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献群:用笔尖勾勒大国巨舰
2021-12-03
毛献群。图片|澎湃新闻
11月5日,2021年中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其中,毛献群是自上海六部门参加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以来,上海连续3年推荐的候选人中唯一入选的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她是上海领军人才、船舶设计大师,现任中国船舶集团首席专家,身为一名“70后”已经投入科研事业20余年。
当得知自己获得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时,毛献群正在进行出海海试前的隔离。她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出海进行海试,但她知道,这是她的职责和使命。她的工作地点不仅在办公室的设计桌前,更在辽阔大洋的船舶舰艇上。
年少时,毛献群的心中就有一个强军强国梦。1988年,毛献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在选择专业时,“班主任对我说,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是上海交大最有名的院系之一,我第一志愿就报了。”就这样,对专业尚一知半解的她闯入了船舶的世界。大学毕业,毛献群没有别的念头,“一心还是想搞我的专业”。在老师推荐下,她来到当时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在这一干就是近30年。
毛献群从事的是总体设计工作。舰船设计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总体、结构、动力等各方面知识,要想全部掌握甚至精通,难度非常大,毛献群的目标就是多参与多学习,尽力涉猎更多领域,她认为这是作为总设计师的必备技能。她在学习过程中有个好习惯,那就是记笔记,她将每天所学所思逐条记录下来,时不时翻阅巩固,时间久了,笔记本积累得越来越多,她的知识面也愈加宽广起来。
总体设计涵盖舰船的方方面面,是舰船研制的基础工作,容不得一丝差错。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毛献群印象最深的一次研制任务,是当她还是副总设计师时,某型船的研制已进展到设计后期,进入施工设计阶段,主要技术方案已经定型。但毛献群和其他工作人员发现,该船的一处设计存在细微瑕疵,“可能会导致将来的使用者用起来不够方便。”
问题虽小,但牵涉重大,涉及舰船的各个结构。“要修正这个问题,整个设计可能就要推倒重来。”设计时间紧张,改还是不改,毛献群拿不定主意,“我们都觉得有点为难”。在向总设计师汇报,并经过设计团队讨论后,最终一致决定修正这个瑕疵。“一条船制造出来可能要用几十年,如果不改,以后使用者用起来会一直觉得有点别扭。”
毛献群和同事们重新画图,各部门通力合作,最终花费了近一个月时间重新设计,只为修改这个不够完美的瑕疵。这次返工给年轻的毛献群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她真正认识到了总体设计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总体设计就是要追求完美,精益求精。”
2000年,她重返校园攻读在职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她和时间赛跑,出色地完成了全部课程,获得了工程硕士学位。“舰船知识更新很快,一旦故步自封,创新乏力,就会被时代淘汰。”毛献群如是说。
如今的毛献群已担纲过多艘舰船的总设计师,但她仍在力求完美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了更好地提高设计水平,毛献群走出办公室,来到大海上,去往舰船应用的一线学习。2010年夏天,毛献群随海军装备调研组参与执行第六批亚丁湾护航任务。出发前还担心能否适应护航生活的她,一到舰上,顾虑便都打消了。“深入到一线以后视野一下开阔了,收获了很多,真正掌握了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在随舰艇劈波斩浪的两个半月时间里,她深入到舰船的各个部门,了解部队使用需求和装备情况,并对某舰风浪中航行情况、补给作业情况、直升机作业情况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她还对舰上官兵在舰船摇摆条件下的晕船情况以及生活居住条件的改进需求等进行深入调研,为后续舰船设计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毛献群说,参与此次护航任务,对她的工作影响深刻,“这次任务过后,我在设计时能够更多地从使用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她认为,从事总体设计工作,必须要去往使用一线学习调研,这是设计工作力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必经之路。工作近30年,毛献群感受最深的,是自己赶上了国防事业飞跃式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越来越重视国防事业,这才有了我们个人事业发展的机遇。”同时,毛献群也相信,只有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机会来临时才能有充足的准备去面对。
上海领军人才、船舶设计大师毛献群。图片|澎湃新闻
毛獻群设计的舰艇先后参加过海军60周年海上阅兵、2018年南海大阅兵、海军70周年海上阅兵等重要活动,还曾作为编队旗舰参加海军赴索马里、亚丁湾的护航任务。而当毛献群看到自己设计的舰艇驶向大洋深处时,一股自豪感总会从她的心底涌出。“能成为参与祖国海军装备建设的一分子,为祖国国防事业的强大作点贡献,很幸运很值得!”
◎ 来源|综合澎湃新闻、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