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点滴思考

2021-12-03张红云

考试周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送教上门残疾儿童教育策略

摘 要:残疾儿童教育水平是评价社会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残疾儿童教育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同力配合。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送教上门是解决因身体原因而无法上学的重度残疾儿童享受正常教育的重要措施。文章通过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送教上门操作层面的教育基本策略:第一,教师的爱心责任心是抓实抓好送教上门工作的前提;第二,做足前期准备工作是抓实抓好送教上门工作的关键;第三,和家长建立互信关系是抓实抓好送教上门工作的基础。

关键词: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育策略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在经过一系列科学的顶层设计后,全国全面拉开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序幕。精准扶贫工作延伸到教育领域,重点是解决好困难家庭孩子有学上、上好学、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问题。而在农村有一些重度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到学校接受教育,在以往属于教育的空白地带,因此自然成了精准扶贫教育帮扶的重点工作。近几年教育系统在扶贫的路上结合教育情况和残疾儿童情况摸索出了“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帮扶模式。

所谓送教上门,就是学校在上级部门的统一指导下,根据残疾儿童的身体情况和家庭背景情况,选派符合送教条件的教师利用周末、节假日等闲余时间,对无法正常上学的残疾孩子上门送教的一种扶贫扶智教育方式。送教上门活动,受限条件相对较少,可以最大限度地让这些不能到学校正常上课的残疾孩子一样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

笔者近几年一直在结对送教一名智力残疾孩子,在具体送教过程中有苦有乐,既有点滴收获的成就之喜,也有力不从心的无奈之惑。现结合自己亲身亲历的送教上门实践,谈谈抓好抓实送教上门工作的几点粗浅认识,以期与各位同仁交流经验,分享过程,共同为残疾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

教师的爱心责任心是抓实抓好送教上门工作的前提。给残疾孩子上门送教,不像平时正常的教育教学那么容易。这些孩子由于身体缺陷行动不便,智力发展迟缓接受知识困难,情感培养欠缺难以正常交流。因此就需要送教教师具有极高的爱心和责任心。只有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亲人,不怕累不怕烦,才能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不厌其烦用心给孩子知识的力量,用情交流温暖孩子本已脆弱的内心。同时送教上门工作需要牺牲教师节假日休息时间。平时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本来就忙,而且教学压力也很大,就那么一点点节假日还不能正常休息,要去精准扶贫要去送教上门,假如老师们偶尔有一点点情绪化表现,于情于理很是正常,因为老师也是普通人,工作应当兢兢业业,但家庭也需要悉心经营料理。因此如果老师没有恒久的责任心,守不住初心,还真就做不好送教上门工作,即使勉强去做也顶多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而已。

做足前期准备工作是抓实抓好送教上门工作的关键。干任何工作,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尤为重要。做好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首先,要求送教教师一定要了解清楚残疾儿童的基本情况,比如残疾儿童的残疾类别是肢体残疾,还是语言残疾?或是智力残疾?或是综合残疾?残疾程度如何?这些孩子目前的心理状况如何?最迫切需要哪方面的帮助等等情况,教师一定要详细掌握。其次,是送教教师还要全面掌握残疾儿童的家庭背景情况,要清楚父母亲的工作情况,是农民还是工作人员?要清楚父母亲的文化教育情况,是文盲还是知识分子,还需要清楚家庭经济情况属于精准扶贫户还是低保户,或是脱贫户等等。最后就是要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需求,制订“一生一案”送教计划。对于送教计划,送教教师要重点从残疾孩子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需求、拟采取的措施和方法、阶段性效果评价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全盘综合构架设计;送教计划不能笼统照搬套用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计划,一定要综合考虑残疾儿童的身体情况和接受能力,对于肢体残疾活动不方便的儿童就要尽量避免安排运动较大的室外体验活动,对于语言残疾听力有障碍的儿童就尽量避免听语言故事等类似的启蒙教育活动,而对于智力残疾的儿童我们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操作活动,让孩子体验简单的成功之喜,以达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同时制订的计划还要综合考虑家庭的支持配合情况,设计的教育活动有没有条件要求?这样的要求家庭能不能办到?会不会给家庭带来额外的负担?这些情况都要一一考虑周全,胸有成竹,方能得心应手,取得实效。最后,还需要强调一点就是制订的“一生一案”计划,一定要符合教育规律,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要有持续性和层递性,不能是为扶贫而扶贫,为送教而送教,要能够通过一学期或一年或更长时间的送教活动使残疾孩子在知识掌握、生活能力提升、自信心建立、良好习惯养成、外界新信息接收等方面有预定的提高和改变。

和家长建立互信关系是抓实抓好送教上门工作的基础。残疾儿童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参与合作,特别是家长的配合和参与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黄珏主任这样描述家长的重要性:“每个优秀的残疾学生背后都有特别辛苦的家长陪伴,如果家长对孩子比较重视,从小进行系统科学的培养,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的可能性会很高。”这就足以说明家长的陪伴和科学的教育教导对孩子今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作为农村重度残疾儿童,大部分家庭条件都比较差,加之为了给孩子治病負债累累,因此有好多家长因生活所迫消极心理严重,与其孩子平时的交流很少,至于教育情况就非常不乐观,大有“任其自然”的恶性发展趋势。因此,作为结对送教教师就要想办法拉近和家长的关系,和家长建立互信,形成合力,共同发力,为孩子的成长助力。笔者以为送教教师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第一,教师要有主人翁意识,要把自己当成家庭一员,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精准扶贫政策,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家庭困难,久而久之家长会把你当成自己的亲人。比如笔者结对送教的孩子家庭,父母亲年龄比较大,父亲近年一直有病身体不太好,干大苦力活不太可能,到外面打工也不现实。这个残疾孩子定期康复需要大量资金,同时还有一个弟弟上学,因此家庭经济非常紧张。笔者就结合家人勤恳老实,并且庄子周边树木花草多等优势,同时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市场行情后引导家长养殖肉猪和蜜蜂,并通过自己的生活圈,积极帮助他们推销蜂蜜和猪肉。目前该家庭基本收入稳定,完全解决了温饱和基本需求,已经脱贫;第二,送教老师要把自己当成结对孩子的朋友,时时事事站在残疾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办法为孩子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多与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想法,久而久之结对家庭会把你当成孩子的恩人。比如有些家长心里清楚自己的孩子是残疾,但就是过不了心里的坎,不愿给孩子办理残疾认定,甚至有些家长抵触情绪还很强烈。对于这样的家庭,作为送教教师就要给家长讲清楚国家对残疾儿童的救助政策,要积极联系多渠道为孩子争取一些实实在在的救助惠利;第三,送教教师要时时严于律己,精通业务,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认真谋事踏实干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家长撸起袖子加油干,帮助家长扶贫扶智,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久而久之,结对家长就会把你当成自己的亲人,有困难会向你求,有想法会向你谈。

总之,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残疾儿童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是教育扶贫扶智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最难。作为结对送教教师就要守得住初心,耐得住烦躁,用爱心潜移默化浸润孩子的心田,用真心实实在在解决孩子的困难。更要呼吁全社会一起为残疾孩子撑起一把伞,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不再有风雨,为残疾孩子家庭指明一条路,让他们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不再有迷茫。

参考文献:

[1]路晓玲.关爱残疾儿童策略谈[J].甘肃教育,2019(8).

[2]佘雅蓉.对中国残疾儿童受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及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1(22).

[3]朴永馨.对残疾儿童的认识和特殊教育的发展[J].江西教育科研,1988(1).

[4]刘雨薇,沈冠辰.关于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的研究[J].北方文学,2018(27).

[5]梁爽.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浅析[J].青年与社会,2015(9).

[6]孙军,王晓娟.融合教育拓宽残疾孩子人生路[J].中国教育报,2019(3).

[7]李松.美国的残疾儿童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1986(4).

[8]孟万金,刘玉娟,刘在花.残疾儿童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五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J].中国特殊教育,2007(3).

[9]刘小娜.农村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与应对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32).

作者简介:张红云,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甘沟小学。

猜你喜欢

送教上门残疾儿童教育策略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送教上门的实践探索问题研究综述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西部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基础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