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百出的信息,让人变蠢
2021-12-03谭保罗
谭保罗
接受不准确的信息,可能会害人,还不如不知道。
前几天,有朋友转发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德国8200万人口,却拿到1/2的诺贝尔奖。背后是教育的成功,德国对儿童实行“放养”,功课很轻松,童年主要是发挥孩童的天真。正因为不过早开发儿童的智力,所以德国科学家后劲很足,拿了那么多诺贝尔奖。
以上这篇文章这两年经常出现,暂且不论其中的逻辑问题,诸如“放养”中小学生和国家科研的强大后劲是否有正相关的关系,仅仅就论据来说,就有严重的事实错误。
德国拿到了全球1/2的诺贝尔奖,这一“事实”至少缺乏一个时间限定。如果限定为二战之前,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在1940年代之前,德国人拿到的诺贝尔奖数量的确独步全球。
我做了一个粗略统计,1901年诺贝尔奖创立后,德国人获奖约在70~80人次之间,数量不少,但有两个特点:一是集中在三大“硬科技”领域,即物理、化学和生理(医学)领域,三个领域都超过20人次。但在另外三个较“软”的领域,即和平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上斩获极少。二是德国人获奖时间集中于二战前,差不多2/3都在二战之前获得,这说明在战后,德国科研实力在全球的相对地位出现了急剧下降。
在二战之前,德国的确拥有耀眼的原创性科技研发能力,在很多领域,德国超过了新兴的美国,以及依然强大的英国。柏林拥有全球最好的大学和最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发现X射线的伦琴、创立量子力学的普朗克,还有早年的爱因斯坦,这些人类科学巨子正在德语世界展露才华。这时,全世界科学文献的主要使用语言是两种:英语和德语。
二战之后,完全可以说,德国是一个优秀工程师国家,但绝不是一个顶级科学家的国家。
但二战之后,情况完全变了。德国尽管依然是“技术强国”,可以生产顶级的汽车和车床,但在原创性科研领域,早已不再是“科研强国”了。20世纪后半叶,在半导体革命和信息革命大潮中,德国的影响力还不如日本。甚至可以这样说,德国是一个优秀工程师国家,但绝不是一个顶级科学家的国家。
德国在原创科研领域的衰落,很大程度在于二战前的原有科研体系被彻底改变,其中显然有很大程度的国际政治因素。不过,谈论衰落,倒不如看看纳粹上台前,德国的科学界为何能够星光璀璨?原因至少有两条:
一是对科研人才严酷的专业训练。二战之前,美国的大学一直都以柏林大学为榜样进行学习。英美系统原本的教育强调通识和通才,而欧洲大陆的德国则另辟新路,强调学科的专业化,这正是美国大学所缺乏的。这种严格细分的学科专业训练,培养出大量对科学分支理解更深,同时定量技能更强的专业研究人才,这种培养模式正好顺应了科学界不断走向“深”和“精”的大趋势。显然,科学家既需要充满想象力的大脑,更需要严格而枯燥的长期学术训练,而不是所谓的快乐教育。
二是国家环境的包容和开放。在德国科技最为璀璨的年代,纳粹还没有上台,犹太人、斯拉夫人、拉丁人,还有盎格鲁· 撒克逊的科学家,都可以在这个国度自由工作,爱因斯坦还不用逃亡他国。那个时候,狭隘的,打了鸡血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还不成气候,说着德语的科学家一直处在世界前沿,从未放弃与说英语、说法语的同行进行交流协作。
以上两条经验,今天并不过时,它是全球任何一个科研中心在崛起过程中,都无法逃逸的“地心引力式”法则。而那些漏洞百出的“科研经验”,既误导认知,更让人变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