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21-12-03许春红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44期
关键词:有效性评价思维

许春红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提问的方式有多样,当学生无疑可问时,可通过“设问”来引出问题;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还流于表面时,可通过“追问”引领学生将探究深入下去;当学生有疑问而有依赖倾向时,可通过“反问”来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问的适时性

适时,即掌握提问时机,就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提出问题,使问题在解决的同时,唤起学生内心的解题向往,发展思维。

在教学程序中提问的适时性还关乎知识点呈现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教师一定要为每一个教学环节需让学生达到的认知目标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掌握提问的时机性才不至于发生失误。

三、提问的指向性

所谓“提问的指向”,是指教师提问的内在意图,即教师提问对学生思维的导向。提问指向明确,问题就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抓住要点,思维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提问太抽象逻辑、太发散,使学生的思考无从入手。因此,我们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性明确的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四、提问后的评价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评价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

“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問”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猜你喜欢

有效性评价思维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