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北麦后直播棉节本高效试验示范及关键栽培管理技术

2021-12-03陈善杰张洲钦朱红星闫显会

中国棉花 2021年9期
关键词:吐絮生育期棉花

陈善杰,张洲钦,朱红星,闫显会*

(1. 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襄阳 441022;2. 襄阳市原种繁殖场,湖北 襄阳 441122;3. 襄阳市农机推广服务中心,湖北 襄阳 441021)

鄂北植棉区处于长江流域棉区南襄盆地亚区南沿,是湖北省三大植棉区之一,长期以来以两熟制麦(油)后育苗移栽或小麦预留棉行套播(栽)模式为主。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和农资如农药、化肥等市场价格大幅度升高,而棉花价格下滑,导致原有植棉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下降,棉花种植面积急剧萎缩[1];针对棉花现实困境,采取麦(油)后直播棉“减投不减产”的高效生产思路,通过“以密补迟、以密减肥、以密控草、以密防板、以密省工、以密稳产、以密适机、以密增效”等措施,达到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生产资料投入、稳定棉花产量、提高植棉效益的目的[2]。 2016 年以来,在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九集泉水堰基地进行了大面积春棉直播和麦后直播棉的各种试验、示范, 形成了一套麦后直播棉节本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1 鄂北麦后直播棉节本高效试验示范

1.1 试验示范情况

2018―2019 年开展的春棉直播与麦后直播的试验基本情况见表1。 2018 年和2019 年的春棉直播地为机械深翻冬闲田,播种前结合机耕机耙撒施复合肥(N、P2O5、K2O 含量均为15%)作基肥,花铃期耧沟条施复合肥、尿素、氯化钾等;2 年的麦后直播棉种植方式是小麦收获后免施基肥直接播种(麦后直播密度高, 播前施肥容易导致营养生长过度,造成后期贪青迟熟而降低产量), 于花铃期一次性施肥,同样耧沟条施复合肥、尿素、氯化钾等。 播种方式均为露地直播(锄头耧沟点播),细土覆盖,随后用金都尔(精异丙甲草胺)喷雾防杂草。

1.2 试验期间气候及棉花生长情况

气候对棉花生产影响较大, 直接影响棉花产量。 2 年生产季天气情况:2018 年雨后抢墒播种,棉花出苗好;花铃期干旱较重;后期天气晴好,有利于棉铃成熟与吐絮,棉花品质较优[3]。 2019 年播种后因田间墒情不足进行了沟灌,出苗较整齐;蕾铃期,7 月底出现2 次暴雨,基本缓解了田间旱情,有利于棉花开花结铃,中下部果枝结铃较多,伏桃比例较高;吐絮期持续干旱少雨,不利于上部结铃,秋桃少,中下部吐絮快、僵瓣少,色泽白,有利于收获和晾晒,但麦后直播棉花产量有所降低(表2)。

1.3 减少肥料投入,缩短生育期

由表2、表3 可以看出,2018 年和2019 年的春季直播棉花生育期分别为112 d、107 d, 化肥总投入分别为1 702.5 元·hm-2、2 145.0 元·hm-2;2 年的麦后直播棉花生育期分别为101 d、98 d,化肥总投入均为1 522.5 元·hm-2。 由此可见,2018 年春棉直播的化肥总投入比当年麦后直播棉的多180.0元·hm-2,2019 年春棉直播的化肥总投入比当年麦后直播棉的多622.5 元·hm-2。 综上,麦后直播可缩短棉花生育期9~11 d, 采用花铃期一次性施肥比直播春棉大幅减少肥料投入量,同时避免了后期贪青迟熟对棉花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不利影响。 试验示范研究证明,采用麦后直播植棉方式省工省时,也能节省播种前的机耕机耙成本。 在长江中下游棉区油菜或小麦收获后,经常出现连续阴雨或干旱天气, 造成机耕机耙时间和播种时间延迟,不利于棉花适时播种,限制了一般直播植棉模式的推广。免耕播种棉花方式可使前茬作物收获后的播种窗口期延长,降低了播期过度延迟的风险[4]。

表2 2 种种植方式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情况

表3 麦后直播棉与直播春棉经济效益比较 元·hm-2

1.4 达到了以密稳产、节本省工、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018 年和2019 年9 月15 日对试验示范田进行了随机取样测产(采取5 点取样,调查数据取平均值),结果见表2。 2 年的春棉直播和麦后直播棉试验示范田的大样衣分、实际密度、单株结铃数、实收籽棉产量、 皮棉产量等结果表明,2 年的麦后直播棉比直播春棉平均大样衣分低0.27~0.90 百分点,实际密度高3.50 万~3.53 万株·hm-2,单株结铃少8.2~9.3 个, 实收籽棉产量少304.3~563.1 kg·hm-2、皮棉产量少131.8~256.8 kg·hm-2。 虽然麦后直播棉的实收产量比直播春棉有所减少,但比直播春棉增收一茬小麦(2018 年和2019 年小麦产值分别为13 023.0、12 345.3 元·hm-2),经济效益远超过直播春棉(表3)。 2018 年和2019 年麦后直播棉总产值比直播春棉分别增加11 014.6、8 628.8元·hm-2,2 年麦后直播棉总投入分别减少3 834.9、4 483.4 元·hm-2,2 年麦后直播棉纯收入分别增加14 849.5、13 112.2 元·hm-2。

说明以改革种植方式和密度为中心, 可实现“麦后直播棉以密减肥、以密省工、以密稳产、以密增效”,从而达到大幅度降低整地和人工成本、稳定棉花产量、减少生产资料投入、增加种棉效益等目标,实现了节本、高效的目的,是目前稳定棉花生产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麦后直播棉用工少、投资低,能有效地减少田间作业次数和劳动强度,明显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此外,该模式下小麦满幅播种,利于机播机收,易被棉农接受,是扩大棉花种植面积、节本省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举措。

2 关键栽培管理技术

2.1 选择适宜品种

前茬小麦选用高产、早熟、优质的品种,如襄麦25、襄麦55、郑麦9023 等。 由于麦后直播棉可以缩短棉花生育期,因此可选用早发性好、上桃快、不早衰、集中吐絮、植株偏矮或中等、较紧凑、果枝上举、适合密植、霜前(10 月20 日)花率80%以上、生育期100 d 左右的偏早熟或中熟的优质高产常规抗虫棉品种或杂交棉品种,如鄂杂棉30、晶华116、华棉3097、ZD2040 等。

2.2 适时抢墒播种,确保种植密度

小麦或油菜等冬季作物收获后,雨后适时抢墒播种或雨前2~3 d 望墒播种。 一般播种时间在5月底6 月初,不迟于6 月10 日;等行距(76~80 cm)播种, 每厢2 行或4 行;5 月底前播种的合理密度为6 万~7 万株·hm-2,6 月初播种的合理密度为7万~8 万株·hm-2;每穴4~6 粒种子;播后喷施除草剂封闭杂草,若播后2~3 d 无降水,应及时喷灌或沟厢漫灌,确保出苗和种植密度;由于麦后直播棉生长速度快,开花、结铃、吐絮集中,单株生物量低,生育期短,所以合理密植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

2.3 及时间苗、定苗

麦后直播棉播种后,子叶平展齐苗后要及时间苗,3 叶期定苗。 在间苗、定苗时要去病苗、弱苗留健苗,每穴1 株(缺苗穴附近可留2 株)。

2.4 中耕除草

3 叶期定苗后,应立即进行中耕除草,采取免耕点播的应及时松土、破板结、灭茬、除草等,以促进土壤增温和透气,利于新根生长。 苗期、蕾期、花铃期合计中耕除草3~4 次, 结合除草进行根部培土,人工用铁锨清沟把棉行培成高土垄,以利于棉花防风抗倒、防涝降渍。

2.5 前轻后重合理化控,塑造合理株型

麦后直播棉化学(缩节胺)调控关键技术:提早化控,用药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具体喷药剂量、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天气(降雨、干旱)、肥水管理水平,结合田间棉花长势长相灵活调整[6]。棉花一般不整枝,一般在5~6 叶期开始轻控,喷施缩节胺7.5~15.0 g·hm-2,10~12 片叶时喷施15~30 g·hm-2,15~16 片叶时喷施30~45 g·hm-2, 以塑造良好株型; 在主茎叶达到19~21 片时或立秋前后打小顶,将株高控制在80~100 cm;打顶后7 d喷施缩节胺45~60 g·hm-2, 以促进光合产物和营养物质向生殖器官转运。 中后期化控应采用盖顶喷、两侧喷的施药方式。

2.6 合理施肥

5 月下旬麦后直播棉播种后,若温、光、水条件适宜,棉田肥水过大会产生旺苗,造成叶片肥大、郁闭而导致烂铃和病虫害加重,加大后期田间管理难度和棉花减产风险,同时会对棉花群体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根据多年麦后直播棉试验示范的栽培管理经验,建议在肥力中等偏上的鄂北麦后直播棉田施纯N 180~225 kg·hm-2、P2O590~120 kg·hm-2、K2O 180~225 kg·hm-2、 硼肥1.5~6.0 kg·hm-2 较为适宜。 将全部肥料混合均匀后,于见花当日或次日在厢面2 行中间开沟10 cm 以上施入,并覆土掩埋,防止肥料流失和挥发。 土壤肥力较好或黏性重的田块,适当少施肥料;肥力稍差或砂性重的田块,应适当增加肥料用量。若遇干旱或降水,施肥时间可延后3 d 左右或适当提前; 后期若脱肥,可采取叶面喷肥,用0.3%~0.4%(质量分数,下同)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溶液混合喷施[4,7];花铃期遇旱或涝,应及时灌溉或排渍。

2.7 病虫草害防治

麦后直播棉坚持阈值管理的原则,田间管理成本与病虫草害造成损失比较,当后者大于前者时实施田间管理。 苗期若发生病害,可喷施600~1 000倍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70%代森锰锌等广谱性内吸杀菌剂;蕾铃期发生枯萎病和黄萎病时,可用多菌灵450~600 g·hm-2+乙蒜素90~150 g·hm-2+营养液混合喷雾或灌根2~3 次。 棉花各生育时期易发生的害虫主要有棉蓟马、蚜虫、红蜘蛛、盲蝽、棉铃虫、斜纹夜蛾、烟粉虱等,应根据虫情适时防治[4,8]。

2.8 化学催熟、及时采收

鄂北麦后直播棉在10 月上旬、 连续5 d 日平均气温超过20 ℃,或田间自然吐絮率超过40%时,盖顶混合喷施乙烯利(40%水剂)3 750~5 250 mL·hm-2 和欣噻利脱叶剂1 800 mL·hm-2, 以促进棉铃吐絮; 如果采用机械采收, 也可以喷施噻苯隆600 g·hm-2和乙烯利(40%水剂)3 000 mL·hm-2的混合药剂催熟、脱叶[9]。 若是人工采收,一般采摘2~3 次;若是机械采收,则应在10 月底选晴好天气,在露水晾干后一次性完成采收。

猜你喜欢

吐絮生育期棉花
棉花是花吗?
陆地棉吐絮率的限制性两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棉花
喷施脱叶剂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新顺
2014年峄城区花生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