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2021-12-03钟晓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7期
关键词:评价信息技术课堂

钟晓芳

信息技术进入2.0时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主动学习信息技术,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势在必行。多媒体教学主要共享互联网丰富的海量网络资源,要让多媒体教学同先进的教学平台,如比较常见101教育PPT、希沃白板、茂名人人通、粤教翔云·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等达成共享,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促成高效课堂。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强调,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师必须进行六种转变:一是教育理念要从教师为中心或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二是教育基本模式要从依据经验的教学向依据数据的教学转变;三是教学目标要从完成课标任务向基于课标促进学生最大化发展转变;四是教学内容要从预设固定的教学内容向基于弹性设计、动态生成转变;五是教学评价要从依据印象的绩效评价向依据数据分析的发展性评价转变;六是训练作业要从批量的训练与作业向精准训练、弹性作业转变。这一系列转变的核心都在于教师本身,需要一线教师实现观念的深度改革,从“行”转走到“心”转,由主观认识落实到具体行动。

一、方法与策略

对于如何巧用信息技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笔者依托信息技术2.0意见,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先吃后尝”。对自己比较熟悉信息技术,可采用“先吃后尝”的转型策略。“吃”是指“行动”,“尝”是指“提高认识、观念转型”。如一线教师普遍熟悉PPT,可以继续强化制作和美化PPT的能力,依托101教育PPT和希沃白板平台中的海量信息和强大的互动功能,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实现课堂上与学生有效互动,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率。

第二,“边吃边尝”。对教学中比较迫切需要,实操性相对容易的信息技术,可采取边吃边尝的转型策略。如问卷星、讯飞输入法和UMU等,便于课前收集学情进行调查评估和课后评价,可以先根据小程序的提示尝试去使用,在使用中再进一步优化,逐步改进,直至熟练操作。

第三,“先尝后吃”。对熟悉程度一般、实操难度比较大的信息技术,采用“先尝后吃”的转型策略。比如,运用喀秋莎来制作微课。可以借助网络或者学校信息技术高手的力量,跟着他们先学一遍,给自己一个简单的任务,试着去操作。在操作中进行尝试性的改进,在尝试探索中慢慢去摸索。并尝试自己录制微课给学生课前课后学习,进行翻转课堂,在跟学生分享和同伴的交流中不断改进,提升认识,不断加大行动力度。

第四,“线上线下通吃”。信息技术实操性特别强,但打造“技术创新课堂”还得以学科的专业知识为主。需要在线上学习探索的同时,线下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

二、实践案例分享

2021年4月28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茂名)教研帮扶”活动走进我校,我代表语文科组与来自中山华侨中学的骨干老师吴丹上了一节以《与妻书》为课题的读写接力课。《与妻书》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选读课文,授课对象主要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为了突破重难点,本节课设置三个活动,采用多技术融合的教学模式,依托101教育PPT平台,运用计时器、图片快传、词云图等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具体如下。

1.课前安排一分钟小游戏

小游戏活跃气氛,激发内驱力,为课堂的展示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计时器)

2.教学设计的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说林觉民舍小家为大家。一是快速跳读课文,梳理出“吾至爱汝”和“使吾勇于就死”的文本依据,填表。(出示题目、拍照上传和广播推送);二是细细品读,小组代表展示交流发现。

第二个活动:说革命烈士的家国情怀。一是比较阅读群文,梳理出革命烈士“对家人的深情”和“国家大爱”的文本依据,填表。(出示题目、拍照上传和广播推送);二是细细品读,小组代表展示交流发现。

第三个活动:用词云图汇总家国情怀。一是用词云图汇总家国情怀;二是探究革命烈士舍己为天下的文化人格背后的精神渊源,联系当今时代英雄事迹,树大志、担使命,展鸿图。

3.课堂学习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

具体为:搭建学习支架,设计学习量表——小组讨论——动手填表——展示分享——评价总结的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体会中国魂,民族情,崇高精神文化品格的传承。请词学们深情朗读家书,仔细寻找烈士在绝笔书中对家庭、对国家社稷的具体情感,找出其中最打动你的句子或段落,说说理由。( 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发言)

课例使用混合教学的环境,101教育PPT中计时器的使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挑战自己,高效完成任务的意愿;词云图的呈现,让大家眼前一亮,很好地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情感关键词,感受革命先烈丰富的情怀;图片快传功能,秒传学生现场生成的作品,达成了学生作品实时共享、对比点评明晰重难点的教学效果。

三、经验与展望

这节以《一纸书信,无尽挚情——以<与妻书>为主例的群文阅读》为题的课例,作为接力课的第一课时,如何在这节课中真正使学生足够的信息,方便学生在第二节上顺利写作呢?对于一节接力课来说,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是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是一种挑战。我在备课时贴合学生已有的能力,在学评、教中抽丝剥茧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从方案中每一部分的合理性去思考,综合分析不断优化,整合出最佳方案。

从課堂实践来看,这一设计是比较好的。广东省的教研员吴晓军评价说,我们两位上课老师相隔千里,却心有灵犀,在课堂上实现了无痕链接,两节课合为一体。学生在作品展示与互评的活动中,通过我的引领,实实在在地交流学习,很好地实现小组交流合作,突破重难点,传承家国情怀的目的,为第二节读写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需要改进的是,时间分配更合理一些,让学生在最后进行一项学习评价,借助学习评价量表来对小组合作进行评价,方便改进以后的学习。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为精准教学把脉,方便其从可视化图表中发现隐藏的教与学问题,及时做出决策干预,为学生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补短板、扬优势。具体如下图。

未来已来,作为新时代教师,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以互联网+教育为核心,立足与用好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及其应用APP,熟练操纵技术支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教学全部环节信息化,方能与时代共舞。

猜你喜欢

评价信息技术课堂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欢乐的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写字大课堂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