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经中医外治法研究概况

2021-12-03甘子晴卢素杰陆珊珊林寒梅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灌肠耳穴艾灸

甘子晴,卢素杰,陆珊珊,林寒梅

(1.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530023)

痛经是指伴随月经周期发作,以小腹疼痛,或伴腰骶酸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手足发凉,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昏厥等。现代医学认为痛经主要与前列腺素水平增高相关[1],新近研究发现痛经与饮食、吸烟、体重指数及饮酒量之间没有显著关系[2]。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具有有效率高、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总结近年来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1 艾灸法

艾灸通过结合物理、药化因子、腧穴特性及经络传导,调控机体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等系统,起到有效刺激局部,调整机体内环境的作用[3]。李成等[4]将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与药物组,艾灸组采用灸盒温灸胞宫前后阴阳面的穴位,药物组口服布洛芬治疗,艾灸组总有效率为94.44%,药物组为77.78%,且艾灸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组,表明艾灸可降低痛经严重程度,缩短痛经持续时间。刘姗姗等[5]采用灸法,以循脾经压痛点作为治疗穴位,治疗后穴区代偿性血流量、人体微循环血流量、痛经症状均得到改善。陈利芳等[6]在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中发现,经隔药铺灸疗法治疗后,患者痛经天数缩短,止痛药用量减少,极大提高了生活质量。钟薇[7]通过艾灸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穴配合中医护理干预,降低了患者治疗焦虑感,有效改善了痛经症状。苏临荣等[8]在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时采用任脉长蛇灸疗法,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任脉长蛇灸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2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应用不同药物 (针具) 刺激耳穴,具有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阴阳及整体调节的作用[9]。韦波等[10]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耳压组为将王不留行籽贴于选取的耳穴神门、内分泌、肝、内生殖器4个穴位,耳压组总有效率优于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组,操作简单方便,远期疗效好。车向阳[11]纳入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耳穴贴压磁珠治疗,痊愈4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表明耳穴贴压磁珠疗法效果显著。王小霞等[12]在运用当归芍药汤颗粒冲剂治疗功能性痛经患者的研究中发现,配合耳穴贴压,选取内生殖器、神门、交感、内分泌、肝、脾、皮质下,能起到行气活血、协调冲任的作用,可有效改善痛经。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痛经的患者,倪建芳[13]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与艾灸干预,患者痛经程度及痛经相关症状减轻,有效改善了非经期盆腔痛、盆腔压痛。邢青霞[14]运用耳穴刺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可疏通经络、解痉止痛、镇静安神,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3 中药保留灌肠法

中药保留灌肠使局部高浓度药物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吸收,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在盆腔弥散作用于靶器官,直达病灶,起到治疗作用[15]。黄飞翔等[16]将杜仲、槲寄生、菟丝子、巴戟天、蒲黄、五灵脂、当归、三棱、莪术、延胡索、赤芍、路路通、络石藤制成中药药液灌肠,观察其对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痛经患者的影响,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汤口服,结果治疗组痛经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证明中药保留灌肠有助减轻痛经。崔金玲等[17]观察了自拟痛经灌肠方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的疗效,中药灌肠组总有效率达95%,孕三烯酮组为75%,说明中药灌肠对痛经患者能起到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作用。张晓燕[18]选取了6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将吴茱萸、延胡索、当归、乌药、赤芍、沉香、乳香、丹参、干姜、川穹、益母草制成药液,治疗4~6周后,结果显示显效44例,痊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1%。

4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是一种将膏药或用多种液体调和药末而成的糊状制剂贴敷于相应的腧穴上,通过刺激穴位,使其在穴位进行有效吸收,发挥其药理作用的中医外治疗法。黄群等[19]研究了院内制剂痛经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在关元穴敷贴痛经贴,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李小凤[20]探讨了穴位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对照组予口服暖宫化瘀汤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贴于子宫、血海、三阴交等穴位,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63.4%,且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治未病”思想,冯雯等[21]采用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总体疗效高于口服益母草颗粒的对照组,且能起到温经通络、振奋阳气、推动气血运行的作用。

5 针灸疗法

针灸在改善微循环、镇痛、双向调节等方面的作用突出[22-24]。在中重度痛经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研究中,侯学思等[25]采用了分经期、非经期进行针刺治疗痛经,结果显示在止痛、缓解经期相关不适症状、调节月经量、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朱红恩[26]采用口服中药治疗配合针灸治疗,实者取中极、次髎、地机等穴以散寒逐瘀、通经止痛,虚者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以调补气血、温养冲任,有效改善了痛经症状,且可降低爱丁堡抑郁量表抑郁评分。刘晓伟[27]探讨了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治疗组辨证取穴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6.67%。李明珊等[28]采用眼针治疗原发性痛经,与常规体针治疗相比,眼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常规体针治疗的70.0%,且取穴少、见效快。方芳等[29]选取了5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火针八髎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与89.66%,表明火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很好。

6 推拿疗法

研究[30]发现,推拿镇痛效应的发挥与外周水平机制、脊髓水平机制及脊髓上中枢水平机制等方面关系密切。赵娟等[31]采用辨证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对于不能耐受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尤为适用。与普通推拿相比,李建勇[32]将整脊推拿手法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借助腰椎斜扳法调整患者的腰椎,从而调整脊柱的紊乱,达到改善痛经效果。王珂[33]选取腹部冲任二脉、督脉、膀胱经及相关腧穴进行推拿,与温经汤并用治疗痛经,共同起到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作用,显著提高了有效率。

7 其他

郑静飞等[34]对治疗组采用中药足浴联合自拟助阳消癥汤治疗阳虚寒凝型子宫腺肌病痛经,对照组单纯口服助阳消癥汤,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79.63%,表明中药足浴联合口服中药治疗效果更佳。揿针可调节植物神经,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赖良彬等[35]将揿针用于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发现揿针疗效较西药好,无不良反应。姜欣童等[36]在治疗痛经时发现,五行音乐疗法配合温针灸可降低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改善痛经具有促进作用。身心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在治疗中重度原发性痛经中体现了其应用价值,值得重视[37]。穴位埋线可改善原发性痛经大鼠疼痛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其子宫组织中NF-κB活化,使COX-2水平降低,起到调节PGF2α水平从而发挥作用[38]。

8 结语

关于痛经的论述最早可追溯至《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其中曰:“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并认为痛经为瘀血内阻所致。古代医家从气滞、寒凝、血瘀、气血俱虚、肾虚、肝郁等角度认识痛经,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现代研究发现,痛经证候以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血亏虚证为常见,而气滞血瘀证最为多见[39]。在治疗上,古人早就有应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痛经的记载,如《针灸大成》提到针刺照海、阳交、内庭、合谷治疗经行腹痛,《串雅内编》将太乙膏贴于脐口治疗妇人经水不通腹痛,《外治寿世方》采用紫苏煎汤熏洗下部及摩运小腹治疗痛经等。

中医外治法治疗手法多样,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又可避免产生药物依赖性及耐药性等不良反应,优势独特,疗效确切。但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机制还需深入探索,以使其优势得到更大发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猜你喜欢

灌肠耳穴艾灸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艾灸保健知多少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婆婆迷上了艾灸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