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安全分析及建议
2021-12-03朱昊天田鹏
朱昊天,田鹏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江苏 无锡 214073)
0 引言
近些年,以智能手机为主的便携化数码产品市场发展速度很快,而在下游需求作用下,移动电源产品市场也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为了全面了解移动电源产品生产质量,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2019年我研究院与国家通用电子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作,对移动电源产品进行了抽检。经检验,不合格发现率为41.0%,说明移动电源的质量还存在较多问题。所以,深入研究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1 移动电源产品介绍及检验项目依据
1.1 电源产品介绍
移动电源即“充电宝”,其有较小的体积与较大的容量,且携带方便,作为一种便携式设备具备触电、升压及充电管理等功能,能够为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补充电能。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涌现出了大量智能穿戴与手机等电子产品,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移动电源行业发展,该行业领域涌入了大量资金与厂商。我国是移动电源产品生产与销售大国,世界范围内,我国移动电源产品总数量占到70%。现阶段,生产移动电源的厂家主要分布与广东、江苏与浙江地区,其中广东是我国移动电源产品生产主要聚集地。移动电源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移动电源产品市场没有规律生长的时期。行业技术门槛要求低、国内标准与监管的滞后,使得行业发展鱼目混杂,最终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1.2 电源产品检验项目依据
为了真实反映移动电源产品生产质量,在2019年我们分别在生产与网售领域独立开展移动电源国标抽检,生产领域采样主要涉及四个省即江苏、福建、四川与广东省,一共进行了75批次的抽样检查;网售领域采样包含天猫、淘宝、京东、苏宁、唯品会、1号店、拼多多及网易严选等8家平台,一共进行了61批次抽样[2]。
移动电源抽样检测工作中,产品生产或网售领域考核要求都包含整机安全性与内部电池安全性等。此过程中,生产领域考核要参考GB4943.1-2011,GB/T35590-2017及GB31241-2014等规定,对产品发热、常温下有效输出容量等项目做检验;而产品网售领域检测则依照GB4943.1-2011与GB31241-2014等标准,考核产品防火外壳与常温外部短路等项目。经过检测,移动电源产品生产领域达到了61.3%的合格率,而网售领域产品只有59%的合格率,低于2016年65.6%的达标率(近10年,只有2016年与2019年国家对移动电源产品做过监督检查),其合格率水平不高。根本原因在于3次抽检标准与检验项目有所差异,此外产品能量密度大、行业竞争严峻以及监管落后等也会影响抽检合格率[3]。
2 移动电源产品具体质量问题
现阶段,纵观我国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材料阻燃与要求不相符。
主要评估移动电源产品外壳的防火性能,如果阻燃要求不达标,移动电源引起火灾或热失控后,电源产品外壳对火势蔓延没有很好的阻止效果,甚至还会助燃并产生很多毒气,这将对消费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4]。
(2)重物冲击不符合要求。
需要评估外力冲击情况下移动电源产品内部电池是否会出现短路,一旦出现短路还要评估是否引起火灾或爆炸。若移动电源产品内部电池不达标,那么外力冲击下就会产生起火甚至爆炸,对用户生活与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3)产品标识与要求不相符。
对企业移动电源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评估。与一般电子产品不同,移动电源产品的实际输出容量、输出电压与电流等数据直接关乎到用户能否安全地应用该电源产品。如果项目标识与要求不相符,那么该产品的安全使用将无从谈起。
(4)自由跌落达不到标准。
对移动电源产品自身抗跌落性进行评估。移动电源产品是手持式电子产品,消费者可随身携带。如果移动电源没有很好的自由跌落性能,则表明产品结构设计亦或是装配工艺达不到标准,移动电源产品跌落后消费者将无法正常使用产品,一些产品甚至还会出现起火爆炸或破裂,危害用户生命与财产安全[5]。
(5)产品容量虚标。
产品容量虚标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消费者预期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某移动电源产品标注为10000mA,充满电后可供消费者对手机进行3次充电。假若其容量与实际要求不相符,实际只能充1次电,此种情况下用户的正常使用需求与切身利益将受到严重影响。
(6)转换效率达不到标准。
转换效率是移动电源实际输出能量与电池组能量间的比值,该项目是评估移动电源实际输出能量是否达到标准或企业标称的水平。电源产品自身转换效率与产品电芯容量、电路设计与生产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假若移动电源产品自身转换效率不符合标准,表明产品电芯容量、电路设计及生产工艺与实际要求不相符,消费者的正常使用需求也会受到影响。
(7)过充电起火与爆炸。
对电源产品内部电池自身抗过充电能力进行评估。移动电源使用过程中,长时间持续充电情况是在所难免的。若移动电源产品内部电池自身抗充电性能达不到标准,过充电会造成起火亦或者爆炸事件,一旦发生热失控问题,消费者自身生命与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的危害。
3 移动电源产品质量改善措施与建议
3.1 加大市场整顿与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
对于移动电源产品要做好风险排查与隐患整顿,深入开展行业打假与整改,清理市场上的“三无”与假冒伪劣等产品。实际工作中还要合理规划,采用突击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批发市场与大卖场中产品售假行为的打击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基于假货销售渠道找到制假源头。对产品质量做好持续跟踪,净化行业发展。在产品流通流域,对移动电源产品重点进行抽样检测与风险监测,实时跟踪产品生产质量,准确评估市场整顿效果以此逐步完善治理手段。
3.2 完善标准规范保障产品质量
一方面,促进修订现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增加或修改原本没有涉及或设置不合理的安全指标,使其与移动电源产品安全要求与监管需求保持一致,为政府监管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另外,还要鼓励龙头企业、电商平台、技术机构及联盟组织等一起协作制定联盟或团体标准,促使行业自律,推动行业稳定发展。
3.3 对消费者做好质量安全教育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针对移动电源产品,组织相应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便于消费者深入了解电源产品的选购方法与知识,促进各地区非政府社会组织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为电源产品做好调查、比试试验以及消费提醒等相关监督活动,鼓励消费者积极投诉举报,积极参与质量监督,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1)消费者平时要多注意产品质量讯息,比如国抽不达标企业与产品名单,从正规渠道选购移动电源产品,远离“三无”产品,并将其产品使用说明书作为证据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假冒伪劣产品。
(2)产品制造商要严格依照国标进行设计与生产,多注意产品标准动向,积极参加技术探讨会,加强品牌建设,保障产品质量。
(3)监管者要与行业技术机构协作组织标准宣贯或技术帮扶等活动,从整体上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同时,加强监管移动电源产品,如增加抽检频次、扩大抽查覆盖面、提高处罚以及颁布新监管制度。
3.4 其他建议
为了保障用户选购到质量好的移动电源产品,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1)选择信誉高的品牌。品牌厂家有合理规范的原材料选购、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等流程,极大地保障了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2)具备辨别常识。选购移动电源产品时,用户要提前通过网络、报刊或权威机构了解或咨询产品,选择质量好且信誉高的产品。另外,购买过程中,还要做好产品配件与功能检查,查看是否与厂家宣传的相同,产品自身是否配置完整的标志与说明书等。(3)移动电源产品的正确使用与维护。移动电源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要认真浏览产品说明书,依照要求合理使用并维护电源产品。同时,还要保障移动电源产品充电适配器的质量,避免质量差的适配器,移动电源也不能放在高温或炎热环境中,充电时间也不能太长。
4 结语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移动电源产品质量与安全备受关注,相关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也被媒体大肆报道,有的伤害事件甚至演变为舆论热点问题。因而,应对移动电源产品行业与市场做好调查,深入分析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制定对应的监管对策,从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