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诺奖
2021-12-03黄西蒙
黄西蒙
虽然每年有关诺贝尔奖得主的舆论争议都存在,但基本集中在非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有关文学奖的竞猜与讨论,更是一年一度的知识界内外的“大戏”。人文学科话题所谓的“低门槛”,及其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但作为国际科学与知识界的年度盛世,诺奖的是是非非,显然有一套专业的评述话语,不可能被大众舆论“带节奏”。
如果说文学奖代表的是人文领域的最佳成果,经济学奖象征着社科领域的最高水准,那么物理学奖、化学奖等则意味着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探索的精华之作。一个知名的国际奖项对相关学科的推动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纵观人类科技史,注重科学的实用性,其实也就两三百年的历史。甚至直到当今,仍有不少人认为科学的理论性才更有“研究价值”,而偏重技术层面的实用性探索,往往不被纳入所谓的“纯科学”。这种思维有点像搞所谓“纯文学”的看不上应用写作,不喜欢文学的实用性一面。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技术与应用性的提升,的确能带来直接的正面效应,也会反哺理论研究,实现良性循环。
诺奖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还是相当注重的。但与之不同的是,文学奖更被强调其理想主义的一面,越具有先锋意味的作品,越有可能得到诺奖评委的青睐。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与文理学科的探索难度及评价标准有关,不必划定一条红线,而要结合具体学科的情况来谈论。以中国这边的得主情况来看,莫言能获奖,其作品的纯文学性与先锋气质,明显加分;而屠呦呦获奖,也可以被看成是对青蒿素研究在医疗中的实际价值的认可。
认同探索精神的同时冷静看待诺奖,应当成为国人的主流观念。过去很多人仰视诺奖,甚至将其视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随着中国科教水平与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平视诺奖:不会因为中国人一时没获奖而伤悲,也不会因为谁获奖了而欣喜若狂。拥有一顆平常心,其实才是内心自信的表现。
一些欧美国家集中出现大量诺奖得主的时间,往往也是国家迅速发展的时期,而获得诺奖本来就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若干年前的成果,已经产生巨大影响力后,才会获奖。因此,在几十年后出现大量获得诺奖的中国人,以此作为对过去几十年探索成果的认定,未必不会成真。随着时间推移,只要我们坚持探索精神与科学观念,获得诺奖的中国人,想必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