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工程前期阶段设定了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原则。这是一个极为苛刻的条件。

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丽杰和团队成员们毅然决然地选择“啃下硬骨头”。仅用一周时间,他们把之前的设计方案全部推翻,重新进行优化,将鲁西站址的每一寸土地都运用到了极致。

“我们团队是非常有凝聚力的,能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我感到无比自豪。”作为团队一员的陈鹏说。

付出总有收获。鲁西换流站工程荣获了“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施企协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同时,王丽杰作为工程主设人荣获“2016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2016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想为中国电力行业奉献一辈子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王丽杰从不忘在科研上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作为电力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王丽杰参与编写了国家标准2项、行标1项;作为第一申请人,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投身电力行业十五载,王丽杰对电力事业的热爱从未消减。她说:“我们设计工作是个技术活,无论我将来走到哪个岗位,我都不想丢掉我的本行。”

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出差,而且工作的地方基本上都在偏远地区,条件艰苦、压力巨大,但王丽杰从不言苦。

“我并不觉得苦,电力工程建设上,有許许多多比我更辛苦的人。每每看到他们的坚守,我更加坚定了要做好每一项工程的决心。”

奔波于全国各地,只要看到自己参与设计的项目顺利投入运行,王丽杰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我所设计的产品最初的呈现只是在纸上,但无数电力工作者让他们变成了实体,并且让它造福千家万户,点亮万家灯火,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十分有意义。”

“这15年来,我每一刻都倍感珍惜。”谈及未来,王丽杰发自肺腑地说道:“我想为中国电力行业奉献一辈子。”

猜你喜欢

换流站中南设计院
特高压换流站标准化运维管理实践
设计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分析
如何在CAD中快速绘制颗粒分析曲线
提高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可靠性的技术应用
论合同管理在设计院中的应用
浅析地产开发过程中对土建环节的造价控制措施
中南重工:拟收购文化传媒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